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告示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401
  徐忠傑的這一番話,自然是客氣話。的確,劉備所表現出來的,正是一個仁義之君,可實際上了,胸懷大誌,狡詐至極!

  “此人的確是個仁義之君,但仁義到讓我覺得有些偽善了!”諸葛亮的話,不知道是在誇讚劉備,還是暗中譏諷,總之他的臉色並不好看,“幸虧足下剛剛沒有出來,要不然,真不知道這個劉備會怎麽說!”

  “罷了!此人的功過,自然不必再多說什麽!他畢竟是大漢皇室後裔,總歸會有自己的難處的。”徐忠傑淡然地說道,身為君主,要想不被天下人所不齒,那就得有自己的本事。劉備既然能夠將仁義表現得這般淋漓盡致,那隻能說劉備這方麵的功底厲害。

  “天下亂世,已然許久了!劉備乃是人中龍鳳,曹操也早有預言,劉備會是他的最強勁的敵手,如此看來,劉備若是不甘心放棄的話,必定會有第四次前來拜訪先生的時機。”徐忠傑歎息了一聲,曾經所學到的三顧茅廬,劉備請諸葛亮出山,因為自己亂入曆史,卻是將其硬生生地改變了。甚至是,會不會有第四次,那便是非常難說了。

  當然,徐忠傑能夠判斷的出來,在這個亂世紛爭的年代,劉備若是想要崛起,必定要有人輔佐。而那個人,很顯然臥龍諸葛亮最為合適,因此劉備肯定會有下一次。

  “那時候再說!昔日齊王拜見鬼穀子,五次才見到了!若是劉備真心想請我出山輔助,必定會一直前來的。”諸葛亮搖了搖羽扇,此刻草廬之外的天色,已然不早了,“足下可以在這草廬之中歇息一夜,待得明日天氣好些,再回到襄陽郡!”

  “既是如此,那便多謝先生的款待了!”麵對著諸葛亮的邀請,徐忠傑自然是非常樂意的,能夠跟一代名士同塌而眠,要是說出去,那自然是一件非常光彩的事情。

  當晚,飛雪越下越大,徐忠傑與諸葛亮,一道談論天下大勢,以及荊州將來的發展,一番下來,徐忠傑自然是頗有心得的。夜深之時,兩人同塌而眠,一番好不親密的場景。

  直至次日清晨,大雪停止,徐忠傑也準備與諸葛亮告別了。

  “足下的才華,足可以安邦定國。若是有君主能夠得到足下,那麽必定會是一代稱雄於天下的君王。在下還是那句話,若是先生不嫌棄,先生可在將來投奔我並州之地,我必然讓先生大才得施,不辱自己所學。”

  草廬大門之處,積雪足有小腿那麽深,徐忠傑站在積雪之中,抱拳拱手對著諸葛亮而言。

  “足下自己也是大才,今後若是在並州自立,萬望以天下百姓為根本,也要遵循天道,為大漢天下盡一份力!”

  從諸葛亮的言談之間,徐忠傑能夠判斷出一件事來,諸葛亮的心,也是向漢的。當然,是真心向著大漢天下,還是另有其說,那隻能諸葛亮自己來解釋了。

  “今後再相見的話,恐怕就是沙場之上了!”徐忠傑有些不舍,昨日他與諸葛亮促膝長談,有了很多的想法,“那時,還望先生能夠手下留情!”

  “一定、一定!”諸葛亮連笑了兩聲,“當然,足下之才,不在我之下。若是沙場相見,也請足下能夠不要太過心狠手辣!”

  諸葛亮說完之後,徐忠傑也同樣連笑了兩聲,旋即便是再次抱拳拱手,緊接著翻身上馬。他在臥龍崗之地逗留的時間有點長了,需要趕緊回到襄陽郡。

  “告辭!”

  “慢走!”

  兩人互相告別完畢後,徐忠傑便是快馬加鞭,出了臥龍崗這片地方後,便是一路往襄陽郡而去。

  昨日大學紛飛,今日已經停止,不論是道路,還是田野,亦或者是遠處的城郭,一切都籠罩在一片白色之中。

  冷風吹拂過徐忠傑的麵龐,徐忠傑凍得色色發抖了起來。這個天氣,有點冷了。

  當然,瑞雪兆豐年,其後的日子,恐怕就要暖和起來了。

  “蔡氏家族不能動,不然的話,荊州的局勢,將會陷入一種不可控的狀態。”一路前行,徐忠傑都在想著今後該如何打算,“但是蔡瑁那些人,也真是太可惡了。若是出不了這口惡氣實在是難以有什麽說法。”

  事實上,徐忠傑雖然對於蔡氏家族沒有什麽好感,但還沒有要屠滅整個家族的想法。唯有蔡瑁等人的所作所為,讓他有些不爽。這種不爽,從當初自己作為酒稅官,第一次參與到荊州政事堂裏的議事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

  “擒賊先擒王,我得想辦法整治一番蔡瑁才行!”

  快馬飛奔在包裹著白色的大地上,徐忠傑心中的想法,一個接著一個產生。畢竟,他要做的事情,必須要策劃出整個全程才行,不然就會有瑕疵。至少,徐忠傑在完成第一步的計劃的時候,就要考慮到其中可能產生的後果,已經相關的應對辦法。這也是徐忠傑為人處世的一貫風格,更是他賴以生存的技能。

  或者說,這是一代優秀名士的重要品質。事實上,如今的徐忠傑,擺脫其那種心狠手辣的形象,在世人的眼中,他就是一個極具謀略的名士。

  又是接近一整天的功夫,徐忠傑都花在了路上,傍晚時分,他已經回到了館驛。

  “先生,兩位公子與周不疑他們已經安然抵達了江夏郡!”徐忠傑回到自己的屋中後,便是有下人前來向徐忠傑稟報著,“根據護送甲士傳回來的消息說,如今江夏郡隻有一小部分被江東孫權所攻占,荊州方麵的士兵,作戰勇猛,水師厲害,那江東孫權有幾次的進攻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哦,是這樣啊?”聽著下人的稟報,徐忠傑擺了擺手,示意他可以退下去了。

  當然,在徐忠傑的心中,此刻又是另外一番想法了。江夏郡的戰事,顯然是不用自己插手的,但是有一個人他得要去見一見。這個人也不是外人,正是當初徐忠傑指點的公子劉琦。

  “不過,在前往江夏郡去見一見公子劉琦,倒不如說是讓他能夠主動回來!”徐忠傑心中謀劃著這麽一件事。

  眼下的江夏郡,因為周不疑的緣故,很顯然是在謀略守城這一方麵不需要人來擔心。徐忠傑想要見到劉琦,自然可以很順暢的抵達江夏郡,但徐忠傑並不能直接前往相見,若是沒有人留守在荊州,鬼知道蔡氏家族會搞出什麽樣的幺蛾子。

  更何況,對於徐忠傑來說,他現在的任務,是考慮該如何收拾蔡瑁這個人。

  “是了,我可以利用劉琦跟蔡瑁之間的關係,來讓劉琦回歸襄陽郡,也可以讓蔡瑁得到相應的懲罰。”徐忠傑腦筋一轉,他便是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劉琦鎮守在江夏郡,按照道理來說,隻要沒有什麽特別重大的事情,他是不用回到襄陽郡的。當然,有一種情況例外,那就是劉表傳召劉琦回歸。然而,劉表若是沒有什麽事情,他也沒有必要傳召一個鎮守在外的公子回歸襄陽郡。當然,徐忠傑也不可能去跟劉表說,要他傳召劉琦回歸。

  由此,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借助外力,令劉表覺得有一件事不得不傳召劉琦回歸襄陽郡。

  當然,這個辦法,徐忠傑已經想到了,而且他還能用這個辦法,去惡心一下蔡瑁。

  待得下人離開後,徐忠傑的嘴角彎了上去,很顯然,他對於自己心中的想法,很有把握。

  這一日,也自然是無話可說。

  待得次日清晨,一切如舊,隻不過今日的襄陽郡城,要比前一天熱鬧得多了。不過,這種熱鬧並不聚集在街道之上,而是圍繞在了襄陽郡的各處大門附近。

  “這是什麽?誰寫的告荊州眾人書?”

  “我隻認識其中的幾個字,有些內容我也不明白究竟是什麽意思,所以你們大可不必來問我!”

  襄陽郡的東大門之處,很多人都圍聚在一起,對東大門一側牆壁上的告示,指指畫畫。

  “這張告示,今早就貼在這了,也不知道上麵寫的究竟什麽內容,有沒有人來給我們讀一讀,解釋一下?”

  圍聚在一起的百姓,很多人都是沒有讀過書的,因此對於字詞的認知,顯然是毫無根基的。

  當然,圍聚在一起的,也有一些讀書人。他們在聽到了這番請求之聲後,便是主動站了出來,來到了牆壁告示前。

  “茲有荊州水師統領蔡瑁,現以信義布告荊州諸多郡縣,劉表昏庸,不能理政,故而當以世子替代。然,劉表未曾立世子,故而世子大位一向是懸而不決。不論是劉琦還是劉琮,劉琮的諸多方麵的表現,都要強於劉琦,因此當立劉琮為世子。若是劉琦不服,我以統領之名,提雄兵十萬,殺入江夏郡,斬了劉琦!”

  有讀書人將告示的內容完全讀了出來,當下整個襄陽郡東大門的眾人,便是炸開了鍋。

  “蔡瑁這是想要做什麽?難道他真的要為了蔡氏家族的利益,而決定鋌而走險嗎?”

  “從告示的內容可以看得出來,蔡瑁這是孤注一擲的要逼迫劉表,立劉琮為世子了。畢竟,蔡氏家族在荊州之地,家大業大,早已經不把劉表放在眼裏了。”

  “現在,蔡瑁的狼子野心,已經流露了出來。劉琮是他的侄子,劉琦卻不是。甚至可以這麽說,劉琦跟蔡瑁沒有一丁點的關係。因此,在荊州大位的世子選擇上,蔡瑁等人,一定是支持劉琮的。如此看來,那劉琦就成了礙眼的人物,若是不除去,必定會招來更大的禍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