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自由貿易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5-16 19:47      字數:2369
  中軍大帳中,蘇言再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

  眾將領雖然不知道鎮北王為何想聽聽一個毛頭小子的看法。

  不過鎮北王發話了,他們也唯有安靜地聆聽那個毛頭小子能有何高見?

  蘇言環顧眾人一圈,這才慢條斯理地說道:

  “回稟王爺,大周如此興師動眾攻打海鹽國,無非是看上了海鹽國的富庶,王爺是否認同?”

  帥位上的鎮北王微微頷首表示認同,示意蘇言繼續說道說道。

  眾將領卻不以為然,這不廢話嗎?

  這點還需你這個毛頭小子來說?

  “如此便要說到這海鹽國為何富庶了,首先是地理位置,海鹽國地處大周與楚國之間,水路交通極為便利,曆來是大周與楚國互通有無的貿易中轉站,每年通過海鹽國運往兩國的貨物不計其數,海鹽國光是過關賦稅這一進項自然使得國庫充盈。”

  蘇言所說,隻是常識,眾所周知,並沒有什麽新鮮的,不光是大周對海鹽國眼饞,楚國也是頗為眼紅,不然也不會讓兩個敵對了上百年的國家聯合起來,合謀滅了海鹽國的戰事。

  以前不是沒有動過滅了海鹽國的心思,卻因為兩國相互肘擊牽製,這才讓海鹽國在兩國之間興盛屹立不倒。

  不過一個毛頭小子還算有些見識,眾將領耐著性子聽蘇言繼續說道:

  “其二,眾所周知,海鹽國盛產鹽茶,這兩樣東西,是大周所必須卻缺少的,加之海鹽國出於各種原因限製產量,鹽茶運到大周,甚至更北的地界,價格往往提高了幾倍甚至更多,大周卻不得不為其埋單。”

  “這其三……”

  蘇言欲繼續發表長篇大論,卻聽鎮北王打斷道:“蘇子爵,挑重點來說。”

  鎮北王正犯愁如何解決與大周懸而未決的談判,沒有耐心聽蘇言嘮嘮叨叨說些沒營養的話。

  看眾將領的樣子,即便是鎮北王不出言打斷,他們也快耐不住急性子聽蘇言的廢話。

  這不是怕你們這些舞刀弄箭的大老粗聽不懂,這才循序漸進地與他們說道說道,既然他們沒有興趣聽,蘇言便直接拋出了重點說道:

  “稟王爺,以原先海鹽國的地界作為一個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鎮北王恢複了興趣問道:“這自由貿易區有何作用?如此大周便會同意分江而治?”

  “簡而言之,就是在自由貿易區裏,取消兩國之間的過關賦稅,或者收取極低的過關賦稅,使得兩國之間的物品互通有無,互利互惠,兩國都有利可圖,我想大周也會樂見其成。”

  其實海鹽國以前在兩國之間的作用,也相當於兩國之間的貿易區。

  隻不過海鹽國作為‘中間商’抽取了不菲的過關賦稅,導致兩國之間互通有無的商品抬高了價格,因此肥了海鹽國,然而兩國卻得不到實惠。

  在蘇言看來,大周之所以攻打海鹽國,除了眼饞它的鹽茶資源,更多地還是為了除掉海鹽國這個黑心的‘中間商’,減輕大周國在鹽茶上的負擔。

  雖然扶持太子殿下成為傀儡國主,也能達到大周謀求降低過關賦稅的目的。

  顯然大周卻想一勞永逸地解決這個問題,因此這才有了與楚國共謀,團滅太子殿下與國後的陰謀。

  由此可見,大周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與楚國平分海鹽國地盤這麽簡單,更多地還是謀求滅掉海鹽國後,獲得更多長久的減少過關賦稅上的利益。

  “有點意思。”鎮北王沉思一會後,似有所悟,便對眾人說道:“明日再與大周談談,蘇子爵留下,其他人都下去吧!”

  眾將領告退後,中軍大帳裏隻剩下鎮北王與範貳先生。

  蘇言把自由貿易區的概念與大的方向跟他們細說了一番。

  他沒有給出具體的實施方案與細則,畢竟還是需要結合這個時代的具體情況,完全照搬後世的那一套,在這裏不一定行得通。

  鎮北王與範貳先生兩人都是有見識的人,有些問題蘇言一點就通,也無需蘇言過多地解析。

  作為決策者,鎮北王也隻是把握大的方向,如若他覺得可行,上報朝廷,自有朝廷那一班人去與大周商討具體細節問題。

  鎮北王的任務隻需要把大周限製在江北即可,隻要能讓大周退到江北,其它問題他是不怎麽關心的。

  翌日,鎮北王依舊擺開了陣勢與大周代表談判。

  這一次早茶花費的時間持續了許久。

  應是鎮北王給大周拋出了自由貿易區的提議。

  國事為重,憋個尿那都是小事。

  蘇言在後方小山丘這裏都換了好幾壺茶,廁所也上了幾次。

  不知道鎮北王他們這次談得如何,蘇言也不管自己提出的自由貿易區被不被他們接受。

  昨晚他已讓影兒傳信給範鐵,讓範鐵和如意趕來吳蘇城。

  蘇言提出這個自由貿易區,其實也有自己私心。

  如今海鹽國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沒個十年八年休想恢複元氣。

  如若自由貿易區的想法能夠實施,有利於周楚兩國的同時,貿易興盛,隨之而來的就是更多的就業機會,最大的受益者還是海鹽國的百姓,能幫助百姓們走出困境,重建家園。

  對蘇言而言,自由貿易區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取消了賦稅,他的雪花鹽就能以極低的價格走進千家萬戶,甚至可以遠銷到極北的草原。

  這次的戰爭,海鹽國被掠奪了大量的財富,無論是名門望族,還是商賈之家,無不損失慘重,在這百業待興的時候,最缺的就是銀子,這是如意錢莊金融業務發展的一個契機。

  利己利人,一向蘇言的做事風格,即便兩國不接受自由貿易區的建議,他也打算為海鹽國百姓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同時自己也有些賺頭。

  蘇言始終認為,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一味地施舍,隻能幫助一時,也幫不了多少人。

  唯有有利可圖,互利互惠,才能產生一種良性循環,也唯有此才能持久地幫助更多的人。

  這次的早茶談判後,一連半個月,鎮北王都沒有再與大周代表喝早茶。

  兩**隊也沒有發生任何的摩擦,相安無事。

  蘇言猜測茲事體大,鎮北王與大周代表都不能善自下決斷,還需稟報各自的朝廷。

  一來一回與朝廷傳遞消息,便是十五天,雙方軍隊也唯有幹等著。

  這十五天,如不是晚上還有影兒陪他說說話,蘇言都不知如何熬過來。

  蘇言悶得慌時,甚至還有些後悔,早知如此,他提什麽自由貿易區,還不如讓他們自己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