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危急存亡之時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8      字數:2121
  很明顯,曹操的突然去世,並不單單給曹氏集團出了一個天大的難題,也同樣是給劉備出了一個難題。劉備有帝王之誌,口號是誅滅曹賊,可現在曹賊已經死了,那麽他的口號還有用嗎?

  不單單是劉備麵臨著難題,江東孫權,也同樣發愁。他倒不是因為曹操給他出了什麽難題,而是因為荊州之事。曹操死了,荊州之地,又是劉備的,對於江東孫權,他若是想要發展,必定得有所土地。換言之,江東孫權,必須有攻伐之事,才能走到下一步。

  最為關鍵的是,江東孫權,按照道理來說,仍舊是大漢朝廷的臣子,若是大漢天子,從曹氏集團手中奪回了權力,那麽一道敕封命令下來,孫權必定坐不住。換言之,孫權與劉備一樣,也是胸懷帝王之誌的。

  倘若是這種帝王之誌流露出去,必定會與整個大漢王朝有所衝突的,到時候諸多士族,自然不會選擇站在這兩人一邊。

  “此一時刻,應當兵發合肥,攻伐曹氏陣營,最後進入許昌,從而取得天子。”江東孫權處,有人勸說著孫權可以開始執行下一步的計劃了,“曹操已經死了,這一時候,曹操陣營必定會陷入一種前所未有的慌亂。縱然徐忠傑聰明無比,那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要知道,並州之地,也有兵馬在攻伐。”

  “此事可行,但此事也有點不可行的地方。須知,樊城一帶,駐守著曹洪的十萬大軍。雖然細作報告說,曹洪已經被徐忠傑等人傳召回許昌,去商議一些事情了。”

  “在下建議,還是等待一些時間吧。或許,其後會有更加好的機會出現。”

  天下人對曹操之死,自然是有著自己的看法的,那些擁護大漢王朝的士族之人,拍手稱快,那是想當然的。可是,對於胸懷大誌的劉備與孫權來說,他們不知該何去何從。當然,從本質上來說,曹操病死,對於他們來說,也是一件大幸之事。須知,曹操一死,短時間內,必定不會選擇攻伐江南了。

  當然,這一種觀點,隻是他們自己的看法。至於會不會這樣,那便是不得而知了。

  自不必多說,葭萌關之處劉備是如何決策的,也不必多說江東孫權又是如何判斷眼下局勢的,曹操身死一事,很快就傳到了並州之地的終南山。

  “不曾想到,曹公也走到了這一步。”茅草屋前,郭嘉歎息了一聲,就仿若是字看透了生死一般,“天下未曾平定,曹公已經走了。想想看當年,曹公待我不薄,今日我便在此遙祭足下吧!”

  “父王去世了?這不可能!”站在郭嘉身邊的曹衝,眼圈有些微紅。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曹衝便是再次被送到了並州,隨同郭嘉讀書學習。

  “事情變得越發複雜起來了,也不知道徐言功會如何決斷!”

  郭嘉看了看曹衝,臉上流露出了古怪的神色。他曾經大病過一場,為此而隱居了起來,但仍舊是時刻關心著曹操陣營的。

  “二十多年的君臣了,到頭來,還是沒有逃脫過死亡!”荀彧也隱居在終南山上,他的神色不知是喜還是悲。

  這一切事情,也不必過多細說,但說頭七之後的許昌,已然是被籠罩了一層陰霾。

  魏王府的內室之中,曹操陣營之中,原本有威望的將軍或者文臣,諸如許褚、張遼、程昱等人,皆是聚在了一起。當然,這也少不了曹氏親貴,如曹洪、曹仁等人。不過,這麽多人之外的曹操諸多公子,一個也沒有。

  “魏王突然去世,姑且不說原因是什麽,但說眼下所麵臨的困境,那可是極多的。”眾人聚在一起,彼此沉默著,隻顧喝著桌上的茶水,不知道心裏究竟在想些什麽,直至曹洪打破了這種氛圍,“在下提議,立曹丕公子為世子,承繼魏王爵位!”

  “魏王生前不曾確立哪一位公子是世子,也就是說,魏王爵位的繼承,將會是一件極為難辦的事情。”程昱在這時也開了口,不過他並沒有選擇支持曹洪的言語,當然也沒有發表自己提議支持哪一位公子的意見,“此事不能拖,也不能隨意下決定,畢竟,誰來領導曹氏集團,統一天下,這很難說。”

  “天下人已經知曉魏王去世了,那劉備與孫權,早就巴不得出現這種情況了。我們是武將,對此也不曾有所參與,既然曹丕是長子,那就立他?”許褚開了口,他的臉色有些古怪,“但是,論及才能智慧,是不是曹丕公子,又不是很合適?”

  “此言差矣,曹丕乃是魏王曾經褒獎過的公子,曾經留守在許昌,立下了很多的功勳。”有人反駁了許褚,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張遼,“魏王離世,還是曹丕公子主持發喪的。實際上,從這個角度來說,曹丕公子也是最為合適的。”

  眼下的場景,再明顯不過了,那就是包括徐忠傑在內的很多人,都在討論,選擇誰來承繼曹操的大業。畢竟,這一件事至關重要。如果辦砸了,那就意味著曹操陣營也就從此走了下坡路。實際上,也沒有能夠辦好的說法,畢竟提議誰來繼承魏王爵位,都會有人反對的。

  “在下建議曹植,此人機敏過人,且文采非常好,在整個天下都有名氣。”張郃站了出來,很顯然他對曹植是有一定的了解的,要不然也不會說出這般建議,“曹植公子手下的能人頗多,今後必定能夠輔佐曹植公子,成就一番大業的。”

  “不如曹彰公子吧!”再次有人反對,那人也不是別人,正是曹操曾經派遣出使並州的董昭,“曹彰公子曾經跟隨魏王東征西討,屢立戰功,勇冠天下自不必多說。若是確立曹彰承繼魏王大業,那麽在下認為,不出半年,我們必定可以平了整個天下的。”

  “魏王最愛曹衝公子,曾經多次有要確立他為世子的意願,此刻正是危急存亡之時,在下建議,立曹衝為世子,承繼魏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