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醍醐灌頂
作者:天涯寂寞刀      更新:2020-06-22 09:12      字數:2296
  張玄正與曹瑞交談時,偶然間發現天空中竟然閃過幾團虛影,轉眼飛入了滄縣縣城之中。

  那幾團虛影雖然不知道是什麽來曆,但是飛行之時,周遭風清氣正,並未顯現出什麽汙穢之色,應當不是什麽邪祟。

  一旁的曹瑞見張玄突然向天邊望去,也好奇地跟著看了過去。

  可是天上除了幾隻飛鳥掠過,並沒有其他東西。

  “仙長,您這是看什麽呢?”曹瑞好奇地問道。

  張玄把視線移回,笑了笑,

  “沒有什麽。”

  “那仙長去寒舍做客之事.......”曹瑞小心地看著張玄,生怕張玄拒絕。

  張玄想了想,在這場大旱中,官府不聞不問,這曹家卻散盡自家米倉的存糧賑濟災民,果真是大善之家。去他家坐一坐倒也無妨。

  張玄看著一旁的曹瑞笑道,

  “如不打擾,那在下就去閣下家裏討碗水喝。”

  曹瑞聽了欣喜異常,連連拱手,

  “仙長能駕臨寒舍,實在是我曹家的福分。”

  不多時,曹瑞已經陪著張玄來到了一處庭院前。

  門上懸掛著一塊不大不小的牌匾,上麵寫著兩個正楷大字“曹宅”。門口兩側則各植了一棵高大的桂花樹。

  微風拂來,清香陣陣。

  張玄仰頭看了看,以右眼望氣。隻見庭院上方,藍天白雲,風清氣正,隱隱有福澤籠罩,果然是大善之家!

  “仙長,裏麵請。”

  曹瑞說著,便將張玄迎進了曹宅內部。

  裏麵同樣整潔,不過每隔幾步就會看到一棵桂花樹。桂花半開,整個庭院中花香彌漫。

  “曹公子,你們家中的桂花樹可真多啊。”

  曹瑞笑道,

  “家父自小就喜歡桂花,所以也就多種了幾棵。”

  不過,張玄此前聽過一種說法,說是這“桂”讀音與鬼相通,和形同“木鬼”的槐樹一樣,屬於極陰的一種樹木,恐怕會招惹些陰暗之物,所以一般都種在門外,倒是極少有種在院子裏的。

  張玄原想提醒一下,不過他剛才望氣之後,發現這院子之上風清氣正,福澤深厚,不像能被鬼物沾染的樣子。

  而且放眼向四周看去,院子裏那些正蓬勃生長的桂樹除了中間一棵長得格外粗大茂盛外,倒也沒有什麽異樣。也就作罷了。

  不一會,張玄在曹瑞的帶領下穿過滿是桂花香的庭院,來到了一間寬敞的客廳中。

  兩人坐下後,一旁的仆人進來斟上茶水,兩人就攀談起來。

  所說的,無非是一些家常閑談,還有他們曹家米行的發源。

  從曹瑞的口中,張玄得知,這曹家米行在滄縣已經開了上百年,到曹瑞這一代已經傳了六代。

  談了片刻,曹瑞拱手問道,

  “與仙長相識這些天,還不知仙長師出何門?”

  張玄笑了笑,“在下隻不過是一個鄉野粗人。”

  “鄉野粗人?”曹瑞驚訝地看了張玄一眼,盡管現在還不能確定天降糧米和張玄有多大關係,但是如此風貌怎麽會是一個鄉野粗人?

  不過他隨後意識到剛才的問題恐是冒昧了,仙長可能不想回答,於是趕忙轉移話題,

  “那不知仙長現在家住何處?”

  “現在隔壁營陵縣中的首陽山下閑住。”

  “首陽山?”曹瑞聽了眼神亮了起來。

  “對於首陽山小生印象極為深刻。三年前小生曾隨家裏的糧車去過營陵縣,正好路過首陽山。

  當時山上桃花爛漫,我從未見過如此美豔的桃花,回來後一直念念不忘,還專門為此寫了幾首詩。”

  “哦?曹公子喜歡桃花?”

  曹瑞笑了笑,“不瞞仙長,不知怎的,我從小就對桃花喜歡得緊。

  據家父說,當年我在抓周時別的都不看,就奔著一束桃花去了。惹得家父以為我長大後要命犯桃花劫。

  其實,若不是因為家父喜歡桂花,這院子裏恐怕就要栽滿桃樹了,哈哈....”

  說道這裏,曹瑞突然想起什麽,站起身,

  “不怕仙長笑話,小生自認為這幾首小詩寫得還能入眼,所以一直保存到現在。”

  “哦?是嗎?”張玄有些好奇,“能否給在下看看?”

  “仙長想看?”曹瑞一下興奮起來,也不等張玄會回應,連忙從一旁的書房裏捧出一本薄薄的詩集,恭恭敬敬地遞到了張玄手中。

  張玄伸手接過,細細讀了起來。

  讀了幾篇,張玄笑了笑,沒想到曹瑞的文采確實極好。

  而且,更難得的是,這曹瑞雖然出身商賈之家,但是文風一片清正,沒有沾染什麽市井的味道。

  張玄合上詩集,望向曹瑞,

  “我看曹公子文采斐然,如今秋闈即將到了,曹公子就不曾想過考取個功名?”

  據張玄所知,明朝商人子弟應當是可以參加科考的。

  曹瑞歎了口氣,

  “仙長有所不知,小生當然是想苦讀幾年,博取個功名。隻可惜小生是家中獨子,注定要繼承家裏的祖產,所以也就斷了這個念想,隻能靠寫寫詩附庸一下風雅。”

  曹瑞說完,麵露遺憾,

  “誰不想一朝成名天下知,入得廟堂,做出一番功業?隻可惜......”

  張玄聽了,看著眼前的年輕人,心中思緒萬千。

  這曹瑞,顯然是一個有大誌向的人,隻不過因為要繼承家業,恐怕不能走科舉這條路了,此時有些灰心。

  年輕人,還是要給他打一打氣。

  想了想,張玄望向曹瑞,深沉的眸子中竟然仿佛閃出點點星光。

  “學而優則仕當然是如今的正途,但是,身為商賈,同樣可成就一番大事業。

  古有範蠡、呂不韋,都是商賈之人,同樣可在史書中留下重重一筆。

  若你真有大誌,就不要拘泥於什麽科舉之事。即便不能走科舉仕途,出將入相,照樣可以建功立業。

  可知,功業藏於民心。

  就像你這幾日所做之事,如何不是功業?豈不是比那些憑著科舉入了廟堂的人要強上許多?”

  聽了張玄的話,曹瑞微微一怔。

  此前他也曾向自己的父親有些抱怨,可是父親總是以家族重托來勸慰他,卻從來沒有跟他講過這些道理。

  突然有如醍醐灌頂,曹瑞後退一步,深深拱手彎腰,

  “多謝仙長指教!”

  就在曹瑞行禮之時,突然,張玄神識之中猛地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