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大刀闊斧
作者:沐凝九歌      更新:2021-04-21 09:46      字數:3153
  徐忠傑的這一番話,若說是胡編亂造,那確實是的,但偏偏是這個時代的人,又非常相信這一套。因此,徐忠傑為了展示自己對於天下局勢判斷的依據,不得不借助這樣的方法。一來也可以取信於郭嘉,二來又可以向郭嘉展示自己的才氣。

  “不曾想到,你竟會仰觀天象,曉得周易星象之事?”

  聽著徐忠傑的這一頓胡編亂造,郭嘉臉色當即流露出驚訝之色。

  “我也曾聽聞過劉表病重的消息,然而是不是因為江夏被江東攻伐所導致的,卻是不知道了。至於你口中的帝氣分散,列星不明,是不是暗示著整個大漢天下都在正在走向傾頹?”

  郭嘉後麵的話,像是在試探著徐忠傑的心思一般。

  “奉孝先生,此乃天象,沒有什麽征兆,我不敢亂說!”徐忠傑笑了兩聲,“少公子不知近些日子有什麽想法沒有?”

  “言功先生,你許久沒來看我了!”徐忠傑本是想要轉移話題,慰問一下曹衝的,誰料到曹衝直接吐槽了起來,“奉孝先生經常說你做事果決,又是足智多謀,這一次處理高家、王家更是雷霆手段。奉孝先生甚至是在私下裏對我說過,你的眼界與能力,遠超過了。可以這麽說,你與奉孝先生相比較的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少公子過獎了,奉孝先生過譽了!”徐忠傑聽著曹衝這麽說,他趕緊抱拳拱手表示感謝。

  “好了,話不多說了,暫且回到正事之上。劉表病重,荊州防務定然有所變動,我比較擔心劉備!”

  郭嘉雖然隱居起來了,但是對於天下大勢的關心,卻並沒有任何的鬆懈。相反,他甚至是都還在時時刻刻的關心著天下各路諸侯的動向。

  “劉備這個人外表忠誠仁厚,內心卻是奸詐無比。當年他趁著陶謙病危,最終奪取了徐州,其後歸順於丞相後,又是參與到了衣帶詔事件當中,再之後他又是謀奪了丞相的五萬兵馬,斬殺徐州車胄將軍,複奪徐州。想想當初,丞相對其何等的恩厚,卻不料反叛。如此之人,徒有仁義之名,實乃是虎狼之徒!”

  郭嘉從仆人手中接過來茶水後,仔細品嚐了一下,便是繼續說了起來。

  “我所擔心的是,劉備會不會像當年一樣,趁著劉表病危,奪取了荊州?若是真的那樣,劉備就有了立足之地,長久以後,將會非常難以對付!”

  “確實如此啊!劉備是世之梟雄,將來與丞相爭鋒天下的,必是此人!”徐忠傑附和著郭嘉所說,“主公在平定並州與烏桓之後,會去休養生息一段時間,這之中會發生什麽,誰也不清楚。但總是有那麽一件事可以確認的,就是劉表病重,至於什麽時候會死,那就不知道了,可正是主公趁機用兵的絕佳機會。”

  “這確實是一場天下的變局啊!”郭嘉歎息了一聲,一隻手在琴弦上撥拉了兩下,仿若是有了極大的感悟一般,“丞相此時若是兵出荊州,必定能夠攻下,接下來就是麵對孫權了。孫權敗亡,則益州劉璋也會投降,如此算來的話,不出幾年,天下大變,諸侯皆滅,丞相也就能夠實現一統天下的夙願了。”

  徐忠傑聽著郭嘉的話,他不斷的點頭。事實上,徐忠傑心裏非常明白,從理論上來講,曹操的確有可能做到這一地步,但是所謂成事在天,謀事在人,至於後續能不能成功,那就看赤壁一戰了。

  “這是變局,或者說是因為劉表之變,而引發的天下大變。”郭嘉停下了手,起身,眺望著遠處的天際,“如果到了那個時候的話,漢室可能就像你所說的星象那般,帝星不明!”

  郭嘉沒有明說,徐忠傑也能夠明白,他口中的“那個時候”指的到底是什麽時候。試想一下,曹操若是真的統一了天下,那大漢王朝還會存在嗎?當今的漢獻帝劉協,還會安然地活下去嗎?

  總之一句話,天下大變即將開始,這也就意味著徐忠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至少,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是這樣的。

  “此番前來,我正是有一件事想要向奉孝先生討教!”徐忠傑聽著郭嘉的話,心中在盤算著今後自己該怎麽做,許久之後,他方才道出自己來到這裏的真實目的,“因為我滅了高家、王家滿門,故而導致了並州很多官職都處於一種出缺的狀態。因此,在下想問一問奉孝先生,你有沒有什麽好的辦法?”

  “言功先生,恐怕你不是要問辦法,是來問一問你自己的打算是否能實行的吧?”

  郭嘉並沒有回答徐忠傑的話,相反卻是侍立在一旁的曹衝,笑了兩聲。

  聽著曹衝的笑聲,徐忠傑心中不由得一怔,這番言語,顯然是戳到了他心中的真實想法。

  “少公子果真是聰慧無雙!”

  徐忠傑這麽誇讚著曹衝,相當於是在告訴郭嘉,他的確是有要緊的計劃,要找郭嘉商量。或者可以這麽說,這個比較急切的計劃,可能會涉及到方方麵麵。

  “有什麽事情,你盡管說就是了,不必瞻前顧後。我如今已經不再是擔任軍師祭酒的那個郭嘉了,而是閑散慣了的人。在我麵前,你不必有什麽緊張的。”郭嘉寬慰著徐忠傑,示意他將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我知道你年紀輕輕,生怕自己的想法會惹人大笑。”

  聽著郭嘉的話,徐忠傑心中不由得好笑起來。他可不是以為麵子的問題,而刻意隱瞞自己想要表達的真實想法,實在是因為他的想法有些大膽了。

  徐忠傑沉思了一會,端起麵前的茶杯,細細品了一下,方才繼續說道:“奉孝先生,大漢光武帝是依靠士族而起,因此很多時候,是士族在統治著整個天下。這其中,即便是做官的人,也都來源於士族。士族之人代代相傳,官位也是如此!”

  這番話,徐忠傑說的時候,聲音很輕,就仿若是他心中有所顧忌一般。也的確,徐忠傑心中並不想過早的將這番話說出來,因為一旦出口,就意味著他要策劃推翻士族統治的方法了。或者說,這直接代表著徐忠傑在向士族統治宣戰。

  果不其然,如同徐忠傑所想的那般,郭嘉在聽到了這番話後,臉色直接變得陰沉起來,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凝重。

  “言功啊,你年紀輕輕的,就想建議丞相進行這樣大刀闊斧的改革嗎?”郭嘉說話的時候,語氣可以用“語重心長”四個字來形容,“若是這麽一弄得話,那豈不是要把丞相往火坑裏推嗎?”

  徐忠傑聽了以後,不由得搖了搖頭,示意郭嘉這件事並不是向他想象中的那般,他便是道:“奉孝先生,我自然明白,要是這麽做的話,就會將丞相推向了士族的對立麵。實際上是因為,並州經過這一場變化後,很多職位的空缺,我想任用一些貧寒子弟。從而拉攏尋常百姓的民心,須知得民心者得天下,隻有這樣做,丞相才會獲得普通百姓實打實的支持。”

  “盡管你屠滅了高家與王家,對並州其餘世家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但這並不意味著並州眾多世家會真的對你心悅誠服。倘若你不作出什麽事情,讓他們真心歸附,恐怕後患無窮!”

  郭嘉的話,就像是在徐忠傑接下來該怎麽做一般。事實上,郭嘉所說,徐忠傑豈能不明白。

  震懾一眾世家,自然是極好的。但很容易出現表麵誠服,內心反叛的情況。也就是常說的,口服心不服。這種狀況,徐忠傑早就有所預料。

  但徐忠傑並不擔心,至少他手中還有三萬大軍。或者說,徐忠傑可以毫不客氣的向並州地區的所有世家宣稱,如有不服者,屠家!

  因此,徐忠傑心裏並不認可郭嘉的這番說法,故而他口中直截了當的說道:“亂世之中,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其中不論是諸侯,還是尋常世家,都是這般。況且,並州世家,經曆過這一件事後,早已是群龍無首,我正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多多栽培一些寒門子弟,讓他們能夠為丞相十分忠誠的服務。”

  世家之心,就是士族之人的心思,他們是怎麽想的,誰也不清楚。但至少徐忠傑明白,他這麽做,就是為了將世家排擠出並州地區的權力職位。

  事實上,徐忠傑這麽考慮,也不是為了曹操,而是為了他自己。

  從徐忠傑自己獲得的鐵礦分布地圖來看,並州這塊地方,可以說是擁有著非常豐富的鐵礦。換句話說,徐忠傑能夠在這裏獲得更多的戰略資源。

  隻有足夠的戰略資源,才能支撐起徐忠傑在將來的某天,進行撬動曆史的杠杆,徹徹底底的影響某些曆史事件。

  甚至是,徐忠傑可以這麽說,他要在這裏培植屬於自己的勢力,留待將來統轄並州所有,乃至是要成為這片土地的真正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