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60
  突突魚道:“姐姐,你笑什麽?”

  仙鶴童子也看著天歌,突然莫名其妙的就站在那裏笑的花枝亂顫的,也不知道他在笑什麽,莫非是自己說錯了什麽話,惹得主人如此可笑?

  仙鶴童子傲白尷尬道:“主人,你沒事吧?”

  天歌笑道:“嗬嗬我怎麽會有事呢?我好的很嗎?我這會也高興著心想著以後修仙得到了之後有了各種仙術,還有障眼法,這是多麽奇妙的生活呀,到時候我一定好好的捉弄捉弄人,隻可惜,哎!”

  噗噗魚道:“姐姐,居然如此高興,為何又轉而歎息了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對呀!主人,說的我聽起來也是很高興啊,不知道為什麽又要歎息?”

  天歌說:“哎!我在歎息命運不公平呀,我好不容易來到天庭才學會這些仙術,又有什麽用呢?我就學的再怎麽好也不可能比天庭的神仙學的好吧,他們早都已經會了這其中的高等法術,我就是在學的怎樣好在他們麵前也隻不過是三角貓的功夫,不值得一提呀,所以我肯定是捉弄不了人事兒才在這裏歎息無奈,若是在人間的話那就不同了,我可以隨隨便便的到處玩耍,而且還不怕被別人欺負,誰要是欺負我的話,我就戲耍戲耍他們這多好啊,我怎麽那麽貪心呢,事到如今就好像是蜷在籠子裏的鳥,飛也飛不走,上下四方全都是圍起來的,多無奈呀……”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哈哈哈,不好辦,我以為是什麽事情呢,若是主人願意的話,我就帶著主人到凡間去玩耍玩耍,也是可以的呀,你可別忘了你的我可是你的坐騎,而且是一隻仙鶴,想為飛往哪裏,還不是主人一句話的事情嗎?”

  天歌驚歎道:“呀!真的假的呀?你要能帶我到處飛翔,去回一趟家就好了,我這個人沒別的,就是對家裏麵的妹妹和母親很懷念……”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這個又河南主人又說想回家,我便駝著主人回家好了……”

  天歌說:“哎呀!不行,最近恐怕是出去不了了,你沒聽到這樣太子,他把你送給我的時候,說的就是想要給我挑個坐騎,過些天他有去參加張果老的聖誕會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哦,對呀,到時候我們也可以,這就會出去玩啊,不至於一天待在這裏被鎖起來悶得慌……”

  天歌說:“嗯,就這樣吧,暫時就不要回去了,等這件事情完了之後你帶我再回去一趟,我好想家呀……”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主人這樣無聊,還是找一點事情做,比如說可以讓自己修煉的法術比任何人都強大,這時候主人就可以找任何的人捉弄他們玩耍了,他們也不會覺得你的法術不值一提……”

  天歌笑道:“哈哈哈說的倒是輕巧,做起來可是難了,我要怎麽樣才能達到那種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呢的能力呢!”

  天歌心想,神話小說《西遊記》中,有一章節是地府使者奉命捉拿孫悟空,按照生死簿上的名單,孫悟空的三百四十二歲陽壽已盡。孫悟空說了一句話:“我老孫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轄,怎麽朦朧,又敢來勾我?”孫悟空從菩提祖師學得長生不老之道法,已然壽與天齊,至於為何還會被寫入生死簿,天歌也不清楚。

  天歌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之中的“三界”是什麽。”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道教認為在“三界”和“五行”範圍之外可以超脫生死,達到逍遙自在、長生不老的境界。“五行”大家都比較熟悉,它們指的是道家代表著自然界萬物形成的一種物質觀和相互關係,由木、火、土、金、水五種元素構成。道教認為這五種元素的盛衰使得自然界的萬物產生循環變化,“不在五行中”意味著不再受到五行變化的製約。“三界”在道教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分別是:天、地、人三界;天、地、水三界;欲界,se界、無se界三界。下麵就對這三種說法做一下簡單的介紹……”

  天歌說:“嗯,說說,到底什麽情況?”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嗬嗬,道教的道祖老子在《道德經》有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一句也是道教思想的精華所在,更是揭示了道教順應自然,天人合一之道。道教是一個神仙崇拜的宗教,道教的天、地、人三界,簡單來說,天界就是先天尊神和後天仙真所生活的世界;地界則是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東嶽大帝統治的泰山,都屬於地界;人界就是我們生活的世界,是自然界萬物的生存空間。”

  天歌說:“那三界,而如此出名那麽道教經典有沒有記錄?這三界到底是什麽情況呢?”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按照道教《三官經》的記載“……天地水官。三界四府眾聖曹官。考較司同諸仙眾講說經法。救拔眾生……”,道教最早關於三界的定義則是天、地、水。早在道教誕生之前,人們就認為生活離不開天、地、水,在此期間更是出現了比道教三清尊神還早的三位神仙,即天、地、水三官,分別為上元賜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虛大帝、下元解厄水官洞陰大帝,俗稱三官大帝。道教認為三官能為人賜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賜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

  天歌疑惑道:“這是三界的官?”

  仙鶴童子傲白笑道:“最後來說的三界是欲界、se界、無se界三界。道教典籍《度人經》較為形象地解說了“三界”,即第一欲界、第二se界、第三無se界,並指出“此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參洞章”。欲界,是指舉心動念都是貪欲,完全以自己的私利為本位的眾生居住的地方;se界比欲界高一界,《度人經集注》說:“六欲總淨,超出欲界,上進一天,即登se界”;無se界,就是從有形有質上升到無形無質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