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她和我長的很像?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51
  俊彥太子“我確實搞不懂這種人,腦子裏的,這些想什麽事情,所以才問你了,我覺得你,這樣一個傻乎乎的人,有可能就會,做出這樣的事情,是不是?”

  天歌說“嗬嗬,殿下,完給你講的三個故事還有一個沒有講呢,你怎麽就不聽完呢?嗯,再說了,我覺得我一點也不傻,你覺得我很傻嗎?”

  俊彥太子道“你傻不傻我不知道,但是我曾經,在夢裏見過,一個和你長得很像的人,而且傻的可憐,傻的為愛情放棄了一切,炙熱地燒光了自己一生的命運……”

  天歌說“她是女的?”

  俊彥太子道“嗯,”

  天歌說“她是和我長得像?”

  俊彥太子點頭

  天歌說“那她到底是誰?是幹什麽的?是天庭的還是人間的?還是地府的呢?到底在哪裏?現在她在哪裏?以前在哪裏?她是做什麽的呢?”

  俊彥太子“你還是繼續講你第3個故事吧……”

  天歌說“哼!,簡直就是這種胃口,不說就算了,我就跟你講故事,花海就是永遠的夢啟迪人生――――――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時候,很多人活的很迷糊,甚至迷糊到自己身邊的,幸福卻意識不到,還滿懷期待地到處尋找,到處發現,在某一天,驀然回首,確定驚奇發現,自己原本擁有的幸福已。”

  天歌說“還有一個佛教故事,佛教故事失去的不會再來,請珍惜當下!你有過因失去親人而悲痛不已的經曆嗎?你曾經因悲痛而久久不能自拔,整天被陰暗的心情所籠罩?請看今天的鳳凰網佛教《佛教故事》,看完這則出自《雜譬喻經》的故事你會明白,珍惜當下的時光有多重要,我們可以通過適時的祭奠來緬懷故人,但不可放鬆我們在現實生活的修行精進。失去的不會再來,請珍惜當下!且說有一位賢明的人,一向奉持佛法,精進不懈怠,後因壽盡,得病而亡。他的妻子傷痛悲切,自是不在話下。妻子雖然悲痛,還是遵照禮法,將丈夫的屍骨火化、埋葬。喪事既畢,妻子還是不能稍抑悲痛,而且廢忘經典、佛法,甚至連佛龕前的香燈都不再點燃,隻全心全意的在烹宰牲畜,設肴饌、置酒食,在丈夫的墳前,悲泣哀號。

  這位賢者,因生前奉持佛法,死後生天,他以天眼,遙見妻子的哀傷、愚癡不可名狀,反覺好笑,而發憐湣之情。

  於是,賢者化成牧童,在墳邊牧牛;忽然,牛竟猝死,牧童在旁,號哭後,接著便去割草,拿到死牛前,大聲叫牛吃草,死牛如何吃呢?牧童於是又打、又喊、又哭的不停的推著死牛。

  對於牧童怪異的行徑,墳塚附近的人全都聚集來看,當然,賢者之妻也走近來看,其中有一人,笑著問牧童“你是誰家的孩子呀?牛死了,該回去告訴你家人,在這兒哭有什麽用?牛死了怎會知道呢?”

  “我可不愚笨啊!牛雖死了,還在這裏,我猶有指望,不像她!”牧童一指賢者之妻,繼續說,“丈夫老早就死了,還天天買酒設肴,到這兒號哭,他已化焦了的骨骸,又怎麽會知道呢?”

  賢者之妻聞言,心裏正自驚詫,牧童又說“我原是你的丈夫,生前因奉持佛法,故已生天界,而今特來度化你啊!”

  說完,牧童恢複他原來的天身,隱向天空時,又說“你要像我一樣,精勤修持,增進道業,不要再浪費時間呀!”

  賢者之妻聞言,心開悟解,回家後,便不再號泣、不再憂愁,而一心精持五戒,注重德行,廣行布施,賑濟貧病無依者。

  這才使她世壽盡時,也得以往生天道。

  天歌說“人就是要學會珍惜,我記得宋代著名的書法家米芾(公元l051~1107年),小時候曾經跟村裏的一個私塾先生學寫字。學了3年,費了好多紙,卻寫得很平常,先生一氣之下把他趕走了。一天,有個趕考的秀才從米芾的家鄉路過。米芾聽說他的字寫得很好,就去求教。秀才說“要我教你,就得用我的紙才行。我的紙5兩紋銀一張。”米芾聽後,嚇得目瞪口呆。”

  秀才又說“不買我的紙就算了。”

  米芾急了,忙說“我找錢去。”母親經不住米芾的苦苦哀求,隻好把唯一的首飾當了5兩紋銀。秀才接過銀子,把一張紙給了米芾,並囑咐他要用心寫字。

  這隻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紙,但米芾不敢輕易下筆,反複認真琢磨字帖。他用手指在書桌上畫著,想著每個字的間架結構和筆鋒,漸漸入了迷。

  半天過後,秀才找到米芾問“怎麽不寫呢?”

  米芾一驚,筆掉在地上,說“紙太貴,怕廢了紙。”

  秀才笑到“你琢磨了這麽半天,寫個字讓我看看。”

  米芾寫了個“永”字,幾乎和字帖上的字一樣,可又好像不一樣,真是漂亮板了。

  秀才說“寫字不隻是動筆,還要動心。你已經懂得竅門了。”

  幾天後,秀才要走了,臨行前送給米芾一個布包,並叮囑要在他走後再打開。米芾目送秀才遠去,打開布包一看原來是那5兩紋銀!米芾不禁掉下了眼淚。此後他一直把5兩紋銀放在書桌上,時刻銘記那位苦心教他寫字的秀才。天道酬勤。米芾珍惜每一張白紙,勤學苦練,終於成為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書法家。

  珍惜白紙,可以練出精美的書法。

  珍惜幼苗,可以育出參天的大樹。

  珍惜土石,可以形成巍巍高山。

  珍惜滴水,可以匯成茫茫海洋。

  珍惜時間,可以使生命之花更加絢麗。

  珍惜工作,可以使事業之果更加豐碩。

  珍恃情感,可以肝膽相照,榮辱與共。

  珍惜群眾,可以感天動地,所向披靡。

  大道理世間可怕的是揮霍,可貴的是珍惜。因為,揮霍導致衰敗,珍惜導致興盛。

  天歌說“我知道珍惜才是擁有,不珍惜擁有越大的人是最浪費了,太子殿下不必提醒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