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決絕
作者:孫默默      更新:2020-05-16 08:09      字數:4101
  春慧見狀,出去找人來收拾,這是竇嬤嬤才上前勸慰道“老太君,您這是怎麽了?應該高興才是,二姑娘如今入了平昭公主的眼,被公主認為義女,那身份多尊貴。對侯府來說,可是件大好事,奴婢怎麽瞧著您不高興啊!”大著膽子上前,但願老太君別把氣撒在她身上。

  如今竇嬤嬤真有感覺,她越來越不了解老太君,她的腦子裏到底在想些什麽。老太君輕描淡寫的看了她一眼,“你知道什麽,平昭公主做了廷菲的義母,將來廷菲的親事,她不定要插手。”就是惱火這個呀,竇嬤嬤低聲道“老太君,這也是好事,平昭公主可是皇親貴族,二姑娘做了她的義女,將來必定貴不可言!”

  “你給我閉嘴,這些話也是你說的,給我滾出去,這幾日都別出現在我麵前!”突然老太君拉下臉對著竇嬤嬤嗬斥一通,真是給她臉麵了,在她麵前也能說出這樣的話來。顧廷菲是她定北侯府的女眷,何時需要外人來操心她的婚事了,偏偏平昭公主的身份擺在這,她又不能拒絕。若是惹惱了公主,對顧明誠、顧明瑞都不好,萬一公主報複他們,老太君後悔可就來不及了。

  縱使答應了公主的請求,老太君心裏覺得很憋屈,竇嬤嬤還偏幫著公主說話,哼,這樣的奴婢留在身邊有何用?竇嬤嬤嚇得忙不迭的退下,差點兒就撞到了春慧,她惡狠狠的瞪著春慧“你這死丫頭,走路不長眼,沒看到我出來啊!”轉頭把在老太君跟前受的氣發泄出來,春慧輕飄飄的看了她一眼,沒吱聲便抬腳進去了。

  沒多久,平昭公主要收顧廷菲為義女的事像長了翅膀的風箏傳遍了整個定北侯府,萬氏氣惱的把桌上的杯盤碗盞都摔在地上,把顧廷菲罵的狗血噴頭,這丫頭到底走了什麽狗屎運,偏偏入了平昭公主的眼。她還是定北侯府庶出的二姑娘就敢得罪永安侯府和萬梓靈,如今成了平昭公主的義女,那不更是猖狂無比嗎?

  顧廷科和她往後的日子,她得好好謀劃謀劃了。顧廷露欣喜的拍著手“真好,母親,您聽到沒有,二姐姐很快就是公主的義女了。”話音剛落下,就見劉氏拿起桌上的一顆龍眼朝她砸過去,不悅道“你給我閉嘴,有本事,你也和廷菲一樣,認個身份高貴的義母回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顧廷菲隻是三房的庶女,偏偏能入得了平昭公主的眼,那她的女兒顧廷露,怎麽就做不到?顧廷露緩緩的低下雙眸,她早就知道劉氏的脾氣,還和她計較什麽。親昵的抬腳走到她跟前,望著她的手臂,道“母親,您不妨換個角度想一想,若是二姐姐成了公主的義女,對父親仕途有沒有幫助,還有我的親事,是不是也能多物色一些貴族子弟?”

  偏著腦袋,閃亮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這些話倒是真的。劉氏臉上的怒氣淡去了幾分,但她就是不樂意,顧廷菲一個小庶女比嫡女還要厲害。“母親,不要去想那麽多,隻想我們二房的事就行了。”顧廷露有感而發的把頭埋進劉氏懷裏,很少有機會能和劉氏這般親昵,她自然要珍惜這個機會。

  夜幕降臨了,顧明誠兄弟三人一回府,就聽說平昭公主請送顧廷菲回府,還要認她做義女的事,三兄弟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竟然不約而同的發出爽朗的小聲。緊接著顧明誠抬手拍著顧明瑞的肩膀“三弟,你真是生了一個好女兒。”

  顧明瑞聞言,訕訕的笑道“大哥,你這是說哪裏的話,廷菲也是運氣好,才能得到公主的厚愛。說起來,我還羨慕大哥,廷玨可是京城的才女,廷菲可遠遠不如她。況且一筆寫不出兩個顧字,她們可都是我們顧家的子孫。”

  “對,三弟,你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我顧家的子孫都是好的!”顧明興適時插嘴道,三人結伴去後院喝酒了,如此幸事得好好慶祝一番。入夜了,李天舞還沒有入睡,呆呆的坐在銅鏡前,把屋裏的丫鬟們都趕走了。

  夜深了,她身上還是一件單薄的紗衣,不知何時,她的身上多了一件厚實的披風,她緩緩的抬頭,透過銅鏡,看到身後之人,嚇得臉色一白,很快遮掩住眼中的驚慌,淡定道“你怎麽來了?”她身後站著的人是程子墨,他一身乳白色的長袍,烏黑的頭發被攏在一隻金冠裏,腰間的白玉寬封腰帶很是熟悉,似乎曾經李天博也有一個。

  程子墨斜眼看著她“我怎麽就不能來了,這又不是皇宮大內。”哼,虧他說的出口,李天舞下意識揚唇反駁道“是,小侯爺說的沒錯,丞相府的確不是皇宮大內,但也不是誰人都能闖進來的。小侯爺如此放肆,不過是仗著福王,若是他老人家知曉,你夜闖丞相府,會有何感想?”

  程子墨聳聳肩,“他老人家非但不怪罪,還會很欣慰,誰讓丞相府的嫡長女李天舞是京城的第一才女,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問說的沒什麽不對,很明顯的感覺李天舞雙目如炬的朝他瞪過來。深呼吸幾口氣,李天舞緩緩道“小侯爺,你莫不是忘了太後的賜婚?”

  太後的賜婚,程子墨自然沒忘,微挑眉梢“那又如何?”“嗬嗬,你若是知曉太後賜婚,就應該知曉分寸,快些離開我的閨房。”李天舞真被程子墨氣瘋了,若是被人發現程子墨深夜在她的閨房中,影響的可是她的名聲,乃至整個丞相府。她不能那麽自私,為了個人的女兒情長,拋棄家族,讓家族蒙羞。

  多年來受到的良好教養讓李天舞此刻對程子墨充滿了憤恨。“李天舞,你當著就那麽想入宮?”程子墨臉色微變,緊盯李天舞,不願意錯過她臉上任何細微的表情。到了這個時候,多說無益。李天舞點點頭道“你說的一點都沒錯,我就是很想入宮,成為高高在上的一國之母,這樣說,你滿意了嗎?”

  瞧她張牙舞爪的樣子,程子墨突然麵色一變,眼中充滿了溫柔,大手一伸,將她摟在懷裏,溫情不過一秒,下一秒就被李天舞推開了。她瞪著雙紅腫多的大眼睛,渾身顫抖的指著他“小侯爺,我李天舞不是如此輕賤之人,還請你快些離開!”

  “天舞,我。。。。。。”程子墨此刻腸子悔青了,他剛才實在太氣憤了,聽李天舞說她想入宮,成為高高在上的一國之母,這些都是他給予不了李天舞的,是他無能。他才會不由自主的上前摟著李天舞,試圖能讓她改變心意。

  可此刻麵對李天舞,道歉的話卻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喉嚨裏仿佛堵塞了一塊棉布。李天舞搖搖頭“你走,你走,我不想再看到你,滾出去,滾出去啊!”聲嘶力竭的嘶吼起來,她迫切的希望程子墨從她麵前快速消失。

  眼看著程子墨絲毫未動,李天舞竟然果斷的拔下頭上的金釵,比在脖頸處,“程子墨,你走不走?你若是再不走的話,我就死在你麵前!”鮮紅的血液緩緩的從李天舞白皙的脖子上蔓延開來,把程子墨嚇得後退了幾步,麵色蒼白無比,他吞咽了口水,顫抖道“我走,我這就走,你快放下金釵,別傷害自己,我走,我走!”

  “程子墨,從今往後,你若是再敢出現在我的閨房中,我就不活了。當然你想看著我去死,盡管來,反正小侯爺的手上不多我這一條人命。”李天舞扯了扯嘴角,對著程子墨的背影厲聲道。不能縱容程子墨,他們倆其實什麽也沒有,何必鬧到這般地步。她曾經拒絕了程子墨的求愛,從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他們沒有緣分,何苦要強求。

  程子墨深夜闖入她的閨房,著實讓她大吃一驚,驚慌過後便鎮定下來,她不能傻乎乎的被他帶偏了。早就下定決心,此生不嫁,要留在丞相府幫襯李天博,替他撐起丞相府,減輕父母的負擔。李東陽是當朝丞相,在外人看來,那是風光無限,可實際呢,享受榮譽的同時,背後付出的更多,那是別人看不到的。

  母親因著弟弟的身子,時常唉聲歎氣,這些她都知曉,所以才會暗自發誓,此生不嫁,因而毫不猶豫的拒絕了程子墨,不給自己留有半點念想和餘地,沒有希望,便沒有失望。殊不知,事與願違,老天爺和她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太後一道賜婚懿旨,讓她入宮為後。

  怎麽能和程子墨糾纏不清,這是對皇帝不忠,也是陷程子墨不義,更是違背她的內心。程子墨站著良久,背對李天舞,喉嚨裏抑製不住血腥味,卷起手放在嘴邊,咳嗽了一聲,再鬆開手掌,一抹鮮紅的血沫子浮現在麵前,快速的收回手掌,置於身後。

  今日他原本想告訴李天舞,年後他要離開京城,想來問問她,是否願意和他一同離開?遠離京城的是是非非,去一個無人認識他們的地方,過著屬於他們的安逸生活。這些話似乎也不用說出口,根本就沒有意義了,不是嗎?邁著堅定的步伐,程子墨毅然決然的離開了李天舞的閨房。

  翌日清晨,顧明瑞到顧廷菲的院子裏,好一番誇讚,當然不忘記給她送了幾件精美的珠寶首飾,他輕咳了兩聲,道“廷菲,為父不會挑,就隨意拿了幾件,這裏還有些銀子,你喜歡什麽,就自己去買吧!”說話間從衣袖裏掏出一疊銀票放在顧廷菲眼前,錢財是個好東西,難得顧明瑞這般有誠意的送過來,她豈有不收之理。

  顧廷菲含笑著接過“女兒多謝父親。”見到顧廷菲收下了,顧明瑞別提多高興,又說了些話,才離開。春巧感慨道“二姑娘,三老爺變了。”從前哪裏能親自來送銀票和首飾。顧廷菲看了她一眼,抬手敲著她的腦袋“你這個小機靈,這些話和我說說就罷了,可不許出去胡說。”

  “嘻嘻,二姑娘,奴婢知道,奴婢有分寸,不會出去胡說,你放心好了。”春巧訕訕的笑著搓著手,跟在顧廷菲身邊這麽長時間,怎麽能連這麽簡單的道理都不懂。遠遠就聽到顧廷露的聲音“二姐姐,二姐姐,我來了。”熱情的朝站在門口的顧廷菲揮手,氣喘籲籲的走到她身邊,顧廷露沒力氣說話了。

  顧廷菲朝她翻了個白眼,嗬斥道“三妹妹,你不能慢一點,這般著急做什麽,後麵也沒人追著你?”顧廷露猛地抬起頭,答道“二姐姐,還不是因為我想早點見到你嘛!”挽著顧廷菲的手臂,把腦袋搭在她的肩膀上撒起嬌來。顧廷菲無奈的搖頭,她對撒嬌的顧廷露真是沒有抵抗力。姐妹倆相視一笑,攜手回屋。

  太後看了一眼蘭嬤嬤,問道“湛王可有消息了?”因著皇帝年後大婚,年光將至,她特意讓福王、湛王連同明王一同回京,算算日子,也該有消息了,何時能抵達京城。蘭嬤嬤聞言,答道“回太後,奴婢打探了,福王還有兩日回京,湛王明日就能回京。至於明王,奴婢還沒得到消息。”

  福王為人光明磊落,湛王年輕氣盛,唯獨明王,他乃是先皇的弟弟,當今聖上的親叔叔,蘭嬤嬤還真是沒打探到他的消息,如實的對太後匯報。太後皺眉“哦,連你都沒得到消息,那看來就是真的沒消息了。罷了,等到時候自然就回來了。對了,近日京城可有什麽新鮮事,說來給哀家聽一聽。”

  在宮裏時間長了,悶得慌,需要聽一些新鮮的事來緩解下心情。蘭嬤嬤腦海中倏忽閃過一個念頭,答道“新鮮事倒是有一樁,京城都傳遍了,平昭公主要認定北侯府三房庶女的二姑娘為義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