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鳳髓酒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53
  天歌說:殿下你喝點什麽?講了那麽多,也口幹舌燥了,不如我沏茶給你喝?”

  俊彥太子道:“今日既在興頭上,拿酒來……”

  誰知道天歌,這邊問太子殿下喝茶,那邊就有人已經端來了,瓊漿玉液,就好像是變戲法似的。

  端酒水來的,是個仙娥,美則美矣,就是低著頭,看不清臉上,什麽表情。

  “殿下,這是夕妃送來的,鳳髓牡丹釀,請殿下品嚐……”

  俊彥太子道:“嗯,就說有勞夕妃了……”

  天歌心想,看看那仙娥,到底端什麽酒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聞起來這味道也太鮮美了,簡直讓人有些沉醉啊,有一股異於,平常的奇的香氣,而且酒香味是那樣的悠長,讓人沉迷其中不忍離去。

  可是天歌心想,這天庭的人吃什麽龍肝鳳血,看樣子是真的,這清江玉葉啊,這麽好玩,連自己都要被沉醉其中了,但是怎麽聽說是鳳髓釀造的。不會是真的殺了多少鳳凰,的骨髓才有多少呀,就每次吃羊肉的時候,骨頭裏就那麽一點點骨髓,人家就拿鳳凰的骨髓來釀酒,那不知道要殘害多少鳳凰呀,這也太血腥了吧,就是再怎樣好喝的酒,現在也提不起一點興趣了,反而覺得有點反胃,惡心的很。

  天歌說:“殿下,喝酒吃肉的都是假道士?殿下何必喝酒,不如我給你沏茶?”

  也不知道天歌,是不是因為自己夢見自己,曾經是一隻五彩斑斕的鳳凰,所以太子殿下,又喝著風髓酒,恐怕就覺得有一種,同類被吞食的感覺吧。

  俊彥太子見,天歌一副看著美酒很難受的樣子,就問道:“怎麽你覺得這個酒讓你聞了之後很難受嗎?一副嫌棄的樣子,你可知道這酒可是一般人都喝不上的,就算是一般的神仙都沒有資格品嚐這酒,居然夕妃娘娘如此好意名人當來了放水酒,那麽我便賞賜你喝一杯,你也沾沾仙氣?”

  天歌尷尬道:“呃,這麽好的瓊漿玉液都是像殿下這麽厲害的神仙才能喝得了的酒,我隻不過是個小小的宮女,哪有資格喝這種酒呢?還是留下了殿下和熹妃娘娘慢慢品嚐吧,我就算了啊,我去泡杯茶,我去泡杯茶……”

  “慢著,本太子殿下沒有允許你離開的情況下,你要去哪裏?”

  天歌說:“呃,喝不慣酒,從來都沒喝酒,我就去泡杯茶,要是不泡茶的話那就算了,我也不喝了,渴死了算了……”

  天高欣賞這太子殿下,還真是情緒不定,一會兒功夫就弄的。比翻書還快呀,剛剛還好好的給自己講這個講那個這個,結果夕妃娘娘端來了鳳髓酒,我自己又不喝,去泡茶就把人惹怒了,他這怒氣也太大了吧!

  天歌說:“殿下,你生氣了,為什麽不說話呢?”

  俊彥太子心想這丫頭還真是會睜著眼睛說瞎話呀,有幾次自己跑過去,她都和自己那可愛的二弟一起喝酒做樂的,怎麽現在就忘得這麽快

  啊?和二皇子能喝酒和我就不能喝酒了。

  天歌說:“殿下在很多人的認知中,道教戒律繁多,道士都是不喝酒不吃肉的,凡是喝酒吃肉的都是“假道士”,道士到底能不能喝酒?”

  俊彥太子道:“怎麽我這裏的酒滿足不了你的口味,你想喝什麽酒我給你拿?”

  天歌說:“殿下是不是聽錯了,我剛才說不適合喝酒,而且從來都不喝酒,難道你沒有聽見嗎?”

  俊彥太子怒道:“怎麽,和翼瑤殿下就能喝酒和我就不能喝酒了,我的酒有毒嗎?”

  天歌說:“呃……”

  太子他知道自己和翼瑤殿下喝過酒嗎?那怎麽辦呀?這事情就搞糟了呀。

  俊彥太子畢竟不想把自己看到,她和自己的弟弟喝酒的這件事情,說出來,還是沒必要。我的自己這麽個太子殿下都沒麵子呀。

  俊彥太子反而先回答天歌的問題:“道教早期並不禁酒

  ,遠古神祀宗教把酒作為祭奠神祉的重要供品,甚至還設有專門掌管宗教活動中敬酒事項的官職,稱為“酒人”。據《周禮·天官·酒人》記載:“酒人掌為五齊三酒,祭祀則供奉之。”早期道教受這種文化氛圍的影響,並不一概忌酒。

  張道陵祖師在蜀中創立五鬥米道,設二十四治,治首即稱“祭酒”。祭酒原為饗宴時酹酒祭神的長者,乃德高望重者才能擔任,說明早期道士所行宗教職能與原來的祭酒有相通之處。早期的道教戒律並無不飲酒的條規。現存最早的道教戒律《老君想爾戒》,分上中下三行,每行三條,共九條皆無戒酒之條。”

  天歌說:“可是出家人,畢竟修行……”

  俊彥太子道:“道家仙真與酒,道教曆代仙真、曆史人物中也多有與酒有不解之緣者。最為出名的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有名的“道士詩人”,杜甫膾炙人口的《飲中八仙歌》便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甚至有仙真因酒而得度。傳說被全真道奉為祖師的呂洞賓在唐末、五代之際,少習舉業,兩舉進士不第(一說唐文宗開成二年即837年始成進士,一說唐懿宗威通三年即862年六十四歲時始成進士)。後遊長安,在酒肆中遇鍾離權祖師,經過“十試”,得授長生久視之術而成仙。”

  天歌說:“可是正一喝酒,全真不喝酒?莫非全真創教人,與酒有什麽不共戴天的仇恨?”

  俊彥太子道:“嗬嗬,恰恰相反,金代道士,王重陽是道教全真道的創始人。他出身在陝西威陽,大魏村富戶,早年習文,入府學,後改而習武,於1138年曾應試武舉,考中甲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誌,然長期任征酒小吏,卒未能得誌。四十八歲時,自稱於甘河鎮酒肆中遇異人,飲以神水,授以真訣,自此假裝瘋顛,自號“王害風”,棄家入終南山南時村穴居修煉,號所居處為“活死人墓”。”

  天歌說:“那還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