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認捐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34
  幸虧藍莓早就將宮人們遣散出去,要不然他們看到,不知道該作何感想。程子墨對於太後的殷勤,頗為頭疼,但眼下也隻能忍著。

  驀得,太後拿著絲帕擦拭玉手,冷不丁的問道:“子墨,你覺得朝堂該不該將糧草盡快送過去?”李平是顧廷菲認下的哥哥,她就是有點兒不清楚,想看看程子墨到底在想什麽。

  程子墨勾唇淺笑,道:“太後,微臣覺得自然得盡快送過去了,俗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如今兵馬已經到了,糧草遲遲沒有送過去,後果可想而知。瓦剌之所以沒有動手,那便是想要不費一兵一卒就眼睜睜的看著邊境黎國的五萬將士不戰而敗,落荒而逃,軍心渙散,那麽接下來,他們便可以在邊境長驅直入,肆意的掠奪屬於黎國的東西。

  邊境的百姓必定苦不堪言,雖說我們遠在京城,不會有什麽波及。可太後請仔細的想一想,長此以往下去,日益助長他們的野心,說不定連同福建邊境的琉球也會蠢蠢欲動,到那個時候,黎國可就岌岌可危了。請太後娘娘以大局為重,下令讓戶部籌集糧草,微臣願意奉上白銀二十萬兩,以緩解戶部之急。”恰好太後主動問起了,程子墨就不用藏著掖著,將心底的話說了出來。

  拿出二十萬兩白銀,他相信他起了帶頭作用,接下來的朝臣們都會紛紛慷慨解囊,就算不想拿錢,也要被迫著拿錢,因為大家夥都看著呢!人要臉,樹要皮,都是好麵子。

  太後端起手邊的茶盞抿嘴喝了兩口,看著跪在地上的程子墨,她伸手攙扶著他,握著他強硬的手臂,驀得,太後覺得心裏微微顫動,仿佛回到了還在丞相府的少女時代,兩人靠的很近,很快,程子墨不動聲色的往後退了幾步。

  太後輕笑了一聲:“好啊,子墨有如此的為民之心,哀家豈能不應,藍莓,傳哀家的旨意,也送二十萬兩白銀給戶部,讓他們盡快籌集糧草和禦寒的冬衣給前線的五萬將士送過去。”

  當程子墨連同太後的四十萬白銀送到戶部的時候,戶部尚書和侍郎頭疼了,他們倆連夜去了李東陽的府邸,將此事告知他,征求他的意見,接下來該怎麽辦?李東陽坐在書案前,陰沉著一張臉,這分明已經跟太後說好了,而且還是她主動提出來為難李平,怎麽在這個節骨眼上,給他這麽添麻煩。

  太後都主動捐銀錢給前線的將士們,戶部若是再不解決此事,怕是整個戶部都要被黎國的百姓們塗抹給淹死了。李東陽深知輿論的影響力,眾口鑠金,彎曲著指節敲打著桌麵,好一個程子墨,就不應該心慈手軟的讓他做太傅,留在宮裏,這般跟太後接觸,長此以往,太後心底哪裏還有他這個父親的位置。

  可惡至極,該死的程子墨,早知道壞他的好事,應該趁早將他了解了。到了眼下這個地步,李東陽想對程子墨動手,怕是沒那麽容易,太後第一個不會放過他。父女倆眼下還不能撕破臉皮,畢竟他還沒有完全的掌握朝堂,且名不正言不順,若是跟太後鬧翻了,還有誰站在他這一邊,除非他想推翻小皇帝,自立為王,李東陽暫時沒這個想法和野心。

  這時,一位穿著黑衣的幕僚上前兩步,作揖道:“丞相莫擔憂,讓奴才去將程子墨了結了。”如此太後跟李東陽父女之間就不用這麽別扭了。

  李東陽冷哼了一聲,拍著桌子,厲聲道:“糊塗,你以為殺了一個程子墨就有用了,還會有第二次程子墨出現,這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行了,退下,不要讓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見笑。”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兩個人此刻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他們不想聽到這麽驚險的內容,一點都不想,如此便在李東陽這艘船上下不來了。

  有了太後和程子墨主動捐銀錢給邊境的將士們,第二日的朝堂之上更加熱鬧了,以楊禦史為首的禦史台的禦史們紛紛捐錢給戶部,戶部尚書和戶部侍郎的老臉都丟了。此外楊禦史還主動讓戶部教出賬本,等這一次將糧草和冬衣送去前線,就讓他們查賬,請李東陽做主。

  朝堂之上以楊禦史等人的勝利為終,李東陽淡淡的看著他們散去,走到殿外,看到藍莓站著,想必太後要見他。正好他要問問太後,為何改變了心意,不針對李平了?太後斜躺在榻上,慵懶的看著殿外,父親還沒來,還可以小眯一會,朝堂之上聽說很熱鬧,她也想去瞧一瞧。

  沒一會,藍莓領著李東陽走進慈寧宮,有宮女將太後攙扶起來,太後免了李東陽的行禮,讓人給他準備椅子,還糕點招待他。片刻後,藍莓會意的帶著殿內的宮人們退下,守在殿外。

  太後主動開口:“父親,朝堂之上的事讓你操勞了,眼下就暫且讓戶部籌集糧草和禦寒的冬衣送去前線,那也是黎國的子民,哀家不忍心看到他們跟著李平受苦。哀家想要對付李平,有的是其他的法子,沒必要牽連他人。父親,你覺得哀家說的對嗎?”

  城門失火尚且殃及池魚,什麽時候太後變得這麽仁慈好說話了?李東陽搖搖頭:“太後,這次機會難得,能讓李平再無翻身之地,要是錯過了這一次,往後想對付他,怕是沒那麽容易,請太後三思。”朝堂之上答應是一回事,背地裏怎麽做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必須得跟太後商議,否則到時候太後發怒了,後果誰都承擔不了。

  太後聞言,眸光微閃,半晌才道:“父親,哀家知道你一心一意為哀家著想和考慮,哀家心底甚是高興。但父親,哀家真的於心不忍,讓那些無辜的將士受苦,他們是黎國的子民,背井離鄉守護黎國的邊境,哀家豈能沒有憐憫之心。因為個人的私利,讓他們陷入困境,絕對不可。父親,哀家明白你的心意,隻是此事哀家心意已決,父親就不要再說了。”

  他籌謀了多久,跟戶部尚書和侍郎多次商談,威逼利誘得到了今日的局麵,讓李平等將士們在瓦剌邊境陷入困境,隻需要再堅持一段時日,糧草不送過去,縱然李平有天大的本事,也回天乏術,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太後改變了心意,說什麽憐憫,不忍心,李東陽分分鍾都不相信,這些都是借口罷了。

  定然因為程子墨,該死的程子墨,他算什麽東西,敢在太後麵前指手畫腳。他的這個女兒真的被情愛迷昏了頭腦,往後還得了,朝堂之上豈不是都要交給他了?李東陽從這件事上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先帝在世的時候,他也不曾這般焦慮。

  太後和程子墨少年感情一直都隱藏在內心,從未告知世人,如今先帝沒了,程子墨的妻女遠在江南,他身為太後的父親,有必要和義務提醒太後,離程子墨遠一些。

  太後當下就變臉了,淡聲道:“丞相若是沒其他的事,就退下吧!”她和程子墨的事還輪不到父親插手,她如今是高高在上的太後,知道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不用他人提醒自己。

  李東陽聞言,起身作揖道:“太後,老臣一心為太後著想。暫時宮裏事關太後和程子墨的傳言被老臣壓製了,可不代表往後沒人繼續往外傳,還請太後三思。”

  太後騰的從榻上站起身走,一步一步朝李東陽走過去,眼底寒涼一片:“丞相這是管起哀家的私事了,那哀家也說道說道丞相的此事。丞相如今在朝堂之上大權在握,可有將母親接回府,悉心照顧。哀家可聽說,近日丞相府多了幾房美豔的妾室,哀家都沒有管這些事,丞相何必管哀家?

  再者,哀家是太後,做什麽輪不到丞相做主!”當年要不是李東陽用家族幾百口人的性命逼迫她,不許她跟著程子墨私奔,她何至於到如今的地步。空守了五年的寡,獨守空房,誰知道她的苦楚。到頭來,換來了什麽,先帝對她明麵上的獨寵,什麽寵冠後宮,那都是假的。

  他根本就是被下毒了,身子不能人道了,卻偏偏用獨寵後宮來做擋箭牌。太醫們在先帝臨終前給他留了顏麵,隻說他操勞政事,身子空虛了,回天乏術了。還有她的毅兒,還那麽小,就被小皇帝和惠太妃聯手謀害了,偏偏先帝根本就不考慮她的感受,將小皇帝留在宮裏,冊立為太子,說什麽冠冕堂皇的理由,為了黎國的天下著想,用得著立謀害她兒子的凶手做太子,繼承皇位嗎?

  太後此言此舉大有跟李東陽鬧翻的勢頭,李東陽深呼吸一口氣,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聲道:“太後息怒,太後息怒,切莫氣壞了身子,那便是老臣的罪過了。”他府上的幾房妾室都是那些官員們盛情難卻送給他的,當然他心底是惦記著太後的母親李氏,可誰讓她腦袋不清楚,因著李天博的過世,時常清醒時常糊塗,丞相府總不能沒有女主人,那成什麽樣子了。

  再者,李天博是他的嫡子,早年過世了,他膝下總得有子嗣日後給他養老送終,他可不能指望太後,太後高高在上,手握權勢,哪能對他這個父親畢恭畢敬,他還是指望那些新納的幾房妾室,誰的肚皮爭氣,早日給他生下兒子,就抬了她的位分。

  眼下再提起程子墨,隻會讓太後更加氣憤和惱火,將邪火一股腦的發泄在他身上,罷了,太後既然喜歡程子墨,那就由著他們,隻是李東陽有他的底線,絕對不能讓程子墨回到朝堂之上。

  太後眯著眼,道:“這一點丞相可以放心,子墨隻是太傅,教導皇帝,不會去朝堂之上幹擾丞相。對了,哀家聽說蘭國有使臣要來京城?”這可不是道聽途說,確有其事,李東陽的密報前日就得到消息,黎國和蘭國素有聯姻,關係甚好,這一次先帝駕崩了,他們必定要派使臣前來。

  先有先帝的嫡長女大公主遠嫁蘭國攝政王,成為了尊貴的攝政王妃,後又平昭公主遠嫁蘭國的大將軍,做了將軍夫人,兩國的聯姻很牢固。之前福建戰役,蘭國也出了不少錢財,捐獻給黎國。使臣中有沒有攝政王妃和平昭公主,這還不好說,李東陽搖搖頭:“老臣會密切關注,一有消息就立刻稟告太後。”

  按理來說,出嫁聯姻的公主們,沒有什麽重大的事,是不會再回到母國。眼下也說不清楚,據探子們回報,大公主深得蘭國攝政王的寵愛,還誕下了攝政王的嫡長子。平昭公主和高將軍的女兒關係甚好,親如母女,她們兩位公主在蘭國如魚得水,誰能保證,她們能不在使臣當中。

  太後頷首,目送李東陽離開。顧廷菲正在城外的客棧裏等著消息,已經安排了兩個侍衛讓他們先行入城,能入城最好了,不能入城他們就另外再想其他的法子。等了一個時辰,兩個侍衛終於回來了,他們拖著疲倦的身軀走到顧廷菲跟前,給她行禮。

  昨日就到了京城外,準備今日入城。從兩個侍衛的口中得知,眼下京城的守備還是很嚴,凡是外地的陌生人都不允許入城,此外城內的老百姓想要出來,也不行。能進出城的人必須有令牌,而且還得是城門侍衛都認識的人,換做顧廷菲一行人怕是不能入城,這可如何是好?

  既然來都來了,顧廷菲自然得想盡一切辦法入城去,她還有重要的事沒做。先帝留下的遺詔不能隨身帶著,得找個地方藏起來,至於免死金牌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也不能拿出來,那可是她的保命符。她不能明晃晃的出現在眾人麵前,隻要入城了,到蘇明和府上就行了,可眼下這個節骨眼怎麽才能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