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 fr&f(九)修
作者:金吾不禁夜      更新:2021-08-27 11:59      字數:4183
  老西奧多·羅斯福曾經是個勇猛的士兵、名副其實的牛仔、無與倫比的警察,甚至是柔道冠軍,他和後來引領美國走出禁酒令蕭條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是遠房親戚,習慣上人們叫西奧多·羅斯福的昵稱“泰迪”。

  查理是法語的英文發音,“帝國孔雀”查理·波拿巴的名字應該是夏爾·約瑟夫·波拿巴-帕特森,他是最虔誠的清教徒、保守主義者,在長途旅行中他偏好乘坐馬車而非汽車,拒絕進步主義、拒絕電力進入他巴爾的摩的家。但這個21世紀已經被人忽視的人物卻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創建者,他和泰迪因為打擊犯罪成了朋友。

  20世紀初美國經濟上取得了飛躍的進步,北方工業化的加速進一步讓美國南方的舊殖民製度瓦解,第一台福特轎車在底特律的流水線上誕生,城市化開始加速,與此同時工人和領導階層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劍拔弩張的地步。為了實現壟斷經營,奠定自己強大的地位,一些托拉斯公司開始賄賂官員,而一些新城市中犯罪率也在快速上升。阿爾·卡彭、約翰·迪林傑、娃娃臉尼爾森的童年基本上是在這個時代渡過的。在沒有法律的約束下,聯邦政府無力應對社會的轉型,地方警察經常被迫協助處理一些特殊事物。為了勉強維持社會秩序,聯邦政府隻能依靠少得可憐的預算和特工來完成一些非常棘手的任務,查理·波拿巴說“國家的法規就是戰爭時期的壁壘,如果能夠好好建設,它就能幫助善良的公民履行自己的義務”。不過那個時候的特勤局除了打擊犯罪以外還有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總統的安全,1901年總統麥金利被一個28歲的吳政府主義者利昂·喬爾戈什刺殺,子彈擊中了腹部。

  根據美國憲法,副總統羅斯福接任了麥金利的位置成了總統,他和查理·波拿巴一樣認為國家在無序的環境下不可能取得長久的進步,1906年時查理·波拿巴成了美國曆史上第46位司法部長,代表聯邦政府處理洛克菲勒公司的壟斷案。

  這位司法部長不喜歡在華盛頓過夜,每天他都會乘坐從巴爾的摩開往華盛頓的火車通勤,在通勤的列車上他會審閱洛克菲勒幾千頁的檔案,就像拿破侖·波拿巴研究軍事地圖一樣在這些卷宗中尋找破綻。

  如果說士兵會崇拜常勝將軍,那麽同樣身為律師的勞倫斯則崇拜這位敢和石油大亨在法庭上鬥智鬥勇的常勝律師,曾經不可一世的洛克菲勒帝國在查理·波拿巴的手裏被拆解成了37家子公司,美國曆史上最大的一起反壟斷案以聯邦政府完勝告終,即便這場勝利的象征意義遠遠大於洛克菲勒遭受的實際打擊。

  自由市場總免不了會形成壟斷經營,寡頭滅了一個,新的寡頭很快又會長出來,就像黑魔法一樣層出不窮,紐約的地標建築之一洛克菲勒大廈便是由洛克菲勒公司建造的,它的頂樓曾經是可以俯瞰紐約全景的觀景台,然而隨著世貿中心雙塔建成後搶走了洛克菲勒中心不少風頭,觀景台也在20世紀80年代關閉了,與此同時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財團買走,這成了日本興起,美國衰落的象征。

  後來美國又趁著日本泡沫破裂,把洛克菲勒給買了回來,911後紐約人失去了一個可以鳥瞰曼哈頓的地方,於是洛克菲勒的觀景台前不久又重新開放了。

  洛克菲勒中心並不是紐約最高的摩天樓,但它是最大的建築群,二次世界大戰時中央情報局的總部也在洛克菲勒中心裏。在洛克菲勒中心和克萊斯勒大廈建成之前,伍爾沃斯大樓是紐約,乃至全世界最高的建築物,本來它的頂樓很適合成為觀景台,但因為某種“特殊原因”,反正沒有人想起來這件事。

  伍爾沃斯大樓的締造者是個很任性的人,他出身貧寒,有錢之後就沉迷兔子、香蕉這些小時候得不到的東西,相比較之下,小約翰·洛克菲勒在進入他父親的公司後非但沒有因為繼承了巨額財富而高興,反而總是很緊張焦慮,並為此感到折磨。

  在現今的世界,綠色的美元紙鈔就是錢,但是在18世紀,紙鈔就是廢紙,會隨著權力的更替而失效。

  刺殺亞伯拉罕·林肯的槍手雖然是個南方人,但很多陰謀論者相信,這次暗殺與林肯當時準備進行貨幣改革,從美聯儲收回貨幣發行權有直接關係。

  誰控製了國家的貨幣發行權誰就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掌權者,不論那個戴著皇冠的傀儡到底是誰。一旦林肯的改革實現,美國經濟就不再受到銀行家的控製,於是“邦”,隨著一陣硝煙彌漫,林肯成了第一個被暗殺的總統,同樣打算將貨幣發行權從私有的美聯儲奪回的還有肯尼迪,肯尼迪的遺孀表示,槍手隻不過是被雇傭的工具罷了,按照美國憲法規定,如果總統發生意外不能履行總統職責,會由副總統接任,自肯定尼迪之後再也沒有哪個美國總統敢輕言收回貨幣發行權了。

  這隻是一種猜測,沒有實際證據,調查的秘密檔案也許要再等100年,或者更久之後才會揭秘,甚至於跟某些秘密一樣不留下任何痕跡,就此成為曆史的塵埃。

  拿破侖·波拿巴曾經說過,自己是加冕的喬治·華盛頓,這對被“自由民主”洗腦的人來說很難理解。

  美國的每一個州都有自己的憲法,就像歐洲大大小小的國家,每個國家也都有自己的憲法。

  拿破侖是人民選出來的皇帝,美國總統也是由人民選出來的,總統和皇帝的區別一個是儀式,一個是任期,至於權力掌控有多少,完全由“總統”個人能力說了算,曆史上不乏被架空的國王。

  美國曆史上沒有稱帝的人,但紐約是還是有“帝國”大廈作為地標。

  列寧認為如果必須給帝國主義下盡量簡短的定義,那就是壟斷資本主義,在這個體製裏,壟斷雖然占統治地位,卻並不存在絕對的壟斷,壟斷組織之間,壟斷組織和非壟斷組織間還存在競爭,競爭手段以改進技術和降低成本為主,壟斷組織之間互相剝奪對方的原料、勞動力和銷售市場,迫使對方處於屈從的地位。

  美國對外輸出的文化是“努力就會成功”,基本上一個普通人,如果他不會無中生有的魔法,或者是無堅不摧的劍,他是不可能在什麽物質基礎都沒有的情況下去對抗托拉斯怪獸的。

  人人生而平等是一個空談,一個社會底層的流浪漢怎麽可能和托拉斯帝國的王子平等呢?即便違法,“王子”也有一個律師團隊幫他找漏洞脫身,而流浪漢隻能找人權律師,在那麽高犯罪率的地方這種律師基本上都是超負荷工作,注意力根本不能和養精蓄銳、生活安逸的名律師媲美。

  人人生而平等不適合作為民主的基礎,卻適合為革命做解釋,但是學校不會告訴學生們這些知識的。

  工廠需要工人,研究院需要研究員,這些人成為了這部機器運轉所需要的零件,是隨時可以替換的。

  順從而聽話,這樣的學生老師教起來不費勁,格林德沃也是那麽想的。

  克雷登斯是個強大的默然者,卻被第二塞姆的麻瓜教得很聽話,畢竟不聽話就要挨打。

  隻是他偶爾會失控,1930年曾在紐約造成了很大恐慌,麻瓜無力去處理這種超自然現象,而美國魔法部則忙著處理格林德沃在其他地方製造的事件,以至於忽略了自己身邊。

  他們還把破壞紐約的罪名安在了紐特?斯卡曼德和他的神奇動物身上。

  魔法隻在少數靈魂中綻放。

  上天是平等的,即便是貧民窟裏的孩子也有可能有頂層人無法獲得的力量。

  從格林德沃在美國和法國的行動可以看出,他根本就不將住在世界第一高樓的美國魔法部放在眼裏,他想怎麽破壞就怎麽破壞。

  在巴黎活動時他就隱秘得多,隻在沙龍裏向客人展示他的“預言”。

  美國人是信仰科學的,像小亨利肖這樣競選的報業大亨的兒子根本就不相信有魔法存在,他的父母和老師隻會教他對統治這個帝國和機器“有用”的知識。

  關於獵巫的曆史,麻瓜學校也不會去具體說明,反正全部推給黑暗的中世紀就可以了,那個時代的人太愚昧迷信。

  當然他們也不知道奴隸製不是那麽容易被推翻的。

  在獨立戰爭時,錢寧家族就是很有名的法學家了,他曾經說過,美國憲法就是一部與死神的契約。

  人人生而平等是不能解決奴隸製合法問題的,偏偏獨立宣言是他們自己編寫的,在獨立宣言和憲法中找不到解釋的奴隸主們於是尋找“更高的法律”讓人服從,比如教會與聖經。

  這加速了信仰崩塌的速度,以至於世俗化的人們覺得有信仰的人是愚昧的。

  就連美國獨立戰爭也是美國自己打勝的,法國出錢出人,將自己的國家弄得負債累累的事沒人去提,反正有瑪麗安托瓦內特背上所有的罪名了。

  從二戰後美國就是主要的爭端發起者,這不僅需要龐大的軍費開支,還需要人去當兵。

  不隻是有錢人,就連美國民眾也不想為了“美國的利益”而參戰,隻有移民以及當地的代理人會遭到挑唆後投入戰爭之中。

  一個很簡單的原因,你為什麽要為了這樣的國家拚命呢?

  拿破侖帝國的擴張不隻是版圖的擴張,法國人還相信他們將自己優越的文明加給落後的鄰居是一種崇高的使命。一如英國撒播自由貿易,美國傳播民主、自由,這些思想衝擊著每一個民族自己的傳統理論。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是在做崇高事情的時候,是不會感覺到自己是在犯罪的。

  格林德沃灌輸給純血巫師們的是為了拯救世界,不讓世界毀在麻瓜手裏,巫師要拿起魔杖。

  參加霍格沃茨之戰的人們也覺得自己不隻是捍衛學校,還在捍衛正義。

  伏地魔的父親是麻瓜,他還很有錢,隻是他不願意接受梅洛普和她肚子裏的孩子。

  梅洛普長得那麽難看,她要是好看的話說不定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那些跟著他去霍格沃茨的追隨者們實際上並不是全部都那麽希望他贏,因為服侍伏地魔是很恐怖的,他一個不高興就會用索命咒殺人,沒人想要時刻活在那樣的恐懼裏。

  長夜漫漫,黑暗降臨,唯有光明能驅走那種恐懼感。如果是恐怖電影的話,天亮了鬼也會消失,新的一天開始了。

  可惜伏地魔追尋的是“永生”,你死了他都不會死,於是他成了活著的噩夢,不想過那樣生活的人當然會抵抗他。

  童話裏往往都有一個大壞蛋,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錯的麽?

  至少有一點,當英國陷入純血主義者的手裏,魔法世界有曝光危險的時候,歐洲其他國家的魔法部沒有像1930年的英國魔法部般向全世界派傲羅。

  英國是世界第一,全世界的魔法部都沒用,需要英方的幫助和支持,這是英國方麵那麽理解的。

  麗塔萊斯特蘭奇完全可以不用死的,隻要她好好留在英國和忒修斯結婚就可以過安穩的生活了。

  前提是沒有人在她參加社交活動的時候在背後閑言碎語,談及她弟弟考烏斯萊斯特蘭奇以及她父親的事。

  沙粒雖然小,可是積少成多就成了無邊的沙漠。

  人的負麵情緒也是如此,積少成多就成了一座沙山。

  當覺得自己無法負重前行的時候就會選擇自我毀滅。

  麗塔就這樣走向了格林德沃的火焰,在藍色的火焰中灰飛煙滅。

  她還是希望忒修斯活著,他雖然是她的未婚夫,卻無法理解她。

  雖然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格林德沃要那麽大費周章,在明知道克萊登斯是鄧布利多家的後代的情況下,還讓手下偷走萊斯特蘭奇的家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