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密謀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8      字數:2107
  曹操稱魏王,在銅雀台設宴,令公子們寫詩文慶賀彰顯他的帝王之誌,這些事情,天下英雄,自然是非常關注的。這其中,就包括了劉備等人。

  “我們剛剛得了荊州之地,但是實力之上,遠遠不如曹操與孫權的。”劉備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麽,當然他也沒有否認自己的真實想法,“下一步,我們要攻伐益州。”

  “我們這幾個月以來,攻伐荊州,都是借用公子劉琦的名號。這一點,自然是收攏了眾多的人心,也促使江東孫權,不敢跟我們鬧翻了。”眼下,對於劉備來說,雖然占有荊州之地,但仍然會有危急存亡的時刻,故而諸葛亮從未有所懈怠,“暫且發文至許昌,上表漢帝,讓劉琦坐領荊州,便是最好的辦法了。”

  雖然說,異姓之人不可稱王,可那畢竟是數百年前的大漢朝廷了,那一時節,天下太平,自然會有這樣規矩。但是現在呢?整個大漢朝廷,分崩離析,天子號令,無人遵從,倒是曹操經常打著大漢天子的名號,四處攻伐,意圖統一天下,此等做法,自然有足夠稱王的條件。更何況,曹操這個魏王,已然得到了漢帝的認可。

  換言之,於天下諸侯來說,如果不是公開反抗朝廷,那麽魏王曹操,就是他們的領頭羊了。至少,名義上這樣的。然而,這種情況,對於劉備來說,又豈能聽之任之?

  因此,既要維護自己的形象,又要表明自己反對曹操的決心,劉備就必須要有自己的資本。顯然,他這個資本就是劉琦,若要讓劉琦領荊州牧,那麽憑借州牧之名,今後劉備做事情,就可以沒有什麽顧忌了。

  “那便這樣子做吧!”劉備點了點頭,他們從新野城,到江夏郡,再到如今的襄陽郡,一路之上,不知道曆經了多少磨難,方才得到了荊州之地。這其中,劉琦的作用,自然是至關重要的。當然,現如今的劉琦,也沒有那個能力,成就王霸之業,因此劉備名義上是輔佐劉琦,實際上還是以劉備自己為主的。

  劉備這裏在討論著如何對付曹操的事情,江東孫權,也不曾放鬆。除此之外,還有益州的劉璋。

  益州,成都郡的劉璋,此刻已然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在宮城大殿之上,不斷踱步。

  “曹操已經稱王了,看來他的帝王之誌不小啊!如此說來,過不了多久,他就會去攻伐西涼馬騰,進而要消滅漢中張魯,那麽接下來就應當是我益州劉璋了!”

  劉璋的麵色非常不好看,作為一方諸侯,雖然他沒有什麽雄心壯誌,甚至是還非常昏庸的,但是對於天下的局勢,他還是能夠看得明白了。試想一下,哪一個稱王稱帝的人,不都得做出一番大事業,也聚攏人心呢?很顯然,在劉璋的眼中,曹操就是這樣的人。

  “主公,曹操來襲荊州的時候,蔡氏家族就帶著劉琮投降了曹操。結果如何呢?那劉琦被送往了許昌,留在了皇帝的身邊,被敕封了一個侯爵。”堂中有一人說道,“不過,對於主公來說,大可不必如此,我們可以派遣使者,前往許昌,表明歸順朝廷之心,再看看曹操的反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也有好的對策了。”

  “張鬆之言,非常有道理。”劉璋聽了那人所說,便是點了點頭,此人不是別的,正是益州別駕張鬆,“從道理上來講,西川之地,本就是大漢朝廷的土地,我們這麽做,隻不過是回歸朝廷罷了。曹操對於此,也就沒有辦法來征伐我們了。畢竟,但凡曹操出征,都會使用天子號令。很顯然,一旦回歸朝廷,天子號令,對我們就不管用了。”

  “主公明鑒!”堂中,又是有一人走了出來,表示劉璋說的極對,“張鬆能言善辯,不妨就派遣他作為使者,前往許昌,與曹操交涉。一來,可以趁機探訪曹操究竟有沒有要攻伐益州的意思;二來,也能表明我們的心思,願意回歸朝廷。不過,這些都有一個條件,那就是要讓主公,永遠鎮守益州,仍舊作為西川之主。”

  “法正之言,合乎道理啊!”劉璋點了點頭,便是將目光望向了張鬆,“張鬆,你就按照法正所說,收拾行裝,等過些日子,前往許昌。對了,你去見曹操之前,一定要去拜訪一下徐忠傑。此人雖然為天下士族之人所嫉恨,但他在曹操那裏,可是地位非常高的。他的一句話,都有可能左右整個天下的局勢!”

  “諾!”

  天下諸侯,無一不在籌劃著自己的事情,然而,在許昌城中,一部分士族之人,卻並非如此。

  “曹操僭越稱王,此乃是篡位的前兆。我等身為大漢臣子,卻不能誅殺曹賊,真乃枉活於人世!”少府耿紀的家中,書房之內,他正與幾名好友喝著悶酒,“許昌城中,曹賊可以說是人人欲得之而將其誅殺。”

  “耿紀之言,正合我們心意!”席間有一人也歎息著,“這等人,先是自稱丞相,篡漢之行,早已是暴露無遺了。現在,他又是自稱魏王,我想接下來一步,恐怕就是自稱皇帝了。可憐大漢四百年基業,就要毀在這個人的手中了。”

  “曹操之所以會走上這條道路,與那徐忠傑關係非常大。我等掌控禦林軍,不若是趁此機會,起兵誅殺徐忠傑,其後再將那曹操給誅殺。如此一來,我們便會是大漢的功臣,匡扶社稷的重任,也就落在了我們的肩上。”

  言談之間,眾人倒像是在密謀,很顯然與天下的某些人想法一致,意欲除去徐忠傑。

  “是了,我已經探聽了一點消息,說是那徐忠傑過不了幾日,又會與曹操一道,前往銅雀台,我們不妨趁此機會,在深夜之中,帶領禦林軍的大批人馬,將他們兩人斬殺在銅雀台?”

  “這個辦法最好,我們即刻去準備。切記,不得流露出半點風聲,若是不然,就會被誅滅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