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再建一個研發部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9-12 01:07      字數:2176
  一句話安撫了李淳風,杜乘風這才望向陳勇問道:“陳工,現在這種發電機,你們造出幾台了?”

  陳勇回道:“回陛下,暫時隻造了這一台!”

  杜乘風想了下,交待道:“一台少了點。這樣吧陳工,這台我先帶走,你再安排人生產十台同樣功率的。”

  “另外,你們要開始研究火力發電機,還有水力發電機,隻有這兩種發電機製造成功了,電才能普及到千家萬戶!我給你們半年的時間有沒有問題?”

  現在玉門縣那邊的石油產量還不算太高,柴油發電機在小範軒圍內應用還可以。比如裝在皇宮內,用來照明。

  但是長期用這種大型的柴油發電機來發電的話,對柴油的消耗可就太大了,很不劃算。

  在杜乘風的計劃中,柴油還有更多的用途。

  陳勇稍加思索了一下,回道:“放心吧陛下,絕對沒有問題,這個時間足夠了!”

  研發部的那些工匠原本就都是帝國的頂尖工匠,技術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是優秀的。

  在陳勇他們的指導下,經過這麽長時間操作,他們這些工匠,無論是在操作機床,還是機械組裝等各方麵,技藝都已經相當純熟。

  再來製造火力發電機和水力發電機,已經是輕車熟路,自然沒有問題。

  這兩種發電機的原理,對於係統提供的這些工程師來說,都是熟門熟路了,並不難,難的是:這兩種發電機都比較龐大,需要時間來組裝。

  而且要達到陛下的要求,拿來民用的話,還有許多配套的像變電設備,遠程輸送設備也要一並研發製造出來。

  杜乘風滿意道:“很好陳工,那這炎黃城和長安城,明年能不能用上電,就全靠你們了!有什麽要求隻管跟我提。”

  “陛下隻管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隻是……”

  陳勇頓了頓,沉吟道:“陛下,屬下有個建議,既然現在帝國是以長安為中心,不妨再在長安設置一個更大的研發部呢?”

  “對呀!陛下!陳工這個提議可以!”陳勇剛說完,李淳風立刻就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急忙附和道。

  好像生怕杜乘風猶豫不決似的。

  這麽好的建議,杜乘風當然不會拒絕,在長安城弄一個研發部確實很有必要。

  反正他現在工程師還有很多。

  杜乘風當即答應道:“嗯,這個想法很好,我同意了!長安城匯集了天下的能工巧匠,而且各方麵條件更為完善。”

  “李淳風,你這個工部尚書,回長安之後就要把這個事情落實一下。到時我再給你派一百名工程師,至於其他工匠和人手,還有場地設備,你們商定好以後直接挑選好了告訴我就行。”

  “具體的研究方向,到時我會給你們一個參考。對了,我聽說長安還有兩名頂級的工匠大師,一個叫歐陽無疆,據說是以前歐冶子的後人。還有一名叫墨道,乃是墨子的嫡係傳人。”

  “回長安後你去跟他們接觸接觸,我相信隻要他們看到我們的各種產品圖紙,對我們這個研發部,也一定會很感興趣的。”

  李淳風聞言喜形於色,“好的陛下,這件事我一定會辦好的!這兩人名氣確實大,手藝也好,隻不過,如果要讓他們進研發部的話,最好是右攝政王出麵。”

  陛下提出的這兩個人,李淳風也是聞名以久的。這個歐陽無疆擅長打造兵器,墨道則是精通各種機械,兩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二哥!難道這兩個人還跟二哥有關係?杜乘風愣了愣,心中暗道。

  視線也順應地看向李世民。

  見李淳風特意提起,李世民隻好解釋道:“妹夫,你放心,這兩個人就包在我身上了。實不相瞞,這兩人之前一直都是大唐的禦用工匠大師。”

  “隻是我禪位給你之後,他們二人突然覺得沒有什麽前途,就回老家去了。到時我出麵去把他們請回來吧!”

  杜乘風之所以指名道姓要這兩人,一方麵是出於他們的名氣,另一方麵,如果有他們二人加入的話,起碼在生產製造方麵,更有經驗一些。

  係統提供的工程師雖然熟悉各種科學技術,但是他們也隻是知識儲備豐富,論起手藝來,他們還真不如很多工匠。

  說白了,他們就是相當於一群掌握了各種前沿技術的設計師,杜乘風很清楚,在當前的製造條件下,絕大部分的機械零部件,還不能通過機械流程來批量製造。

  大部分情況下,還是得先通過鑄造,然後再打磨組裝。

  所以,這些工匠同樣顯得猶為重要。

  杜乘風點頭道:“那行,此事就有勞二哥你跑一趟了。”

  隨後再次看向李淳風叮囑道:“李淳風,除了籌備這個研發部之外,我還要交給你一個重要的任務。”

  “這個任務就是改進和提高工部將作監的生產能力和生產方式。比如在炎黃城我跟你提過的分批打造,流水線組裝的生產方式。”

  “包括我們在炎黃城這邊,已經證實可行的各種先進經驗,和管理責任製,都可以在長安那邊推廣普及一下。”

  不覺間話題就有些扯遠了,當然,長安城那邊的工部各部門,確實有必要改進一下。

  以前的將作監,嚴格說來,就是各種小作坊。基本上都是工部讓生產什麽就生產什麽,很是保守。

  雖然在工部的管理監督下,表麵看起來很規範,可是實際上,管理很混亂,責任意識也很模糊。

  這也是當初李孝恭為什麽在見到杜乘風後院的作坊時,一定要求著杜乘風討要管理方法的原因。

  當然這並不是說古人不夠聰明,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和工藝,隻不過因為地位和低俸祿,加上工部的製度死板的原因,才使得許多優秀的工匠,不願意那麽做而已。

  李淳風在炎黃城待了那麽久,加上自己給他的各方麵書籍,還有工程師的指導,對工部和將作監進行改革,想必不是什麽大問題。

  “這個沒有問題,陛下!”李淳風信心十足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