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尷尬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0      字數:2090
  孟昶被天歌念得幾句隱士的詩詞,給激起了自己年輕時候對於隱士的羨慕,便笑道“聽妹子吟詩,我實在心中激動不已,很想講個關於隱士的故事……”

  天歌笑道“嗬嗬,怎麽樣,我做的詩牛吧?”

  天歌自知,自己那別人曆代大詩人的詩,說是自己的作品不好,但是,這也是開個玩笑不算大雅嘛,再說了他一個古代人哪裏知道自己念的全是古代世人的詩詞。自己哪裏來的這麽大本事呢!

  孟昶笑道“嗬嗬,好,好詩,佩服……”

  小蘭也隻是低頭不語,微微一笑,天歌看見小蘭這麽一笑,反而心虛了,心想這小蘭半天講的可不隻是古代,曆朝曆代的東西都有呢!

  哎呀?這可怎麽辦呀,自己這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關公麵前耍大刀呀。丟死人了!這讓自己以後怎麽見人呢,公然就在這裏吹牛逼,而且還不打草稿,好像有一種話去做壞事被抓住了的作賊感。

  孟昶笑道“那妹子還讓我講故事嗎?”

  天歌笑道“呃,好,好,講啊嗬嗬……”

  孟昶笑道“劉安,乃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厲王劉長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劉長被廢王位,在旅途中絕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來的淮南國一分為三封給劉安兄弟三人,劉安以長子身份襲封為淮南王,時年十六歲。他才思敏捷,好讀書,善文辭,樂於鼓琴。是西漢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奉漢武帝之命所著《離,體》是中國最早對屈原及其《離,》作高度評價的著作。曾“招致賓客方術之士數千人”,集體編寫了《鴻烈》(後稱該書為《淮南鴻烈》或《淮南子》)一書,該書包羅萬象,既有史料價值,又有文學價值。”

  天歌說“這個我知道,劉安是世界上最早嚐試熱氣球升空的實踐者,他將雞蛋去汁,以艾燃燒取熱氣,使蛋殼浮升。劉安是我國豆腐的創始人。1992年9月15日,安徽淮南市舉辦首屆“中國豆腐文化節”,隆重紀念中國豆腐創始人——西漢淮南王劉安的誕辰和他發明豆腐2100年。”

  孟昶笑道“劉安好讀書鼓琴,不喜弋獵狗馬馳騁,潛心治國安邦,著書立說。劉安愛賢若渴,禮賢下士,淮南國都壽春成了文人薈萃的文化中心。劉安和眾門客著成《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淮南子》有《內篇》21篇、《外篇》33篇、《道訓》2篇,20餘萬字。又著詩歌《淮南王賦》82篇、《群臣賦》44篇、《淮南歌詩》4篇、《淮南雜星子》19卷、《淮南萬畢術》。內容涉及政治學、哲學、倫理學、史學、文學、經濟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農業水利、醫學養生等領域,包羅萬象。這些著作中集中體現了道家思想。在《淮南萬畢術》中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的記載,據考證“曾青”是指銅的化合物,有的科學工作者認為是銅綠,說法不一。。

  劉安好黃白之術,召集道士、儒士、郎中以及江湖方術之士煉丹製藥,最著名的有蘇非、李尚、田由、雷被、伍被、晉昌、毛被、左吳,號稱“八公”,在壽春北山築爐煉丹,偶成豆腐。劉安因之被尊為豆腐鼻祖,八公山也因此而得名。”

  劉安的製國思想是“無為而製”,對道家思想加以改進,不循先法,不守舊章,遵循自然規律製定了一係列輕刑薄賦、鼓勵生產的政策,善用人才,體恤百姓,使淮南國出現了國泰民安的景象。

  盡管劉安的治國政策得到百姓的擁護,可是在那獨尊儒術的時代,他所奉行的道家思想,屢遭讒言。漢武帝元狩年(公元前122年),武帝以劉安“陰結賓客,拊循百姓,為叛逆事”等罪名派兵入淮南,劉安被迫自殺。

  漢武帝非常欣賞劉安的才情,但他強力推行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統治思想,卻和劉安推崇的“無為而治”的道家學說南轅北轍,而父親劉長之死更成了劉安心中的一個“死結”。因此,劉安在廣置門客進行“學術研討”的同時,也在不斷地積蓄力量,為有朝一日的謀反做著準備。

  不過,和自己的父親一樣,劉安的謀反還沒有來得及實施,便由於門客雷被的告狀,以及門客伍被、孫子劉建的告密而劃上了句號。

  小蘭笑道“陛下您喝口茶,我繼續“在劉安招募的數千門客中,有8個人最具才華,他們分別是蘇非、李尚、左吳、陳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晉昌,這8個人號稱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其中雷被是一位劍藝精湛的劍客,他在與淮南王太子劉遷的一次比試中,失手擊中了劉遷,從此惹怒太子,後來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國裏待不下去了。雷被於是向劉安請求跟隨大將軍衛青去打匈奴。沒想到劉安聽後,反倒認為雷被起了叛心,並將其免了職。心懷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長安城狀告起劉安來。根據漢律,凡阻撓執行天子詔令者,應被判棄市死罪。此時正忙著“削藩”的漢武帝,早已對劉安的所作所為有所耳聞,因此雷被這一狀正好告對了時候,漢武帝順水推舟,剝奪了劉安的封地。”

  “八公”中的另外一位門客伍被,在得知劉安準備謀反時,曾經多次進行勸阻,但劉安不僅不聽,還總是拿出秦末陳勝、吳廣起義成功的例子來反唇相譏。伍被見自己的諫言得不到采納,也決定反戈一擊,將劉安謀反一事密報給了朝廷。

  俗話說“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劉安麵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孫子劉建又跳了出來,朝自己爺爺的心窩上狠狠地“捅了一刀”。劉建的父親劉不害因為是庶出,很少得到劉安的寵愛,長期心存怨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