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七章 塵埃落定(二)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8-29 08:52      字數:4124
  她思前想後,還是決定不跟著攝政王一行人回都城,她還得去找顧廷楓,再這樣下去,她得什麽時候才能見到顧廷楓,要是萬一到時候顧廷楓娶妻了,她可怎麽辦?

  攝政王歎口氣“罷了,罷了,你執意如此,本王也不勉強你了。”

  聞言,高嫣驚喜的作揖感謝“多謝王爺,多謝王爺體恤,高嫣感激不盡。”攝政王答應讓高嫣離開,因著高嫣迫切的要離開,連夜攝政王就派了幾個武功高強的侍衛一路護送高嫣,讓她能平平安安的抵達黎國京城。

  翌日清晨,柳鶯鶯有些羞澀的看著正在桌前用膳的皇帝,想起昨晚他們成了真正的夫妻,她覺得很高興,能有這樣一次回憶,日後便不覺得遺憾。皇帝回頭看了柳鶯鶯一眼,發現她正垂著眸,不知道在想什麽,剛想開口說話,就聽門外響起攝政王的聲音。

  很快,皇帝便起身離開,柳鶯鶯略微鬆口氣,找了衣裳穿起來。高嫣離開,那是在皇帝的預料之中,他就知道高嫣心有所屬,不可能會入宮。隻不過高子原是蘭國的忠臣,他不能讓其他對蘭國忠心耿耿的大臣們寒了心,才會想著讓高嫣入宮。這下高嫣徹底離開,他能鬆口氣,回去跟柳鶯鶯說開便是。

  得知高嫣離開了,柳鶯鶯詫異的張大嘴巴,這怎麽可能?她真的不願意入宮陪伴著皇帝,真不知道高嫣是怎麽想的,她搓手可得的東西,那是別人想了一輩子未必能得到的?

  皇帝見狀,淡聲道“你現在可還想著離開朕?”

  “沒有,妾身隻是要將後位讓給高姑娘,並非要離開皇宮,除非聖上厭惡妾身,要趕妾身出宮。”深呼吸一口氣,柳鶯鶯抬起頭告訴自己不要害怕,說出真正的想法,這裏隻有她和皇帝兩個人。

  皇帝伸手彈著她的腦門,寵溺道“這還差不多,告訴你,你這輩子既然入了皇宮,就隻能一輩子留在朕的身邊陪著朕,不管你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朕都這麽自私。”

  “沒有,沒有,妾身願意留下來,妾身真的願意留下來,隻是妾身以為您會嫌棄妾身,妾身出身。。。。。。”柳鶯鶯急忙解釋,不願意讓皇帝受委屈。

  皇帝輕笑了一聲,摟著柳鶯鶯入懷,打斷了她的話,“噓,這個話以後不許胡說,柳尚書寵妾滅妻,回頭等我們回都城,朕自然還要找他算賬,你且等著便是。日後就安心留在朕的身邊,陪著朕,有什麽盡管開口告訴朕便是。”兩顆心越發的靠近,通過這一次,皇帝看的出來柳鶯鶯對他的喜歡,這就夠了。他不確定愛柳鶯鶯,但可以肯定,他喜歡柳鶯鶯,這或許就夠了。

  高嫣笑眯眯的看著不遠處的顧廷楓,能在這裏遇上他,實在是太好了,不過她大腦一轉,勒緊手中的韁繩朝顧廷楓的方向跑過去。高嫣,那是高嫣,真的是高嫣,實在是太好了,能在這裏遇到高嫣,老天爺待他真的不薄。

  沒等高嫣停下來,顧廷楓已經停下來,從馬車上跳下來,等高嫣從馬上跳下來,他一把將高嫣摟在懷裏,緊緊的摟抱著,許久都不肯鬆開。原本想捉弄顧廷楓一番的高嫣,如今看來,怕是也不合適了,隻能任由著顧廷楓摟著,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對他們倆指指點點,高嫣有些受不了,隻能低下頭。

  很快,顧廷楓將高嫣打橫抱起,兩人坐上了馬車,才能舒服一些。

  顧廷楓緊緊的握著高嫣的手“我找了你兩個多月,一直都沒找到你,一得知你父親過世的消息,我便請假來找你了。噓,你先什麽都不要說,聽我說,我之前沒有勇敢的留下你,告訴你,我喜歡你,從你第一次救下我的時候,我就已經喜歡上你了。這是我太膽小、懦弱了,我不敢邁出第一步。現在我改變了,高嫣,你能給我一個機會嗎?以後我會一直守護著你,你想留在哪裏,我都可以答應。”頗為的緊張的一口氣將話說完。

  從他的行動中,高嫣感受到顧廷楓對她的喜歡,還有什麽不答應,自然是滿口答應了。顧廷楓激動的抱著高嫣,道“你說的是真的嗎?你真的答應我了,太好了,太好了!”能這樣抱著高嫣,真是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似乎比他中舉中了,還要激動和興奮。

  兩人找了一間客棧,商量著接下來該怎麽辦,還有十日就要新年了,兩人合計著,必須得去蘭國都城拜見平昭公主。要是一路上趕回蘭國的話,怕是要一個月,還不如就先回都城陪著平昭公主,兩人能拜堂成親,那是最好了。再然後顧廷楓想好了,將平昭公主和高嫣一起帶回黎國。

  高嫣對此倒是不讚成,她搖搖頭“母親有她自己的想法和意願,她未必願意回京城,到時候別勉強她。”直覺告訴她,平昭公主不想回京城,想留在都城陪著父親,他們倆之間的感情或許沒有外人看的那麽濃烈,不過她能感覺的出來,平昭公主對父親的喜歡,那是深藏在心底,錯過就錯過了,希望下輩子父親能早些遇到喜歡的人,並且能夠陪伴她一輩子。

  周蘭碟無奈的看著李平,自從得知她懷著身孕,李平便一直不肯上朝,連府邸都不出,便一直留在她身邊陪伴著。並不覺得是件好事,李平既然回京城,她就安心了,他大可以回到朝堂之上大展拳腳,不要因為她和孩子而影響了他。為此周蘭碟還給顧廷菲寫信,讓她幫忙勸勸李平。

  顧廷菲的回信很簡單,讓她自己勸。周蘭碟“。。。。。。”這還是不是李平認下的妹妹,怎麽感覺像是在看熱鬧呢?

  李平給周蘭碟端來早膳,輕聲道“好了,別發愣了,快些過來,我讓廚房特意給你準備了你愛吃的蘿卜絲包子,這是剛出鍋的,快點過來吃,待會冷了就不好吃了。”這是周蘭碟昨日隨口一說,沒成想李平記在心上,周蘭碟覺得心裏很暖,起身朝李平走過去,沒有坐下,而是緊緊的抱著李平,將腦袋埋在他的胸膛裏。

  李平狐疑的看著周蘭碟,緊張道“怎麽了,是不是哪裏不舒服了,快些告訴我,我去請大夫。”說話間已經伸手拉開周蘭碟,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大量起來,生怕她出差錯。

  噗嗤一聲,周蘭碟笑出來,拎起拳頭捶打李平,蹭道“我沒事,不是跟你說了,讓你去上朝,你怎麽又留在府上了,我沒事,真的沒事。”

  “我不想去上朝,我連將軍都不想做了,我隻想陪著你們倆,難道你們倆也嫌棄我?那可不行,你們倆不能嫌棄我,我。。。。。。”李平有些惱怒了。

  周蘭碟見狀忍住眼底的笑意,伸出玉手捂住他的嘴唇,溫聲道“我和孩子當然不會嫌棄你,隻是你總留在府上,朝堂之上的事你真的不管了?你可別到時候抱怨我和孩子,我們倆牽絆著你,讓你沒辦法完成你心中的想法。隻要你不離開京城,我和孩子都支持你,噓,你現在什麽都不要說了,聽我的話,陪我吃完早膳就去軍營。”李平因著之前蘭國前線,對她心存愧疚,周蘭碟能感受到,這麽長時間的陪伴,她覺得夠了,不需要再懲罰李平。

  李平剛準備搖搖頭,隻見周蘭碟冷著一張臉,他歎口氣,將她摟在懷裏,道“好,好,好,我聽你的,別不高興了,快些吃包子,嚐嚐看味道如何。”這才讓周蘭碟高興的笑起來,能讓李平不每天看守著她,真好。

  因著年關將至,程子墨一早就出門,得趁著這幾天將朝堂之上的事安排好,如此等到除夕的時候才可以專心致誌的回府陪著顧廷菲和孩子們。原本顧廷菲給福安郡主寫信,一來問問福王的身子,二來想問問福安郡主和程勳是否能回京城過年,三來他們倆因著朝中的事繁忙和媛姐剛出生兩個多月,暫時也不能離開京城,覺得對他們愧疚,身為晚輩,沒能孝敬長輩,陪伴在他們身邊,讓他們享受兒孫繞膝的歡愉。

  今日收到了福安郡主的來信,福王的身子還是老樣子,時好時壞,大夫說年紀大了,一切都做好提前準備。顧廷菲和程子墨兩人忙碌著,福安郡主能了解,不用他們來回奔波,但若是有時間的話,她還是希望程子墨能回雲貴一趟,福王這些日子時常念叨著他,說起程子墨小時候餓趣事。

  另外福安郡主還問了曦姐和媛姐的近況,從書信裏能看的出來,福安郡主對兩個小孫女甚是喜歡,還派人送來了不少雲錦給她們做衣裳,與此同時,顧廷菲還從春珠手中接過兩件精致的小衣裳,這是最好送來,想來不是福安郡主親自做,便是身邊的嬤嬤給媛姐做的。

  還有不少雲貴的特產,顧廷菲派人去將曦姐叫來,得知是祖母送來的,曦姐別提多高興了,剛想激動的跑過去,但又顧慮的看著顧廷菲一眼,生怕她覺得自己沒規矩。得到顧廷菲的首肯,曦姐才忙不迭的跑過去仔細的看起來,滿滿一院子的寶貝曦姐下午有的忙了。

  皇帝今日興致似乎不高,大公主伸手觸碰著他的手臂,問道“你怎麽了,是不是有什麽心事?”

  麵對大公主的狐疑,皇帝輕笑道“你說笑了,朕哪有什麽心事?”沒有心事,那就好,大公主也沒有刨根問底。

  很快太傅離開,大公主和皇帝各自回寢宮,自從李太後過世,皇帝終於能睡一個安穩覺,徹底的舒心。程太後是他的嫡母,從前有李太後壓她一頭,因著大公主的緣故,程太後跟他特別疏遠,為的便是保護她們母女倆的安危,皇帝很清楚,並不會責怪程太後。

  想想他的祖母惠太妃和母妃,她們同樣是為了保護他而死了,這件事他永遠都會記著,那個下午,祖母將他交到身邊,仔細的叮囑他,千萬要小心宮裏的一切。有宮裏近一年多的經曆,再次回想起來,祖母早就在替他謀算了,雖說祖母在外人看來,可能並不是什麽好人,但是在皇帝心底,她便是最好的祖母,他會一輩子記著祖母對他的好,這個皇位來之不易,他得珍惜,做一個好皇帝,不能辜負了祖母、母妃還有先帝等人對他的重托。

  夜深人靜的時候,他會夢到過世的大皇子,李太後猜測跟祖母有關係,其實祖母的確逃脫不了幹係,是祖母要求他跟大皇子去涼亭處遊玩,但是他並不知道,當時祖母在宮裏安插了人手,要殺了大皇子,讓他取而代之。隨著年歲增長,皇帝不認同惠太妃的這種奪位方式,可如今他能怎麽辦,惠太妃和李太後等都已經過世,他隻能珍惜眼下,這將是他心底永遠的秘密,不可能告訴任何人分享,連大公主都不行。

  大公主至少比他幸福,還有程太後活著,陪伴在她身邊。不,不對,他還有姨母和曦姐,不是嗎?皇帝眼底劃過一絲暖意,除夕夜他得纏著程子墨,一起去平昭公主守歲才行。偌大的皇宮,讓他覺得淒冷和孤寂。

  攝政王和帝後接連趕路,終於在十二月二十八回到了蘭國都城,攝政王跟皇帝聯手為了鏟除國師,對於忍辱負重的攝政王,百姓們紛紛夾道歡迎,攝政王坐在一輛馬車上,帝後坐在一輛馬車上,很快,一行人浩浩蕩蕩的抵達了皇宮門口。攝政王準備回攝政王府看看看,就算都燒為灰燼,他也得回去看看。

  卻被皇帝挽留了“皇叔,既然到這了,就陪朕進去走走。”說起來攝政王也是皇子,年幼的時候也是在宮裏長大,這裏也有他很多美好的回憶、皇帝盛情難卻,攝政王也不好推辭,便跟在他身後入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