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二當家,小心火燭(端午節快樂)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6-27 10:35      字數:2700
  兒戲嗎

  還真不是兒戲。

  請君入甕的理由。

  是經過蘇言反複推敲的。

  沒有比這更真誠,更讓人難以拒的理由了。

  最為著名的鴻門宴。

  為何是以宴請的理由

  而不是以別其它的理由

  因為請客吃飯是人之常情。

  不會令被宴請之人產生疑慮,發覺其中有詐。

  就是吃個飯,喝兩杯,再賞賞花而已。

  能有什麽問題

  多麽簡單,多麽樸實無華的理由,誰會往陰謀詭計那方麵想

  有時候,真正高明的計謀,無需曲折離奇,迂回百轉地去複雜設計。

  就是以常理去謀算,使得敵人掉以輕心放鬆警惕,以至於產生按照常理的誤判。

  今晚之前,江邊郡的守軍隻有兩三千人。

  大周五萬的先鋒軍,如何會把小小的江邊郡放在眼裏,更不會擔心江邊郡搞什麽陰謀詭計。

  一切的陰謀詭計,在絕對碾壓的力量麵前,不值一提。

  因此,請君入甕的理由簡單正常一些,極具誘惑性即可。

  再者,正所謂,事出反常必有妖。

  煞費苦心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很有可能適得其反。

  反倒是,大周軍隊遠道而來,作為盟友,略盡地主之誼,設宴接風洗塵,那是應有之意。

  誠意滿滿,怎好推辭

  並且,蘇言在請君入甕理由的措辭上,也是仔細推敲過的。

  軍人之間,當然沒有文人那般文縐縐,喝酒玩姑娘,非要說成把酒言歡,賞花弄月。

  用詞越是粗俗,越是能刺激大周將領的感官。

  進城喝酒玩姑娘,與在城外風餐露宿,兩相對此,高下立判。

  傻子都知道應該如何選擇,更何況大周那些血氣方剛的漢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蘇言也是受眼前這些將領啟發的。

  昨晚這些將領那般尋歡作樂,當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哪管明日上戰場。

  同樣的道理,理應也能適用在那些大周將領身上。

  畢竟,都是刀口上添血,能不能見到明日的太陽,還兩說。

  綜合分析,蘇言斷定,大周軍隊必進城。

  興許,這甕還能捉到大魚。

  不過這些想法,蘇言是懶得與眼前的眾將領,作過多解釋的。

  作為這裏的話事人,他就是有這個特權。

  想解釋,就多說兩句。

  不想解釋,就少費口舌。

  喝喝茶,享受享受按摩,不比跟他們浪費口舌強

  竟然讓他一個軍事門外漢,教他們如何去打仗。

  昨晚上在憐香閣花的那些銀子,真冤

  蘇言心裏打定主意,下次再去憐香閣,絕對不再帶他們去,簡直就是浪費銀子。

  自打李百戶領命去完成九死一生的任務後,蘇言就不再言語,自顧自地喝茶。

  城樓裏的眾將領,同樣也是紛紛陷入了沉默狀態。

  在座的,包括蘇言,都在焦慮地等待消息。

  成敗在此一舉

  表麵上一個個氣定神閑,不過是強裝鎮定,實際上心裏頭,一個更比一個焦躁不安。

  時間在一點一點流逝。

  眾人內心的煎熬,一點一點地增加。

  “那個李百戶,靠不靠譜”

  終於有個將領,忍不住出言打破了沉默。

  他倒是沒敢直言。

  不過他的言外之意,無非就是,蘇言請君入甕的理由靠不靠譜

  如此明顯的指桑罵槐,自是無將領應和他。

  倒是探子匆忙進來回答了他問題。

  “報,敵軍有異動,五千兵馬,正離開軍營,朝北門方向而來。”

  “動得好。”

  將領中,不知道是誰,終於憋不住,吼了一句。

  蘇言聽到稟報,一顆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心裏頭重重歎息了一聲。

  終究還是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也不知道那些曆史上揮斥方遒的霸主,是如何做到視人命如草芥的。

  一聲令下就屠城,良心會痛嗎

  反正蘇言覺得自己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一聲令下,幾千人灰飛煙滅的。

  待會,說不得

  蘇言在做著自己的思想鬥爭時,更是有將領,為了確認,三步並作兩步,走出了城樓,去確認大周軍隊的動向。

  不是說他不相信探子的稟報。

  可能是他覺得,唯有親自看上一眼,才能治愈心中的焦慮,也是為了宣泄心中壓抑許久的情緒。

  不過,眾將領剛放鬆下來,卻因為趙將軍的一句話,頓時又緊張起來。

  “眾將聽令,按計劃分頭行事。”

  “得令。”

  “得令。”

  “得令。”

  “”

  眾將領紛紛肅然領命而去,執行商議好的關門燒狗之計。

  城樓裏,隻剩下了蘇言與趙李兩位將軍坐鎮。

  此時,北城門外,一條火龍正筆直往著城門這裏來

  沒過多久,坐在城樓裏的蘇言,聽到外麵的馬蹄聲由遠及近,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隨後,傳來了城牆上,錢將軍中氣十足的命令。

  “打開城門。”

  隨著嘎嘎嘎的聲音響起,北城門沉重的大門被緩緩打開。

  大周軍隊終於入甕了。

  蘇言心裏沒有半分的高興,反而莫名地哀傷起來。

  站起身來,蘇言一聲不吭地拉著臉,走出了城門樓,來到城牆上,在牆垛後看著大周軍隊魚貫而入。

  大周五千人馬,沒多久就全部通過了北城門。

  嘎嘎嘎聲再次響起,城門再度緊閉起來。

  隨後,關閉城門的二十士兵,把事先隱藏起來,浸泡過桐油的柴火,堆積到了城門那裏。

  似乎是發現了身後城門的異常情況。

  大周軍隊中,一個走在隊伍最後,騎在馬上的將領,喊了一聲:

  “停止前行。”

  命令很快在傳令兵的一聲聲傳遞中,傳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不到一會兒,整整五千人馬訓練有素地停了下來。

  “備戰。”

  那個將領又一個命令傳達開來,整個隊伍迅速在不寬闊的街道上,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作戰小隊,進入了防禦狀態。

  從發現異常,到五千人馬做好戰鬥準備,不過一會兒的功夫。

  再看那發號施令的大周將領,一副不慌亂無比鎮定的樣子,兩相對此之下,讓蘇言更覺得,自己手下那些將領,簡直酒囊飯袋都不如。

  在那發號施令的大周將領身旁,蘇言見到了一個令他意想不到的人。

  那個人,赫然就是天機盟軍師,範貳先生的師弟,曾經的海鹽國太子軍師,以如意姐的歡樂賭坊掩藏身份的二當家周先賢。

  當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

  蘇言與這個二當家,可是有著不小的過節。

  二當家曾經三番兩次派人行刺蘇言。

  如今見到,說不上是仇人見麵分外眼紅,蘇言心裏卻是出了口惡氣。

  他最恨的就是被人在背後算計,如今算計了一把二當家,也算是找回了場子。

  “趙將軍,請我來喝花酒,無需如此大的陣仗吧”那個將領衝著城牆上的趙將軍喊道。

  趙將軍沒有回應那個人的喊話,而是小聲跟蘇言嘀咕道:

  “此人正是先鋒軍的統帥,馮孟龍將軍。”

  蘇言心裏一喜。

  竟然釣到了一條大魚。

  也難怪了,這將領明知進入了楚軍的陷阱,居然還能如此鎮定自若,頗有大將之風。

  然而,蘇言同樣沒有回應馮將軍,而是衝著城牆下的周先賢喊道:

  “二當家,風高物燥,小心火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