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生與死
作者:步天為凰      更新:2020-05-16 20:50      字數:2083
  天歌心想那修仙,應該要很謹慎。錢財少者,病也少也。現在物質發達,修橋鋪路都是政府做好了,缺衣少食的人也沒有了。現在就缺人的清淨心,應該廣修清淨,多吃素,存善念。勸人少消費,愛護山水,這才是大陰德……”

  天歌說“我們信仰道教有什麽好處呢?畢竟能修煉成仙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好像是有仙緣的人,才能成仙!一般的普通人又是能得到什麽樣的好處呢?”

  孟昶笑道“任何一門學問都有他的意義,所以我們學什麽都應該知道它的作用與意義。不然,學了很多也沒有什麽用途,也就沒有什麽意思了。這也就好比古代的一個人,整天學習斬龍的技術,雖然學會了斬龍的技術,可是後來到處去找龍,卻找不到。”

  天歌笑道“這就跟,某社會科學院一個杜甫研究專家,他最自豪的是在研究杜甫死因方麵,具有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權威。為何具有這一權威?為研究杜甫是不是吃牛肉而死,他花了整整十七年時間!對於一位文化人來說,是不是有點可悲?十七年的時間隻是用來知道杜甫是如何死的,有什麽意思呢?所以我們信仰道教也是如此,如果天天在信仰道教,可是一點都沒有體會到信仰的作用,是不是也有點可悲?”

  孟昶笑道“哈哈哈,何止是可悲呢!簡直是在浪費生命,浪費人生,大好的光陰就這樣過去了……”

  小蘭笑道“凡是一種宗教,必有一種信仰,有信仰,必有所以信仰之理由,用語言文字來說明這個理由,使人們能夠了解而入門者,這就是宗教家所謂的‘教理’”。對於信仰道教的人,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道教思想,可能隻是簡單的信仰,還不算完善,因此應該要了解道教教理,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實際意義上的好處。對於信仰道教到底有什麽作用呢?下麵就談一下自己的一點初淺的看法,如有不對之處,還望高道、大德、同仁們斧正!”

  天歌說“那有什麽好處呢?”

  小蘭笑道“信仰道教讓我們不再迷茫。作為道教信仰者,則是以《道德經》為聖典。相信一個無所不能、不生不滅,不動不靜,化生萬物,生命之源的“道”。認為“道”是至高無上的。這也是道教最根本的信仰。但是這個無形無像的“道”,不能讓人們感到空洞而虛無……”

  又說“在道教裏就為不同的人設有不同的入門方法,所以在道教的信仰上,聖人就以“神道設教”。也有用“五乘之法”,來開示後人的,即一曰宗,二曰教,三曰律,四曰法,五曰科。上士可以萬緣定息,一念不生,坐而待成,可以直接體悟大道,即以老莊宗旨為用;也有垂像教化,講究解釋,明其道理,而以此開悟的;也有從守戒、入定、靜而生慧開悟;也有從正一符錄入門而開悟的;也有從玄門課誦,祈禳懺悔,濟生度死道場入門而開悟的。信仰道教的方式有多種,信仰神仙也是信仰“道”的一種表現形式。”

  所以,開始信仰道教的人們,可以從有形有像的方式入門,也可以從清靜無為方式入門,也可以從行善積德方式入門,亦可以從誦經方式入門。當然有的人是從感性信仰入門,有的是從理性信仰入門的。隻是各自的信仰方式不同罷了。其目標都是一樣以“道”為最高、最根本信仰!

  孟昶說“而道教的信仰內容,則有很多曆代聖賢、高道們在經典著作中為我們留下了很豐富、很寶貴的智慧。憑藉聖賢祖師們的智慧,我們走在信仰“道”的大道上,不再迷茫。眾多經典著作的智慧,為我們生活道路點上了亮燈!我們會知道我們活著的人生意義!憑藉經典的智慧與對上蒼虔誠、的信仰,我們內心不再有太多的痛苦。我們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與思想境界,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而文明!”

  天歌說“如何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得到信仰的好處呢?理由是什麽呢?其實這並不是很玄妙,因為道教義理中,有很多內容,足以讓我們在裏找到答案呢?。”

  小蘭說“道教為後輩信仰者提供了完整的宇宙觀,可以讓我們的心靈自由的在宇宙中縱橫弛騁,我們思想裏會有一個大體的宇宙觀。我們信仰道教的人會知道“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讓我們知道萬物化生都是由“道”而來。從而讓我們在信仰上,可以登堂入室而不出其範圍。給予了我們信仰上的方向,從而保證我們在信仰上,不會迷茫!”

  孟昶笑道“道教還有一套係統的養生理論,可以讓我們身體與心靈得到健康。道教生命觀認為,人們不僅是要形體的健康,而且還要精神的健康,認為我們的生命是永恒的,“生”與“死”隻是生命的一部分,或是一種現象。我們活著,隻是“行人”;死了,也隻是“歸人”,我們成為“行人”時,應該要做道德的事情,到了成為“歸人”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成為君子,可以得到心靈上的休息。”

  小蘭說“如果我們成為“行人”時,不體悟大道,不行善積德,到了成為“歸人”時,就會內心不安,隻好“撲伏”在地上了。所以,我們活著時,最好將美好,的德性顯示,而死亡時,隻是德性的回歸。因此信仰道教的人,隻要活著時,應該多行善事,多做有道德的事情,即使麵對死亡,也是心安理得,可以在心靈上得到休息。因此道教研究的是超越生命的“生”與“死”。”

  天歌心想,這修仙也不是個簡單的活兒,講究的可真多呀!可以如《道德經》裏所說的“死而不亡,謂之壽”一樣。所以道教有“性命雙修”的理論。其修養原則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