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朱棣與劉邦
作者:公羊卿      更新:2020-12-25 13:55      字數:2143
  等到李如柏跟著宮中的來人到了朱棣的行宮時,已經日暮西斜了。

  “學生李如柏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萬歲。幾日未見,陛下更加龍精虎猛、英明神武,學生為大明江山賀,為大明百姓賀。”

  還是熟悉的套路,熟悉的配方,朱棣翹著胡子,顯得很是享受,看了一眼施禮的李如柏道:“免禮。”

  接著朱棣道:“今日我大明出軍北征一事,你可知曉?”

  知道,當然知道了,我不光知道,還知道如果不出意外,您這十萬大軍弄不好要全沒了……李如柏心底暗道。不過這話也就心裏邊想想就是了,要不然朱棣可不會管你什麽土豆洋芋馬鈴薯,不把自己的項上人頭給摘下來就謝天謝地,謝李家的列祖列宗保佑了。

  李如柏想了想道:“啟稟陛下,北征一事已經在北京城傳的沸沸揚揚,百姓們都在說,大明有陛下這樣用兵如神的軍神在,定然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學生對此深以為然。”

  朱棣撫須,麵上帶著些許矜持。一旁的朱瞻基暗暗的對李如柏伸了個大拇指,自己拍馬屁還不夠,還要帶著北京城滿城的百姓,是個狠人。

  朱瞻基可不相信李如柏整日在家中寫書,還能有時間滿北京城大街小巷的溜達。這話一聽指定就是臨時瞎編的,也就爺爺會相信這個……

  李如柏接著道:“淇國公更是一員猛將,作戰時敢打敢衝,有淇國公在,將士們定能奮勇爭先,一舉平定蒙古諸部落。”

  朱瞻基看了李如柏一眼,眼神中有些意外,這淇國公現在不一定在哪兒呢,您這麽誇他,他也聽不見呐。再說了,淇國公是個什麽樣的人?這麽說也太過誇大了吧?

  朱棣一開始也以為李如柏是在誇獎丘福,不過聽到後邊有些回過來味兒了,這哪兒是誇啊……丘福的性子和能耐朱棣是再清楚不過,勇猛有餘而謀略不足,而蒙古人又多的是生性狡詐之徒,以丘福的本事,蕩平韃靼都有些難度。

  因此朱棣對丘福此次北征一事,心中也是多有憂慮。雖然出征前已經再三交待過丘福以及幾位主將,在外作戰要謹慎,勿要輕敵,可是朱棣還是放心不下。李如柏這話雖然委婉,朱棣卻是聽出了其中的含義。不過看著李如柏,朱棣心中又有些拿捏不定。

  “小小年紀,都是跟誰學的藏著掖著?”說話間朱棣瞥了朱瞻基一眼。

  嗯?誰藏著掖著了?朱瞻基一臉莫名其妙,爺爺看自己做什麽?自己又沒有隱瞞什麽……

  “啟稟陛下。”李如柏拱手道:“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想必陛下和長孫殿下都聽說過。”

  李如柏剛一開口,朱瞻基心道一聲不妙,如柏兄怕是忘記了自己爺爺的身份,又要長篇大論了……

  朱棣饒有興趣的看著李如柏,丘福是朱棣心中當之無愧的愛將。從心底說句實在話,韓信和丘福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說天壤之別可能有些過了,判若雲泥倒是比較貼切……

  李如柏倒不是忘記了朱棣的身份,隻是再怎麽說那也是十萬大軍,十萬條命……

  李如柏接著道:“陛下,學生此話倒不是要拿淮陰侯韓信來貶低淇國公,而是要說這個典故中的另外一位主角:漢高祖劉邦。”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錄到: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謂天授,非人力也。”

  李如柏說到另外一位主角,朱棣爺孫倆也都想到了《史記》中的這段話。

  “陛下,正如淮陰侯所言,漢高祖劉邦不過能將十萬之兵,並非是漢高祖能力不及韓信,而是漢高祖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朱棣突然出聲道:“朕和那劉邦相比,孰勝一籌?”

  李如柏一愣,這要怎麽說?劉邦自然是不差的,畢竟一手開創了大漢王朝,前後曆時四百多年,而且硬生生將秦人改成了漢人,此後,無論中原華夏後裔再怎麽改朝換代,漢人、漢族這一稱呼都一直未曾改變。千年以來,也就隻有唐朝能夠勉強與其比肩,將自己稱作唐人。

  不過若是單單從個人能力和魅力上來說,朱棣還是要優於劉邦不少的。嗯!自己真的不是怕死……隨即李如柏出言道:“陛下何必自降身份……”

  ……臥槽~朱瞻基心中萬馬奔騰,這可真是個小機靈鬼。

  不待朱棣繼續發問,李如柏接著說道:“陛下,正如漢高祖劉邦和淮陰侯韓信一樣,人各有所擅。漢高祖劉邦擅長禦將,淮陰侯韓信擅長禦兵,而以學生愚見,淇國公雖然功勳卓著,作戰勇猛,可並不擅長獨領一軍外出征戰。”

  李如柏說完便垂手而立,一言不發。

  朱瞻基有些替李如柏捏了一把冷汗,這不等於是當著爺爺的麵說爺爺識人不明,平時那麽慫,怎麽這會兒這麽頭鐵,一點兒也不見慫!

  氣氛一時有些安靜的可怕,朱瞻基悄悄的看了看麵色坦然的李如柏,又看了看麵色變幻不定的朱棣,不知該如何是好,自己好像幫誰也不是……

  殊不知朱棣此刻也正在思索著丘福出征一事,自從大軍開拔之時起,朱棣便有些心緒不寧,此時又聽聞李如柏的一番見解,心中的不安不減反增。

  李如柏此刻倒是不擔心朱棣會將他怎麽樣,就算要懲罰自己,頂多也就是革去自己的功名而已,更何況,在李如柏看來,朱棣也不像是那等蠻不講理之人。

  朱棣站起身來,在房中不停來回踱步,朱瞻基的眼神來回跟著朱棣的身影移動著,心中有些納悶,這也不像是要治如柏兄的罪的樣子……朱瞻基覺得今日自己真是操碎了心。

  良久,朱棣突然出聲道:“傳詔淇國公,軍中有言敵易取者,慎勿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