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宮宴(一)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09      字數:4119
  周素錦早就被春慧帶回春熙閣歇著了,如今顧明紫沒了,老太君就做主讓周素錦留在春熙閣陪著她。平時能陪著她說話,同時還是個念想,見到周素錦,就如同見到顧明紫一般。終究是嫡親女兒臨終前托付給她的,老太君又豈能對她不多加關心,喪母的姑娘最是讓人心疼。尤其眼下周牧梁跟周素錦斷絕了父女關係,從今往後,她是生是死,皆與周家無光了,這是一份沉甸甸的囑托,像一塊大石頭重重的積壓在老太君心頭。

  老太君手中握著斷絕書,很欣慰的點點頭“廷菲,這次多虧了你。你也累了,早些回去歇著吧!”老太君並沒有問出萬氏和劉氏想問的事,就抬腳往院子走了。老太君被竇嬤嬤攙扶著離開,萬氏和劉氏等人互相看著,最後不約而同的離開了大廳。

  周素錦趴在老太君的懷裏抽泣著,老太君輕柔的撫拍她的後背,安慰道“素錦,好孩子,別哭了,別哭了,眼下好了,從今往後你就與周家再無瓜葛,就安心的在定北侯府待著。外祖母一定不會辜負你母親臨終所托,替你一定找尋門好親事,你且安心的留在春熙閣。若是受委屈,誰欺負你了,一定要告訴外祖母,有外祖母替你做主,記住了沒?”

  女兒在世的時候,她沒有去了解這麽多。若是她多關心關心顧明紫,派人去關心她,怕是也不會弄成如今這樣。老太君閉上眼睛,兩行清淚順著兩頰往下流淌。

  周素錦低著頭,應聲道“好,外祖母,素錦記下了,多謝外祖母,素錦一定不會忘記您的恩情,一定會銘記於心,日日夜夜的替外祖母祈福,請佛祖保佑外祖母長命百歲,身體康健。”

  這些話是說到老太君的心坎上了,含笑著“好孩子,好孩子,有你這份心意,外祖母就滿意了,時辰不早了,這幾天你也累了,快些回屋歇著。好好的睡一覺,什麽都別想,凡事都有外祖母在,快些去吧!”催促著她離開,待她離開之後,老太君一直呆呆的坐著,誰也不知曉她內心到底在想些什麽。

  顧明誠詫異的張大嘴巴,半晌才問道“夫人,你說的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侯爺,這種事情妾身怎麽可能騙你的,你說說,這也神了,你說廷菲她是怎麽知道妹夫的事,畢竟京城和江西相隔那麽多,一來一回就不少時日,更別說出去打探情況了。今日我算是明白了,廷菲不是等閑之輩。幸虧二弟妹今日狠狠的推了廷菲一把,讓她出來想法子。

  要不然依我看,這廷菲就算知道了,也不會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萬氏嚴肅的開口道,在心裏暗自提醒自己,往後見著顧廷菲可得小心一些,省的被她算計了。這丫頭自從在玲玲鎮被接回府,就處處透露著稀奇,去給林大人的兒子衝喜,到最後林大人的兒子死了,她說好了去陪葬,結果要搖身一變成了林大人的義女不說。

  就這麽去一趟廟裏上香,也能結識平昭公主,更能如了公主的法眼,被她認為義女。萬氏雖說對顧廷菲不喜,但也不得不佩服顧廷菲了。

  顧明誠擺擺手“這些話可不能胡說,行了,你心裏有數就行了。往後,你就別攙和二房和三房的事,最好分內的事就行了。還有廷菲,你既然知曉她的性子,就別總是去想她的事,尤其她的親事,你就更加不要插手,她有嫡母、義母,根本就輪不到你。你可千萬不要惹著她,到時候給我和廷科添亂。”

  多去想一想顧廷玨,萬氏也就沒那般生氣介懷。萬氏嬌嗔道“侯爺,瞧您這話說的,妾身又沒有管她的事,我現在是巴不得不管她的事,別有人求著我就行了。不過老爺,你既然提起廷科,那妾身倒是一事想問問侯爺的意思。”親昵的挽著顧明誠的手臂,夫妻倆一同坐在床前。

  顧明誠微微一笑,示意萬氏往下說,到底是什麽事。在不知道什麽事情之前,他不能表態。

  萬氏緩聲道“侯爺,二房和永安侯府的親事八成是沒戲。我瞧著二弟妹的樣子,怕是要給廷露再找身份高的,既然她看不上永安侯府,那就罷了,我也不去多說什麽。我和嫂嫂商量了,不如就讓廷科娶了靈兒進門。靈兒是嫂嫂和兄長的掌上明珠,嫁給廷菲,也算是門當戶對,此外還能親上加親,侯爺,您覺得如何?”

  顧廷科為了春香和孩子的事沒少和他鬧騰,她現在得趕緊讓顧廷科成親,有了嫡子他就不會再惦記著春香了。就希望這些事趕緊過去,省的她再去回想起來鬧心。

  顧明誠略一思忖,道“夫人,我沒意見,靈兒是個好姑娘,廷科娶了她,那是高攀了。隻是廷科的脾氣你也清楚,必須要讓他知曉這門親事,要不然我估計他會鬧出什麽事來,又給我們倆添亂。”顧廷科娶萬梓靈,顧明誠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由,恰恰相反,他舉雙手讚成。

  永安侯府的嫡女自然是更好了,親上加親,門當戶對,如此甚好。萬氏眼中閃過一絲欣喜,急忙道“侯爺,這些您都放心,妾身會去勸著廷科,既然您答應了,那妾身就著手去辦理此事了。”笑嘻嘻的依靠著顧明誠,接下來就又事要辦了。

  突然顧明誠來了句“眼下似乎不是時候,畢竟妹妹剛過世,素錦又養在春熙閣,我怕老太君會不高興。”顧明紫的喪事剛辦完,他們就急著給顧廷科商定親事,難免老太君知曉,心裏會不痛快了。顧明誠能想到這一點,實在是心思細膩。

  萬氏點點頭“嗯,侯爺,你說的妾身都知道,妾身不會大張旗鼓的張羅,私下準備著,有什麽也會等到年後,你就放心吧!”如此甚好,有萬氏這話,他就安心了。

  惠太妃笑眯眯的看著坐在她身旁的湛王周湛,熱情的招待著他,好不容易回京城一趟,自然是要陪著他用膳,還要陪著他多說話,多關心他。用過晚膳後,惠太妃將湛王留下來說話,丫鬟們都識趣的退下,留下惠太妃和湛王母子倆單獨在屋裏說話。

  惠太妃親昵的拍著湛王的手背,道“湛兒,你年歲不小了,母妃總是惦記著你,想著替你找尋個好的王妃,能細心照料你的生活起居,如此母妃也能放心了。你聽母妃把話說完,母妃知道你不著急,但你也得體諒體諒母妃,母妃最希望的就是看到你成家立業,有自己的孩子,如此這般,母妃將來見著你父皇,也能對他有所交代了。湛王,你就聽母妃的勸,早些成親,可好?”

  身為母親的自然希望兒子早些成家立業,能了卻她的心頭大患。再者,惠太妃不能隨著湛王一同離開京城,就必須替湛王找尋一位賢良淑德的王妃陪伴在他身邊,代替惠太妃照料好湛王。

  惠太妃顫抖的拉著湛王的手,緊盯著他,滿臉的懇求。良久,湛王才點頭應道“好,母妃,兒子聽您的,一切就由母妃安排。”惠太妃聞言,大喜過望,連聲道“好孩子,好孩子,母妃真是太高興了。你且放心,母妃一定會你找尋家世才貌與你匹配的王妃,另外再挑選兩名側妃,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湛兒,母妃真是太高興了,正好趁著此次宮宴,你好好瞧瞧,對了,母妃得趕緊張羅了,嬤嬤,你明日立刻去找京城最有名的媒婆,讓她將京城還未出閣的大家閨秀都一一列出,給哀家拿回來。”說到激動之處,惠太妃還對著門口候著的嬤嬤吩咐起來。

  嬤嬤毫不猶豫的應下“是,奴婢遵命。”湛王仰頭歎口氣,惠太妃有必要這麽著急嘛!算了,既然她來人家高興,那就隨她去吧!翌日清晨,明王抵達京城,一回京城,就忙不迭的入宮給太後和皇帝請安。身為藩王能回京城,那是太後和皇帝的恩賜,自然要入宮感謝他們。

  明王此次回京是孤身一人帶著侍衛,並沒有帶著明王妃還有明王府的兩位公子,想來是不願意他們長途跋涉。既然明王回京了,還有十日便是新年了。宮裏準備給福王、明王、湛王的接風宴就在兩日後,大內的請帖已經開始派發給各位大臣。

  春巧連聲道“二姑娘,二姑娘,快起來,今日是宮宴,你別睡了,早些起來。二姑娘,二姑娘。”眼見天色不早了,顧廷菲還是躺在床上睡覺,春巧焦急的不行。偏偏春珠去廚房端早膳了,春芬回娘家去看看了。也隻有她硬著頭皮推著門進去將顧廷菲從床上拉起來,真是費勁了全身的力氣,才使得顧廷菲緩緩的睜開眼睛。

  春巧欣喜道“二姑娘,你可算醒了,趕緊起來吧!奴婢聽說四姑娘早就起來梳洗打扮了。你就別睡了,聽奴婢的話,快些起來。”可別耽誤了進宮的吉時,春巧一撒手,顧廷菲又躺下來閉上眼睛睡著了。瞧著顧廷菲兩彎卷翹的長睫覆在麵頰,她有些不忍心再叫顧廷菲起身。

  但她若是不叫顧廷菲起身,萬一進宮晚了,回頭她可要被萬氏等人數落。春巧略一思忖,剛要準備伸手拉著顧廷菲,她就豁然從床上坐起身來,點點頭“好,春巧,我聽你的,你快些去給我拿衣裳,替我梳洗打扮吧!”之所以不願意起床,那是因為顧廷菲在猶豫,她到底要不要入宮?

  先前沒有機會入宮前,她是拚命的想入宮,去見見弟弟,她曾經生活的宮殿,還有禦書房,那裏有太多她和父皇在一起的美好畫麵,值得回憶、追憶。對於母妃,她的印象不深刻,那就不提了。

  眼下父皇過世了,弟弟成為一國之君,知曉他的處境艱難,顧廷菲又不知道該以何種身份出現在他麵前。應不應該告訴他,她的真實身份,還是欺瞞著他?

  李氏笑盈盈的將李天舞一把拉倒身邊坐下,“天舞,今日你真是漂亮,母親相信,你一定會是最美豔動人的姑娘。今日入宮,你別太擔心,母親會一直陪著你。就算見到了文家姑娘,你也別激動。將來你是皇後,她是貴妃,就算日後見了你,她也得給你行禮。

  畢竟你是後宮之主,端著你的架子便是。母親真是舍不得你,年後你就要出嫁了,母親恨不得能多留你在府上多住些日子。你這一走,府上的事母親就不放心了。還有也不知道你能不能在宮裏過的好?”母親的擔心總會有的,不擔心這個,總會擔心其他的了。

  李天舞勾唇淺笑“母親,我這又不是不回府了,等有時間,我會回府探望您和父親,還有弟弟、弟妹。再說了,若是真的想我了,母親可以遞牌子入宮陪我說說話。府上的事您就交給弟妹,我看她可以,您呀,就放寬心,讓她著手去幹。

  大不了,等她向您求助的時候,您再出馬也不遲。反正丞相府遲早要交到弟弟和弟妹手中,母親不如提前先讓他們練練手。對於弟妹,您也別太嚴苛了,弟弟的脾氣您也不是不知道,不知道她要在房中受多少苦。”一邊說一邊輕柔的撫拍李氏的後背,她今日當著李氏的麵,替顧廷玨說了不少好話。

  李氏狠厲的瞪了她一眼,“我看你真是記性不好,你莫不是忘了上次顧廷露來府上,說了些什麽吧!顧廷玨明知道與你弟弟有婚約,可她倒好,私下和她的表哥眉來眼去,不清不楚,不守婦道。你弟弟是身子不好,脾氣不好,可他的本性不壞。不像顧廷玨,你可知曉,現如今我連她的晨昏定省都免了,就是不願意見著她在我麵前晃悠,一看見她,我就想起她做過的齷齪事,我這心裏膈應的慌。行了,她的事就別提了,掃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