第五百二十九章:藏天下於天下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48
  天歌笑道:“最後幹渴的兩條魚,吐著口水,互相滋潤對方,就是相濡以沫,其實我以前覺得不理解……”

  突突魚尷尬道:“嗬嗬,這都是在形容我們魚呀!我剛才,覺得這個話題應該我來說比較更有權威性的……”

  天歌笑道:“其實這都是人的角度去想這些事情的,作為魚,誰知道魚願不願意和對方享用自己的口水呢!”

  突突魚驚訝道:“呀!姐姐你好厲害……”

  噗噗魚道:“哈哈哈,也隻有姐姐這麽厲害……”

  天歌笑道:“怎麽了?難道我猜中了你們的心思嗎?”

  突突魚道:“嗯,我們魚,幹渴的不行,是張嘴想喝水,哪裏還有多餘水吐給對方,再說這在一起的兩條魚也不見得一個是公的,一個不是母的,還有像我們這樣的姐妹呀,還搞什麽談情說愛的那一套……”

  噗噗魚道:“哈哈哈,確實呀!”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你們兩個多嘴魚,這件事也就是比喻一下,你們還真是當真了呀!以為在思考魚的生存問題,如果大家都去深入考慮徐的生存問題的話,那誰還吃魚呀,隻可惜餐桌上從來都不缺魚這道美食,你們倆就死心吧!”

  突突魚道:“哼!就你厲害,那你說說這句話什麽意思?”

  噗噗魚道:“對,你說,你說……”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世界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需要“相忘”來承載。生活中的一些人,一些事,隻有保持適當的距離,疏密有度,收放自如,才能“相看兩不厭”;唯有“兩不厭”,才能彼此看得更清,悟得更透,才能“相忘”於世俗的煙塵飄忽不到的高空。”

  天歌笑道:“生活是一張網,每個人都是網上的一個結點,誰都無法擺脫塵世的糾結;生活是一個漩渦,是是非非,恩恩怨怨,都淹沒在煙波瀲灩的漩渦裏,常常讓人念念不忘,耿耿於懷,直到看淡了世俗,平靜了自己,也終於明白,即使真摯,即使親密,也依然需要一個更為開闊自由的天地,“相忘於江湖”。”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說的好……”

  天歌笑道:“說的好,不如做得好,我們在人群中生活,該如何與人相處?莊子的建議是先做到“外化”,再修練“內不化”。”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外化就是外在的言行與別人差不多,既不標新立異,也不憤世嫉俗。莊子舉了一個例子說,有一種鳥名為“意怠”,飛行時不領先也不落後,飲食時不先吃也不後吃,安全地處在中間位置。更重要的是內不化,內心不動安如山,既然在“道”裏麵,又何必隨著外在的成敗得失而陷於喜怒哀樂的情緒困擾?”

  突突魚道:“莊子對生死,對無可奈何之事,是先了解再接受,繼之以順從與淡定,然後全盤超越,享受生命當下的美好。人生的種種,無論悲喜順逆,最後難免都是“相忘於江湖”。這時可以放曠慧眼、穿透表象,直觀“道”之本體,見出一切變化都是“道”的姿態,最後以“達觀”心態,將人生的煩惱與痛苦一一點化,成為連綿無盡的美好風光。”

  天歌說:“藏天下於天下,是說的什麽?”

  突突魚道:“莊子說:“藏小大有宜,猶有所遁。若夫藏天下於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

  噗噗魚道:“將小東西藏在大東西裏是適宜的,不過還是可能丟失;如果把天下藏在天下裏,就不會丟失,這是萬物在“道”的作用之下,普遍的實情。”

  天歌笑道:“人的一個通病,就是喜歡藏,像那林間的鬆鼠,在地上撿到一顆果子,便趕緊把它藏了起來。

  看到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東西,便要把它們買下來,藏在家中;看到漂亮的女人,便想築金屋以藏之;看到美麗的汽車、洋房,便要想盡方法,把它們藏在自己的名下。這種藏的本能就是人類的占有欲。可是藏得住嗎?縱然能藏得一時,到頭來還是要歸於自然。即便自身這個臭皮囊,也是藏不了,何況身外之物!”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把天下藏於天下,就是不藏,唯有不藏才能不失;唯有不想占有萬物,萬物才能為我所有;唯有把個體的生命托於自然,才真正能跳脫生死的鎖鏈!”

  天歌道:“要是能真正能跳脫生死的鎖鏈,恐怕要經過很厲害的修心了!”

  仙鶴童子傲白:“心學一門,為儒釋道三家修養之不二法門。下手在此,了手亦在此。入聖在此,墮凡亦在此。一念聖即聖,一念凡即凡,聖凡之別,全在此心一念之間。或言正心,或言盡心,或言明心,或言煉心,或言寂心,或言閉心,以及人心、道心、天心、本心、真心,凡百名心,皆屬一心耳。”

  天歌笑道:“真的有心學?我以為是心理學呢!”

  仙鶴童子傲白:“心為“聖君”,亦為“賊王”。戒慎恐懼,謹獨存誠,全在動心起念之際,一刀截斷,即見本來,還歸真體。”

  天歌笑道:“起心動念之際,就犯罪了,我小時候好像有聽說過這麽種說法,但是會不會有點太過分了一些呢,那如果是起心動念這幾句犯罪的話,那我們怎麽樣控製自己呢?要該怎麽做才能夠起到起心動念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人當不思善,不思惡,不思亦不思時;當萬緣俱泯,一念不生,不生亦不生時;當喜怒哀樂未發,**愛怨未發,未發亦未發時;際此境界,心在何處?爾在何處?汝試道來。”

  突突魚道:“”古謂心為思慮之官,凡屬思慮者皆曰心,總管意識、精神、情誌、欲念等現象。故荀子謂:“心者,形之君,而神明之主也。”蠲棄物累,澡雪心神,毋為事任,毋為境緣,毋為知役,毋為欲牽,便自得天清地寧境界。”

  天歌心想,人要是不起心動念,那還不如個機器人,大家都死氣沉沉的,這還有什麽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