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懶漢神仙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1      字數:2073
  禦瑤盤笑道“嗬嗬,這個你可就把我問出了,我還真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老天爺打盹,的時候生出來這種,奇葩中的奇葩了!”

  天歌笑道“哈哈哈,有意思,不管怎樣,世界上,居然還有比周扒皮更周扒皮的人,我也算是長見識了,不吃飯,給地主家省糧食,還要不吃飯的,同時給地主家,拉屎攢肥料,把人當人,然後當做動物驢子一樣去訓練了,但是真的能出現這種人,不吃飯早就死了,唉,隻能當做笑話看了!”

  禦瑤盤笑道“那可不是麽,就隻是個笑話而已,不過都有記錄在冊,說不定還真是有這種人,的存在呢!”

  天歌笑道“所謂“餐亦不知所化”——那或許是神仙們,的吸收能力超好,吃的東西完全吸收了,那這樣一來神仙,豈不個個大胖子,這顯然不符合現實。還有一種可能,武俠小說中的高手,喝酒都常常將酒從別的地方逼出去,神仙或許也是如此,高手隻能逼出液體,逼不出固體(高手估計都會大便幹燥),神仙估計液體固體都能逼出。”

  禦瑤盤說“有個唐朝道士周隱克的故事,跟一群人,在一起比賽誰能喝茶,周隱克喝了好多碗,結果另一個人,就一直上廁所,此人忽然明白過來,趕忙哀求周隱克饒了自己,周說“我喝了這麽多茶,實在懶得上廁所,就讓你替我了。”王士禎在《居易錄》上也說有個人有這種本領。這說明上廁所這種小事神仙完全不用親自去做,可以找凡人替代,我們經常嘲笑某些人拍馬屁“領導您親自上廁所啊?”殊不知,如果精通了這種法術,上廁所真的可以讓別人代勞。但周隱克這番話也告訴我們另一個事實,即神仙喝了水也是需要尿尿的,盡管他們可以找人代替,但是如果這個人就是憋著,就是不尿,就像嵇康在《與山巨源絕交書》裏說得那樣“每常小解而忍不起”,那神仙是不是也會很難受呢?看來有時候他們也是需要親自上廁所的——天上還真有一個廁所。”

  天歌說“我去這世上居然有這種事情,還有這麽懶的生意,還真是身體第1次聽見了,這可真是有意思,連尿都懶得自己撒尿了,我們平時也有說啊,你替我去撒尿這種事情,沒想到身上還真這麽幹啊!”

  禦瑤盤說“《史記》上說在南方七宿之一參宿的南邊有四顆星星名叫天廁,廁下有有一顆星叫天矢——這顯然是個通假字,通屎。有廁所有屎,神仙也要大小解這件事事實確鑿,看來是毋庸置疑了。為神仙辯護的人或許會說,那廁所是供各種大牲口用的,你上文不是說了牲口們是不讓隨地大小解的嗎?那我們就再看看《西遊記》好了,孫悟空說過最有趣的一句話是“放屁添風。”就是不無小補的意思,豬八戒有兩次說自己沒什麽本事不肯去打妖怪的時候,就被孫悟空和沙和尚這麽罵。看來這屁也是神仙家的常事,否則能說出這麽形象的比喻來。”

  天歌說“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扮作三清的模樣偷吃供品,騙得虎、鹿和羊三個妖怪上當乞求聖水,這師兄弟三人各自尿了一罐子給他們。這三人在天上可都是有身份的大神,充分說明神仙大小解不虛。當然還不能忘了,孫悟空在如來佛的手心裏是有過一次最著名的小解,這個時候孫悟空的身份可已經是齊天大聖了,神仙級別可是不低了,依然需要大小解。如果看元雜劇《西遊記》,那上麵的孫悟空更是像一個三俗的相聲演員一樣,屎尿屁不離嘴,第十四折他們收豬八戒的時候,孫悟空來到山上,讚歎一聲“好高山,好明月。我且阿一堆屎。”這語氣轉折得堪比詩人。到在火焰山下,聽當地人說鐵扇公主如何厲害,孫悟空不屑“我一胞尿,也溺死了她。”看來孫悟空這尿也是個武器。”

  禦瑤盤笑道“嗬嗬,最後怎樣了?”

  天歌說“故事的最後,他們師徒到了中天竺國,孫悟空遇見了一個賣胡餅的老婆婆,孫悟空要買點心吃,這老婆婆是佛祖課堂上的旁聽生,居然張嘴就問“你是要過去心、未來心還是見在心?”這顯然就是禪宗的鬥法了(俗稱吵架),孫悟空一時語塞,老婆婆又問“你有心無心?”孫悟空說“我原來有,屁寬屙掉了。”這回答也是令人絕倒。千萬不要以為孫悟空是個粗鄙的猴子才這麽三俗,事實上最後這段真正發生過的,而且發生在唐朝著名的德山宣鑒禪師的身上。德山禪師年輕的時候在北方少年成名,頗為自得,就去南方找龍潭崇信禪師鬥法,結果半道上遇見一個老婆婆,被問了一番什麽心的話。他當時可沒有說什麽屁寬的話,但當他在龍潭禪師的教誨下成為禪宗大家的後,說的話可比孫悟空厲害多了。他為了破除執念,教導弟子說“達磨是老臊胡,釋迦老子是乾屎橛,文殊普賢是擔屎漢。”其實道家的二號祖師爺莊子也說過“道在屎溺”的話,看來真正的高人們是不會在乎這些東西的,該吃就吃,該拉就拉。”

  禦瑤盤說“《說郛續》上輯錄一個張剌達(這張剌達估計就是張邋遢的諧音,而張邋遢正是張三豐的外號)的故事,他被明成祖朱棣召見,朱棣問他什麽是道,他就說“能吃飯能拉屎就是道。”朱棣非常生氣,張剌達鑽入一個甕子裏不見了。可見吃飯拉屎和得道並沒多大關係,那些難以自圓其說的“神仙不拉屎”的故事都是自欺欺人,真正的神仙敢於直麵淋漓的尿,敢於正視熏人的大糞。隻有正視了汙濁才能有澄清天下之誌——《世說新語》裏說東漢的陳蕃“登車攬轡有澄清天下之誌。”按照現在“神轉折”的邏輯,下麵應該接“後來他終於成為了一名廁所管理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