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二)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8-15 08:18      字數:4180
  走水了,他剛從攝政王府回來沒多久,怎麽好端端的就走水了,這似乎不太可能?國師迅速的帶著一群侍衛朝攝政王府的方向趕過去,一定要等他!等國師再趕到的時候,偌大的攝政王府已經在風的吹拂下,火勢蔓延開來,誰也救不了還困在王妃裏的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

  國師大聲的吼道“你們還愣著幹什麽,還不快些進去救人!”攝政王妃和瑤瑤還在裏麵,那是他最親近的人,她們母女倆絕對不能出事,這一定是有人要陷害她們母女倆!侍衛們你看我,我看你,各自眼底都寫著拒絕,不願意進去救人,並非他們不肯,而是火勢蔓延開來,他們再進去也救不了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進去也隻有死路一條。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寧願不進去,就在外麵等著給她們收屍就行了。

  不可能,一個時辰前,還在他懷裏的攝政王妃,這會就要跟他天人永隔了嗎?他不能眼睜睜的看著她們母女倆被活活的燒死,好,既然他們都不肯進去,那他進去便是。國師一抬腳,要往火中衝,被管家等人緊緊地拉住,不能讓他進去,國師那是他們的主子,萬一他出什麽事,他們這些人往後的日子可怎麽辦?

  榮華富貴可還得繼續享受,不能讓國師出事。最後麵對執意要進去救人的國師,管家心下一橫,伸手從背後將國師打昏過去,讓侍衛們帶著他回府。攝政王也算曾經是蘭國的英雄,如今他的王妃連同兩個小郡主沒了,實在可惜的很,不過這樣不太好,他們日後想要抓住逃亡在外的攝政王怕是沒那麽容易。

  萬一有一日,攝政王卷土重來,得知攝政王妃和兩個小郡主在大火中燒沒了,怕是要瘋了。絕對不能讓攝政王卷土重來,得讓他萬劫不複,永世不得翻身,他們才能高枕無憂的過日子。

  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燒死在攝政王府的大火中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蘭國的都城,身在高將軍府的平昭公主也知曉了此事,前腳剛聽說此事,後腳就有嬤嬤神色慌張的進來,從衣袖裏掏出兩封書信遞給平昭公主,道“夫人,這是在院子裏撿到的,請夫人過目。”

  院子裏撿到的,怎麽那麽湊巧,直覺告訴平昭公主,似乎怕是沒那麽簡單。果然一看到書信裏麵的內容,她便明白了,這是攝政王妃臨終前寫的兩封書信,竟然是給她的。攝政王妃的信中寫的很清楚,一切都是國師的陰謀,國師威脅著她拿走了攝政王的印戳,用長女瑤瑤的身世威脅她。攝政王妃迫於無奈答應了。卻沒成想給攝政王帶來幾乎滅頂之災,讓他從蘭國的英雄變成蘭國的亂臣賊子,這一切都是攝政王妃造成的。

  攝政王妃覺得沒有顏麵再活在世上,也不願意在牽連攝政王,讓國師繼續羞辱攝政王,攝政王妃選擇帶著兩個小郡主一同赴死,這一生攝政王妃做了不少錯事,希望能用她的死來換的攝政王的原諒。

  看到這封書信,許久平昭公主才回過神來,下意識的吩咐嬤嬤,快速的將手中的兩封書信去送給剛逃出府沒多久的高嫣,讓她帶去黎國,親自交給顧廷菲,或許日後能讓攝政王知曉真相,緩解他內心的抑鬱。對於任何一個男子來說,他都不可能接受枕邊人對他的背叛和欺騙,平昭公主長歎口氣。

  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沒了,她這個黎國的長公主短時間不會有人能威脅到她,除非蘭國真的要跟黎國撕破臉皮,才會對她動手。

  攝政王連同兩個親信喬裝打扮一番,順利的進了黎國的城池,實在不容易。入城查的很嚴,定然是得到上麵的吩咐,嚴查所有進城人員。很快,攝政王一行人找到了一間客棧住下來。

  他們要商量著,接下來攝政王到底該怎麽辦,是繼續往前走,去到黎國的都城京城,去尋求朝廷的幫助,將陷害攝政王的國師等人一舉拿下,討回公道。還是他們就在這座城池安劄下來,找個合適的機會,一舉奪下這座城池,再向周邊的城池進攻,爭取能奪得更多的城池,如此這般才能有跟黎國、蘭國抗衡的條件。

  對於攝政王來說,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他倒是不用過於擔心。攝政王妃畢竟是黎國的大公主,國師等人若真的對她們動手,那就等於跟黎國撕破臉麵,對他們沒有半點兒好處。現在最重要的便是攝政王要有自己的勢力能跟蘭國抗衡,才能得到黎國的支持。

  蘭國朝中那些支持攝政王的大臣們,暫且還不能跟他們聯係,萬一暴露了他們,給國師他們找到機會,反而害了那幫老臣們。攝政王唯一能做的便是第二條路,奪取更多的城池,才能有翻身、談判的機會。

  之所以這麽難入城,顯而易見,那是國師派人去了黎國的京城要黎國配合抓住他,再將他送回蘭國,交給國師等人處置。敏銳的洞察力讓攝政王不去問也值得國師等人的意圖,換做是他,也是同樣的做法。

  逃出去的攝政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讓攝政王沒有活路,讓他四麵楚歌,最終敗亡。

  顧廷菲焦急的等著程子墨,不停的在屋裏歎著氣,還在躺著,春珠和春巧兩人就互相看著她,不讓她下地走動,這都出月子,兩個丫鬟還是這般害怕,真是服了她們。她的身子沒那麽精貴,經得起這番折騰。

  高子原去世的消息在京城還沒有傳開,顧廷菲沒有隱瞞,很快就將消息去信告訴顧廷楓,怎麽選擇那是他的事,該告訴的事顧廷菲不會瞞著。程子墨沒等回來,反倒是等來了顧廷楓。他一身黑色長袍,麵色如水,徑直坐下來,顧廷菲朝春巧等人使眼色,她們迅速的會意退下。

  這時,顧廷楓沉聲道“廷菲,我要去蘭國都城!”這是他再三思考得出的結果,不希望顧廷菲反對,當然他也準備了不少話說服顧廷菲。

  隻是這些話都還沒說出口,顧廷菲就頷首“好,哥哥,我支持你,有什麽需要,你盡管提出來。”高嫣是個可人的姑娘,自幼沒了母親,如今又沒了一直庇護她的父親,此刻的顧廷楓能提出來去蘭國都城,足見他對高嫣的喜歡,這份感情來之不易,年少的時候為了感情做出衝動,犧牲的事,很值得,也不至於今後回想起來再後悔。

  有了顧廷菲的支持,顧廷楓渾身充滿了力氣,笑道“謝謝你廷菲,不過我也沒什麽要求,隻是希望妹夫能多派兩個得力的侍衛跟著我一起去!”這一次去蘭國,怕是少不了艱辛,他不會武功,怎麽也得需要武功高強的侍衛保護,這就想到了程子墨和顧廷菲。

  對此,顧廷菲點點頭“這絕對沒問題,哥哥,你且耐心的等著,子墨一會就該回府,到時候你們再仔細商量著。”蘭國的攝政王造反,他帶著親信逃出去,高子原將軍歿了,平昭公主、高嫣連同攝政王妃和兩位小郡主還留在蘭國的都城,也不知道此刻蘭國的攝政王究竟在何處,他下一步的計劃和打算是什麽?

  說起來,顧廷菲跟蘭國的攝政王也算是有緣的人,要不是因著她在和親的中途被青梅暗殺,也不會變成顧廷菲,遇到程子墨,做了他的夫人,有了兩個可愛的女兒。沒有青梅的暗殺,青幽也不會為了黎國代替她嫁給攝政王,做了攝政王妃,她心底對青幽總有些歉意。若是攝政王妃是蘭國人,或許他們會用來要挾攝政王,讓他投降。

  偏偏攝政王妃是黎國的大公主,蘭國的國師怕是不會輕易的將她和兩位小郡主推出來威脅攝政王,除非他想跟黎國鬧翻,兩國的關係和睦讓他們做不出這樣的事來。短時間內,平昭公主和攝政王妃的安危不用擔心。就是不知道攝政王接下來有何打算,會不會影響到國師等人的計劃。

  等程子墨回府,得知顧廷楓要去蘭國,跟他借人,二話沒說便應下了。首先顧廷楓是顧廷菲的哥哥,也是他的哥哥,其次顧廷楓能在這個危機的時刻提出去蘭國找高嫣,足見他是個有情有義的男子,最後又在程子墨能力範圍之內,他為何不幫忙?

  派兩個侍衛保護顧廷楓這還是簡單的事,之後程子墨憂愁道“自從蘭國的時辰送來求助書信和大量的奇珍異寶,李太後在朝堂之上一直都將此事掛在嘴邊,也吩咐了下麵的官員,一旦有任何人發現蘭國攝政王的蹤跡,一定要上報朝廷,到時候給他們加官進爵。高姑娘那邊倒是不需要擔心,就是有種不好的預感,攝政王可千萬別走上極端。”

  到時候兩國關係鬧僵了,那就要麵臨戰爭。戰爭很殘酷,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一旦開始,就不會暫停下來,受苦的是千萬的黎明百姓。程子墨不希望戰事起,但是在這個時刻,他們必須做好迎戰的準備。這也是為什麽程子墨今日臉上沒有笑容的原因,他跟齊豫、蘇明和和李平等人商量此事的時候,大家都心事重重,各自擔憂。

  顧廷楓離開後,程子墨緊緊地抱著顧廷菲,許久才抬起頭來“廷菲,有你在身邊,真好。”

  聞言,顧廷菲輕笑了一聲“既然知道我好,那往後多寵著我便是。”難得從程子墨的嘴裏聽到他說這種話,自然聽得她心花怒放。

  夫妻倆相視一笑,緊接著顧廷菲問道“蘭國那邊情況怎麽樣了?你覺得蘭國的攝政王他接下來會怎麽做?”伸手揉捏著顧廷菲柔軟的秀發,放在鼻端聞著,程子墨搖搖頭“還不太清楚,畢竟我跟攝政王接觸的不多,不知道他有什麽打算,不過你放心好了,我已經在蘭國安插了密探,一旦有消息,他們會立刻通知我。”沒有消息便是好消息,這是最好的結果。

  李鸞緊張的看著蘇明和,“那兩國會打仗嗎?”蘇明和一回府,臉上滿是不高興,李鸞纏著逼問他,到底怎麽回事,夫妻倆還有什麽秘密不成。

  得知蘭國的內亂或許會牽扯到黎國,一旦戰事起,李鸞就覺得心慌。誰都希望生活的很平靜,沒有戰亂,那多好。

  蘇明和輕捏著她的手背,道“你也別太擔心,這事也是我們跟子墨提前想著罷了。短時間內不會有戰事,你別害怕。就算戰事起,京城也不會有危險。”

  依偎在蘇明和懷裏的李鸞輕哼了聲“我知道京城不會有危險,我隻是覺得百姓們要受苦了。”夫妻倆在心底祈禱不要有戰事,百姓們安居樂業多好。

  因著方如煙的身子調理的不錯,可以下地走動了,齊豫別提多高興,同時大夫還很隱晦的告訴齊豫,方如煙的身子日後怕是很難再有子嗣,希望他有個心理準備。齊豫對此不在意,方如煙已經替他生下了兒子衡哥,這就夠了,不能生養就不能生養,他的母親李氏也隻生了他一個兒子,不也挺好的嗎?

  方如煙一轉頭發現齊豫回府了,一身藍色長袍,臉上含著笑意朝她走來,隨後大手一伸,將方如煙摟緊懷裏,依偎著齊豫,方如煙心田覺得很溫暖。丫鬟們都識趣的退下,到門外候著。

  方如煙羞澀的要推開齊豫,卻聽齊豫道“沒事,她們都走了,讓我多抱一會。”也虧得衡哥睡著了,要不然的話夫妻倆也不能這麽安心的摟抱在一起。齊豫並沒有將朝堂之上的事告訴方如煙,也隻是靜靜的靠著她,這就夠了。

  周蘭碟發現李平有心事,還走神,將玉手放在他麵前搖晃著,才讓李平緩過神來,道“蘭碟。”

  相比較程子墨、齊豫和蘇明和三人,李平的壓力是最大的,他是蘭國的大將軍,一旦戰事起,他必定要衝在前麵,為黎國迎戰。原本他孤身一人,自然無所謂,就算在戰場上犧牲,也是光榮的,為國捐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