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試探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2127
  自徐忠傑在二月十五日起行,離開了荊州之地,眾人便是返回許昌。一路之上,自然是經曆過許多事情,沿途之中,他們拜訪當地郡城太守,打聽相關人才。這自然是為了曹操搜羅人才而所做的事情,若是不然的話,他們也不會走走停停。來的時候,他們在路上花了一兩個月的時間,回許昌的時候,則是多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等到徐忠傑率領使團,回歸許昌的時候,此刻已經是五月底了。這一時節,正是暮春。

  “主公,在下於荊州之中的所作所為,皆是通過表文呈遞過來了。”回到許昌之後,徐忠傑等人自然是得到了曹操的歡迎,歇息一夜之後,他們便是回到了熟悉的政事堂中,開始了議事,“荊州劉表,不知患了什麽病,時好時壞。我們離開襄陽郡的時候,他已經臥床不起了,待得我們徹底離開荊州地界的時候,他卻又是能夠自行理政了!”

  徐忠傑將自己得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報告給了曹操,當然還有最新的消息,自荊州密探的口中傳來。

  “但是,不管怎麽說,如今的荊州,都已經是處於一種風起雲湧的狀態了。”徐忠傑繼續說道,“不知丞相可否做好攻伐荊州的準備!”

  “自你第一次發來表文的時候,本相就已經再考慮這個事情了!”政事堂主位上,曹操端坐在上麵,臉色很是平淡,“來,叫你們去備戰的,將整軍之事,報給我聽!”

  “諾!”

  曹操的話音落下後,政事堂中眾多參與議事的將軍,便是紛紛走了出來,當然其中也有一些文臣,諸如荀彧、程昱等人。

  “主公,在下奉命在青州、徐州一帶訓練水軍,如今已是練有二十萬大軍,隨時可以準備南下。”

  眾多將軍之中的曹仁,率先開了口,他一臉的滿意之色,仿若是對自己的訓練成果非常肯定。

  “這一支水軍,不敢說能夠橫掃整個荊州,也不敢說能夠稱雄天下,但是為主公攻伐劉備,消滅劉表,那是絕對可以的!”

  “荊州水師,時常於江麵之中來往,與江東孫權又是多有交戰經驗。青州、徐州所訓練出來的水軍,大多數為新兵,連水戰都沒有打過。在下的意思是,請主公,將青徐水軍留作備用,以步兵來攻伐荊州,俘虜他們水師,留作己用!”

  曹仁的話音落下後,政事堂中響起了周不疑的聲音,他在荊州之中生活過多年,對於荊州的一些事情,也是最為了解。

  “荊州的步軍,與主公的步軍,安全沒有可比性。荊州之地多水網,車船之戰最為頻繁,因此他們對於步軍的發展,最為不重視。盡管,荊州水網眾多,需要車船作戰,但是平原之地,卻並沒有那麽多河道,因此組建大規模的步軍攻城,以自己的強勢來針對他們的弱勢,卻是最為方便的!”

  “嗯,周不疑這番話有理有據,曹仁你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在地形地勢上的應用,卻是遠遠不如周不疑!”曹操聽完周不疑所說之後,便是點了點頭,表示周不疑之言合乎情理,“荀彧,你備戰的糧草軍械,可曾做到?”

  “啟稟丞相,在下已經將五十萬擔糧草準備妥當,待得丞相大軍起行之日,必當一道發往荊州附近!”荀彧點了點頭,表示他所備戰的任務,已經完成。

  聽著荀彧說的話,曹操滿意的笑了笑,道:“每次征戰,我都怕糧草不濟,如今看來,這番糧草足夠了,我必定能夠攻占荊州!眾將聽令,各歸本營,整軍備戰!”

  “主公,在下建議,先不要大軍攻伐荊州。”正當眾人準備稱讚曹操的決策的時候,徐忠傑卻是站出來反對,“主公,我們雖然出使了一趟荊州,通過密探,也已經得知了荊州各個方麵的防務安排,以及荊州現有的狀況。可若是我們派遣大軍攻伐劉表的話,萬一荊州眾人一心的抵抗的話,那麽我們就會前功盡棄了。”

  荊州此時此刻,還未變亂,因此攻伐的時機還未到。徐忠傑在荊州所做的事情,不過是加快了荊州變亂發生的時間,至於什麽時候會發生,那隻能等到密探發來消息的時候再說。

  “我看那荊州的蔡氏家族,有意歸降於丞相,到時候可能就會不費吹灰之力拿下荊州了!”

  徐忠傑再次補充著說道。他這個消息,也是經過密探暗訪之後得到的。

  “既是如此,那你有何計策?”

  曹操聽著徐忠傑的分析後,便是點了點頭。作為一代奸雄,曹操也是明白攻伐荊州選擇時機的重要性,那就是絕對不能冒然進攻。

  “可以先行派遣十萬大軍,以攻伐劉備之名,去試探荊州!”徐忠傑望向了曹仁,“在下建議,由曹仁擔任正將,李典擔任副將,起兵十萬,進駐樊城,窺探新野,伺機攻伐!”

  “極好!”曹操聞言,臉上再次流露出欣喜之色,當下就發布了命令,“按照徐言功所言,曹仁為正將,李典為副將,起兵十萬,進駐樊城,一旦有所機會,就趁機攻伐新野城,進而攻打荊州!”

  “諾!”

  曹仁、李典兩人聽著曹操的這番命令後,臉上紛紛流露出了欣喜之色,很顯然,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次絕佳的建功立業的機會。當人,兩人答應了之後,便是偷眼看向了政事堂中的徐忠傑,顯然他們這是在感謝徐忠傑的建議,要不然,也不會有這等機會。

  “主公,臣下建議,讓徐言功一道前往。”兩人正當高興的時候,程昱卻是開了口。

  “為何?”

  曹操滿臉疑惑,政事堂中的其他將軍也是如此。新野小城,不足為慮,由曹仁與李典應付就行了,又怎麽需要徐忠傑一道前往呢?

  “主公,曹仁心情焦躁,臨機決斷容易出現錯誤;李典雖然性情沉穩,但畢竟缺乏謀略。因此,臣下建議,讓徐忠傑一道前往,這或許能夠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