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七章 惠太妃入宮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80
  李鸞被顧廷菲好言好語的安撫下來,兩人回到院子後,顧廷菲和程子墨坐在桌前商量著,最後程子墨沉聲道:“我還是回京城一趟,打探情況,府上的事就交給你了,若是有事,拿著我的令牌去找陳大人。”京城的局勢怕是越來越緊張了,連混跡官場多年的蘇明和都嗅到了危機感,到了程子墨必須回京城的時候了。

  顧廷菲頷首:“好,我知道了,你此去京城,一路上要萬分小心,為了我和曦姐你要保重身子,凡事都要想著我們娘倆,別衝動。”不舍的撲倒他懷裏,緊緊的靠著他,閉著眼睛,流下了晶瑩的淚珠。

  程子墨心疼的道:“好,我答應你,不會讓自己遇到危險,一定平安的回來見你和曦姐。待會我給陳大人去封信,讓他護著你們周全。還有我得給外祖父和母親寫封信,讓他們密切的注意京城的動向。”若是陳大人不能護著顧廷菲等人,還有福王和福安郡主,現在就寫信,很快就能送到。在程子墨走之前,一定要保證顧廷菲母女等人的安全,才能安心的離開江南,去京城。

  小皇子葬入皇陵了,藍莓小心翼翼的守在皇後身邊,準備伺候她用膳,剛準備布菜,就被皇後吩咐,去將湛王小世子帶過來。這幾日皇後的情緒都不高,還沉浸在小皇子過世的痛楚中,李丞相再三叮囑藍莓一定要勸說皇後,不要做傻事,傷害自己,活著才最有希望。

  畢竟帝後還年輕,依照皇帝對皇後的寵愛,再有皇嗣也是遲早的事,沒必要因為小皇子沒了,就帝後鬧不和,讓那些朝臣們有機可乘,將府上的女眷送到宮裏跟皇後爭寵。

  程子墨連夜寫好了書信,輕捏著顧廷菲的手背,道:“別擔心,我很快就回來。”他得盡快離開江南去京城打探情況,程府的一切暫且交到顧廷菲手裏。

  顧廷菲露出一抹笑容:“不要擔心我們,你快些帶人走吧,記得給我來信。”就這樣,她揮手送別了程子墨,等程子墨的身影漸漸消失在眼簾,她才癱坐在地上,渾身沒力氣,此去京城,怕是沒那麽容易,程子墨,你一定要平安的回來,我和曦姐會等著你回來,在心底無聲的呐喊起來。

  第二天一早,李鸞和方如煙等人從顧廷菲口中得知程子墨外出做生意了,兩人有些落寞了,程子墨不在府上,好像就缺少主心骨一樣。顧廷菲當然不能告訴她們倆,程子墨去了京城打探情況,會讓她們倆擔心。

  蘇明和既然來信了,那就說明京城不安全,為了保護李鸞母子的安全。齊豫一聲不吭就回京城了,或許他的想法跟蘇明和一樣,將方如煙留在江南,遠比留在京城,待在他們身邊來的安全。

  隻是可惜了齊豫至今都不知曉方如煙懷著身孕,望著她日漸隆起的小腹,顧廷菲從她的臉上發現了母親的慈愛和女人的堅強,如此甚好。勸說方如煙的話也不用說出口了,再者,李鸞母子不回京城了,能替她分擔陪伴方如煙和曦姐,姐妹們在一起說說話,也不至於整日想著去京城的程子墨,會不會遇到危險和麻煩?

  顧廷菲、李鸞還有方如煙姐妹三人坐在屋裏一邊聊天,一邊吃著糕點,院子裏的蘇東樓和曦姐正在你追我趕,兩人玩的很高興,此起彼伏的叫喊聲讓姐妹三人相視一笑,這樣的日子似乎也不錯。尤其方如煙,齊豫離開了,她便徹底死心了,往後她就守著腹中的孩子過完後半輩子,娘家和齊豫都指望不上了。

  她說了那麽多傷齊豫的話,想必他不會再回頭了,等齊豫回到京城,他勢必會給她一封休書,在京城重新娶妻,也許終其一生他們都不能再見麵了。

  相比於江南的熱鬧,京城就水深火熱了,瓦剌進犯,小皇子離世,朝堂之上一片紛爭,不少主張談和的大臣私下勸說了不少其他的大臣,聯名向皇帝上書,以戶部尚書牽頭,他們希望能盡快的跟瓦剌和談,還給邊境百姓一份安寧。黎國的國庫支撐不起戰爭,懇求皇帝為京城等日的百姓著想,不要因小失大。

  這些如雪花般的奏折紛紛湧到皇帝的禦書房書案上,望著這些奏折,皇帝在朝堂之上大發雷霆,身為黎國的好男兒豈能任由瓦剌侵犯而求和,根本就不是黎國的作風。他們難道沒有想過,一旦這一次妥協了,下一次瓦剌還會變本加厲,越來越獅子大開口,等到什麽時候黎國滿足不了瓦剌的要求了,和談就徹底結束了,不能杜絕邊境的百姓受苦,反而助長瓦剌的野心。

  此外蘭國等國都在看著,要是黎國向區區的瓦剌求和,他們作何感想,此事絕對不能求和。

  皇帝朝李平看了一眼,沉聲道:“李平,你覺得此事該如何?”

  李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激情澎湃道:“回聖上,微臣覺得一定要一戰到底,徹底將瓦剌趕出邊境,讓他們不能再侵犯邊境的國土和百姓,讓他們過上和平安寧的日子。身為黎國的將士,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守護我們的百姓,不讓任何人欺負他們,黎國的將士們都不是孬種,至於糧草的問題,微臣已經考慮過了,可以先派五萬精兵前行,威懾瓦剌,讓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至於之後,就在看形勢做進一步的考量。微臣願意領兵出征,掃蕩瓦剌,趕出邊境,請聖上恩準!”

  好男兒誌在四方,不應該隻留在京城操練士兵,況且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在戰場上才能見識到平日的厲害。讓其他的國家也好好看看,必須要趕走瓦剌,發揚黎國的國威。

  一番激動的話,聽得皇帝甚是高興,道:“好,李將軍,你能有如此的想法,朕覺得很欣慰。既如此,那朕就封你為征西大將軍,率領五萬精兵前往邊境,務必要打敗瓦剌,將他們趕出黎國的邊境,還邊境的百姓一份和平安寧。”一時間,朝野上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皇帝一聲令下,再無更改的可能行了。

  李平自然激動的領命,一定幸不辱命,不辜負皇帝對他和將士們的期望。接下來便是點兵出征了,皇帝望著散去的大臣們,眼底露出一絲悲憫。他的小皇子是黎國最尊貴的小皇子,他過世了,皇帝很心痛。

  可邊境的百姓們正在飽受戰亂之苦,他們也是皇帝的子民,皇帝不能因為小皇子的離世而忘卻了他們,他登基幾年,為百姓做的事不算多,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盡快多為百姓們做些事,如此在他百年之後,百姓們會時刻記掛和懷念他這位算不上英明的一國之君。這是皇帝心底最美好的期盼,不知道能不能實現了?

  蘇明和和齊豫看著李平,頗為不舍,他們三人在京城裏很默契,互相談得來,如今李平領兵出征了,自然不舍了。

  李平輕看了他們倆一眼,不悅道:“你們倆別垂喪著一張臉了,應該為我高興才是,我終於能領兵出征了,為百姓們謀一份安定和平的日子,你們知道我等這一日等了多久,哎呀,別垂喪著一張臉,來,喝酒,替我高興,提前祝賀我凱旋而歸。”相比於李平的高興和期待,齊豫和蘇明和兩人對視了一眼,從各自的眼底看到了深深的擔憂,李平少不更事,他哪裏知道朝堂之上的彎道道。

  戶部尚書帶頭反對戰爭,要求和,自然便是因為戶部拿不出那麽多的糧草和錢財供應前線打仗,李平倒好,率先衝到前頭去,雖說皇帝下令了,冊封李平為征西大將軍,可具體運送糧草的事還是由戶部來安排,此外冬天要來了,將士們禦寒的冬衣也需要戶部準備,五萬將士的用度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對於才經曆六年福建戰爭的黎國來說,恐怕有些困難。

  李平無所謂的擺擺手:“哎呀,都說了,你們倆別為我操心了,是真的了。我真的已經想好了,大不了我就留在邊境不回來了,我還不相信了,我們上下同心的將士們不能趕走一群野蠻的瓦剌人。

  大不了我用我聰明的腦袋多想一些法子趕走他們便是,別再垂喪著一張臉,莫不是兩位嫂夫人不在府上,你們倆空虛寂寞了,要不然這樣,待會我們去窯子裏逛一逛,我給你們倆挑選好的姑娘。”

  “你閉嘴!”蘇明和和齊豫皺著眉頭異口同聲的反駁李平。

  李平訕訕的笑著:“看吧,看吧,就跟你們倆開玩笑,何必當真。哎呀,要是我妹妹也在京城該多好啊,可惜了。來,陪我喝酒,不知道下一次再相聚在一起喝酒是什麽時候了,今日不醉不歸!”絲毫沒有戰爭前的緊張感覺,李平等著這一日等了很久,每每想起顧廷菲跟他說的話,都會熱血澎湃,好男兒誌在四方,不應該拘泥於兒女情長,父母親情,應該有一份更為寬大和博愛的心,為黎國的百姓們謀安寧和和平。

  難得有這麽一次機會,李平絕對不能錯過,皇帝之前將他交到禦書房,跟他誠懇的談過了。福王和皇叔周奇兩人帶著將士們在福建打了六年,才徹底將琉球趕出福建沿海等地,他相信,他也能做到這般,不讓皇帝失望,不讓黎國的百姓失望,母親在天有靈,一定會為他感到驕傲和自豪。等他日母子想見的時候,他能仰著頭告訴母親,她教養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

  李平領兵離開京城的那一日,皇帝親自到城外送別他們,鼓動將士們,要不畏懼瓦剌,整個黎國是他們堅強的後盾,皇帝已經率先做出表率,在宮裏削減用度,帝後帶頭了,朝臣們自然紛紛附和,不少大臣們都捐款給將士們,一定要打贏這場仗!

  百姓們的激情也被帶動了,今日不少百姓們到城外圍觀,一睹李平和將士們的風采,紛紛為他們慶賀,他們是黎國的英雄,皇帝英明。

  李平誠懇的跪在地上,道:“微臣一定不辱使命!”

  “好,好,好,朕等著你和將士們凱旋而歸,到時候朕在禦花園盛宴款待你們!”皇帝眸光微閃,一連說了三個好字,對他們的期望溢於言表。就這樣,皇帝和朝臣們送走了李平和五萬將士們,都在心底祈禱著他們能盡快趕走瓦剌,得勝歸來!

  人群中有齊豫和蘇明和,李平飛快的跨上馬,回頭跟他們倆對視了一眼,送行酒喝過了,等他歸來,一定再通贏一場,不醉不歸。蘇明和和齊豫兩人顯然麵帶不舍,不知道李平此去邊境跟瓦剌軍隊對上,戰況如何,他們倆沒有李平那麽自信,且耐心的等著吧!

  小木子見皇帝有些疲倦,走到他跟前揉捏著他發脹的太陽穴,剛送走了李平和五萬將士們,難免皇帝有些心緒不寧。在小木子的輕柔按摩下,皇帝覺得舒坦多了,突然睜開眼問道:“這幾日湛王世子情況如何了?”

  既然皇帝主動開口問起,小木子也沒有半點隱瞞:“回聖上,小世子在皇後寢宮。”在皇後寢宮,皇後抱走了小世子,她想作甚?一時間,皇帝腦仁越發疼的厲害了,驟然覺得下腹一陣一陣的疼痛,額頭上冒了細細密密的細汗。

  把小木子看到驚呆了,慌張道:“聖上,您這是怎麽了?奴才去給你請王太醫來。”

  “站住,不許去,朕沒事,休息一會就好了。你去宮外傳旨,讓惠太妃入宮。”皇帝揪著衣袖,皺著眉頭忍痛吩咐。

  小木子頗為心疼,都這麽疼痛了,皇帝還不肯請太醫來,罷了,就聽他的話,去請惠太妃入宮。

  斜躺在榻上的惠太妃聽到消息要她入宮並沒有遲疑,猛地睜開眼睛,把玩著手中的玉鐲,她等這一日等了許久,終於到來了,想想都覺得激動無比。臨走前,惠太妃去見了湛王妃,吩咐她一定要看守好顧側妃,千萬不能讓她踏出院子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