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市井小民之言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8      字數:2222
  “我龐統,一生隻願意為胸有大誌的主公鞍前馬後!”

  徐忠傑說罷以後,龐統便也向他回敬了一禮。

  “在下能夠成為先生的主公,實在是深感榮幸。”徐忠傑再次感歎了一聲,隨後他書寫下相關的文案,便是讓龐統帶著,囑咐他要在近日前往並州。

  “赤壁之地,大戰將起,我自有脫身妙計。先生不必憂愁。至於並州那裏,早在一年多以前,我就安排好了。先生隻要到了並州,拿著書信,自然會有人前來接待的。至於後續的事情,我自然會有所安排的。”

  臨分別之際,徐忠傑又是對龐統多囑咐了幾聲,畢竟,龐統此行並州,關乎著徐忠傑未來的計劃!

  “既是如此,那在下便告辭了!”

  望著龐統離去的身影,徐忠傑倒是有些舍不得,他還想著與龐統再多溝通溝通。畢竟,龐統的一些言語,對徐忠傑觸動很大。

  再次眺望整個聚鐵山的場景,徐忠傑心中仍舊有所感慨。當然,徐忠傑也看到了在不遠處的長江江麵,寬廣無比,這一條長江,阻隔了江東與荊州。

  休息了片刻,徐忠傑便是下了山,與隨從匯合之後,徐忠傑便是給曹操發去了一份表文。表文之中,自然是有著在聚鐵山囤積糧草的建議,以及在赤壁之地排兵布陣的一些建議。

  做完這些,已然是黃昏時刻。當晚,徐忠傑在赤壁之地安歇,次日清晨,他便是坐船,順著長江而下,直達柴桑。

  過了柴桑,徐忠傑便是往會稽出發,不到幾天的功夫,徐忠傑就帶領著隨從,進了會稽郡。

  “我家主公已經決定與江夏郡的劉備聯手,共同對抗曹賊。別看我江東弱小,但是能征善戰的將士,絕不少。譬如說程普上將軍、黃蓋老將軍等等。再一個,我們江東的兵馬,水師可以說是最為厲害的。即便是當年與劉表交戰的時候,劉表也沒能在我們江東水師的手下,贏過幾次。”

  “是啊,雖然曹操此前已經下達了戰表,讓江東之地出現了一些恐慌。但是,過不了幾日,那些恐慌就自然而然的消除了。我們江東之主,雖然沒有什麽太大的能力,但是他卻極為擅長用人。譬如說,周瑜周大將軍。我江東的周郎一出,曹軍豈能有抵抗的契機?”

  “再有江東的魯子敬,此人也是非常厲害,曾經周旋於江夏郡,並且把諸葛孔明先生請到了這裏。如此可見,孫劉兩家聯盟的大局,已經是定了下來。即便是曹操想要施展什麽計策,那也是無濟於事的!”

  進了會稽郡城以後,徐忠傑在城中的街道上逛了一圈,當然這其中他還與當地人進行了一些交談。至於內容,自然是跟曹操有關,也有很多是與孫權相關的。

  “如此看來,孫權還是有一定的能力的,這麽快就化解了曹操對江東的攻心之策。”

  沒錯,此前曹操發出去的戰表,就是對江東之地的百姓們的攻心之策。這等策略,對於民眾來說,最容易引發恐慌。畢竟,要打仗了,首先受傷害的就是一些平民百姓了。隻可惜,這一招,孫權也不知用什麽方法給破解了。至少,在徐忠傑眼中,會稽郡並沒有出現過什麽混亂的場麵。

  在會稽郡郡城的街道上逛了幾圈以後,徐忠傑便是回到了驛館之中歇息了。次日清晨,便是有人將徐忠傑前來江東下達戰書的消息,傳到了孫權的耳中。至於徐忠傑本人,也被江東的一些官吏,帶到了政事堂門外。

  “曹操派遣徐忠傑為使者,來向我下達了戰書。此前,我們已經決定了聯劉抗曹的大計。為今之計,我們該如何應付徐忠傑?”政事堂中,孫權高坐在主位上,在堂中的兩側,則是眾多的文臣武將。

  “聽聞徐忠傑此人前來下達戰書的,要與我們約定攻伐決戰的時間。這一件事,在下建議,可以先批閱文書,至於其後如何作戰,再做計較!”

  “主公前些日子,你方才授予周郎統兵大都督的職權。這就意味著,跟曹操之間,是戰是和,都已經作出了決定。因此在下建議,直接將徐忠傑驅逐出江東之地,以示我江東抗曹之決心!”

  “徐忠傑此行前來江東,沒有帶什麽護衛,在下建議,將其斬首,以首級送給曹操,縱然不能讓曹操退兵,也會令其失去徐忠傑這一重要謀士,而心決鬱悶!”

  很多人對於徐忠傑有著不小的印象,言語之中,自然是對其喊打喊殺。當然,這之中,也有人出言阻止。

  “自古以來,兩國交兵,不斬來使。若是殺了徐忠傑,也許我們大家心裏痛快了,可是曹操呢?須知,如今的徐忠傑,已經是長樂亭侯,鎮西將軍了,除此之外,更是曹操的女婿。真要這麽做的話,曹操必然會大軍壓境,屠戮我江東百姓!”

  “現在我們已經與曹操對峙,不論徐言功有多麽讓人憎恨,但請主公看在江東大局的份上,召見徐言功即可。即便是他要下達戰書,我們接受便是了。誰言我江東無好男兒,又有誰能證明我江東必敗?若是真有那樣的人,那請主公就地將其斬殺,以絕後患!”

  政事堂中,很多臣子爭論的事情,在門外等候召見的徐忠傑,都聽得一清二楚。不過,對於此,徐忠傑隻是冷笑。

  “宣徐忠傑覲見!”

  須臾之後,便是有官員高聲宣召著徐忠傑。

  徐忠傑沉思了一下,便是抬腳進了政事堂,抬眼掃視了堂中的眾人,他便是咳嗽了一聲道:“人言江東多賢才,今日門外聽著眾人所言,不過是市井小民之言!”

  “放肆,徐言功!你現在可是在江東的地盤上!”徐忠傑話音落下後,政事堂中,便是有人嗬斥著他,“見到吳侯,為何不拜?”

  “敢問足下,吳侯是哪裏的吳侯呢?”

  “這……”徐忠傑的話,仿若是給眾人出了一個難題。

  “當然是大漢朝廷敕封的吳侯了!”

  “既是如此,在下身為長樂亭侯,領鎮西將軍,至於你們口中的吳侯孫權嘛,朝廷還未有這等封號,他應當是討虜將軍,領會稽太守。如此一來的話,我的官位比孫權要高上許多,理當他向我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