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七章 製衡李太後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8-01 08:29      字數:4210
  總算塵埃落地了,程子墨略微鬆口氣,和齊豫對視一眼,這些日子齊豫、蘇明和和李平連同他四人都沒睡好,這下能回府睡個安穩覺。

  誰知謝洵話鋒一轉,還是提到李太後垂簾聽政,這一次雖說事情就這樣結束了,那麽下一次。也並非針對程子墨和齊豫、蘇明和等顧命大臣,而是李太後身為皇帝的嫡母,先帝的皇後,由她來垂簾聽政,理所當然大臣們也害怕再次遇到位高權重的人犯錯,總得需要有一個更位高權重的人能壓製住他,李太後是最好的人選,不能放程子墨一幹人等繼續放任下去,手中擁有無限的權勢。李太後膝下無子,自然會全心全意的為黎國百姓著想。

  先帝曾經在遺詔裏冊封程子墨的嫡女曦姐為皇後,等她及笄便要入住後宮,難免程子墨會生出二心來,防患於未然很重要。不少大臣們跟著附和起來,同意謝洵的提議讓李太後垂簾聽政,和大家共同商議朝政。

  朝堂之上鬧的不可開交,李太後微微一笑,朝藍莓招招手,在她耳邊嘀咕幾句,又見藍莓沉著臉退下,急匆匆的去辦剛才李太後吩咐的事。眼底劃過一絲陰狠,李太後勾唇,秦氏這件事還不夠大,還得繼續鬧騰,她非得鬧得蘇明和做不了官,看看程子墨和齊豫等人,會不會為了他做些什麽?好戲在後頭,越來越精彩了,她等著看熱鬧。

  前朝有謝洵和劉禦史等老臣在,程子墨他們終究會屈服,她隻管等著垂簾聽政便是。

  一轉頭李太後便看到坐在書案前練字的大公主,她含笑著朝她走過去,誇讚了幾句,牽著大公主的小手走到桌前坐下,將桌前的糕點遞給她,道:“練字累了吧,歇一歇,吃些糕點,再陪著哀家說說話。”

  大公主笑笑,乖巧的拿著盤中的糕點,抿嘴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起來,李太後的笑容越發燦爛。

  沒一會,程太後宮裏的宮人來接大公主回宮,被李太後阻攔了,隻聽她清冷道:“大公主聰慧剔透,哀家甚是喜歡,就讓她在慈安宮多陪著哀家一些時日,回去告訴程太後,讓她寬心,哀家會照顧好大公主。”宮人垂著頭,很快便離開了。李太後的意思很明確,不肯讓大公主回到程太後身邊,聰慧剔透那隻是借口。

  李太後當著大公主的麵拒絕讓她回去,她並有任何不高興,依舊笑嘻嘻的,這倒是讓李太後挑挑眉,這丫頭,但願她沒看走眼。

  程太後心下一緊,捏著手中的絲帕,嘀咕道:“這怎麽可以,思姐她不能留在慈寧宮,萬一說錯話,那可怎麽辦?不行,哀家得親自去一趟慈寧宮,將她接回來才行。”

  說著便要起身,被身邊的嬤嬤勸阻了:“太後,您不能去,這個時候您就算去了,李太後也不會放大公主回來,她執意要將大公主留下,我們有什麽法子,難不成您還能跟她鬧翻臉不成,那往後我們在宮裏的日子就越發難熬了。太後,奴婢知道您心裏苦,擔心大公主,但奴婢覺著大公主是個聰明人,不會有事。李太後或許就在等著您去鬧騰,給她把柄,反而不好。

  再者,太後,您又不是不知道,朝堂之上不少大臣提出要讓李太後垂簾聽政,這個時候還是別得罪她了。”

  被嬤嬤勸說的程太後這會漸漸冷靜下來,輕拍著嬤嬤的手背,頷首:“你說的沒錯,這個時候哀家不能去,可憐哀家的思姐,原本以為惠太妃沒了,思姐就一直能養在哀家的身邊,直到她出閣,誰曾想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再也沒有回頭路了。行了,你們都下去吧,哀家想一個人靜靜,放心,哀家不會做傻事,哀家還得守著思姐,親自送她出嫁。”

  嘴角勾起一抹苦澀的笑意,她還得繼續忍受著,在湛王府忍受著湛王寵愛著顧側妃,她身為湛王妃,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疼愛。湛王離世後,她們回到了京城湛王妃,那五年多的時間,程太後一直戰戰兢兢,惠太妃寵愛皇帝,連帶著對他的生母顧側妃也頗為疼愛,雖說有些時候將思姐留在院子裏,更多的是聽到思姐和皇帝兩人打鬧起來,迫於無奈,惠太妃才會將思姐送回到她身邊。

  原本以為惠太妃和顧側妃離世了,她和思姐母女倆能長長久久的守在一起,誰也沒想到,天意弄人,李太後的嫡長子沒了,燁哥兒成了皇帝,她成了程太後,思姐成了大公主,她們都需要看李太後的臉色,尊敬著她,畢竟她是先帝的皇後,黎國最尊貴的女子,就算李氏家族覆滅,她還是高高在上,巋然不動。

  沉浸良久,程太後一抬手,臉頰上早就掛滿晶瑩剔透的淚珠,她笑了笑,沒擦拭眼淚,就回到踏上,拉上被褥,掩麵壓抑著痛苦起來,外人看著她是程太後風光無限,可那又能如何?有誰能理會她內心的憋屈和無奈,沒有人體會?

  以秦氏和孫柯的離世,蘇明和的事算是告一段落,接下來便是朝堂之上商議李太後是否垂簾聽政的事,程子墨對此頗為擔憂,不少原本中立的大臣們,慢慢變成同意李太後垂簾聽政。他擔心再繼續下去,用不了多久李太後垂簾聽政那是不可改變的事實,誰也阻攔不了。

  顧廷菲依靠著他,出聲道:“子墨,你有沒有想過找個人製衡李太後?”

  製衡李太後,程子墨看了一眼懷裏的顧廷菲,這話是什麽意思?夫妻倆對視著,驀的,程子墨鬆開了顧廷菲,輕拍著腦袋,恍然道:“廷菲,你說我怎麽就沒想到呢!廷菲,你真是太聰明了。”好激動的將她摟進懷裏,卻發現隆起的小腹不能讓他們緊緊地貼近。

  顧廷菲噗嗤一聲笑出來,拎起拳頭捶打程子墨:“不是我聰明,而是你們沒想到這一層罷了。既然謝洵他們提出來讓李太後垂簾聽政,你們就不可能再繼續反對下去,時間一長,肯定越來越多的大臣會被他們說動,同意了。當務之急不是反對李太後垂簾聽政,而是說動程太後,答應跟李太後一起垂簾聽政,由兩宮太後垂簾聽政,到時候關鍵時刻能互相製衡,往後的事誰也說不準,必須未雨綢繆。你看我現在這樣,程太後那裏還得你去說。”

  程太後對顧廷菲來說或許是外人,不熟悉的人,對程子墨就不一樣,他們畢竟是堂兄妹,身上流淌著同樣的血液,雖說他們曾經關係不親近,可如今卻聽說李太後將大公主養在慈寧宮,或許就在威脅程太後。要不是因為這件事,顧廷菲或許還想不起來讓程太後也垂簾聽政,製衡李太後。不管程太後願不願意,這件事都必須這樣去做!

  今個是八月十二,還有三日便是中秋團圓的日子,大家夥可一點兒心情都沒了,因著朝堂之上的事,還有方如煙都懷孕快十個月了,肚子一點兒動靜也沒有,腹中的孩子絲毫沒有要出來的動靜,倒是讓齊豫跟著著急,請了不少大夫,可大夫們診脈過後,都說方如煙一切正常,並沒有什麽反常,腹中的孩子一切平安,讓齊豫放寬心。

  齊國公老夫人和李氏別提多著急了,天天的就盯著方如煙的肚子,恨不得腹中的孩子能早些出來。別說他們了,就連方如煙本人也很焦慮,昨日李鸞去看她的時候,她情緒一點兒也不高,無精打采,還讓李鸞帶口信給顧廷菲,若是能去看看她的話,就一定要去,跟顧廷菲說說話,心裏很舒坦些。

  望著顧廷菲圓滾滾的大肚子,程子墨皺著眉頭,道:“要不然你就別去了,有什麽話你們寫信便是。”

  “不行,寫信太慢了,不用那麽麻煩,你去忙你的,別擔心我,有明路送我去就行了,你快些去忙著朝堂之上的事,去吧,去吧!”顧廷菲瞬間搖搖頭,伸手推著門口的程子墨離開。程太後還需要程子墨去勸說,沒必要跟她這浪費時間。

  齊豫、蘇明和、李平三人緊盯著程子墨,各自眼底閃過一抹精光和欣喜,兩宮太後垂簾聽政,聽著就不錯,隻要不讓李太後獨自撐大,怎麽都行。但他們也有顧慮,萬一李太後用大公主來威脅程太後跟她站在同一條針線上,那麽他們今日的所作所為不就是在無形中幫助了李太後,這一切都得慎重,得知曉程太後的真實意圖才能在朝堂之上提出,不然的話,日後免不了他們要受罪。

  程子墨之所以告訴他們,便是四人一起商量著,接下來具體該怎麽辦?

  皇帝仍舊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太傅們給他授課,懂得為君的大道理,日後才能有所作為。

  方如煙斜躺在踏上,渾身無力,臉色蒼白,當見到顧廷菲的那一刻,她眼底的淚水再也忍不住流淌下來。

  顧廷菲見狀,急忙走上前,輕聲道:“好姐姐,別哭了,你哭什麽,大夫不都說了,孩子沒事,她隻是很喜歡你,想在你腹中多待一會,別哭了,別哭了。”輕柔的掏出絲帕替她擦拭眼淚,這樣的方如煙讓人看著心疼。

  方如煙好半晌才停止哭泣,愧疚道:“廷菲,對不住,你還挺著大肚子,我真是太不懂事了。”

  “方姐姐,千萬別這樣說,你們若是瞞著我,我會不高興的,我們姐妹倆何時這麽見外了,別想太多,孩子一切正常就好。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調整好心情,不要想太多沒用的東西,對你和腹中的孩子都不好。老夫人她們也是太過於擔心你和孩子了,要不然我就在府上陪著你好了。”顧廷菲不忍心看著方如煙這樣,就不自覺的脫口而出要留下來。

  方如煙聞言,驚喜的捏著她的手,不敢置信道:“廷菲,真的可以嗎?還是別了,你還懷著身孕,不能讓你跟著我操心,你待會還是早些回去,別因著我的事跟著受累,那便是我的罪過了。”

  “又說見外的話了,方姐姐,你要再這樣的話,我可真的不高興了。我陪著你多好,子墨和齊大人一樣,整日忙著朝堂之上的事,哪裏有時間陪著我,倒不如在齊國公府跟你一起作伴,多好。”顧廷菲親昵的捏著方如煙的手背,兩人相視一笑。

  程太後詫異的看著程子墨,聽著他剛才說的話,顯然有些意外,她怎麽能跟李太後一起垂簾聽政,不行,絕對不行,她做不到。接下來她便忙不迭的推辭,找遍了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借口,什麽禮數不合,她不如李太後,心底堅定著信念,絕對不能攬下這件事,那便是跟李太後為敵。

  程子墨溫聲道:“程太後,您是真的不願意還是不敢跟李太後為敵?”或許兩人曾經不親近,可畢竟是同族的血脈,希望她能想清楚再決定。

  程太後扯了扯嘴角,苦笑道:“這有區別嗎?”她願意也好,不願意也罷,她還不知道自己的分量嗎?根本就鬥不過李太後,現如今程子墨鼓動著她跟李太後爭權,李太後能繞得了她和思姐嗎?當然不能了,她還有思姐,絕對不能聽程子墨的話,將她和思姐推入深淵。

  程子墨淺笑答道:“自然有區別了,你若是還跟現在這般,隻是一個空有虛名的程太後,那李太後很容易拿捏你,大公主也會跟著受累。難道你就沒想到,能跟李太後抗衡,平起平坐,她就不能再用大公主威脅著你了。你是程太後,皇帝的嫡母,為何要這般忍讓,看李太後的臉色,應該拿出你該有的氣勢來,才能保護的了大公主和你自己。

  為母則強,隻有母親強大起來,才能保護她的兒女,這個道理想必不要微臣來告訴太後,如今機會擺在太後麵前,稍縱即逝,太後可以好好考慮考慮,日後是一直受李太後擺布,還是強大起來,保護大公主,日後替她找一位如意郎君。”若是再繼續被李太後壓製著,大公主日後的親事便成了李太後最大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