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二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一)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8-24 08:27      字數:4262
  忽然,攝政王身穿鎧甲站在城樓上的時候,國師一個眼神,瞬間帝後的馬車被身邊的侍衛破壞。攝政王眸光微閃,緊盯著國師,沒錯過他臉上任何細致的表情。

  伴隨著國師哈哈哈的笑聲,帝後兩人被侍衛押著站在城樓之下,隻聽他朝攝政王喊道“看到沒有,現在帝後在我手中,你能奈我何?”他之所以攛掇皇帝禦駕親征,為的便是要帝後的性命,嫁禍給攝政王,從此他在朝堂之上就可以高枕無憂。就算攝政王奪下了蘭國十座城池,又能如何,他一樣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失去了人心,什麽都沒了。

  攝政王麵色不改,質問道“盧振華,你到底要作甚?你身為當朝國師,豈能挾製帝後,還不快些命人將帝後鬆開!”盧振華乃是國師的名諱,在場的諸位怕是也隻有攝政王能稱呼。

  “攝政王,你有什麽資格命令本國師?你現在是蘭國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有什麽資格在我麵前耀武揚威?我告訴你,今日我既然敢這麽做,就必定不會留你們的小命。”國師眼底劃過一絲陰冷,他早就當著攝政王妃和瑤瑤的牌位發誓,定然要將攝政王的頭顱看下來,祭奠她們母女倆,帝後隻不過是陪襯罷了,他的目的在於攝政王。隻要攝政王一死,他的大仇得報。

  手背上青筋凸起,緊緊的蜷縮起來,捏的咯吱作響的攝政王站在城樓上,居高臨下俯身看著帝後,見他們兩人麵色不改,鎮定自若,這個皇後倒是讓他刮目相看,隨後再將目光轉移到已經瘋癲的國師盧振華的身上,平靜道“你說本王是亂臣賊子,那你又算什麽?盧振華,你才是百姓口中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陷害本王,將本王從都城驅除出去,你以為你就能一步登天。本王告訴你,絕對不可能,本王身後有十座城池做後盾,本王不會畏懼你!若是你識趣些的話,就快些將帝後給放了。”

  畢竟國師手中有帝後,沒人敢輕舉妄動,萬一真的讓國師傷害了帝後,帶來的後果可不堪設想。現在攝政王隻能期待著用言語能將國師給說動,可許久後,他發現國師是冥頑不靈,根本聽不進去他說的分毫,仍舊固執己見。

  攝政王甩甩袖袍,雙手背後,抬起頭輕蔑道“攝政王,你想讓我放了帝後,豈能那麽容易。對了,你這般著急要救帝後,加上你又是皇帝的嫡親叔叔,要不然你就從城樓上下來,你來替換皇帝,如何?”玩味的把玩著手中的玉扳指,這出戲越來越好看了,今日他心情大好。

  攝政王身邊的親信臉色微變,國師這是說的什麽話,要讓攝政王下去替換皇帝,那怎麽行呢?萬一皇帝和國師兩人聯手做局,那麽攝政王一旦下去,那他就沒命了。親信都能想到的事,攝政王也猜想到了,現在他在心底想著,到底該作何選擇?

  柳鶯鶯輕看皇帝一眼,似乎再問,接下來該怎麽辦,真的讓攝政王下來替換皇帝,國師也未必會真的放過皇帝和她。最好的辦法便是攝政王跟國師痛痛快快的打一場,隻要攝政王贏了,他們就沒事了。柳鶯鶯始終不相信攝政王會謀反,早就聽聞攝政王是大英雄,皇帝年幼之時,要不是有攝政王力挽狂瀾,用強有力的手段輔政,朝堂之上哪能這般安心。

  可惜遇到狼子野心的國師盧振華,他本就出身世家,那些看攝政王不順眼的世家們聯手起來,將國師盧振華給推舉出來,為的便是能跟攝政王在朝堂之上一較高下,他們為了一己之私,陷害皇帝於不利,柳鶯鶯現在忽然明白了,皇帝做下禦駕親征的決定有多麽艱難了。

  留在都城裏,他還是個傀儡皇帝,大臣們根本就不聽從他,也不服他管教,那些禁衛軍也不聽從皇帝差遣。皇帝之所以禦駕親征一方麵可以看清楚國師的真實麵目,看看他到底要作甚?另外一方麵皇帝可以看清楚攝政王,他到底是一心輔政的攝政王,還是別有居心的亂臣賊子,通過這一次能看清楚兩人的真實麵目,皇帝不介意以身犯險,他的小命算起來其實根本就不值錢了,隻可惜柳鶯鶯執意要跟著他一切過來,是皇帝萬萬沒想到的。

  若是這次能活著離開,再次回到都城,皇帝在心底暗自發誓,他一定會讓柳鶯鶯得償所願,能不畏懼自己的危險,在這個時候陪伴著他的女子,必定是心裏喜歡他,能有這份感情,皇帝也不枉此生。

  接受到皇帝遞過來靜觀其變的眼神,柳鶯鶯略微安心一些,可難免還是有些擔憂攝政王會作何選擇,國師最終的目的到底是什麽?會不會真的是要了他們兩人的性命,皇帝他可是一國之君,國師他真的喪心病狂,已經徹底瘋癲了。

  國師輕笑了一聲“攝政王,都快半個時辰過去了,你考慮的怎麽樣了?是不是不願意下來替換皇帝,想來也是,你可是堂堂的攝政王,背後擁有十座城池做後盾,為何要為了一個空有血緣關係而不信任你的皇帝而向本國師屈服呢?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點,本國師很讚同,攝政王覺得如何?”

  也好讓攝政王身邊的親信們瞧瞧攝政王到底是什麽樣的人,先帝臨終前將皇帝托付給他,讓他輔助皇帝,如今他很珍惜自己的性命。

  柳鶯鶯時不時的朝皇帝看過去,發現皇帝鎮定自若,坦然應對,她在心底告訴自己,不要畏懼,不要恐慌,有皇帝在,大不了兩人就一起赴死,隻不過能做皇帝的皇後,她此生無憾。

  驀的,攝政王溫聲道“好,本王答應你,可以下去替換皇帝,但是你必須後退一百米。”不僅國師可以提出要求,攝政王也可以提出要求,國師眯著狹長的雙眸,張開手臂,開始向後退。現在的攝政王慢慢鬆開一直蜷縮的拳頭,沉著的走下城樓,很快,攝政王熟悉的身影出現在城門口,不可否認的是,那一刻,皇帝懸在半空中的心落地了,叔侄倆飛快的看了對方一眼。

  攝政王站在城門口,停下了前進的腳步,對著國師等人大喊“盧振華,本王已經下來了,你快些讓你的人放了帝後。”

  這時的國師也停下腳步,沉聲道“我記得很清楚,方才我說了隻讓你替換皇帝,可沒說要連皇後一起放了。本來我也沒想為難我們的皇後娘娘,可誰讓她對皇帝用情至深,非要跟著一起來,那就怨不得旁人了。聖上、皇後,你們兩人隻能有一個人替換攝政王,你們倆自己選擇吧!”

  話音剛落下,就聽柳鶯鶯鎮定道“自然是換聖上了,聖上乃是一國之君,他是蘭國的天子。”她的小命遠遠抵不上皇帝重要,皇帝別有深意的朝柳鶯鶯看了一眼,沒吭聲。

  國師冷哼了聲,“好的很,攝政王,你到時快些來啊,等你再走二十步,本國師就放了皇帝,如何?”帝後情深這出戲,他不願意再看下去,這樣會讓國師想起過世的攝政王妃和瑤瑤母女倆,對攝政王的恨意就更深了。攝政王妃是他的心頭之愛,卻為了攝政王,拋棄了他,這讓國師很不能接受,想起攝政王都被這一切蒙在鼓裏,國師心底又覺得得意幾分。

  程子墨在黃陵被刺傷,暫時還不能回到朝堂之上,得在府上靜養些時日。齊豫和蘇明和雖說隻是受了皮肉傷,但是李鸞和方如煙特別的擔心,讓他們倆暫時也別回到朝堂之上,因而今日的朝堂之上,李太後覺得特別的痛快,程子墨等人不在,朝堂之上自然是以她這個垂簾聽政的李太後馬首是瞻,尤其謝洵和劉禦史配合的特別好,讓她頗為滿意。

  趁著這一次程子墨等人受傷,她得抓緊時間提高謝洵和劉禦史在朝中的地位,還有在六部安插她的人手,等到程子墨等人重新回到朝堂之上的時候,便會發現早就沒有他們的容生之地。今日李太後當眾宣布,接下來的政務便交由謝洵和劉禦史等人處置,沒了程子墨等人在,那些昔日向著他們的大臣們,個個敢怒不敢言,也隻能惹著。

  李太後雷厲風行,若是誰敢忤逆她,亂棍打死便是下場,為了他們脖頸上的項上人頭,他們隻能忍著。李太後率先站起身離開,程太後隨後跟著離開。回到寢宮的李太後,特別的高興,給寢宮內的宮人們統統賞賜了一番,再躺在踏上眯著眼睛歇息一會,聽到輕快的腳步聲,一睜開眼,原來是高達來了。

  他伸手握著李太後的玉手,輕聲道“微臣見過太後,千歲千歲千千歲。”李太後橫掃了一眼,道“你怎麽來了?”

  “自然是想太後了,微臣便過來看看。”高達毫不猶豫的說出口他對李太後的思念。聽著這話,李太後心花怒放,麵上鎮定道“快去忙你的事,哀家也有些累了。”他們日後能在一起的時間多了去了,也不在乎這一時半會。

  臨走前,高達親吻著李太後的麵頰,才依依不舍的抬腳離開。等他離開後,許久李太後才回過神來,並非她對不住先帝在先,而是先帝對不住她,心底藏著顧廷菲,深愛這顧廷菲,到頭來,她這個皇後一切都為顧廷菲做嫁衣,當然不行了!先帝深愛顧廷菲,留下遺詔讓顧廷菲的女兒曦姐做皇後,她百般不樂意。

  本來李太後也沒打算留著小皇帝,那可是她的殺子仇人,這些日子她備受煎熬,每每夜深人靜的時候,她都睡不著覺,夢到她的兒子在夢裏胡鬧,要她替他報仇。她的兒子原本是嫡長子,可以繼承皇位,卻被如今的小皇帝給殺了,雖說主謀惠太妃和顧側妃已死,但是這件事沒那麽容易過去,喪子之痛李太後絕對不能容忍,她得報複回來。

  想要了程子墨和齊豫等人的性命特別的簡單,隻是李太後不願意就讓他們這樣沒了,她得讓他們對她俯首稱臣,屈辱的活著,才是對他們最好的報複。

  大公主坐在書案前寫了好一會的字,有些累了,便放下手中的毛筆,移步到桌前,狐疑的看著程太後,發現她兩樣目視前方,空洞無神,連她靠這麽近都沒察覺到。於是乎,大公主伸出細嫩的小手放在李太後的麵前,上下揮動著,叫道“母後,母後,母後,您在想什麽呢?”

  回過神的程太後二話沒說,便一把將大公主摟在懷裏,緊緊的摟在懷裏。好半晌,程太後鬆開大公主,在她耳邊低聲道“思姐,跟母後離開皇宮,好不好?”離開皇宮,大公主不明白,程太後在說什麽,為何要離開皇宮,她們在宮裏不是好好的嘛~!

  程太後愛憐的撫摸著大公主的臉頰,要不是為了大公主,她早就不活了。可憐她的女兒什麽都不知道,現在是山雨欲來風滿樓,連程子墨和齊豫等人都被刺殺了,那麽接下來會是什麽,可想而知了。程太後每日在朝堂之上如坐針氈,她根本就不應該當初答應程子墨,和李太後一起垂簾聽政,她隻是個擺設罷了。朝堂之上的政事她不清楚,也插不上嘴,每每坐著都覺得難受極了。

  尤其這一次程子墨等人被刺殺,對程太後的打擊特別大,讓她無比的恐慌,接下來將有大事發生。果不其然,等離開大公主的寢宮還沒走到自己的寢宮,程太後就被李太後半路請到她的寢宮去了。程太後內心百般不願意去,可她能拒絕嗎?

  李太後看了一眼程太後,讓她坐下來,“既然來了,那哀家就開門見山,不跟你兜圈子了。想必經過這段時間在朝堂之上垂簾聽政,你也發現了,你對朝政根本就一竅不通,每每坐著都是浪費時間罷了。今日哀家請你過來,是想讓你從朝堂之上退出去,你覺得如何?”自己主動退出去還能留下一些僅存的顏麵,要是被李太後等人從朝堂之上轟出去,對大家都不好。

  程太後毫不猶豫道“謹遵太後懿旨。”識時務者為俊傑,李太後勾唇冷笑“好了,下去吧!對了,哀家希望明日聽到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