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瓦剌反水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81
  如今顧廷菲都跟程子墨和離了,往後餘生都不回京城半步,她要讓顧廷菲屈辱的活著,看著她和程子墨在一起,一點一點的折磨她,豈不是來的痛快!城池在太後眼底算什麽,太後輕笑了一聲:“父親,你再給他們的大王送封信,看看怎麽樣才能退兵,這個李平回來,哀家便可以治罪於他了。”這是要求和,李東陽隨後躬身應下。

  瓦剌的事解決了,太後看著還沒有離開的李東陽,問道:“父親可還有其他的事?”

  李東陽飛快的作揖,道:“太後,程子墨如今閑在府上,要不然老臣將他重新請到朝堂之上?”

  這是試探她,還是真心這麽做,太後不願意深究,既如此便頷首:“好,這件事就交給父親去辦了。哀家的心意父親應該知道,這麽多年,哀家夠苦的了,好不容易再遇到子墨,希望父親多用點心。對了,這裏有哀家賞賜給房姨娘的補品,請父親帶回去。”

  房姨娘有身孕了,瞧著父親都年輕了幾歲,她的母親在老宅怕還是瘋瘋癲癲,不能接到京城丞相府來過著好日子。被一個年輕的房姨娘占領了位置,聽說李東陽將府上的姨娘們遣散了,不過就是肚子爭氣一些,李東陽未免太寵愛房姨娘了。這是太後再提醒李東陽,他也有軟肋,那便是房姨娘和她腹中的孩子。

  當然李東陽要是敢破壞她和程子墨,太後就要對房姨娘母子動手,也算是善意的提醒。久居官場的李東陽,自然聽得出來太後話裏話外的意思,連連感謝,邁著沉重的步伐離開。

  程子墨看了一眼齊豫,招手:“別站著,快些進來,怎麽這般頹廢。”朝堂之上的事他也聽說了,也沒跟齊豫這般。

  齊豫深呼吸一口氣:“子墨,再這樣下去,朝堂還算什麽朝堂,根本就不能為百姓們謀福利,李平上了奏折,半個月才將糧草送過去。這一次李平又上了折子,兩日了,還是一點兒動靜都沒有,就聽著那些大臣們吵吵鬧鬧,誰能真的拿出方案來,解李平的燃眉之急,子墨,你真的不能再附上繼續待下去了。

  你入宮去求太後,好不好?子墨,我們跟李平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讓我眼睜睜的看著他命喪瓦剌,我不甘心,我不甘心,程子墨,我真的不甘心,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麽。我真想我也能去戰場上,奮力拚搏去殺敵,也好過留在京城裏沒有作為的好。”

  此刻的齊豫恨極了自己,怎麽是個文臣,百無一用是書生,都那麽多聖賢書又有什麽用,到了關鍵的時刻,根本就救不了李平,救不了黎國的百姓,救不了戶部侍郎一家,也不能讓蘇明和不受傷,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李東陽大權在握,還必須對他虛與委蛇,這樣的日子齊豫真的過夠了。

  見程子墨不吭聲,齊豫繼續道:“子墨,這樣下去,真的有意義嗎?你都跟顧廷菲和離了,為什麽還下不了決心,我們這麽做,也是為了黎國的百姓,子墨,你就委屈一下,好不好?若是可以,我寧願我能入宮去求著太後。”

  可惜太後根本就不會給他麵子,不會聽他的話,程子墨就不一樣了,他跟太後有著少年的感情,加上顧廷菲跟程子墨和離了,他就再也沒有顧慮了,他知道這麽時候催促程子墨入宮不理智,不合適,可他實在沒辦法了。

  程子墨略微歎口氣,捏著他的肩膀,厲聲道:“齊豫,不都說好了,等蘭國使臣來,你怎麽就那麽沉不住氣。”

  “嗬嗬嗬,我沉不住氣,我沉不住氣,對,是我沉不住氣,你沉得住氣,可要等到什麽時候,萬一他們路上耽擱了,我們就這麽等下去。等到李平帶著不到兩萬的大軍全軍覆沒,等到黎國更多的城池被瓦剌奪走了,才去行動。程子墨,你能不能清醒一些,不要再固執了,入宮求太後又能如何?”齊豫掙脫了程子墨的束縛,毫不猶豫的質問他。

  他們手裏分明握有太後謀害先帝的證據,為什麽就不拿出來,他齊豫錯了,根本就不應該聽信程子墨的話,隱藏至今,程子墨到底在想些什麽,這個時候齊豫猜不透,也不願意去猜。

  直接撂下話,若是今日程子墨不入宮求太後支援李平,他就立刻入宮去見太後,他自己跟太後商談,他就不相信,天理昭昭,世上沒有公道存在。齊豫轉身要走,被程子墨一把拉回來,從後背將他打昏過去,心底略略發沉,程子墨仰頭望著明亮的天空,他還在等著合適的時機。

  齊豫的心情他能理解,一腔熱情被李東陽從頭到腳潑了一盆涼水,事態讓齊豫失望了,他想用自己的一份力為百姓和朝廷謀福利,改變如今的狀態。他在等待何時的時機,從假的木公公口中知曉,是太後謀殺了先帝的那一刻,他就一直在等,連顧廷菲都跟他和離了,也未曾解釋。

  他不願意顧廷菲跟他一起受苦,因為程子墨也不清楚,他等到合適時機了,能不能一舉扳倒太後和李東陽,不能冒險,如今跟顧廷菲和離了,也好,若是他出事了,不會牽連顧廷菲和曦姐。若是能全身而退,他必定會去江南將顧廷菲和曦姐接回來,給她們母女倆道歉。

  三日內,李東陽還是沒有下決斷,他在等待,等待瓦剌大王的回信。那日跟太後商議過之後,回府就立刻親自給瓦剌的大王寫信,避免中途出現差錯,他吩咐身邊親近的人去送信,一定將書信平安的送到瓦剌大王的手中,帶著回信即可啟程回來,他在京城等著。

  因而麵對吵鬧紛紛的朝堂,他還能氣定神閑的站著,充耳不聞他們的吵鬧,心底隻有盤算。他也去找了程子墨,沒想到這個後生一點兒臉麵也不給他,不願意回宮,更不願意回到朝堂之上,還提起了李平八百裏加急的奏折,李東陽身為丞相,哪裏用得著低聲下氣的求著程子墨。

  太後願意給程子墨臉麵,那是他們之間的事。他去了一趟福安郡主府,程子墨不聽他的話,那也沒辦法,如實匯報給太後。太後得到李東陽的消息,第一時間準備出宮去見程子墨,被藍莓給攔住了,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後還是別著急,等朝堂之上處理好瓦剌突襲的事再去也不遲。

  就這樣,太後硬生生的忍著,天知道,她多麽想程子墨能在身邊陪著她,如此就不覺得孤單了。偌大的慈寧宮隻藍莓一個貼心的宮女,能陪著她說說心底話。

  李東陽逗弄著懷中的房姨娘,因著她懷著身孕,多少顧慮一些。望著懷裏麵色泛紅,垂著雙眸不敢跟他直視的房姨娘,李東陽靠著她的發絲,低低的笑了幾聲,仿佛回到了年輕時候一般。

  房姨娘見狀,越發的將腦袋低下來,看著玉白嫩滑的脖頸,李東陽忍不住低頭親吻了幾下,嚇得房姨娘花容失色,趕忙推開李東陽,“老爺,妾身懷著身孕了,要不然妾身去給您找其他的。。。。。。”

  話還沒說完,就見李東陽氣急敗壞的捏著她的下巴,兩人四目相對,從李東陽的眼底可以看出他的怒意,房姨娘心底咯噔一下,該不會惹著他不高興了,可自己是雙身子,不能伺候李東陽,府上的姨娘們都被李東陽趕出府了,她還慶幸,李東陽莫不是喜歡她,看重她腹中的孩子,才會隻留下她一人。如今看來,怕是她想多了,李東陽怎麽可能會這麽想。

  下一秒,李東陽鬆開她的下巴,伸手彈著她的腦門,寵溺道:“你呀,盡是胡說,我都將她們都送走了,豈會再要,你呀,這麽不經逗,我有分寸,不會傷著腹中的孩子,已經問過太醫了,你就放心好了,這是我們的骨血,我自然得好好的對待了。”接著將房姨娘推到在貴妃榻上,覆上了她的身,一室旖旎。

  翌日清晨,李東陽神清氣爽的打開門,吩咐丫鬟們不要吵醒房姨娘,讓她再睡會,睡到日上三竿都沒問題,丫鬟們紛紛頷首。這時,管家急衝衝的帶著一個侍衛過來,見到李東陽急忙對著他稟告:“丞相,張大回府了。”

  張大便是李東陽派去瓦剌給瓦剌大王送信的小廝,他已經回府了,那太好了。接著李東陽就帶著張大去了書房,坐在書案前的李東陽飛快的接過張大遞來的瓦剌大王的書信看了起來,已經沒有最初的期待,臉色逐漸陰沉起來,捏著拳頭捶打在桌麵上,張大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呼丞相恕罪。

  捏著瓦剌大王的回信,李東陽二話不說就入宮見太後了。李東陽再等瓦剌的回信,太後也在等。

  太後笑眯眯的看著小皇帝和大公主,淡聲道:“你們倆不是喜歡吃丸子,哀家一早就吩咐禦膳房給你們倆做了,一人一盤,這樣你們就不能搶了。來,快拿著筷子吃啊!”逗弄著兩個孩子,每每看到小皇帝,就讓他想起過世的毅兒,還得笑臉相迎,這是先帝做的決定,她一個婦道人家還能推翻不成!

  大公主聞言,快速的拿著筷子吃了起來,靦腆的對著太後道謝。倒是小皇帝斜看了大公主一眼,在心底罵道:狗腿子,沒出息。他不情不願的拿著筷子,低著頭夾起一個丸子吃起來,最終一盤子丸子隻吃了一個,其他都在。太後眸光深沉,小皇帝這是不給臉,跟她唱反調了。再大公主盤子裏的丸子都吃完了,這才是乖孩子。

  驀得,小皇帝放下手中的筷子,恭敬的站起身,道:“太後,朕想問問,太傅什麽時候能回宮教授朕學業?”

  這才幾日,小皇帝就迫不及待的關心起程子墨來了,太後眸光微閃,道:“你怎麽不問問顧廷菲,哀家聽說,你稱呼她為姨母,且每晚還陪著你入睡,給你講故事聽,那日太傅和她當著你的麵和離了,怎麽也沒見你在哀家麵前提起她?”這是在故意的刁難小皇帝,看看顧廷菲和程子墨誰在他的心底更為重要。

  小皇帝嗤笑了一聲:“朕稱呼她一聲姨母,那是給她臉麵,看在太傅的麵子上,如今她都跟太傅和離了,朕為何要惦記她?”直勾勾的看著太後,滿心滿意都是程子墨。太後腦海中浮現一個畫麵,若是她和程子墨也有孩子了,會不會這般?

  沒了逗弄小皇帝的心思,太後便揮手示意他和大公主退下,揉捏著發脹的太陽穴,舒緩片刻,太後站起身走到殿外,已經十二月份了,很快就要過新年了。這個新年一定要讓程子墨陪著她一起過。還有兩個月,還來得及,有的是時間,暫且等處理了瓦剌的事宜就要行動起來。

  定睛一看,太後眸光微閃,那是父親,他怎麽一早就入宮了,莫不是有什麽著急的事?太後剛坐下來,就見李東陽掏出衣袖裏的書信遞到她跟前,讓她看看。太後狐疑接過看了起來,這是瓦剌大王的回信,上麵明確的說了,瓦剌不肯退兵也不肯撤走,歸還奪走的兩座城池,已經奪走了,那便是瓦剌的領土,與黎國再無瓜葛。

  此外瓦剌大王還大放厥詞,這一次定要奪走黎國十座城池,還有無數的財富,就讓黎國迎戰便是。太後氣的一張臉發青,欺人太甚,當初要是沒有她讓父親去找瓦剌大王,商議此事,他們怎麽有膽子敢入侵黎國邊境,這下好了,真的是請神容易送神難,瓦剌不願意撤兵,還要奪走黎國更多的城池。

  也難怪李東陽氣憤的趕忙進宮找太後商議接下來該怎麽辦?若是由著瓦剌大王的意思來,還指不定要有多少城池被奪走,野心和胃口是一步一步被撐大,到時候不可收拾了,誰也挽救不了。瓦剌狡詐多變,靠近瓦剌的地方,沒有可堪重用的將領,福建跟琉球打了六年,還是有福王和周奇為首帶領將士們,如今可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