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封爵賜府
作者:叔也瘋狂      更新:2020-05-16 19:47      字數:2364
  蘇言很是奇怪,為何古人平時說話的用詞,與書麵使用的用詞有很大的不同。

  這古人平時說話不會把之乎者也掛在嘴邊,當然文嗖嗖的酸秀才除外。

  為何書麵語言卻依舊是文言文格式與用詞?

  比如,眼前的太監宣讀的文言文聖旨,他隻聽懂了一半。

  就不能直接明了一些?

  非要整那麽多的之乎者也與生僻文言文,顯擺學問?

  估計是朝廷裏擬旨的大學士們閑得蛋疼。

  一道再簡單不過的封賞聖旨,非要擬得百轉千回蕩氣回腸,把所有能想到的華麗辭藻全塞進聖旨裏。

  不愧是學識淵博的大學士!

  像冷炎那樣意簡言賅多好。

  如果換成冷炎來擬聖旨,不會超過超過七個字。

  賞,封子爵,賜府邸。

  冷炎這樣的直截了當說重點,省了不少的墨水,既達意,又環保,不挺好?

  蘇言這都跪地上都老半天了,那個太監還沒把聖旨宣讀完。

  聖旨長篇累贅也就罷了,偏偏宣讀聖旨的太監還慢條斯理地之乎者也。

  你說氣人不氣人?

  如果有人知道蘇言此時內心的埋怨,必定會義正言辭痛罵他一番。

  你就知足吧!

  老子想跪聖旨都沒得跪,你倒好,居然還嫌聖旨囉嗦。

  換成老子,跪死都樂意。

  好不容易等到太監把聖旨念完最後一個字,蘇言雙手迫不及待地伸過去接過聖旨。

  剛想要站起來時。

  腿跪麻了!

  一時半會還真起不來。

  還是在猴子的攙扶下才勉強站了起來。

  一看宣旨太監用一種見怪不怪的眼神看著自己,蘇言就知道,接聖旨沒有幾個不跪麻的。

  “有勞公公了,請上座!”蘇言做了一個請的手勢。

  猴子適時地雙聖旨的太監瞄了一眼銀票上麵的字,耷拉著的臉這才有了笑容,駕輕就熟地接過銀票塞到懷裏。

  “攝政王讓我轉告蘇子爵,你對公主有救命之恩,攝政王感激不盡,暫時也隻能封個子爵,把鎮南王府賜予你,公主之事不宜大肆宣揚,因此不便一下子封賞太多。”

  蘇言算是聽出來了,名義上是聖旨,其實就是攝政王的旨意,與那小皇帝沒有半毛錢關係,小皇帝隻是個負責蓋章的。

  難怪聖旨中隻說了封賞蘇言為子爵,賜鎮南王府邸作為子爵府,對於蘇言是公主救命恩人之事卻隻是一筆帶過,隻說有恩於公主。

  “謝攝政王隆恩。”

  這個宣旨太鹽應是攝政王的心腹,因此蘇言並沒有說謝主隆恩。

  “王爺還說了,如果蘇子爵有什麽要求盡管提出來,讓咱家代為稟報。”

  “煩請公公代為稟報攝政王,在下是一個商人,因此需要一個禦用商人的身份。”

  蘇言對於做官那是興致缺缺,唯獨這個禦用商人對自己有大作用,也隻有攝政王能幫自己,因此就借機提了出來。

  攝政王也就這麽一說,宣旨太監沒想到這個蘇子爵還真敢提要求。

  不過看在蘇言又遞上了一張銀票的份上,宣旨太監這才勉為其難收下,答應代為轉達蘇言的請求。

  “王爺還讓我轉告你,王爺深知公主脾氣,料定公主一定不願去荊都,因此暫時就讓公主住在王府,也就是你的子爵府,公主年少不更事,蘇子爵就多費點心。”

  宣旨太監如此說,蘇言算是明白了。

  攝政王就是把蘇言當成了保姆,讓蘇言給他帶孩子,難怪把若大一個的王府賜給他,實質上就是公主府。

  送走宣旨太監後,蘇言就讓猴子他們收拾收拾,準備搬到王府去住。

  白送的,沒有不要之理。

  況且不要就是抗旨不尊。

  這就是萬惡的舊社會的**之處,命令你**,你不**就是抗旨不尊。

  那咱就遵旨,住豪宅,****。

  一行人來到王府時,大門上的匾額已經不是‘鎮南王府’,換成了‘蘇府’。

  顯然,宣旨太監先來了王府,轉達了攝政王的旨意,這才去鹽鋪給蘇言宣旨。

  即便換了匾額,也無人敢小瞧了這座毫宅,裏麵還住著一位公主!

  蘇言他們的到來,最高興的當然莫過於楚倩倩。

  “太好了,蘇言哥哥,我就知道父王肯定會答應的。”

  敢情把王府賜給蘇言是楚倩倩的主意,真是人小鬼大。

  沈公公也沒想到王爺會真的把王府賜給蘇言。

  當初他讓人八百裏加急去稟報王爺時,隻是拗不過公主,順便把公主的請求轉達給了王爺。

  如今王爺可以說坐擁楚國,賜個用不著的王府給蘇言,沈公公即便有些意外,卻也不算太過震驚。

  封賞蘇言為子爵,賜王府的消息,隻用了不到一天,就傳遍了餘杭城的大街小巷。

  老百姓對於這個消息,隻當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關注的焦點大多是蘇言這個人,蘇言是哪個王八羔子?

  這等好事怎麽就輪不到我?

  然而這個消息對於餘杭城的權貴,名門望族來說,除了感到震驚之外,意義就有所不同。

  封賞個有名無實的子爵沒什麽了不起的,賞賜一座王府的意義就與眾不同。

  這是一個王爺看重的人!

  如果說隻是公主看重的人,權貴們還能處之泰然。

  能與之交好再好不過,如若巴結不上,也無傷大雅。

  但是王爺看重的人,權貴們就坐不住了,可不能再等閑視之,必須重視並行動起來,那是一個必須巴結交好的人物。

  於是乎,一下子蘇府大門外變得車水馬龍,人滿為患。

  熙熙攘攘,皆為利往。

  許多的權貴帶上了厚重的禮物登門求見。

  更有甚者,家中未出閣的女兒也一並帶來。

  好在這裏曾經是王府,如今即便換成了蘇府,也無人敢造次,沒有造成混亂不堪的場麵。

  無論他們出於什麽樣的目的,統統被蘇言拒之門外。

  統統吃了閉門羹!

  於是乎,等候在蘇府門外的權貴、名門望族們,同病相憐,心裏平衡了許多。

  唯獨陳文才與錢知府暗自得意。

  陳文才慶幸自己的高瞻遠矚,如若不是自己咬咬牙,送上了五個鹽鋪,外搭上一個女兒,等待自己的,就有可能是惶恐不安提心吊膽地等待蘇言報複陳家。

  同樣的,錢知府也慶幸自己放下了尊嚴與麵子,親自登門請罪,這才逃過了一劫。

  有人歡喜有人憂!

  林府的家主林家興又大發脾氣。

  沒人知道,沒有由來的,家主為何暴怒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