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鄭經請纓(第二更!求訂閱,求月票!)
作者:一袖乾坤      更新:2020-10-31 12:08      字數:2251
  鄭成功接到聖旨後當即和張煌言商議增援山東的事宜。

  天子命他派出至少五千人增援,以表示朝廷的愛民之心。

  在鄭成功看來要增援山東,走水路是最適合的。

  “滄水兄,如今徐州等地尚在韃子手中,我們如果強攻消耗太大。而且不日就要攻打江西,分不出太多人手在這方麵啊。不如直接派人乘船前去登州。反正登萊皆沿海,水師也有港口碼頭可以停靠。”

  張煌言聞言點了點頭。

  “我也正有此意。隻是大木,你覺得由誰去山東最合適?”

  如今的於七是一個很好的宣傳點,就像當年薑壤、金聲桓反正一樣。

  利用的好了,或許可以讓滿清治下揭竿而起,即便不能撼動他們的統治,也可以讓其掉一層皮。

  “本王想讓甘輝領兵。”

  鄭成功毫不猶豫的說道。

  “舟山一戰,甘輝背負了太多的東西。他一直為此事自責,盡管這件事不是因他而起。所以本王想給他一個機會,讓他來證明自己。”

  張煌言微微頷首。

  “甘將軍英勇無敵,一定能夠完成好這個任務的。”

  便在這時一直侍奉在鄭成功身邊的鄭經猛然道:“父王,孩兒願意同甘將軍一同前往。”

  鄭成功是怎麽也沒有料到鄭經會主動請命的,直是吃了一驚。

  “這種事情你湊什麽熱鬧。”

  “父王,甘將軍能去,孩兒為何不可?都是替大明做事,難道還要分什麽高低貴賤嗎?”

  這屋裏除了鄭成功和張煌言沒有別人,鄭經遂不作掩飾。

  “與甘將軍相處的這些日子,孩兒學到了很多。如今山東方麵如果能夠打開局麵,對大明光複大計大有裨益。孩兒不能隻坐在南京城裏什麽都不做啊!”

  鄭經說的十分真誠,鄭成功聽了也是很感動。

  其實他對於接班人的培養一直很重視,鄭經如今年紀大了也該出去曆練曆練了。始終把鄭經圈養在身邊他怎麽可能成長?

  鄭成功倒是不擔心鄭經結交大將。

  因為甘輝這些大將都是鄭成功親自帶出來的,他有十足的信心。

  鄭成功倒是希望鄭經能夠拉攏培養一些屬於他自己的心腹。

  這樣將來鄭經接過他的衣缽,也能夠快速穩住局勢,不至於局麵混亂。

  “經兒,你可想清楚了?率兵前往山東不像在鎮江守城那麽簡單,局麵有可能十分凶險。”

  鄭經早就下定了決心,此刻拍著胸脯保證到:“父王且放心,孩兒一定會照顧好自己的。有甘將軍輔佐,孩兒一定不會讓父王失望。”

  鄭成功拍了拍鄭經有些稚嫩的肩膀,讚道:“好孩子。”

  張煌言也是很欣慰的。

  記得他剛剛見到鄭經時,這個孩子還有些顯得畏手畏腳。

  但經過一年多的磨礪,鄭經如今已經能夠主動求戰了。

  雖然還沒有到能夠獨當一麵的地步,但這種成長的速度著實喜人。

  照著這個速度下去,鄭經遲早有一天也能夠像乃父鄭成功一樣成為國之棟梁。

  “世子,老夫有一句話要囑咐你。”

  “世伯請講。”

  鄭經轉向張煌言,態度十分恭敬。

  “山東戰局尚不明朗。但無論如何,世子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如果情勢不妙可以及時撤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張煌言之所以這麽說就是擔心鄭經太過年輕不懂變通。

  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

  即便是經驗再豐富的將領也有吃敗仗的時候。

  根據局勢及時作出調整,保全實力並不是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

  張煌言有直覺,清廷肯定會對於七進行圍剿,哪怕天子和鄭成功都派出援軍前去援助,在絕對兵力上明軍還是會吃虧的。

  這種情況下若能逆勢而為徹底控製山東自然是最好的,但如果打不下來保存有生力量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一直以來鄭經對張煌言都是很欽佩的,不僅僅是因為張煌言替他說話,更是因為張煌言一心為國的舉動。

  他衝張煌言拱了拱手道:“世伯且放心,我一定不會魯莽行事的。”

  “如此便好。”

  張煌言欣慰的點了點頭,看待鄭經就像看待自己親生兒子一樣。

  鄭成功看著鄭經也是十分自豪,兒子終於長大了啊,可以替他分憂了。

  雖然不免有些替鄭經擔心,但是鄭成功還是更希望看到兒子成長的。

  “父王親自替你送行!”

  一應事宜準備妥當,鄭經率領二十餘艘大號福船出海北上。

  每艘福船可以坐下兩三百人,別看一共隻有不到一萬人,但是這確實明軍精銳中的精銳。

  天底下沒有一個父親不疼兒子。

  鄭成功也一樣。

  他親自挑選了最犀利強大的船隻,鄭經統領的這支水師可謂是船堅炮利,即便是施琅如今組建的水師也無法與之媲美。

  由於如今淮安、揚州、徐州各府都在滿清手中,故而鄭經下令盡量距離海岸線遠一些,避免與滿清軍隊有過多作戰。

  他們此行目的是援助起義軍,而不是和南直隸滿清軍隊纏鬥。

  分清主次十分重要。等到明軍在山東站穩腳跟,隨時可以和南京的軍隊合力圍攻揚州、淮安。

  屆時要拿下此地會更容易。

  由於走遠海的緣故,一路上船隊幾乎沒有遇到什麽船隻,就連商船都沒有。

  放眼望去,盡是茫茫大海。

  對一般人而言,這未免有些寂寞。

  鄭經是海的兒子,對此自然沒有什麽不適。

  甘輝的心情也是十分激動。

  他等了許久終於等到了這個領兵出戰的機會。

  殿下還是信任他的啊。

  更為重要的是,世子殿下也在此次增援山東的軍隊中。這樣全軍士氣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軍隊的戰鬥力會更強。

  以前甘輝是不怎麽往北方走的,到舟山就算是最北了。

  這一次卻是給了他機會。

  他發現北方的海和南方的海有很大不同,最大不同就在於北方的海更為凶猛,巨浪拍打在甲板上濺的船員一身。

  就連在船上活了一輩子的甘輝都覺得有些發暈,更不用說鄭經了。

  看風向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隻希望不要遇到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