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夔東軍南下(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作者:一袖乾坤      更新:2020-12-06 00:21      字數:2622
  網 ,最快更新南明第一狠人</a>最新章節!

  二人一番綿裏藏針、笑裏藏刀的對嗆之後,總歸還是要坐下來商議布防事宜的。

  總的來說台州府海岸線很長,又因為和寧波接壤,在布防上還能做到完美。

  施琅建議郎廷佐把兵力集中在三門灣以南,海門衛以北。

  這個區域府治臨海縣的核心區域。

  這一點郎廷佐還是表示讚同的。

  處處設防,等於處處不設防。

  以清軍現有的七八萬兵力,實在不宜再折騰什麽幺蛾子。

  台州不像寧波有那麽多的小島,故而主力水師都集中停靠在幾個海灣裏。

  按照施琅的理論,清軍需要將一大部分兵力集中在健跳所,以防止明軍從昌國衛越過三門峽橫渡至台州府控製區域。

  雖然施琅覺得鄭成功這麽做的可能性不高,但防人之心不可無。

  萬一鄭成功真的來一波陰的,屆時再做反應就來不及了。

  清軍隻要卡住幾個關鍵的海灣,明軍就會很難受。

  有了這些優勢後真的打起來,施琅也不會有什麽虛的。

  對於施琅提出的要求,郎廷佐基本都能滿足。

  他還是比較信任施琅的海戰能力的。

  隻要能夠打贏鄭成功,守住台州這場大戰郎廷佐願意把指揮權交給施琅。

  ...

  ...

  在攻取鳳陽之後,李來亨等夔東諸勳接到天子的旨意,繼續向廬州進軍!

  此舉的目的不言自明,那就是把南直隸的西部地區徹底連成一片!

  如此一來河南的清軍想要增援都沒有了機會,駐防的明軍可以一致對外拱衛京畿。

  老實說在打鳳陽之前,李來亨多少還是有些緊張的。

  畢竟之前都是跟天子、晉王合兵,即便在局部的戰鬥中發揮欠妥,也不會有致命的後果。

  但攻打鳳陽是他單獨統兵,如果發揮失常惡果是能直接體現出來的。

  夔東諸家是好不容易才取得了天子的信任,李來亨可不希望把事情搞砸。

  好在事實證明是他想多了。

  鳳陽綠營兵弱到不堪一擊,完全和湖廣、江西的綠營兵沒法比。

  這也可能是清軍的士氣已經被打沒了吧。

  畢竟連五省經略洪承疇都被明軍抓到處死,鳳陽的清軍多半也知道自己守不住多久,無非是有一天混一天罷了。

  李來亨拿下鳳陽後留下了兩萬人駐守。

  這看似有些托大,但在他看來目前能夠主動出擊的清軍幾乎沒有。

  唯一的威脅來自淮安。

  可淮揚自古是一體的,雙方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如果淮安的清軍出動攻打鳳陽,那萬一應天府明軍主力打杭州怎麽辦?

  所以淮安的清軍也是不敢輕動的。

  李來亨決定抓住清兵們的這個心理,抓緊時間集中兵力拿下廬州府。

  鳳陽廬州二府加在一起足有南直隸地盤的三成,拿下之後不管是氣勢上還是實力上明軍都會有極大的加強。

  劉興明通過這一戰打出了信心,一直嚷嚷著讓李來亨派他做先鋒。

  李來亨確實有這個想法,但顧及到劉體純的看法隻能作罷。

  還是大軍穩步推進比較穩妥。

  大軍剛剛越過邊界進入廬州府,便發現了極為奇怪的一幕。

  隻見百姓成群結隊的往南京的方向轉移,李來亨派人前去一打聽才知道廬州府旱災極為嚴重。

  這些百姓都是實在在當地活不下去了,才想要去南京討口飯吃。

  他們聽說隻要是災民去到南京都會被明廷賑濟,雖然不見得能夠吃飽但保證不被餓死還是可以做到的。

  在亂世哪裏有那麽多的要求,能夠活命對他們來說就是很不容易的了。

  李來亨心情頓時很是沉重。

  這場大災不知道要持續多久啊。

  天災加上人禍,最苦的還是百姓。

  李來亨沒有多餘的糧食分給這些災民,隻能命令軍隊繼續南下。

  對他來說越快拿下廬州? 才能越快開倉賑濟。

  廬州雖然距離應天府不遠,但這些百姓缺衣少食,要靠雙腿走到南京也太難了。

  “傳我將令? 加快行軍速度? 務必要在天黑之前抵達廬州府城外。

  ...

  ...

  聽聞明軍拿下鳳陽之後? 廬州知府程逾元便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

  廬州北部是鳳陽,南部是安慶。

  如今像個肉夾饃一樣被夾在中間別提有多難受了。

  廬州的東邊是和州? 也在明軍的控製之中? 唯一能轉移的就是向下。

  自栗子關至開順鎮有一段區域跟河南接壤,但從府城前往距離並不算近,是以程逾元一直沒有下定決心。

  廬州府一共還有三萬軍隊?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 一仗不打就撤了他心裏不甘啊。

  拖著拖著明軍真的來了。

  當程逾元聽到明軍已經抵達府城外時? 險些嚇得背過氣去。

  他是個徹頭徹尾的文官? 從來沒有率部打過仗。

  這第一戰就是這麽硬的硬仗? 讓程逾元很難接受。

  但明軍已經兵臨城下了現在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便是再難程逾元也隻能硬著頭皮來了。

  “傳本府命令? 全軍登上城頭駐防,所有民壯一概上城頭協助防守。

  程逾元是不打算投降的。

  他吃的是大清的俸祿,做的是大清的官,豈能向明賊低頭。

  大不了就是一死,如此一來他的家眷還能得到朝廷的體恤優待? 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雖然知道這一仗多半是凶多吉少? 程逾元還是希望能夠打出風采的。

  哼? 有他程逾元在? 明賊休想輕易拿下廬州。

  便是不死也得讓你掉一層皮!

  ...

  ...

  天色漸暗,明軍已經在廬州城外紮好了大營。

  按照李來亨的命令全軍開始埋鍋造飯。

  利用晚飯的時間,李來亨和諸位將領一同商議攻城的細節。

  明軍這樣的攻城戰打過不少? 故而從上至下大多有些程式化的印象,覺得隻要挖挖地道,炸炸城牆便能輕鬆拿下。

  但通過幾次或意外,或敵軍有意為之的布置來看,一旦火藥受潮不能爆炸,棺材炸城的戰術就不能使用。

  這對明軍來說可謂是極大的限製。

  如果天氣不好熱氣球也不能飛,如此一來明軍得兩大攻城利器就都不能用了。

  李來亨覺得還是應該未雨綢繆,這樣真的出現問題時也不會太過被動。

  蟻附攻城當然也可以,但那畢竟會損失很大,不到萬不得已,李來亨還是不打算使用的。

  “小老虎,我覺得我們可以把老手藝拿起來用用了。

  袁宗第一邊喝著米粥,一邊有滋有味的說道:“當初我們攻打一座城池的時候可都是派人先混入城中散布消息,搞亂他們的人心。這樣便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城池。

  袁宗第一開腔劉體純就知道他是什麽意思。

  無非是離間城中百姓和清軍的關係。

  但現在城門緊閉,要想混人進去談何容易。

  到頭來還不是指望劉興明飛熱氣球嘛。

  這令劉體純多少感到有些不滿。

  一次兩次也就罷了,可一開戰次次都讓他家小子衝在最前,這危險也太大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