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曲線救國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10      字數:4102
  帶著皇後回公主府養胎,再好不過了,指不定那一日太後又要對她下手。平昭公主毫不猶豫的邁著輕盈的步伐離開了,望著她離去的背影,太後忍不住緊咬銀牙,她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後,如今又做了太後,雖然敢如此放肆的跟她說話,平昭公主偏偏仗著是先帝的皇姐,對她多有為難,如今更是讓她下不來台,當著這麽多人的麵毫不留情麵的下了她的臉麵。

  太後甩著袖袍氣呼呼的離開了,平昭公主走了,她還留下來做甚?難不成還要假模假式的審案不成?嫻妃的後背早就濕透了,她的目光有些空洞,綠竹自然是不能留了,蘇嬤嬤自然將她拖出去,亂棍打死了,也好讓那些人瞧瞧,動了不該動的心思,會是什麽下場。

  畢竟毒藥經過綠竹的手,下到李天舞的飯菜裏。就光憑這一點,就無可饒恕。她其實完全可以告訴皇後,找皇後給她指一條明路,可她沒有。人生的選擇很多,每一個人生路口的每一條選擇都至關重要,絕對你今後的人生之路。

  文貴妃被宮女們攙扶著站起身,臨走前又看了顧廷菲一眼,冷聲道“小產一事,本宮早就不記在心上,不管你信不信,都得告訴你一聲。”說完沒等顧廷菲回答,就毫不猶豫的轉身離開,她該說的話說了,信不信就是顧廷菲的事。

  顧廷菲不過就是個靶子而已,她那是剛成婚,入宮請安,跟她有什麽樣的深仇大恨,要害她小產。對她最恨之入骨的也並非顧廷菲,何必要計較過往的種種,她得看開一些,要不然在後宮的幾十年該如何過下去。嫻妃不屑的看了顧廷菲一眼“本宮不會感激你!”從鼻端發出沉重一哼,轉身離開了。

  皇後懸在半空中的大石頭算是落地了,輕聲道“廷菲,今日真是難為你和公主了,要不是你們的話,我怕是難逃一劫。”

  太後沒有直接對付她,而是用了嫻妃,連同文貴妃身邊的綠竹,繞了這麽一大圈,想要謀害自己和腹中的孩子,既能除去了文貴妃,又能除去了嫻妃,還能除去自己,將罪名栽贓給他人,自己摘幹淨了,真是好計謀,好算計,一石三鳥,可惜遇到平昭公主和顧廷菲。宮裏她早就不願意待下去了,周維不在宮裏,太後就一手遮天,如今好了,她能離開宮裏,去長公主府養胎了。

  一回到寢宮,太後就發了好一通的火,今日越想越是氣憤,長公主話裏話外的意思,就是指責她在背後謀害皇嗣。是她又能如何,真不知道長公主能猖狂多久,暫且讓她得意了去!蘭嬤嬤心疼的看著太後,低聲道“太後,小心您的身子,別傷了身子,快些放下手中的剪刀。”眼尖太後拿著剪刀,她嚇得臉色唰的白了,試圖阻止她。

  話音剛落下,就見太後將手邊的被褥都剪碎了發泄心中的憤怒,嫻妃是個沒用的東西。良久,太後緩過神來,被蘭嬤嬤攙扶著躺在榻上,讓蘭嬤嬤替她揉捏著眉心,緩解心中的煩躁不安。宮裏的皇後被接出宮裏,消息很快就傳到霍光義的耳中,他一得知消息,就忙不迭的遞牌子入宮見太後。

  太後被嬤嬤攙扶著坐起身,望著匆匆忙忙趕來的霍光義,一股腦將今日發生的事說了。霍光義略微皺眉道“太後,老臣早就說了,有長公主在京城,諸多事都不順利,得找個法子將她趕走才行。如今看來,皇後在公主府,一切怕是沒那麽容易了。”

  現在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和大臣們都在暗地裏猜測,宮裏到底發生了何事,才使得李天舞這個中宮皇後住到平昭公主府養胎,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太後冷哼了聲“哥哥,你怕什麽,這件事她有沒有證據?不能拿哀家怎麽樣,要不然的話,今日她豈會這麽輕易就結束了。不過是想給哀家一個教訓,讓哀家收手罷了,不過哪有那麽容易。這個時候就勞煩哥哥了,派人給嫻妃的父親薛兵之送封信,將宮裏的消息告訴他,哀家倒想看看,他在外甥和嫡親女兒之間如何抉擇?”平昭公主無非就想敲山震虎,想讓她收斂些,皇帝不在宮裏,平昭公主和顧廷菲能奈她何?

  無非就是想要嚇唬嚇唬她罷了,她根本就不畏懼,隻是心底有股悶氣罷了。一抹笑容爬上了霍光義的臉龐,他低聲道“是,太後,老臣這就去辦,太後早些歇息,老臣告辭了。”

  “嗯,去吧!”太後笑著目送霍光義離開,這個時候的太後絲毫沒有發現霍光義身邊有了女子。不得不說芸娘的觀察力和直覺還是很敏銳的。平昭公主安頓好李天舞,拖著疲倦的身子和顧廷菲坐在書房裏,人老了,上了年紀就是不能跟年輕人攀比了。

  顧廷菲一邊給平昭公主揉捏著肩膀,一邊溫聲道“姑母,接下來您有什麽打算?”提到這裏,平昭公主就煩心的很,“廷菲,不瞞你說,是一點頭緒都沒有。這一次入宮,給太後一個教訓,希望她能收斂些。可我擔心,她不可能有所收斂,反而會變本加厲的在宮裏橫行霸道。得虧將皇後接到公主府來養胎,再留在宮裏,指不定那一日又被她給暗算了,真是防不勝防。

  廷菲,真是多虧了你提醒我,要不然的話,再等到事發的時候,怕是皇後就沒命了。那個時候文貴妃和嫻妃都逃不了幹係,後宮就隻有太後和懷著身孕的鳳妃了,太後真是好計劃,好算計了。想要將鳳妃的障礙都掃清了,還不費吹灰之力,可恨嫻妃空有樣貌,沒有腦子,掉進了太後的陷阱裏,替她謀劃。

  若是皇帝在宮裏,興許還能周旋,如今他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我真擔心文貴妃和嫻妃的安慰,她們背後是文臣一脈和武將世家,寒了誰的心,對皇帝都不好。”對周維的埋怨又加深了幾分,偏偏京城不待,要去江南,身為一國之君,不能離開都城太久,這麽淺顯的道理,他怎麽就不明白?如今朝堂之上一切都還不穩定,平昭公主急的心肝疼。

  顧廷菲輕歎幾口氣“姑母,皇帝之所以這麽做,自然有他的考量和打算,算著日子,估計很快就應該回來了,您再耐心的等等。對了,姑母,我有一個打算,不知道可不可行?”在她心裏想了許久,遲遲沒跟公主開口。

  平昭公主坐直了身子,緊盯著她“廷菲,你我又不是外人,有話盡管說。”豎起耳朵認真的盯著,還緊握著她冰涼的小手。

  “姑母,皇叔率兵去了福建,與琉球一戰短時間之內必定回不了京城,明王身受重傷,我們派人去查探了,一直都沒有消息。不知道是沒查探到,還是那些人被明王給暗殺了,如今也顧不得那麽多了,廷菲想著能不能派人去蘭國一趟。”顧廷菲一字一句吐出來,蘭國,她要是還是周明菲,便是蘭國如今的攝政王妃,想要幫襯著黎國,怕是也沒那麽容易。這條路沒那麽容易,但是不試一試,怎麽知道不行!

  平昭公主眼前一亮,“廷菲,你的意思是派人去蘭國找青幽,是呀,你說我怎麽沒想到,青幽再怎麽說也是掛著你的名號,是黎國的大公主,既然身為大公主,那就應該肩負起她的使命,好,好,好,我就派人去蘭國,去找青幽,一定要讓蘭國的攝政王出手,相助蘭國,有他出馬,想必霍家和太後都得畏懼,隻是派何人去呢?”

  這個又讓平昭公主頭疼了,青幽代替周明菲的身份嫁給蘭國的攝政王,這件事朝中隻有周奇知曉,如今他不在朝中,還能有誰親自去蘭國,能得到青幽的信任?顧廷菲垂下眸子,低聲道“姑母,若是我親自去一趟,你會反對嗎?”

  “這是什麽話,自然會反對了,你如今有了身孕,此去蘭國,一路上免不了顛簸,你可不能去,聽姑母的話,萬萬打消這個念頭。要不然,還是我去一趟吧!”平昭公主毫不猶豫的拒絕了,腦海中蹦出一個想法,她親自去一趟。

  顧廷菲抬起頭和平昭公主四目相對,良久,顧廷菲才出聲道“好,那就勞煩姑母了,此去蘭國一路上怕是少不了辛勞,姑母得多保重。”

  將她摟在懷裏,平昭公主輕拍著她的後背,道“身為皇室公主,那就必須得替皇室分憂,我這一走,京城怕是沒人能護著你了,皇後又在公主府,少不了要麻煩你照顧,要不然這樣,你就住在公主府,我也能安心的離開,如何?”

  不得不為顧廷菲和皇後考慮,她們倆住在公主府,眼下她既然帶人去宮裏把皇後接回來,又鬧了一場,如今京城的百姓和官員們都看著宮裏的動靜,短時間內太後怕是不敢胡來,再加上她隻是悄悄的離開京城,外人都以為她在府上養病,沒人察覺的話,根本就不可能傷害到她們。

  顧廷菲心裏一暖,微微頷首“好,姑母,我聽你的。”為了讓平昭公主安心,也為了方便照顧皇後,她便應下了。兩個孕婦在一起,好作伴。平昭公主麵露喜色,“好,好,好,廷菲,那這段時日就辛苦你了。”

  “姑母,瞧您說的話,我不辛苦,辛苦的人是姑母才是,姑母都這般年紀了,我還讓姑母去蘭國,是廷菲的不孝。”越說顧廷菲越是低著頭,恨不得腹中沒有孩子,她親自去蘭國,去見青幽一麵,把該說的話說清楚了。

  平昭公主略微歎口氣,撫摸她柔軟的發絲“廷菲,這些跟你沒關係,你別想太多,聽見沒有?這是姑母自願,沒人能逼迫的了姑母,再者,你如今是要做母親的人,不能想這麽多,對腹中的孩子不好,聽姑母的話,安心在府上待著,什麽都不想,好孩子。”姑侄倆又說了一些貼己的話,平昭公主自然稱病不見客,私下裏則是帶著一隊侍衛偷偷的離開京城,前往蘭國。

  顧廷菲和平昭公主商量著,這件事暫時不要告訴皇後,她剛中毒了,兩個女大夫正在給她研製解藥,還是不要打攪她為妙。等她問起的時候,顧廷菲在告訴她便是。

  臨行前,顧廷菲依依不舍的抱著一身布衣的平昭公主,不願意讓公主見笑、心疼,很快便抬起頭,擦拭好眼中的眼淚,笑盈盈道“姑母,你且安心的去,京城交給我了。”

  “好,姑母走了。”平昭公主打開門,帶著一隊侍衛消失在月色裏,白天不適宜出動,公主府太惹眼了,唯有晚上,借助月色,才能行動。臨走前,平昭公主將召集暗衛的令牌給了她,這是交給她讓她以防萬一,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絕對不能用到,希望永遠都用不到,緊捏著手中的令牌,顧廷菲良久才回過神來。

  這兩日,她沒有回郡主府,衣裳之類的都是讓春巧和春珠回去替她收拾,同時她還讓春珠吩咐郡主府的管家,她不在的這段時日,一切正常,若是發生什麽異常,一定要第一時間通知她。

  馬成崗氣喘籲籲的跑進來,平複好心情才緩步走到顧廷菲跟前作揖“少夫人,查到了。”

  顧廷菲麵色一喜“太好了,姑母如今在何處,她背後是何人在替她撐腰?”功夫不負有心人,總算查到了,這段時間,她忙著宮裏和皇後的事,也沒有忘記尋找程姝和她背後之人。程姝不可能一個人就在短時間內將整個成國公府陷入困境之地,想必有人在背後指點她,推波助瀾,才使得成國公府落入如今的地步,成國公帶著謝氏一行人離開京城,去了老宅,還放話,在有生之年,絕對不踏入京城半步,想必對京城寒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