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門遭難
作者:孤鴻影劍      更新:2020-05-22 03:27      字數:3099
  其他弟子看得目不轉睛,心旋神馳,四人對戰王表卻久戰不下,可見王表何其勇猛。四人攻勢更急了,王表舉錘架著龍漢的通天血戟,嶽來乘機從背後一戟打在王表背上,王表因為身穿金甲,沒有傷到筋骨。隻是隱隱作痛而已。

  從沒有被傷過,大怒之下,催使座下“電馬白龍駒”,白馬四蹄電光纏繞,一縱而起,直躥入數丈高的空中,並且平行了幾步,才落將下來,跳在了四人的包圍圈外。

  王表怒不可遏,對秦風和王閨道:“大膽,你二人敢幫助朝廷罪犯,將與他們同罪論處,你們若就此打住,我還可饒恕你們的罪過!”王閨道:“你是非不分,助紂為虐,有什麽資格數落我們?”

  王表看了看王閨,道:“你就是二叔的女兒吧,我們還是親戚,上一次我還救了你父親一命,你應該心存感激才是,怎麽現在反幫著外人,豈不是讓人心寒?”

  王閨冷哼一聲,道:“你救了我父親,那是沒錯。可一碼歸一碼,你是非不分,跟著張牙為非作歹,如果你還認得我這個親戚的話,就棄暗投明,改過自新,如果再助紂為虐,必定沒有好下場!”

  王表聽後大是惱怒,道:“我如今受丞相栽培,陛下賞識,一路平步青雲,本來想要伸手扶你們一把,可你既然不仁,就別怪我不義了!”王閨道:“你待怎樣?”

  王表冷哼一聲,道:“看到我後麵的人馬沒有,他們都是天山的銀甲戰士,共有五千人馬,個個以一當十,如果不將龍漢,嶽來交出來,我必將踏平中條山,將你們全部緝拿往天山治罪!”

  龍漢看著山下密密麻麻的人馬,個個披著鎧甲,在太陽下熠熠生光,心想王表未必是誇大其詞,銀甲戰士防禦能力很強,以一當十也未必不可能。況且我方轉戰三晉,打了好些日子了,兵馬都已經疲倦,需要休整。這時再打,恐怕勝算不大。

  這時天空一道青光疾馳而來,落在地上,原來是王常。王常見雙方對峙,道:“賢侄,別來無恙,今天來此,我非常高興,要不上山來,我們一家人好好聚聚如何?”

  王表冷冷地道:“二叔,不用了,我上次念在同宗的份上,好心救你逃脫牢籠,沒想到你女兒絲毫沒有感激之心,非要和我作對,實在讓人心寒。二叔如果還當我是你侄兒的話,就將龍漢,嶽來二人交出來,讓我也好向帝君有個交代,否則一家人的話就再也休要提起!”

  王常回頭低聲詢問王閨,王閨將剛剛發生大戰之事說了一遍。王常明了於心,道:“賢侄,你救了二叔一命,二叔感激於心,時刻沒忘記,有朝一日定將報答,可是龍漢,嶽來隻是殺了兩個貪汙受賄的奸臣,是為朝廷除害,還望賢侄回去跟陛下解釋清楚。況且這次掃平叛亂,他二人衝鋒陷陣,出力最大,功勞足於抵過這點小小的差錯,賢侄當秉持正義之心,憑公決斷,去向陛下麵前多美言幾句,二叔必將感激不盡!”

  王表不為所動,道:“二叔說的好輕鬆,我們本是一家人,而你卻處處袒護兩個外人,不惜與我作對,如果二叔不念親戚之情,我們從此便是路人,今天如果不拿住犯人,我誓要率兵蕩平中條山,然後再掃平武夷山,泰山,你們一家人也休想幸免!”這次下山,張牙交代務必將兩個侵犯捉拿歸案,王表一向對上司唯命是從,下達得命令不管對錯,隻管完成,因此張牙才對他信任有加。他豈可因為王常的幾句話而改變主意,影響了自己一生的仕途?

  王常見王表決絕如此,絲毫不留一點餘地,臉色也拉了下來,道:“賢侄莫要如此固執,要我交出龍漢,嶽來,卻是萬萬不能的,如果你非要率兵攻打,我們也隻好奉陪到底。你雖然武功高強,但再厲害,我們五六個結丹期高手一起上,你又能討到什麽好處?望你三思。莫要將英雄之名付諸流水。”

  王表剛剛一戰四猶自不敵,何況再加一個王常?心想不如先撤下山去,將三道防線死死守住,不讓他們下山來。包圍個幾日,等他們糧食用盡,必定會自亂陣腳。到時再一舉攻破,此計為以逸待勞之法。想罷冷聲道:“今天暫且饒過你們,待日後再來算賬。我就不信你們能一直待在山上。”

  於是下令撤兵,王表在山下駐紮,將中條山圍得鐵桶相似,並將情況報告給了張牙。天山淩雲聖殿上,張牙出班奏道:“陛下,如今中條七煞雖滅,但三晉修真界已經被王常占領,中郎將王表奉陛下之命去捉拿殺特使的反賊龍漢,嶽來,王常卻包弊罪犯,分明與陛下作對。懇請陛下下旨,將王常,龍漢,嶽來等一幹人拿回天山治罪,並取消武夷山,泰山兩派番號,以儆效尤。”

  宣帝猶豫,道:“王常平反暴亂,有功於社稷,若將功臣捉拿問罪,恐怕不妥。”張牙沒想到宣帝這次會反對自己,麵色有些難看,想了想道:“陛下,王常表麵以討伐叛賊為名,實際上想要攻山奪地,統治三晉修真界,他如今搶奪了三晉。勢力不斷擴大,於聖殿實為不利。懇請陛下降旨,另派可靠得力之人去接管三晉,讓王常退出三晉,返回南界。若王常肯遵旨則可,若他不肯遵旨,到時再將他治罪。”

  宣帝點頭應允,道:“此法可行,不知丞相認為派誰接管三晉修真界較為妥當?”張牙道:“驪山守令衛禁可當此任。”宣帝對修真界各山守令根本不清楚,隻能遵從張牙的意見。於是令執金吾周昌齎詔前往中條山和驪山,傳達宣帝的旨意。

  周昌禦劍來到中條山,展讀詔書道:“天子寶詔,帝君法旨,王常既已掃平叛亂,特令立即返回南界,守護武夷山,三晉地區則由驪山守令衛禁接管,望立即起行,不得有誤,欽此!”王常結果詔書,在七煞聖殿和龍漢等商議此事。

  嶽來聽後,氣不打一處來,道:“這個昏君,我們千辛萬苦,平反了叛亂,他不僅不嘉獎我們,還要將我們趕走,世間哪有這樣的道理?”王常歎口氣道:“我們做事但求無愧於心即可,既然事情完成了,我們是該回去了。”

  秦風大不以為然,道:“曆山既然被我攻下,豈有輕易放棄的道理,況且帝君詔書中也沒提到我,我是不會撤出三晉的。”嶽來也不願意將攻占的山川交出來。

  王常看著龍漢,道:“龍漢,我們攻占了幾座山脈?”龍漢道:“掌門,我武夷山共占領了四座山脈,分別是崆峒山,恒山,太行山,還有中條山。”王常問道:“那你認為我們應不應該將占領的地盤交出來?”

  龍漢搖頭道:“攻占不易,輕易交出來,未免太可惜了。方今天下烽煙四起,許多修真門派不再聽從天山調遣,況帝君昏昧,寵信佞臣,致使天下離心,想必不會長久,我們不乘此時起事,劃分山河,再造玄黃,更待何時。因此既然占領了四山,豈能輕易讓出來,否則豈不是前功盡棄?”

  王常沒想到龍漢說出這話,繞是他久經風雲,心境鎮定,有些措手不及,道:“龍漢,你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跟中條七煞造反又有何兩樣?”龍漢道:“中條七煞殘暴不仁,不顧百姓死活,我們豈可跟他們相提並論?掌門莫要猶豫不決,當早做決斷!”

  王常站起來,道:“我們平定七煞,本來就不是為了山川和地盤,而是為了蒼生的福祉,做我們該做的事情罷了。如果我們占著這些山川不肯交出來,天下必定認為我們平定叛亂是為了一己私心,想要吞並土地,到時候豈不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將這些山川交出來吧,咱們回去,武夷山如今隻有吳長老看守,不知道情況如何了。”

  事有湊巧,王常提到吳長老,第二天吳風就禦劍來到了中條山,王常忙把他接進大殿,看他神色匆忙慌張,問他發生了何事。吳風道:“掌門,山門遭到進攻,情況危機,請掌門率領弟子回山救急!”

  王常聽後大驚,道:“怎麽回事?是誰攻打我山門?”吳風道:“是雲夢山楚原,鍾山淩雲兩派,他們以追剿天山叛徒白羽白冰為名,要上山搜查,我不願意,他們便率領弟子攻打山門,我方弟子奮力抵抗,可對方實力強大,山門眼看已經抵擋不住了!掌門請馬上回山,不然本派將麵臨滅頂之災!”

  王常臉色大變,憤憤道:“豈有此理,淩雲,楚原欺人太甚!”便決定立即隨吳風趕回去。但轉念想到,王表還在山下包圍著,自己可以回去,可眾弟子怎麽辦?但是事態緊急,已經絲毫耽誤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