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房姨娘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39
  見這夫妻倆沒說話,太後又繼續道:“廷菲、子墨,你們是不知道,哀家這幾日還經常做夢夢到先帝,還有戶部侍郎一家三口來鬧騰,廷菲,你就留在宮裏陪著哀家和皇帝,如何?”這般好言好語的勸說,顧廷菲要是再不鬆口,就別怪她不客氣了。她就是不願意看到程子墨和顧廷菲夫妻和睦,先帝沒了,她和父親自由其他的考量。

  顧廷菲站起身,作揖道:“既如此,那妾身就恭敬不如從命了,這幾日就叨擾太後了。”太後聞言,喜笑顏開的握著顧廷菲細嫩的玉手,笑的格外的開心。程子墨和顧廷菲對視一眼,太後留著顧廷菲說話,讓她沒時間跟程子墨單獨說幾句話。

  太陽漸漸下山了,程子墨也出宮了,顧廷菲入城之前,就想到了,她一旦入城,怕是沒那麽容易離開,這皇宮將她困住了。在太後寢宮,程子墨想跟她單獨說話沒那麽容易,她得時刻提防著身邊有人探聽什麽。

  木公公一行人還在郊外的客棧裏,短時間內沒有她的消息應該不會有危險,至於先帝留下來的木盒子,她藏在一個安全的地方,誰也找不到,除了她。這麽重要的東西自然不能隨身帶著,顧廷菲得找個隱蔽安全的地方放著,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拿出來。眼下朝堂之上都由李東陽把持著,太後在後宮說一不二,顧廷菲隻有暫且聽命於她。

  貿然的告訴程子墨這些,他或許不相信,還會引起太後和李東陽等人的注意,給他帶來麻煩,顧廷菲不願意看到他這般,隻能耐心等著合適的時機,太後總不能一直將她留在宮裏,不讓她出宮回府。顧廷菲相信,不久後的將來,總有這麽一日。

  程子墨出宮後就急衝衝的趕到蘇明和的府上,得知蘇明和府上遭到刺客,真想第一時間趕過去看看情況如何。齊豫還沒走,怕是一直在等自己來。程子墨看了一眼躺在床上臉色蒼白的蘇明和,沒有半點兒血色,看來這一次李東陽他們是下了血本。

  程子墨詢問了一番,從齊豫口中得知,半點兒痕跡和線索都沒有,他們這是想給蘇明和等人一個警告,也給朝堂之上的大臣們一個嚴重的警告。要是不聽命於李東陽,戶部侍郎一家和蘇明和就是他們的下場。想要對付不聽話的大臣,隨便找個什麽樣的理由誣蔑就足以讓他全家覆滅,根本就用不著李東陽再多費唇舌,聰明的人應該知道該怎麽做,隻有愚蠢的人才會繼續堅持,在朝堂之上跟李東陽作對。

  蘇明和擺擺手:“我沒事,你們倆別垂喪著臉,我就不信了,他李東陽還能殺了我不成。那這樣最好,你們倆也正好有理由替我扳倒他,如此我就安心了。”

  “呸呸呸,你都在胡說什麽,要是被你夫人和兒子知道了,他們該怎麽想,你這般不愛信自己的性命。想要扳倒李東陽,有的是法子,你不許胡說!”齊豫皺著眉頭,二話沒說就嗬斥道。

  程子墨也是跟著齊豫嗬斥了蘇明和一番,蘇明和咧開嘴笑了幾聲,傷口有點兒疼,他又止住了笑容,正色道:“我這不是開玩笑,看你們倆太沉悶了嗎?再說了,李東陽以為我這麽弱,等過幾日,我就重新回到朝堂之上,看我不彈劾那幾個他的走狗!”等證據收集好了,蘇明和就能回朝堂之上了,時間正好。

  程子墨搖搖頭:“明和,你暫時就不要想著回朝堂之上了,安心休養身子。你若是不聽話的話,我待會就去給弟妹寫信。”

  “別,別,別,你別給鸞兒寫信,她膽子小,別嚇著她了。我聽你的話,我聽你的話,好好養傷,你別告訴鸞兒,算我怕了你了,聽你的,都聽你的,這還不行嘛!”蘇明和拉扯著程子墨的衣袖懇求起來,沒辦法,誰讓他的老婆和兒子在江南程子墨的府上,必須這般求著他。

  齊豫忍著嘴角的笑意,卷起拳頭放在唇邊幹咳了兩聲,看著蘇明和這求饒的模樣,哪像受傷的人。

  這時,程子墨看向齊豫,又看了蘇明和,才緩聲道:“你們先收集證據,暫時別著急動手。我得到可靠的消息,平昭公主不日便要隨著蘭國的使臣抵達京城,到時候我們跟平昭公主一起商量之後再行事。”蘭國使臣要來京城了,蘇明和和齊豫對視一眼,這個消息他們倆不知道,從程子墨嘴裏說出來,應該是真的了。在宮裏做太傅就是不一樣,消息靈通的多了。

  最後三人開始閑聊,提起了顧廷菲,怎麽沒跟著程子墨一起出宮。得知顧廷菲被留在宮裏了,蘇明和和齊豫兩人心照不宣,太後想要搞事情,不想讓他們夫妻倆團聚。之後三人沉默了,蘇明和、齊豫和程子墨三個都是孤家寡人了,還真是可笑。沒辦法,必須要接受這個事實,也隻能硬著頭皮等著平昭公主和蘭國使臣的到來。

  李東陽坐在書案前,彎起手指敲到著桌麵,站在他麵前的幾個門客說了不少對付齊豫的法子,都被他給否定了。老齊國公過世了,可他的威名和聲望還在,對齊豫動手就得三思而後行。不像蘇明和,他身後沒有家族勢力,對付他輕而易舉,就讓他不能回到朝堂之上。

  程子墨就更加不行了,顧廷菲被太後留在宮裏,不知道太後的打算,更加不能輕舉妄動,要是惹怒了太後,誰都承擔不了後果。一想起齊豫和程子墨不能對付,李東陽就有些煩躁的揮手,示意他們都退下。

  片刻後,一個藍色衣裳的小廝走進來,低聲道:“丞相,時辰不早了,今晚去誰的院子?”手裏還端著一疊牌子,近來府上的姨娘越來越多,他得小心伺候著。指不定哪個姨娘能得寵長久,跟著她,日子會好過很多。

  李東陽深呼吸一口氣,收斂起臉上的怒意和煩躁,掃視了一眼小廝手中的托盤,淡聲道:“去房姨娘的院子,讓她準備一下。”

  房姨娘,連牌子都沒有翻一下,看來李東陽心底很在意房姨娘。

  沒多久,李東陽就到了房姨娘的院子,房姨娘出聲書香門第,因著大房父親過世了,母親柔弱,雖說是家中的嫡女,卻被二房叔父奪走了家中的家產,母親活活的被氣死了。之後叔父更是狠心的將她賣給六十多歲的富商做妾室,她在成婚的前一晚逃出來,就撞到了在老宅修身養性的李東陽。

  李東陽雖說不年輕了,但他保養得宜,加上長期久居丞相之位,身上的威嚴和氣勢讓房姨娘不顧一切的要給他做妾室。相較於被二叔逼著給一個六十多歲,不知道還有幾日活頭的富商做妾室,房姨娘寧願給李東陽做妾。房姨娘忐忐忑忑的看著李東陽,也不知道他在想什麽,她緊張的絞著手中的絲帕,等著李東陽的回答。

  說實話,望著跟他女兒一般大年紀的姑娘,開口說要做他的妾室,李東陽第一反應就是覺得太過荒唐了。他一把年紀了,還有小姑娘上趕著給他做妾室。再到之後,在街上看到被二叔抓回去做到花轎裏的房姨娘,也或許是兩人的緣分,一陣風吹過,李東陽坐在馬車上,看到了花轎掀開後房姨娘冷漠的坐著,眼底沒有半點兒生機,連頭上的紅蓋頭都拿下了。

  李東陽見狀,也不知道怎麽了,就衝動的讓人攔住了花轎,將房姨娘就這麽帶回府了,接著好幾日,他對房姨娘不冷不熱,從下人們口中知道李東陽從京城而來,府上還有一位瘋瘋癲癲的正妻,房姨娘恪盡職守,做好分內的事,每日都給李氏晨昏定省,還時常陪著李氏說話。

  就這樣,時間久了,李東陽也就接受了房姨娘,在回過神來,房姨娘已經邁著輕盈的步伐走到他跟前,端著一碗參湯遞給他,柔聲道:“老爺累了,喝了吧,這是妾身親自去廚房熬的。”

  自幼被父親悉心教養著,怕是父親怎麽也想不到,她如今做了黎國丞相的妾室。丞相夫人不在京城,她最得丞相寵愛,那些比她先進門或者後進門的姨娘都不如她得寵。母親曾經說過,一個女人想要長長久久得到男子的寵愛,就勢必要生下他的兒子,如此才能長久。

  李東陽沒有遲疑的端起參湯喝了起來,在之後便摟著房姨娘入睡了。

  不說李東陽保養得宜,房姨娘嘴角勾起一抹淺笑,如今李東陽貴為黎國的丞相,膝下沒有兒子,將來誰率先替李東陽生下了兒子,往後就能在丞相府母憑子貴,那些曾經欺負過她的人,誰也別想好過。她會將曾經加諸在她身上的痛楚,十倍百倍的償還回去。孩子,孩子,一定要有孩子,這是房姨娘昏睡過去的念頭。

  齊豫前腳剛回到齊國公府,站在大廳裏,寒冷的風一陣一陣吹來,吹拂在他臉上,寒在心間。

  一位綠衣小廝低頭急衝衝的走到他跟前,道:“少爺,公爺請您去書房一趟。”父親讓他去書房,怕是有什麽事,齊豫抬腳便跟著小廝朝書房走去。等到了書房,走進去,齊豫才發現他的母親李氏也在。兩人在一起找他,怕是鐵定沒什麽好事,在心裏做好了準備的齊豫被李氏和齊國公兩人吩咐坐下。

  接下來,齊國公夫人李氏飛快的看了一眼齊國公,似乎再說,豫哥來了,你快點說話啊!齊國公接收到李氏的信息,咳嗽了兩聲,正色道:“豫哥,我和你祖母還有母親商量過了,朝堂之上你就不要回去了。明日就寫個帖子暫且請假,眼下最重要的是保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父親知道你心裏難受,父親一樣如何,可我們能做什麽?

  豫哥,你就聽我們的話,別回朝堂之上了,請假的帖子我已經想好了,草寫了一份,你拿著回去看看。”讓他不要回朝堂之上,齊豫眼底劃過一絲冷意,連齊國公府這麽的人家都畏懼了李東陽的權勢,還能有誰跟李東陽抗衡了,從此黎國是不是都要看他李東陽的臉色。

  他算什麽,算是懦夫嗎?齊豫搖搖頭:“父親、母親,兒子不能走,知道你們是為了我好,擔心我的安危,可越是這個時候,兒子越不能走,請你們見諒!”拒絕了齊國公的好意,沒有伸手接過他遞來的帖子,神色淡定。

  李氏再也忍不住站起身,捏著手中的絲帕,焦慮道:“豫哥,母親知道你心裏不甘心,委屈,這麽多年你在吏部如履薄冰,旁人不知道你的艱辛,我和你父親都知道。但眼下,朝堂之上已經不再你們的控製之內了,丞相一人獨斷專行,前有戶部侍郎一家,後有蘇明和,你也看到了,他們倆能有什麽好下場,不要再跟丞相作對了。

  我們膝下隻有你這麽一個嫡子,你可不能再跟丞相作對了,豫哥,算母親求你了,不要再回去了好不好?”這個時候,在李氏心底,活著才最重要,方才齊國公說的沒錯,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齊豫伸手撫拍著李氏的後背,看著她渾身顫抖,滿臉淚痕的模樣,安慰道:“母親,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我齊豫自問不是懦夫,這樣一走了之算什麽。朝中不聽從丞相的官員大有人在,他們都還在堅持,我為什麽不能堅持。難道就眼睜睜的看著丞相大權獨攬,我逃之夭夭,父親、母親,我真的做不到。

  父親,您還記得,你從小教過我什麽,天地君親師,心裏有著黎明百姓,如今朝堂之上這樣的混亂,我做不了逃兵。父親,先帝對我那麽信任,我豈能讓他在九泉之下失望。對不起,父親、母親,你們生養兒子一場,兒子卻不能聽你們的話。”掀起衣袍,毅然決然的跪在齊國公夫婦倆麵前,懇求他們的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