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第二件事,監察部的職能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7-02 04:30      字數:2359
  文武百官信誓旦旦,杜乘風自然不可能會相信,就憑這樣幾句話,就能夠徹底肅清這種歪風。

  無論是在何朝何代,下屬能力太過出眾,遭到上級打壓刁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加上有時上級貪汙受賄受人指使,故意為難屬下官員等等,這樣的例子古往今來,可謂是屢見不鮮。

  杜乘風很清楚,那些從國子監擇優錄取的新任官員,因為經過半年新式教育的熏陶,在思想意識,思維邏輯,處事能力上都不是原來那些官員能比的。

  原來的那些官員,這麽多年來受儒家思想的影響,思維已經固化。

  如同坐井觀天,他們隻會按步就班,照本宣科地去做事情。

  即便他們已經感覺到杜乘風的理念,目標和過去的李世民完全不同,但是要從根本上改變恐怕還需要一個接受和熟悉的過程。

  人的嫉妒心生來有之,區別隻是表現得明顯與否。

  這些新任官員入職還隻是幾天而已,這一小部分人的嫉妒之心,就如此按捺不住,更別說等這些新任官員,表現出更加優秀的能力和政績後,隻怕這種嫉妒之心更加會愈發膨脹。

  可以說無論在什麽朝代,隻要身在官場,就一定會麵對這種鬥爭。

  而官員之間的鬥爭,受傷害的最終卻還是百姓。

  這是杜乘風不想看到的。他需要的是一幫真正為百姓為帝國服務的官員,而不是把為官當成一條獲取權欲的康莊大道。

  不過想要從根源上杜絕這種不良風氣,還得用非常手段,從製度上入手。

  說到製度,就關係百官的監察。

  禦史台已經被他裁撤了,那麽今天例會的第二件自然就是正式宣布成立監察部了。

  雖然這個監察部在炎黃城建國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但是現在兼並了大唐,京都也改成長安了,以後原吐穀渾的疆域,就隻能是帝國的行省了。

  今後不管是炎黃帝國再打下多少疆土,也隻是增加多少個行省的事情,帝國的行政中心還是一直會在長安城的。

  杜乘風端正了身子,開口道:“接下來我要宣布今天例會的第二件事情。七天前,在太極殿,我之隻所以裁撤了禦史台,那是因為我炎黃帝國早就已經成立了專門負責監察百官的相關機構,我把它稱之為監察部。”

  “監察部的等級和六部一樣,隻不過,監察部直接受我管轄,可以監察百官,隻要掌握證據,不需要經過地方官府的同意,就可以直接對相關官員進行抓捕。同時也可以打擊一切危害帝國安全的組織或個人。”

  說到這,杜乘風語氣變了變,顯得有些淩厲,臉上不怒自威。“在這裏,我也先提醒各位,監察部的官員早就遍布天下,可以說無孔不入。”

  “我也不妨跟你們實話實說,之前我掌握的各大世家的犯罪證據,都是監察部的官員搜集的。所以我希望各位能夠真正地盡到一名官員應盡的責任,恪盡職守。”

  “如果隻是抱著想出人頭地,為了一些權欲這種想法來為官的話,那最好還是脫下這身官服。炎黃帝國不需要這樣的官員。”

  “當然對於盡職盡責,為帝國為百姓做出過貢獻的官員,朝廷不會吝嗇。之前我提過的,俸祿最起碼提高一倍,那並不是空話,不久後我就會正式通告天下。”

  “我炎黃帝國的官員,為政為官的理念隻有一個:那就是一切以百姓富足安康、以帝國發展為中心。我這樣說,大家能夠清楚吧!各位沒有意見吧!”

  說完,杜乘風眼神淡淡地看向底下的百官。

  他之所以要如此鄭重其事地著重說明此事,就是因為他不希望看到一個各自為政的官場。

  也不希望看到一個充滿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的官場。

  他更不希望花太多的時間來處理這些事情。所以他就先給天下的官員打個預防針,把風險先提前告訴他們。

  這樣他們在動歪心思的時候,就要先掂量掂量,能不能承受得相應的代價了。

  曆朝曆代,官場總會存在相應的派係,而皇帝則是利用自己的手段來製衡這些派係。

  讓他們各自鬥爭,卻又為朝廷所用,這就是所謂的帝皇之術。

  但是杜乘風很反感這些,也不想看到這些,所以他一早就有了應對之策。

  說白了,所謂的帝皇之術,還不是因為帝皇無能。

  因為無能所以才需要製衡,說好聽點是利用,是高明的禦下之術,說難聽點,就是帝皇無法掌控所有的文武大臣。

  但是當帝皇具備了絕對恐怖的實力和威望,恐怖到讓天下所有官員都害怕的時候,再加上明裏暗裏製度的約束之後,這天下的官員,不說百分百,除了那些膽大包天,或者隻為一點蠅頭小利的官員之外,一般的官員,隻怕就算有什麽想法,也是有賊心沒賊膽了。

  畢竟剛才杜乘風可是說了,監察部無孔不入,而且已經有了很好的例子擺在眼前了。

  因此,在這個時候,杜乘風把監察部推出來,除了用來敲打和震懾天下官員之外,也有展示力量和手段的意味。

  而且對於官員們來說,真正可怕的還不是監察部,而是杜乘風還沒有告訴他們的舉報和獎懲製度。

  這套製度之前已經在炎黃城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杜乘風相信把它推行到整個炎黃帝國,那肯定又是一場風暴。

  之後,就是看這天下的官員是否懂得珍惜和選擇了。

  杜乘風的話剛說完,大殿內的文武百官,仿佛都像早決定了似的,不約而同地高聲表態道:“陛下,臣等聽清楚了,沒有任何意見!”

  “微臣一定會遵循陛下的理念,一心為國,一心為民,恪盡職守!”

  表態完之後,又有不少官員單獨站了起來,向杜乘風語氣堅定地表示了他們的立場。

  這並不是百官在杜乘風的威嚴麵前敷衍了事,表麵奉承。

  而是太場的百官真的不敢有什麽意見和想法。

  杜乘風剛才在說的時候,他們一直在認真聽著。越聽越是驚心,越聽越是膽怯。

  心裏其實早就在權衡了。

  至少在目前百官看到聽到的一切來說,杜乘風這個皇帝在他心中已經是很好了。比李世民或者李淵不知強上多少倍,這一點是此時百官心裏公認的事實。

  杜乘風是實力強大,卻又胸懷天下,手段狠辣,卻又不失原則,對官員要求甚高,卻又恩威並濟。

  這樣的帝皇,讓他們實在不敢反抗,不敢有什麽異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