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鎮北王府壽宴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22
  隨後皇帝還吩咐晚上讓禦膳房多準備一些皇後愛吃,對她身子有益處的飯菜,很快藍莓便識趣的將小皇子抱走,帶著宮人們退下,帝後需要獨處的時間。原本皇帝還擔心皇後拎不清,作出讓他失望的決定,結果,沒讓他失望。

  李東陽將皇後教養的很好,知道取舍。誰也沒開口提起顧廷露入宮的事,皇帝摟著皇後入懷,撫拍她柔軟的背後,道:“皇後,辛苦你了,這段時日,你好好調養好身子。”

  “妾身不覺得辛苦,能替聖上生兒育女,那是妾身的福分。”皇後壓製住腦海中另外一個人的身影,她如今是皇後了,高高在上了,再念著他作甚。雖說有時候猜不透,看不清皇帝的心思,再怎麽說,他們倆也有了嫡長子。

  用完晚膳,皇帝沐浴後,便留在皇後寢宮,遲遲不肯給皇帝納妃,皇後開口提起了此事,不少大臣們在朝堂之上提起此事,還讓他們的夫人們入宮探望皇後,話裏話外都提起此事。

  雖說皇帝有了嫡長子,可後宮沒有其他的妃嬪,這算怎麽回事。皇帝本就應該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黎國最美豔、漂亮、賢惠的女兒都可以入宮為妃,侍奉皇帝左右。後宮關乎到朝堂,大臣們自然按耐不住想要上奏了,尤其李東陽不在朝中,喬丞相是個和事佬。人走茶涼,誰還記著李東陽的好,都盼著各自好。

  皇帝遲遲沒有出聲,皇後手心攥著被褥,直冒冷汗,她說錯話了嗎?突然皇帝伸手撫摸她的頭發,溫聲道:“朕的後宮有你和小皇子就夠了,不用在意他們說的話。”

  有她和小皇子就夠了,這是真的嗎?那顧廷菲呢,對了,皇帝跟顧廷菲早就不可能了,皇帝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違,奪臣子之妻,尤其顧廷菲不日即將臨盆,對顧廷菲,皇帝就算在喜歡,也隻能放在心底。後宮隻有他們母子自然是極好的了,皇後嬌羞的抬起頭,注視著皇帝:“聖上,妾身何德何能。。。。。。”

  “噓,此事朕已經決定了,往後不必再提了,時辰不早了,早些安置吧!”隨後皇帝側過身子,閉上眼睛,聽著他沉穩的呼吸聲,皇後覺得心安,也跟著閉上雙眸入睡了。

  第二天一早,朝堂之上又有大臣上奏,請求皇帝廣納後宮,延綿子嗣,二話沒說,便被皇帝嗬斥一通,最後還奪取了他頭上的烏紗帽,至此,誰也不敢輕易在朝堂之上提起納妃一事。年輕有為的皇帝隻有他的主張,還輪不到他人來說三道四。

  對此,皇後勾起唇角,後宮沒有妃嬪,自然極好了,溫柔的目光投向榻上睡覺的小皇子身上。那麽她所生的小皇子既是嫡長子,也是皇帝唯一的子嗣,日後必定能繼承大統,也不枉父親在丞相的位置上告老還鄉。她不相信父親對朝堂沒有依戀,但為了他們母子,父親還是毅然決然的離開了。

  兩行清淚慢慢的從臉頰流淌下來,晶瑩的淚珠滴落在手背上,滾燙無比,父親,女兒一定不會辜負你的囑托,光耀李氏一族。外戚幹權不會存在,皇帝雖說年紀,但是心計和謀略不遜於久居官場的父親,她得小心應對著才行。不知道皇帝的誓言能維持多久,是否真的能如他說的一般,後宮沒有其他的妃嬪,沒有其他的皇嗣,所有的子嗣都是從她腹中生出來,就沒有兄弟鬥亂,牽連皇室和黎國百姓。

  轉眼便到了六月初八,鎮北王府老夫人六十大壽的日子了,顧廷菲越發覺得熱起來,有些時候站著一會,就覺得渾身直冒汗,甚至有時候感覺喘不過起來,把春巧和春珠兩人急壞了,急忙找大夫來給她把脈,是不是要生了。

  結果大夫說,顧廷菲胎位不正,得需要注意,平日的各種姿勢,盡量能讓胎位正過來,要不然的話,大夫說的很隱晦,難產的可能性非常的大。胎兒胎位正便能自然正常生產,自古婦人生產都猶如從鬼門關走了一遭,很是危險。聽到大夫這麽說,春巧和春珠兩人的臉色唰的就白了,急忙送著大夫離開,回頭好好盯著顧廷菲。

  腹中的孩子還真的會折磨她,都快九個月了,還是不得安生,也不知道是個哥兒,還是姐兒,這麽能鬧騰。春巧和春珠對視一眼,心疼的走過來,攙扶著顧廷菲去院子裏多走動走動。

  為了能讓胎位穩,做點兒犧牲也是值得的。昨日方如煙和李鸞一起來她府上,兩個人約好了,問她該給鎮北王府的老夫人準備什麽賀壽的禮品。在顧廷菲看來,鎮北王府的老夫人榮華富貴享受不盡,到了如今的年歲,怕是最喜歡的便是兒孫繞膝,共享天倫之樂。送的禮品,不在乎金貴,重要的是一份心意。

  瞧著方如煙和李鸞的氣色不錯,她也就滿意了。蘇明和和齊豫對她們不錯,尤其齊豫,蘇明和府上沒有長輩,凡事都是李鸞說了算,自然極好的了。

  齊豫也不錯,臨走前方如煙還親昵的挽著她的手臂,又誠懇的道了一聲謝。顧廷菲寵溺的拍著她的手背,不用感謝,這是他們夫妻倆的事,她一個外人不過勸勸她罷了。方如煙陪著李氏出門,齊國公老夫人就不去了,她年歲大了,身子不爽,也能理解。

  李氏跟方如煙一起出去,心底別提多憋屈,每每看到方如煙臉上的笑容,就渾身氣不打一處來,這就是齊豫千方百計寵著,護著的女人,不會下蛋的母親,娶回來還當做寶貝。偏偏齊豫和齊國公夫子倆聽不進她說的話,連齊豫都放下狠話,若是在逼著他納妾的話,他就什麽都不說,直接帶著方如煙出去分府別住,你說說,這能不讓李氏心寒嗎?

  這就是她十月懷胎,辛苦養大的孩子,如今翅膀硬了,威脅起母親來了,自己生養的兒子,再多的怨氣,李氏也隻能吞咽下去,可方如煙不同,要不是背後有方如煙挑撥,齊豫不可能這般忤逆不孝。在李氏心裏,早就將方如煙視為狐媚子一族,對她恨意滿滿,偏偏還不能發泄出來。

  老夫人和齊國公都勸說她,真的把齊豫逼急了,到時候鬧得大家臉上都不好看。小夫妻倆還年輕,子嗣的事不著急,往後在等等便是。齊豫深得皇帝器重,前提不可限量,何必眼下為了一件事跟他鬧的不愉快,傷了大家的心。

  若是齊國公府沒了齊豫,後輩裏根本就沒有人能比得過齊豫,得到皇帝恩寵,蒙聖恩,這可是多少大家族求都求不來,偏偏李氏要將齊豫往外推,誰能忍受!李氏想到齊國公老夫人說的話,腦袋就疼,她做婆母的難道還不能管教兒媳婦,還得看兒媳婦的臉麵,如今還不是方如煙管家,就這般,往後日子長著呢,還得了。

  方如煙含笑道:“母親,到了。”打斷了李氏的思緒,回過神的李氏輕哼了一聲,被方如煙攙扶著下了馬車。

  在二門處,方如煙和李氏婆媳倆遇到了李鸞,李鸞一身彩虹般七彩刻絲煙霞淩羅衣裙,色彩絢麗,輕薄柔軟。寬大的水袖,飄然欲飛,展開時有如七彩的羽翼,巨大的裙擺逶迤於地,轉動時如浮雲飄動。腰側係一絲帶末端係著幾個小巧精致的玉玲兒,舞動時清靈作響,煞是好聽,發上簪著三對碧玉簪,末端垂著珍珠串,玉是藍田碧玉,青翠欲滴光澤和潤,珍珠是南海明月珠,潤白明華,流光盈動,更加襯托的人清雅絕塵,高貴雍容。

  輕移間,珍珠垂簾搖曳而動,風流乍現,舞動時飛旋而起,如銀簾環繞。長長的珍珠鏈搖曳間輕觸臉頰,溫潤光滑。見到方如煙,眉宇間帶著一抹笑意朝她們走去,俯身給李氏請安。李鸞的身份李氏自然清楚,算起來,她娘家和過世的老鎮國公還是同族,對於李鸞的遭遇,她頗為心疼。

  如今李鸞改嫁了蘇明和,也是皇帝器重的臣子,齊國公老夫人提醒她,出來千萬別喪著一張臉,對人熱情一些,多笑一笑,總不會有壞事。方如煙見到李鸞來了,心裏鬆口氣,在路上,李氏一直沒跟她說話,她也不好打攪,隻能雙手疊放在胸前幹坐著,無聊極了,就盼著如今見到李鸞,姐妹倆在一起說說話,作伴。

  李鸞見到方如煙,心底也放鬆了,有熟悉的姐妹在一起,就沒那麽拘束,放不開了。兩人相視一笑,互相攙扶著,也沒有忘記身後的李氏,李鸞對李氏特別的尊敬和熱情,方如煙的事,她也知道一些,因著子嗣和齊豫的寵愛不得李氏的喜愛。

  顧廷菲偷偷告訴她,其實李氏愛麵子,給她全了臉麵,她就挑不出方如煙什麽毛病來。她們與方如煙交好,那是看中她的性子,不能由著李氏隨便欺負。永安侯夫人詫異的看著走進來的官兵,他們這是要作甚!在得知官府的人來抓永安侯和萬梓齊,她嚇得癱坐在地上,他們倆平日最喜歡出去玩,怎麽也沒想到,鬧出了人命。

  眼睜睜的看著永安侯和萬梓齊被帶走,話說萬梓齊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身上的傷還沒好全,如今又經受牢獄之災,那麽單薄的身子哪能受得了。永安侯夫人下意識的朝萬梓齊撲過去,緊緊的抱著他,不肯撒手:“齊兒,我可憐的齊兒。”

  “母親,您一定要救救我,我什麽都不知道,我什麽都不知道,母親,您可一定要救救我,是父親,是父親,是他做的,跟我沒半點關係,母親,母親。”萬梓齊一聲一聲的嘶喊起來,在麵對牢獄之災,他渴求安穩的日子。緊緊的攥著永安侯夫人衣袖不肯鬆手,這是唯一的希望了,母親一定能救他!

  為首的官兵嗬斥道:“還愣著作甚,趕緊帶走!”他們可沒工夫在這裏耽誤時間,得趕回去交差才行。永安侯夫人隻能眼睜睜的看著萬梓齊和永安侯被官兵們帶走,離開之後,她便讓管家出去打探消息,鬧出了什麽人命,落得如今的局地。

  一炷香的時辰後,管家就急衝衝的回來了,現在京城滿大街的百姓都知道了,是永安侯和萬梓齊昨日在酒樓裏,父子倆不知怎麽就看上一個美豔的漁女,將她給玷汙了,結果今日漁女就自盡了,她的家人鬧上了公堂,非要永安侯和萬梓齊償命。得知此事的永安侯夫人瞪大了眼裏,雙手不住的顫抖,他們倆好得很,都什麽時候了,父子倆平素出去賭錢也就算了,如今竟然出去找女人,還是有夫之婦,真是好得很。

  管家垂著腦袋,眼觀鼻,鼻觀心,大氣不敢出一聲,如今該怎麽辦?得等著永安侯夫人示意才行,他可不敢擅自做主。誰知道永安侯夫人冷靜了許久,才出聲道:“你想辦法去見到少爺,讓他將一切都推到老爺頭上,其他的我自然有法子救他出來。”在永安侯和萬梓齊之間,她毫不猶豫的選擇了萬梓齊,那是她生下來的兒子,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不救。

  至於沒用的永安侯,這輩子沒什麽大的出息,大半輩子都靠著她的娘家的嫁妝風光度日,為何要救他,這是他的報應。要是永安侯沒了,或許她就能好受一些,每每看到永安侯,就會想起他的無用,想當初,她真的是瞎眼了,才會嫁給這麽一個沒用的窩囊廢,害了她一輩子跟著受苦。到頭來,連母親都將她從宗族除名,再也不是鎮國公府的人了。

  鎮國公府老夫人得知消息,許久才緩過神來,那是她的女兒,怎麽能不心疼,女兒和孫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尤其李鸞在永安侯府並沒有過上好日子,萬梓齊和永安侯夫人對她也不過如此,最後鬧得李鸞和離了,還不敢回到她身邊,告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