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聽五角戀的故事
作者:公子聽雲      更新:2020-05-16 18:08      字數:2644
  這真不是一個順利的早上,在搞定了無理取鬧的史蒂夫後,薑聽雲等人出門沒有多久就有一輛接待的別克牌轎車被釘子紮爆了輪胎。

  兩名司機都下了車,一起更換備用輪胎。薑聽雲也下車給他們幫忙。

  從車上走下來的薑聽雲,感覺馬路上的空氣彌漫著各種灰塵,剛下車就被嗆得咳嗦了幾聲。

  一名司機說道:“兄弟,好意心領了,你還是上車吧。最近中央飯店、中山陵以及各種醫院和學校都在新建或者擴建,現在南京城簡直就是一個大工地。這空氣沒有幾個星期習慣不了,你還是趕緊上車吧,我們馬上就好。”

  薑聽雲實在受不了這種充滿粉塵的空氣,隻能回到車上,對開車的父親說道:“我在歐洲見過一種灑水車,在施工的沿途可以灑水來降低粉塵。用卡車改造一下就行的。”

  薑臨風指著一輛拉著沙子的馬車說道:“和年初定都南昌那句玩笑話不一樣,現在蔣介石應該是下了決心讓南京取代北京和武漢,要將其打造成國民政府長期的首都了。你自己看看那邊,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個項目在建設中,連馬車都用上了,怎麽可能將卡車改為灑水車。一會爹還是給你買個口罩吧,這個還現實點。”

  萬幸兩個司機顯然最近不是第一次換輪胎了,很快就熟練地換好輪胎。但是當大家排除萬難趕到紫金山的時候,又發現因為南京政府今天剛剛下達了新的命令,要求加快中山陵的施工進度,現在紫金山附近完全被封閉了。

  最後在兩名司機的溝通下,施工方看在車子掛著外交部貴賓車牌子的份上,才允許薑聽雲在工地周圍遠遠地看了一眼。

  此時的紫金山正包圍在一片粉塵組成的煙霧中,遠遠望去,頗有一座仙山的感覺。

  這種情況就算人家讓進去,也沒有什麽意義了,薑聽雲幾人索性看了幾眼就離開紫金山,直接到玄武湖那邊去遊玩。

  薑聽雲幾人中午的時候就在玄武湖邊找了一處餐館,吃了一頓便飯,下午就在玄武湖公園遊覽了。

  玄武湖是一處曆史悠久的天然湖泊,在六朝的時候是與長江相連的,麵積也是如今的二倍還要多,甚至可以在湖中操練水軍。但是隨著東晉、南朝、明代等數次整治,如今的玄武湖已經不再和上江相連,也隻有了過去一半不到的大小。

  雖然麵積小了,但是自從一九零九年開始,玄武湖就開始被清政府打造成一處新型的公共園林。十幾年過去了,清朝已經改成了民國,但是玄武湖公園卻被保留下來,並不斷完善。

  尤其是在如今儼然成了一個工地的新南京,林蔭蒼翠,湖水清澈的玄武湖公園已經成為了南京城中難得有清新空氣的地方。

  薑聽雲幾人五點半的時候離開了玄武湖公園,大約六點的時候,來到了和江明峰約好見麵的馬祥興餐館。

  餐館的黑底金字的招牌上從極具風格的外觀以及門口招牌上麵的圓形圖案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家清真餐廳。

  進入餐廳中,向單間走的時候沈溫晚對薑聽雲說道:“這個店的招牌上的字寫的不錯呀,雖然整體沒有譚先生的帶勁,但是祥字中的一豎卻是寫的比譚先生還力道十足,這幾個字的整體端正中帶著隨意,隨意卻又……”

  見沈溫晚想不詞了,薑聽雲接道:“隨意卻又精神飽滿。”

  沈溫晚道:“對,就是這個意思。”

  薑聽雲道:“你不是不認識字嗎?這書法的鑒賞能力可以呀。”

  沈溫晚道:“你這是在誇我嗎?”

  薑聽雲道:“應該算吧,你就當誇你聽吧。”

  沈溫晚道:“這字是誰寫的?”

  薑聽雲道:“於右任,他是譚先生的同事間好朋友。於先生也是民國四大書法家之一,擅長行草,號稱民國草聖,所以他的字看上去比譚先生灑脫一些。至於你說的那一豎力道十足,是因為於先生不知臨了多少年的魏碑才練出的功夫。”

  沈溫晚繼續問道:“他也是開餐館的?”

  薑聽雲道:“不是這個行業上的同事。於先生是民國政府檢察院院長,同時也是上海大學的校長。”

  說話間幾個人來到了單間,江明峰和雷鳴遠兩個人已經坐在了裏麵,正在聊著閑天。

  見薑聽雲幾人到了,江明峰趕緊給大家安排座位。

  史蒂夫依然坐在了自己習慣的主位上。本來江明峰想坐在下首位置,但是薑聽雲說一會兒大夥還要聽他講故事,所以就坐在了史蒂夫和薑聽雲的中間。

  菜已經點好了,但是要等一會,索性江明峰開始跟大家講起了董佳梅還四個同窗的大學同學之間的故事。

  江明峰征求了在場人的同意後,給自己點上了一隻煙,說道:“今天對崔佳梅和高照林的審訊非常順利。兩個人說的也幾乎一致,應該很快就可以結案了。

  如果要講的話,這個故事得從十年前說起。

  當時崔希安、高照林、徐逸華和楊天和都還隻有二十五歲,都是剛剛從南京師範大學畢業的同學。

  他們大學的時候是住在一間宿舍的,在一起生活和學習了四年,感情跟親兄弟比也出不了多少。

  徐逸華的父親是在辛亥革命時候就曾參與革命的青天黨元老,在新的國民政府中雖不算位高權重,但是也擔任要職,是誰我就不說了。徐逸華畢業之後自然而然成為了國民政府工商部的一員,並很快當上了副科長的職位。

  楊天和是揚州人,家中在清朝時就是揚州有名的鹽商,同時也做銀號的生意,在同裕錢莊中有不少股份。

  民國政府成立之後楊家的人做起了銀行的生意,在‘南四行’之一的浙江實業銀行有一些股份。被安排進入英國匯豐銀行學習先進經驗的楊天和有家族做背景,也很快就當上了銀行的經理。

  崔希平是南京本地人,家中做餐飲生意,也就是昨天大家吃飯的晴雪樓。雖然不像徐逸華和楊天和家族有深厚的底蘊,但是也算是大富之家。

  崔希平本人對餐館生意沒有什麽興趣,但是卻十分有經商的頭腦。他成立了一家專門做進出口生意的商號。崔希平為人誠信,又有徐逸華利用在政府工商部門工作的便利牽線搭橋,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高照林隻是一個農村來的孩子,並沒有任何背景。高照林和崔希平在滅火器的生意之前就有一些互幫互助的生意。高照林靠著自己的聰明、勤奮、善於察言觀色以及從崔希平處得來的銀元一路打點,在警察局裏混的也是有聲有色。

  而那時候的崔佳梅隻有十八歲,是一個極其出眾的女孩。崔佳梅的父母都是做小生意的,但是生出的女兒卻既有小家碧玉的清秀可愛,又有大家閨秀的大方得體。無論是樣貌還是學習,崔佳梅都是同齡人裏最出色的,她是南京師範大學那一屆裏當之無愧的校花。

  這是五個優秀得我都有些羨慕的年輕人,他們本來應該都有一個童話般的美好結局才對。

  但是十年前的一天,在南京師範大學裏的那次偶然相遇讓所有的童話都破碎了。”

  薑聽雲看到江明峰停了一下,以和陳華威差不多的姿勢靠在椅子上,然後用和陳華威一模一樣的姿勢彈了彈煙灰。

  恩,他們確定是一對同窗了四年的好基友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