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試探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7      字數:3174
  徐忠傑不敢再往下想了,事實上這種事情的後果,他曾經想到過,故而徐忠傑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非常小心。其用意,自然是避免那種不可設想的後果發生。

  然而,徐忠傑心中所駭然的遠遠不是這件事情,而是曹操的陰險狡詐,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徐忠傑原本以為,自己回歸許昌可以是安然無恙的,或者說是不會出現任何風波的。可眼下,如同程昱所說的那般,曹操借助自己回歸許昌之際,竟然在暗中安排密探,從而引得那些反對曹操之人露出了馬腳。

  如此這般,就是今日相府門外之事了,那些世家之人,一看就是對曹操有著極大的不滿的人了。若不是這樣,他們也不會大喊曹賊。

  “這些人名義上是要丞相斬殺徐言功的,可實際上是要將丞相驅趕出朝廷!”荀彧說出了這件事的根本原因,“他們借助反對你在並州所作所為的由頭,來做驅趕丞相這件事,可以說是其心可誅!”

  “這些人就算是死了,也無所謂!”

  聽了荀彧的話後,徐忠傑不由得附和了起來,眼下相府之外的情景,因他而起,曹操隻不過是利用了自己,來鏟除其他勢力罷了。

  要說曹操奸詐狡猾,徐忠傑此刻也能理解了,畢竟身在高位,豈能容忍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

  “好了,隨本相一道,出門去看看吧!”

  曹操麵容依舊很平靜,仿若是這件事的發生,跟他沒有任何的關係。或者說,他發布的那道命令,就像是在隨意開口言談一般。

  當下,眾人便是跟隨著曹操,一道出了相府大門。此刻,禦林軍眾人,正在捕拿那些世家之人。他們之中有人抬手反抗,被禦林軍將士當場斬殺,隨後血流滿地。

  “殺!”

  有世家之人早就做好了準備,他們手持兵器,跟禦林軍對抗。然而,這些烏合之眾怎麽能敵得過那些訓練有素的禦林軍呢?不多時,就是被當場砍下了頭顱。

  “曹賊不死,大漢要亡!徐忠傑不死,大漢要亡!為了大漢,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不怕!”

  “曹賊,逆賊!我生當吃你的肉,睡你的皮囊!”

  很多世家之人都在反抗,他們高呼著口號,像是在為自己打氣一般,也有人發出了豪言壯語,那模樣說是悲慘,再合適不過了。

  不少世家之人被斬去了頭顱,血流滿地,一股股的鮮血,匯成了一道又一道的小溪流,流向了路邊的溝壑中。

  禦林軍捕拿這些世家之人,遭到了世家之人的反抗,很顯然他們沒有絲毫的留情,選擇了當場格殺這些人。並不是這些人所做的事情不對,而是他們疏忽了曹操奸詐的性格。

  此時,這些人方才醒悟過來,當初徐忠傑提出在並州地區進行開科取士,曹操沒有明麵提出支持,但本質上是支持的。表麵功夫,做足了給許昌士族看的,暗地裏卻是在謀劃著另外的事情。

  與此同時,這些上書之人背後的世家之中,老幼也被當場斬殺。

  是日,許昌城中,禦林軍巡邏整個城池,城門守衛也比尋常多了一倍,許昌城中到了夜晚也實行了宵禁政策。很顯然,曹操做的這一件事,不光是出人意料,更是讓很多人膽戰心驚。當然,知道這件事的人除外。

  “此一事,本相也是迫不得已而為之!”晚間的時刻,一切都歸於平靜,禦林軍在忙著收拾那些世家之人的屍體,仆人忙著灑掃相府外圍,清理著被斬殺之人立下的血跡。此刻,曹操將自己陣營的人聚集到了政事堂。

  “讓你受驚了,徐言功!”

  “主公說得哪裏話?若是主公不這麽做,我回到了許昌,必然會遭受到世家之人的譴責,畢竟我在並州,已經被成為了世家屠夫!麵對一個屠夫,許昌的眾多世家,將會毫無餘地的要斬殺我!”徐忠傑拱手,表明自己對這件事已經明白了其中的原委,“更何況,主公所做,便於了權力的集中,從今往後,許昌城中,將不會再有反對主公的聲音了,主公也能夠安心的扶漢除賊了!”

  時至今日,曹操的地位,仍舊是大漢丞相。換言之,在表麵上,曹操所做的事情,仍舊是扶漢,不能換成其他的口號。因此,在談論之間,扶漢除賊的名義,自然是要用起來的。

  隻不過,這個賊究竟指的是誰,恐怕隻有曹操自己指定的才算。畢竟,曹操不可能承認自己為賊,否則的話,天下人罵他為曹賊就合情合理了!

  “今日之事後,主公丞相地位更加穩固了,權力也更加集中了!”程昱表明了自己的看法,實質上,曹操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便於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因為隻有這樣,他才能夠更好的挾天子以令諸侯。至少,在徐忠傑眼中,也是這般的看法。

  “主公,皇帝那邊該如何交代?須知,主公屠滅的諸多士族之中,有不少是皇帝身邊臣子。”

  正當眾人慶賀曹操將權力收歸自己的時候,荀彧卻發出了擔憂。

  聽著荀彧的歎息之聲,徐忠傑忽然有了古怪的想法。根據前世所讀的三國演義,荀彧是反對曹操的,要不然也不會阻止他進位稱王,他的心依舊是向漢的。不過,看著眼前的表現,卻又不是那般。

  “荀彧或許是個守規矩的人,大漢天下,自高祖創立以來,就有異姓不得稱王的規矩。曹操將來要稱王,顯然是壞了這種規矩。至於荀彧是不是真心的向著那個皇帝,顯然現在不能確定。”

  徐忠傑心中嘀咕著,荀彧之言明顯是在為曹操籌劃下一步,但下一步的話,曹操可能就是要扯稱王了。

  如今的曆史,早就因為徐忠傑的加入,發生了改變,很多曆史進程都提前了。曆史上的曹操,稱王應當是在七年之後的建安十八年。

  “主公,您今日之後,已然是權力集於一身了。若是再屈居於丞相之位,當時不合適的了。況且,您任用人才,平定了並州之亂,又是收拾了許昌城中那些不守規矩的人,按照道理來說,可以進位為王了!”徐忠傑在荀彧說完之後,心中便是想到了一個辦法,“如此一來,主公就能解決荀大人說得擔憂了!”

  此言一出,政事堂中的氣氛,便是立刻變得古怪起來。

  “徐言功,你這是在勸丞相進位嗎?”說這話的是荀彧,他臉上的表情,顯示他對徐忠傑很不待見,“丞相秉承天道,除賊扶漢,這是他的義務,若是違背此事,妄自稱王,乃是悖逆之事!你身為丞相之臣,豈能將丞相置於如此悖逆之境呢?”

  聽到荀彧所說的話,徐忠傑的心裏卻是安下心來了。很顯然,他剛剛的那一番話,不光光是在勸進曹操,更是在試探著荀彧。如果荀彧阻止,說明荀彧守規矩,心中向漢;如果荀彧不阻止,說明荀彧心中是向著曹操的。

  但現在荀彧的表現,結合荀彧此前的言論,徐忠傑已經明白了,荀彧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了。

  荀彧這個人的確很有才華,能力也非常強,為曹操籌措謀劃了很多大事情。這也就是說,荀彧是追隨曹操的,心思也是向著曹操的,其目的自然是為了功名大業的,但他的心中,恪守著大漢王朝的禮法製度。

  或者說得更為確切一點,荀彧的表現有些矛盾。他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既希望有曹操這般的能人,為大漢天下收拾一片江山,又不希望曹操這樣的能人,做出破壞大漢王朝禮法製度的事情。說白了,荀彧內心仍舊是要維護大漢王朝的,須知,曹操要成就大事,若是不破壞點規矩,那顯然是不可能的!

  很顯然,這般的情況,必將會使得荀彧跟曹操之間產生裂隙,最終走向分道揚鑣。

  “文若說得對,我身為丞相,除賊扶漢,豈能肆意妄為?”

  令徐忠傑有些意外的是,曹操並沒有對荀彧的言語,表示出不滿,相反卻是拒絕了徐忠傑說法。

  “看樣子時機未到!”徐忠傑心裏明白了過來,眼下的局勢,曹操的確有些不適合稱王,至少劉備、劉表、孫權、張魯等人還未滅。這也就意味著,大半個天下,還在曹操所謂的“賊子”手中。

  “可是如果到了那個時候,不知道還有沒有我選擇的餘地了?”

  盡管徐忠傑心裏明白,眼下的時機並不好,但他還有另外的想法。他今後的路,是要走上自立,可若是等到曹操吞並天下大部分土地後,徐忠傑很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既是如此,主公可以等到滅劉備,平劉表,並江東之後再說!”

  徐忠傑再次勸說著曹操,這一次,他試探的是曹操的真實心思。

  “言功說話說重了,本相這一聲誌在統一天下,到了那個時候,便會像郭奉孝一樣,歸隱於山林,終老於其中。當然,這也是本相的最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