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虧自己的心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0      字數:2111
  天歌說“可是我來到天庭之後,也試著自己修行打坐過,可是為什麽坐不住呢?覺得腿好麻,疼的堅持不下來……”

  小蘭笑道“有些修煉者在聚能養氣方麵已經掌握了不少方法,但還是靜不下來,坐不住,功能功力都上不來,原因是在煉己方麵功夫不夠。煉己功夫隻要包括兩個方麵!一是行為道德方麵的修養,二是心意方麵的鍛煉。”

  天歌說“行為道德方麵修養,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小蘭笑道“古人說“德是功之本”,這話是有道理的。心裏有虧心事的人,練功是坐不住的。比方說他曾經做過恩將仇報、吃裏爬外、過河拆橋、出賣同事、充當間諜的事,有這類行為和舉止的人,總覺的虧心和不安,這樣不僅僅是練功坐不下來,而且虧心者短壽,這也是規律。因為他總是心緒煩亂、陰陽失調。德行不檢,即使服玉液金丹也不能延壽。多行不義者,必虧自己的心,心短自己的壽。”

  天歌說“具體說的做什麽事情才是多行無義者呢?才算是虧心呢!”

  孟昶笑道“嗬嗬,妹子,你可真是可愛極了,若幹了壞事,如搞栽贓陷害、欺師滅祖、助紂為虐、落井下石、寫告密信等,則更是怕原形必露,怕被製裁。這種無窮無盡的恐懼、驚心,這種猶如過街老鼠般的心態,這種不良的刺激會日積月累地形成潛在能量對他攻心。”

  又說“相反,如果多行善事,比如濟人利世、助人為樂,或者遵守社會公德、合道而行、尊師重道、尊老愛幼,以及見義勇為、敢於懲惡揚善、抵製邪惡。那麽,他平時的心態就是一種坦然的。若再能棄除不正的習氣和嗜好,按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言行,練功時就不會有煩人的事情對他幹擾。所以,光是學會了很多功法而忽略了行為道德的修煉,還是練不成的。”

  練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層次的行善事、積功德的要求。你可以跨越層次的要求,多行善事、多積功德;但不能不行善事,不積功德。到了十月養胎的中關階段,就要積大功德。你們現在是初關階段,要多積小功德。

  天歌笑道“那心意鍛煉呢?”

  小蘭說“《丹經》上說“大道教人先止念,念頭不住亦枉然。”《道鄉集》也說“未煉還丹先煉心,此心不煉難成真。”收心止念,必須先製眼,要目不斜視,不接受不良情緒的信息……”

  收攝心神、返觀內視,或者用把遠處的聲音收入耳底的方法都可以收攝心神,使自己心靜意合,進入功態。如果能凝神入炁穴,那就更容易收回心意,止於大定。”

  天歌說“原來是這樣啊,總體上看,儒家倡導進取型的人生,道家則比較超然通達,故而給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實並不盡然。與“不爭”相類似的是老子的“柔弱勝剛強”,常見的誤讀是將之等同於“以柔克剛”。”

  小蘭說“儒家倡導進取型的人生,道家則比較超然通達,故而給人以儒家入世、道家出世的印象,其實並不盡然。老子和莊子都具有很強的文化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隻是他們較多地以批評者的麵目出現而有別於孔、孟而已。孔、孟在積極進取追求事功的人生道路上也常懷有超然通達的心態,孔子主張“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對“隱居以求其誌,行義以達其道”的人給以很高的評價並心向往之,甚至當自己的理想屢屢得不到實現的時候,還萌發過漂洋過海、遠離人世的念頭。”

  孟子也主張“得誌,澤加於民,不得誌,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孔、孟這種矛盾心態和靈活態度是他們在天下無道、人生常窮而不得誌的社會現實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種自我調節和心理準備,在這一點上,他們與老、莊是一樣的。在後來經過曆史選擇而逐漸穩定的文化格局中,儒家式的曆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心得到了強化和突出,而孔、孟原有的那種超然與靈活的心態逐漸被有意無意地淡化乃至被遺忘;相反,道家式的入世情懷則被淡忘,其超然通達的方麵卻被突出,以至於道家在世人的心目中隻是以旁觀者的麵目出現,道家思想遂主要被用來應付逆境和在人生進取中起調節緩衝的作用。要之,本來麵目的孔、孟、老、莊與經過曆史塑造的孔、孟、老、莊,都是應該區別對待的。

  孟昶說“人們常常認為道家注重天道,輕視人事,實際的情況恐非如此。道家雖然善於思考天道,道家著作雖然以談論天道和哲理為一大特色,但終歸還要落實到政治、社會和人生中來。《老子》五千言中,主要的篇幅還是談社會、政治與人生的,有的是直接談社會政治與人生,有的是從天道和哲理中引出社會政治與人生,或從社會政治與人生中提升出天道和哲理;即使是隻談天道和哲理的語句,其宗旨也是要為社會、政治和人生求得天道觀方麵的依據和哲理方麵的指導。正是由於道家對社會、政治和人生問題的關注,並提出了與儒家迥異的看法和解決方式,因而才能在這一廣大的領域同儒家學說形成互動和互補。”

  天歌心想,小時候自己一直以為信仰這些都是為了讓人,不再害怕死亡,不怕死後,就什麽都沒有了,才發明創造的,這一點現在自己的心還是沒有改變。

  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居然,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考慮,真實的活到這種隻有覺得是迷信色彩的人,才會相信的世界中來,確確實實的做了一回。天庭中人,還成為了翼瑤殿下的宮女。

  這得是多大的榮幸呀!這得是多大的機緣還能遇到一起,才能讓自己一個小小凡人,能給天庭的皇子做宮女呢?

  別說是普通女孩都得不到的機會,就是天庭多少仙子都處置若度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