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誰敢稱帝?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189
  曹操感歎著徐忠傑剛剛所說的星象,此刻他已經抬頭望天。在他眼中,天上的群星排列,果真如同徐忠傑所說的那般。

  “主公,我觀星象,北方之地王氣旺盛,帝星幽暗,此乃是我主大興,漢室衰落的征兆。但是,另有兩處帝星,隱隱之間盤旋於東南和西南兩地,在下苦思許久,推測那東南帝星,當是應在孫權身上,另外一處卻是不知。”

  徐忠傑抬手指著天空中的幾顆燦爛的星辰,他這是要告訴曹操,今後天下將會出現三尊帝王,大漢天下將被三分,曹操沒有統一的機會。

  “三處帝星?”荀彧被徐忠傑的話吸引到了,“漢室衰微,但還未滅亡,難道又有人在將來要稱帝嗎?須知,當年袁術稱帝之時,便是有人以星象之說告知。後來,那般星象之說果真是應驗了,袁術稱帝,不過最終敗亡。”

  “東南之地,是孫權,這個當是沒有什麽好說的了。但是西南之地,會是劉璋嗎?”聽著徐忠傑的話,曹操也道出了自己的疑問,“劉璋生性暗弱,且本姓劉,借他十個膽子,他也不敢稱帝。”

  “主公,這是後來之事,究竟會不會應驗,倒是不好說。更何況,天道無常,星象也是無常的。如此說來,將來會不會出現三尊帝王,實在是難說。但有一點是正確的,那就是荊州之地,必定會多有賢才。這一說法,已然被很多人應驗了。”

  徐忠傑見著曹操這麽發問,他便是趕緊搪塞了下去。作為一個穿越者,徐忠傑可不會告訴曹操,在他死後,曹丕會廢漢帝,劉備會在川蜀建國稱帝的事情。因此,徐忠傑很快就轉移了話題。

  “譬如說,荊州的八駿!”徐忠傑再次提到了荊州多賢才的事情,他倒不是刻意的,而是真的想要告訴曹操,荊州多才,今後要攻伐荊州,須得注意一些事情,“荊州的蔡氏家族,也是人才輩出,比如說蔡瑁等人。”

  “是了,荊州之地,當是一塊福地!”曹操再次感歎了一聲,“至於今後,誰會稱帝,那便是看情況了。對於本相來說,本相隻需要把水師練好,把中原治理好,就不愁天下不歸心,也不怕沒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是啊!丞相大誌,令人敬佩!”說這話的是程昱,他也出來觀看星象了,“此前就有人預測過,天下大勢的走向,但所謂謀事在人,一切都得靠人來完成!”

  程昱說罷,眾人便是再一次開始議論起天下大勢了,這一次,徐忠傑沒有參與進去。

  “值此亂世,正當是我們武將建功立業的時候,主公應當立刻征伐荊州!”

  “天意究竟如何,我等不知,但我等知曉,擁有了荊州之地,我們就能東征孫權,西取益州了!”

  “我等武將,在這許昌之中,享福也是有些日子了,若是不打仗,真的是骨頭酸癢難耐!”

  事實上,眾多文臣,並沒有說太多的話,反而是那些武將,紛紛開口請戰。

  “諸位不知天機,不曉得攻伐玄機,今後用兵,當以謀略為先。一切都得聽從丞相的決斷!”

  開口的不是徐忠傑,而是荀彧。荀彧畢竟是個有見識的人,一番話下來,眾多武將便是紛紛點頭表示附和。

  是夜,眾人飲酒作樂,暢談今後的曹操陣營的走勢,也暢談天下之事,更是與徐忠傑一道,仰觀星象,推測天下之走勢。

  一夜過後,徐忠傑醉酒了,待得他醒來的時候,已然是躺在了自己房間中了。

  “軍師,昨晚丞相與眾多臣將飲酒飲的多了,醉了一夜。現在已經是正午了!”

  徐忠傑醒來後,便是有仆人替他整理衣冠,幫助他洗漱。隨後,徐忠傑用過午飯,便是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如今的徐忠傑,已經是曹操的軍師祭酒了,對於他來說,他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曹操陣營之中的兵力部署等軍事機密。

  當然,徐忠傑仍舊有著百巧閣閣正的頭銜,他在處理完軍機大事後,便是需要投入到百巧閣中的事宜了。盡管現在,百巧閣隻有徐忠傑一個人。不過,百巧閣的事情,做起來也簡單,無非是攻城器械的製造、兵器的改良等等。

  “你曾經說過的鐵馬掌,我已經讓一些人去打造了,但問題很嚴重,仍舊是鐵的產量不夠。”

  八月五日正午,徐忠傑是和曹操一起用餐的。席間,曹操提出了關於鐵馬掌的事情,這個也是曾經徐忠傑在前往並州的時候,跟曹操說的事情。

  “產量的問題,需要時間來解決。主公打算整個騎兵部隊,都裝這種鐵馬掌嗎?”徐忠傑試探著問道,“畢竟,這所花費的錢糧可不是一點兩點的。”

  “我本意是如此的,但現如今,百姓們生活不易,士族之人的事件之後,許昌城中已經戒嚴了,這個鐵馬掌的打造,也中斷了。”

  曹操講明了現在所麵臨的實際狀況,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因為曹操的舉動,很多鐵匠鋪已經關閉了。

  “主公放心,待得一個月後,這件事自然會消散,那時候鐵匠鋪便會重新開業了。到時候,再讓他們繼續打造便是了。我想,主公要用鐵馬掌,想必還是心存對付西涼馬騰的心思,但是在下建議,對於馬騰,不妨試試招撫政策?”

  徐忠傑心裏明白,他在此前已經勸說過曹操不要攻伐馬騰,現在他這是進一步的勸說曹操,找適當的機會,招撫馬騰。畢竟,徐忠傑的任務還擺在那,他可不想讓曹操殺了馬騰,那樣子他就沒有辦法收服馬超了。

  “此事以後再說!”

  可令徐忠傑沒有想到的是,曹操並沒有對此作出什麽回應,相反所說的言語之間,已然是下意識地拒絕了徐忠傑招撫馬騰的建議。

  “在下明白了!”盡管曹操拒絕了,徐忠傑仍舊要表現出附和曹操之言的神情。

  事後,曹操與徐忠傑又是商量了一番關於製造鐵馬掌的具體事宜,當然核心仍舊是離不開鐵的產量問題。

  這一日,除此之外,又是沒有太多的事情要辦。

  當然,天下的風雲卻並不如此。

  曹操在許昌城中設計誅殺上萬士族之人的消息,早已傳遍了大漢天下各處世家之中了。

  “真沒想到,曹操比徐忠傑還要狠心,一下子斬殺了上萬的士族之人。如此算來的話,這許昌城中的大半士族,都要被他屠滅幹淨了!”

  遠在江東之地的陸家,是江東地區的上流家族,此刻這一家的大堂之上,坐滿了人。

  “徐忠傑頂多是屠滅鄭家、高家、王家和林家,所屠滅的人口,加起來也不超過一千人。現在曹操倒好,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

  “是了,這些士族之人,分去了太多的丞相權力,使得丞相權力不集中,再加上這些人原本就是心向漢室,且又反對曹操的,故而遭到了屠滅。我們盡管說你曹操非常殘忍,但政治鬥爭,又會分得清你我兄弟嗎?”

  陸家之中,有人將問題看得非常透徹,他甚至將這件事,延伸到了自己家族身上。

  “我們陸家,在江東可以說是大族了,當初陸康還是廬江太守的時候,城破身死之時,族人也是大量被屠滅。這其中的原因自不必多說,但仍舊是有那麽一句話,叫做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陸家人的言語,自然是沒有外傳的,事實上,關於許昌城中發生的事情,天下的眾多世家,都隻在自己家內部進行討論。畢竟,這個事情,遠比徐忠傑在並州所做的要大,而且更令人恐懼。

  很多世家都在害怕,萬一曹操南下或者是東進,會不會將自己家族也屠滅了?

  “曹操不是那樣的人,他還需要我們來支持他。要知道,一方世家,就代表著一方的百姓,也當然有著處理一方民生政事的能力,若是這些能力沒有的話,那麽世家也就別想在大漢天下生存了。”

  當然,也有很多世家非常樂觀,他們認為這一件事不過是巧合。曹操用計,隻是為了清除對自己不利的人員或者說是集體。

  “如果我是曹操,我也會這麽做,畢竟後方內部不穩定的話,將來是沒有辦法進行戰爭的。”

  這些自然是天下世家的說法,然而在並州之地,卻是流傳著與之不同的言論。

  並州太原郡,郡守府衙內,幾名青年男子,正在整理著些許文書。這些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徐忠傑開科取士,所錄用的龐忠趙威等人。

  “長平,你身為寒門子弟,對於這一件事該如何看待?”最先發問的是並走司馬吳磐,他口中的長平,則是並州別駕龐忠,“軍師對我們非常器重,從寒門之中選拔我們為官,我們若是不做出點成績來的話,恐怕對他不住啊!”

  “許昌的事情,還是少管為妙。軍師此人,雖然年少,但是足智多謀。今後,許昌中的局勢,他自然是能夠料理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