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應對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8-20 08:19      字數:4161
  皇帝沒吭聲,倒是柳鬆鶴,心底越發沉下來,平昭公主這話是何意思?高子原什麽時候將柳鶯鶯認下做義女,他是半點兒都不知曉,此外高嫣還被高子原定下婚事,他們怎麽一點兒風聲都沒聽到。平昭公主說的到底是真是假,還需要辨別一番。

  至於她說的原因他知曉,他知道什麽,柳鶯鶯跟她的母親宋氏一般,不討人喜歡,怎麽可能入的了高子原的眼,這其中一定還有其他平昭公主未出口的原因。柳鶯鶯這個該死的丫頭,她身上流淌著柳家的血脈,這麽多年,養在尚書府,卻身在曹營心在漢,他白費了那麽多錢財,最後卻為他人做嫁衣。

  國師在心底哼了一聲,不管平昭公主說的是真還是假,都不重要,他們總不能去問一個死人,之所以讓高嫣入宮做皇後,那是想要瓦解之前攝政王的黨羽,其中高子原離世想來已經讓他們警惕,接下來便是讓高子原唯一的女兒入主中宮,徹底了斷了那些老臣們再想效忠攝政王的念頭。

  如今的攝政王奪取了蘭國的兩座城池,已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已經用不著他再花心思給他安插罪名。有平昭公主出麵,這柳鶯鶯必須得留在宮裏了。說起來,不能小瞧了柳鶯鶯。此外平昭公主是黎國的長公主,在高子原過世後,仍舊留在蘭國都城,對他們來說,是更重要的籌碼。

  攝政王也得罪了黎國,奪走了黎國的兩座城池,想必黎國對他也是恨之入骨,到關鍵時刻,平昭公主能起決定性的作用。

  最後國師提議讓柳鶯鶯繼續做皇後,隻不過目光朝柳鬆鶴看過去,笑道:“早就聽聞柳尚書的千金柳芬芬是京城的才女,才貌出眾,國色天香,不如就冊封為貴妃,與皇後娘娘一同伺候聖上,你覺得如何?”二女共侍一夫,這也算是對柳鬆鶴的榮寵了。

  兩個女兒都入宮為妃,日後若是她們肚皮爭氣一些,日後更多更大的榮寵等著他,還有什麽拒絕的理由。柳鬆鶴五味雜陳,要是柳鶯鶯不是皇後的話,他必定二話不說,就同意讓柳芬芬入宮為妃,恰好也是柳芬芬自己的訴求。二女共侍一夫,聽著是件美談,可實際上,他非常不喜歡柳鶯鶯。

  畢竟她是皇後,日後在宮裏處處高柳芬芬一等,壓她一頭,不能答應這件事,可柳鬆鶴該找什麽樣的理由拒絕國師,得想好了,不能得罪了國師。

  平昭公主搖搖頭:“此事怕是不用這麽著急,帝後剛大婚,國師就迫不及待的冊封柳尚書的庶女做貴妃,怕是於禮不和,本宮覺得,柳家出一個皇後,榮耀已經夠了。國師器重柳尚書,也不必如此!”

  國師心裏異常的惱怒,他剛告訴自己,要給平昭公主臉麵,她就蹬鼻子上臉了。柳鶯鶯代替高嫣入宮做皇後的事,他可以不去計較,現他做下的決定平昭公主怎麽可以插手?

  帝後兩人很識趣的各自低著頭喝茶,此時的他們並不適合插嘴,還是靜觀其變,兩人交換了眼神,達成了共識。

  國師輕哼了聲:“公主這是在指責我了?”

  “國師若是這般想,本宮也沒辦法,本宮隻是覺得一事歸一事,不用牽扯其他的事。柳尚書一門榮寵,不必都放在女子身上。早就聽聞柳尚書寵愛庶女,忽略嫡女,今日竟然連國師也偏愛這庶女,真不知道這庶女有何魅力,依本宮看來,國師這些年為蘭國操心勞累,不如這樣,就讓此等才貌出眾,國色天香的女子嫁給國師,讓她好生伺候國師,也不枉費國師對蘭國和柳尚書這般的殫精竭慮。”平昭公主麵色平靜,緩緩道來。

  這話也隻有從她嘴裏說出來,才能讓國師和柳尚書都沒辦法跟她絲帕臉皮,若是讓帝後兩人說的話,他們倆可沒立場和資格提出來,就算提出來,也會遭到兩人的反駁。

  柳鬆鶴心底一驚,倒吸一口冷氣,讓他的寶貝女兒柳芬芬嫁給國師,當然不行了。國師可不是和善之人,芬芬是他的寶貝女兒,自然不能嫁給他受苦,柳鬆鶴可不敢做國師的嶽父,夾在國師和皇帝中間,那就更加難受了,光是想想,柳鬆鶴都覺得頭疼。平昭公主也是煩人,怎麽提出這樣的要求。

  國師眸光微閃,冷聲道:“多謝公主美意,隻不過我並沒有娶妻的打算,要讓公主失望了。”

  “哦,那真是太可惜了,國師年輕有為,儀表堂堂,又是蘭國的重臣,沒有娶妻的打算真是可惜的很。不過也沒關係,等日後國師想娶妻了,本宮一定替你做媒,今日的事就到此為止,不用再議了。”平昭公主的理由很充足,她是黎國的公主,一言一行代表了黎國,無須對國師卑躬屈膝。再說國師算什麽,皇帝和皇後都還沒說話,他就這般霸道的做主。

  另外攝政王謀反和高子原過世這件事,根源都在國師身上,平昭公主半寸長的指甲蜷縮起來,掐進肉裏克製住,不能讓他們看出來,她對國師有滔天的恨意。此次國師敗下陣來,有平昭公主出麵,柳鶯鶯這個皇後之位便是坐穩了。

  柳鬆鶴意味深長的看了一眼柳鶯鶯,這個丫頭跟他不親近,早就攀上高家的高枝,回去得狠狠的質問宋氏一番,這便是她教養出來的好女兒。

  眾人都起身了,隻見平昭公主回頭看著國師:“攝政王妃乃是黎國的大公主,當今黎國聖上的姑母,她和兩位小郡主的身後事就有勞國師多費心了,切莫因著攝政王的緣故,牽連到她們。”

  國師定定神,靜靜的看著平昭公主,這些日子以來,就他對平昭公主的了解,不像是這般愛出風頭的人,平日也都是謹言慎行,怎麽這會偏幫起柳鶯鶯來,還提出要厚葬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這件事根本就不用平昭公主提醒,攝政王妃那是他最愛的女人,還有瑤瑤,那也是她的女兒。平昭公主當麵提出來,的確讓國師覺得難看和惱怒,他不鹹不淡的哼了聲,算是應下。

  平昭公主微微笑道:“那本宮就代替黎國,多謝國師深明大義。”

  深明大義,國師根本就擔不起這四個字,這是平昭公主對他**裸的嘲諷罷了。

  平昭公主、國師和柳鬆鶴三人都離開禦書房,皇帝目光深沉的看著柳鶯鶯,道:“這第一關你算是過了,接下來還不知道有多少關,你可得有心理準備。”當這個皇帝就如同傀儡一般,未必能護著柳鶯鶯,她還那麽年輕,沒不要將心思都花在他的身上。

  柳鶯鶯清淺道:“這是妾身的選擇,妾身會堅持下去。”隻要能一直陪在皇帝身邊,對她來說,這已經是老天爺給她的厚愛了,她得珍惜。皇帝扯了扯嘴角,甩著袖袍朝書案前走去,他得批改奏折了。柳鶯鶯見狀,自覺的退出禦書房,不再打攪皇帝。平昭公主坐上回府的馬車,揚長而去。

  國師憤憤不平的看著離開的馬車,回頭看了一眼柳鬆鶴,隻見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還沒等國師質問,他就率先道:“國師,此事微臣事先一點兒都不知曉,微臣可以對天發誓,真的不知道啊!微臣也被蒙在鼓裏,要不是今日傳出這樣的消息來,微臣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知道。”

  國師從鼻端發出沉重一哼:“哦,是嗎?柳尚書,你說的話真的讓人不可信。你生出來的嫡女做了高家的義女,成了當今的皇後,你竟然不是第一個知道的人,你讓我如何相信你?

  再者,你的女兒應該是住在你府上,人是怎麽不見了,你不要告訴我,你也不知道!行了,柳尚書,我不想再聽你解釋什麽,一個月後,我要見到你的庶女入宮做貴妃,要不然的話,你這個戶部尚書也別想做了。你不要覺得你的女兒是皇後了,我就不能動彈你了。可別忘記了,朝堂之上的事都是我說了算,不信,我們就走著瞧好了。”絲毫不給柳鬆鶴解釋的機會,怒氣衝衝的坐上馬車回府。

  柳鬆鶴癱坐在地上,額頭上密密層層的細汗直往下滴落,後背早就濕透了,就別提了。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了尚書府,陳姨娘和劉芬芬早就在大廳等著他,見到柳鬆鶴回府了,她們倆對視一眼,各自走上前,左右攙扶著柳鬆鶴坐下來,對他噓寒問暖,給他倒茶。

  連著喝了五杯茶,柳鬆鶴的心緒才平靜下來,國師提出讓柳芬芬做貴妃的提議被平昭公主否定了,很顯然平昭公主特別袒護高家認下的義女,也就是如今的皇後,他的嫡長女柳鶯鶯。可國師的話要是不聽的話,他就做不成戶部尚書了,國師分分鍾可以找借口陷害他。

  連攝政王那麽英雄的人物都被國師算計了,又何況是他?再抬起頭,柳鬆鶴看著柳芬芬的目光都看著愧疚,他這麽寶貝的女兒,竟然要屈居在柳鶯鶯之下,他不甘心,還有一個月的時間,他得慢慢想想法子,該怎麽樣才能完成國師的心願。不可否認,有句話國師說的一點都沒錯,就算柳鶯鶯做了皇後,也不能光耀柳家的門楣。

  朝堂之上的大權都掌握在國師手中,皇帝不過是個擺設罷了,手中沒有權勢,之前有攝政王在,沒人敢對皇帝不敬,就連國師也得對皇帝禮讓三分,現在一切都變了,大臣們都以國師馬首是瞻。

  柳芬芬噘著嘴道:“父親,姐姐她真的嫁給聖上,做了皇後?”這一定不是真的,肯定是騙人,柳鶯鶯她也不是高家的嫡女,怎麽可能嫁入宮中做皇後。

  柳尚書略微歎口氣,將平昭公主說的話又重複了一遍給陳姨娘和柳芬芬聽,希望她們倆別再追問下去。

  陳姨娘倒是沒啃聲,能沉得住氣,可柳芬芬還是個小姑娘,加上自幼被柳鬆鶴捧在手掌心,她當下就吼道:“不行,父親,這絕對不行。若是柳家的姑娘做皇後的話,那也應該是我才對。父親,您一定要幫幫我,這個皇後之位是我的,她憑什麽,憑什麽?姨娘,您別拉著我,我才是父親最寵愛的女兒,姨娘。”陳姨娘見到柳鬆鶴的臉色不太好,急忙拉扯著柳芬芬的衣袖,示意她別說了。可這個丫頭根本就不聽陳姨娘的話,還在纏著柳鬆鶴。

  驀的,柳鬆鶴怒吼了一聲:“行了,此事我心裏有數,什麽都不要說了,都各自回屋歇著,讓我耳根清靜清靜!”陳姨娘和柳芬芬麵麵相覷,真的生氣了,陳姨娘不由分說的將柳芬芬拉走了。

  程子墨將密信遞給顧廷菲,她狐疑的看起來,這是什麽?再仔細看著,原來是平昭公主寫的,高嫣已經趁著高子原下葬之日,被她催促著來黎國京城,之所以提前寫信給顧廷菲,那是希望高嫣到京城後,兩人能幫忙照顧著她。高嫣是高子原最疼愛的女兒,臨終前唯一不放心的便是她的親事,平昭公主此生不會再回到黎國,落葉歸根了,高嫣的親事就交給顧廷菲。

  若是她跟顧廷楓兩人真的兩情相悅,便讓他們成婚,高子原臨終前也應下這門親事。若是顧廷楓喜歡的另有他人,就不用強求這門親事,希望顧廷菲多開導開導高嫣。總而言之就是一句話,讓顧廷菲照顧好前來投奔他們夫妻的高嫣,平昭公主就安心了。

  顧廷菲下意識的捏著書信,看著程子墨焦慮道:“子墨,這可如何是好,姑母來信說嫣兒已經在來黎國的路上,可哥哥他則是去了蘭國接嫣兒回來,他們倆萬一在路上岔開了,那可不好了。我們得想想法子,能盡快讓他們倆相遇才是。”若是單向就沒問題,可雙向讓人擔憂。

  程子墨輕笑著揉捏著她的發絲,靠在她耳邊,道:“沒問題,此事包在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