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承負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132
  俊彥太子看著天歌,也不知道是怎麽了,天歌居然覺得俊彥太子的眼睛,波光泛濫,看著就好像是有點可惜兮兮的,感動哭了似的!

  弄的天歌心裏怪不舒服的道“怎麽,別太感動哦,不過是我是個好人,同情同情殿下罷了……”

  俊彥太子笑道“嗬嗬,怎麽你是想當好人?”

  天歌說“怎麽當好人不好嗎?”

  俊彥太子道“你是一心想當好人?”

  天歌心想,這太子殿下,喜好不定,喜怒無常,誰知道他是怎麽想的呢!他問我要不要當好人,不知道腦袋裏到底在算計什麽呢!

  天歌心想,你說我要當好人,我才不承認,哼聲道“俗話說“好人不長壽,惡人活千年”,我們也經常看到惡人生活安逸美滿,而很多善良的人卻在承受苦難。說好的“報應”去哪了?所以我才不要當好人……”

  俊彥太子道“人擁有的福報就好比一個杯子裏裝的水。在每個人那裏都有一個盛著水、但是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一生下來開始,他的杯子大小和水量是定好的(由前世或者祖宗累計下來的)。每個人的命運和福報不同,這是先天的,這就造成了杯子的大小不同,水量的多少不同。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壞事,還活得很好,是因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壞事是損人利己,這其實還是在往外漏水,雖然漏了很多水,由於他貯藏的水(福報)足夠多,還沒有漏完,所以你看他還是活得很好。不要急,等他繼續行惡,杯子的水漏完了,惡報就顯現了。因為杯子有漏洞,所以福報永遠在消耗,這就是我們每天的衣食住行。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況還是很差。是因為他杯子比較小,水也非常少,雖然做善事是往杯子裏麵加水,但是由於我們的福報一直在消耗(杯子一直在漏水),杯子裏的水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量,福報還沒有現前。等他堅持行善,減少漏洞,水量逐漸增多後,福報就現前了。”

  天歌說“那這中間到底是是你東西,導致的福報的改變呢?”

  俊彥太子道“任何事情都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稱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所以,看一個人不能看表麵,不能看一時,不能看一世,因果要看承負。”

  天歌說“承負是指什麽?”

  俊彥太子道“說起承負,最常熟悉的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到底什麽是承負?根據老子“道設生以賞善,設死以威惡”的教義思想,“承負”可解釋自然和社會上的各種報應現象,也就是說“承負”是道教的報應觀。《太平經》是最早對承負思想做出較為係統闡述的道教經典。《太平經》對承負說有兩種解釋……”

  天歌說“哪兩種解釋呢?”

  俊彥太子道“其一,人世間的承負,把今人受到的福禍歸結為祖先的善惡,祖先積德行善,澤被子孫後代,祖先有過失或作惡多端,其惡果於後代子孫。其二,自然、社會的承負,順“道”而行,自然、社會就昌盛發達;違“道”而行,自然、社會就衰敗枯萎。所以《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天歌說“我一直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那麽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命運呢?”

  俊彥太子道“很多人都有一個誤區,就是隻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變大和減小漏洞。也就是說,隻注重培養福報,但是從來不去培養自己的德行。如此一來,加的水還不夠漏的。要想改變命運,我們要做到下麵三點。積德,積德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雞腸的人,永遠是沒有福報的人,因為他的杯子小,裝的水少。“厚德載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載物,這裏的“物”是指你的財富、你的福報、你的官位、你的學曆等等。看別人都不順眼,或者遇到一個不如意的事,或者別人說一句不中聽的話就生氣,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現。如果沒有足夠大的心量承載福報,突然間來一個大的福報,會把你壓死。有些人不改變自己的德行,天天去買彩票,期望能中500萬。國外有研究小組專門追蹤采訪了好幾個中彩票的乞丐,結果發現這些乞丐雖然一夜暴富,但是在經過兩三年的揮霍之後,又統統變回了乞丐!從我們上文所述的因果承負觀來看,如果自身的德行太小,容器太小,那麽即便突然接到福報,也承受不住。——這就是“德不配位”。改正缺點,改正缺點就是減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點是改變命運和運氣的關鍵之二。漏洞不減小,就會造成福報的泄漏大於福報的累積,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點,發一次脾氣,水一下子就漏光了,又何談改命?

  《三十代天師虛靖真君語錄》雲“不怕念起,唯恐覺遲,念起是病,不續是藥”,要想惡念不形成惡業,就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每當一個惡念升起,就要馬上升起覺知,然後停止對惡念的繼續思維,如此方為治療福報泄漏的良藥。

  天歌說“那照你這樣說,不積德行善,下輩子還是沒有好機緣了?”

  俊彥太子道“眾善奉行,命由我造,福從己求,與別人沒關係,與老天沒關係。老子《道德經》言“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對於眾生一視同仁,無偏無私,無厚亦無薄,但上天又常常無意識地暗中幫助善良的人們。老子這句話的真實意義是說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順應天道的人,所以天道總是與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猶如神助,順風順水。《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千萬不要抱怨,千萬不要怨天尤人,千萬不要發脾氣,忍得住,看得開,放得下,就是功德,多行善事多積福,《論語》說“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