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要想富,先修路。統一曆法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7      字數:2219
  一直旁觀的李淳風見慕容淳被杜乘風委以重任,不等杜乘風開口,便心急地問道:“陛下,那微臣需要做什麽?”

  杜乘風聞聲鄭重地道:“李淳風,我給你的資料中有一項技術叫做內燃機技術。當下你的首要任務就是督促工程師們,盡快把這樣技術落實,把內燃機給研發出來。”

  “隻要這個內燃機研發出來,我們的生產力就可以十倍百倍地提高呀。就比如收割冬麥的時候,原本需要幾十個人收割的土地,利用內燃機技術製造出來的機械,隻需一個人就可以完成幾十上百饒工作量。”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去做更多的事情。還有幾個月冬麥就要收獲了,我希望能在冬麥收獲之前你們工部最好能造幾台樣機出來。”

  李淳風一愣,暗道:陛下果然非同常人,一出口就是驚世之語。

  剛才陛下把資源遞給他的時候,當時他就被那複雜的機械結構圖給震驚到了,想不到這個內燃機居然還有這麽大的效用。

  “陛下放心,微臣保證,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內燃機給製造出來,保證不影響陛下的計劃。”

  李淳風臉上自信滿滿,一想到這個內燃機製造成功之後所帶來的效應,他就充滿了幹勁。

  狠不得馬上就帶著陛下的那些工程師們行動起來。

  這可是劃時代的東西呀!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李淳風這種自信的態度讓杜乘風很是滿意,不虧是科研狂人。

  杜乘風完全有理由相信,即便李淳風從未接觸過機械學,但是以他的聰明和學習能力,加上工程師們的指導,估計幾個月的時間還真有可能把內燃機弄出來。

  如果不是受限於古代落後的工藝技術,以係統工程師們的專業能力,弄個內燃機出來應該是意思吧。

  不過隻要內燃機一製造出來,加上成熟的鋼鐵冶煉技術,杜乘風相信,屆時,帝國的工藝水平應該可以上幾個檔次吧。

  杜乘風接著交代道:“李淳風,還有兩件事情我要你也盡快完成。”

  “陛下請!”李淳風激動道。

  杜乘風從資料中抽出幾張紙,沉聲道:“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從炎黃城到四大鹽湖以及到格爾木城的弛道。大致的路線和規劃我已經都寫在這些紙上了。”

  “你要做的,就是派人盡快實地考察落實,如果有行不通的要第一時間反映上來。我讓慕容淳全力開發柴達木盆地,因此這幾條弛道的重要性,不用我,你也明白。”

  “如果沒有弛道,即便這柴達木盆地內的精鹽等礦產開采出來,也隻能通過馬馱人背的方式一點一點地運出來。這樣一來運輸成本太高,到了百姓手中,價格居高不下,就很難享受到實惠。”

  “有句話:要想富,先修路。講得就是這個道理。路不通,盆地內開采出來的礦產即便再多,也隻能堆在原地浪費。”

  “不管是在什麽地方,便捷的道路發達的交通都是重中之重。沒有路,生產力提高不上去,社會就會停滯不前。沒有路,百姓手中的貨物無法進行交易,就隻能自行消耗,這就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

  “百姓享受不到實惠,資源無法有效利用,柴達木的開發計劃也會毫無意義。所以這個弛道計劃我交給你,希望你也得抓緊時間,不要影響柴達木盆地的開發進度。”

  炎黃帝國的地形,除了柴達木盆地之外,大部分地區都是一些草原荒漠,理論上來修建弛道不會存在很快的困難。

  李淳風腦筋轉得很快,杜乘風都這樣了,他哪裏還不明白這個弛道的重要性。

  自秦朝蒙恬大舉修建弛道,各朝各代對修建大型弛道都或多或少地花費了不少心思的。

  隻不過受限於財政的原因,有心無力而已。

  “陛下隻管放心,弛道的巨大作用微臣十分明白,不過這材料問題怎麽解決?”李淳風謹慎地詢問道。

  陛下的計劃中要求修建的這幾條弛道都是和察爾汗湖的弛道一樣,用鋼筋水泥鋪成。

  他知道慕容淳在陛下的指導下,在格爾木城修建了幾個鋼鐵冶煉廠和水泥廠,可是從炎黃城到格爾木城,路途遙遠,運送材料費時費力,這樣來就很難保證弛道的修建進度了。

  杜乘風淡定道:“這個很好解決,我們就地取材就校柴達木盆地附近有不少的金屬礦和石灰石礦,可以先在這些礦產地建立一些型的工廠,生產出來的材料優先供應給弛道就可以了。”

  李淳風一聽欣喜道:“如此微臣就放心了,微臣一定會讓工部官員抓緊的,保證不耽誤慕容巡撫的開發計劃。”

  旁邊的慕容淳聽完欠了欠身子,拱手作揖道:“那就辛苦李尚書了。”

  同時也在心裏暗暗敬佩陛下凡事考慮得十分周全。當初在開發察爾汗湖的精鹽時,就第一時間想到了要先修弛道。

  現在也是這樣,陛下剛才的一番話,讓他也深深體會到了這個弛道的重要性。

  杜乘風點了下頭,繼續對李淳風道:“這第二件事嗎,倒不用很著急,你盡力完成即可。”

  “陛下,不知第二件是什麽?”李淳風問道。

  杜乘風回道:“我知道你在曆法上研究頗深,所以我想讓你重新製訂曆法。曆朝曆代以來,所頒布的曆法太多,好壞不一,也太過繁瑣駁雜。”

  “這樣的曆法對百姓對帝國都有太多不便,因此我要統一曆法。日後不管我炎黃帝國不管經曆多少代,都隻能沿用一種曆法。”

  “至於曆法的名字就叫炎黃曆吧。今年就定為炎黃曆第一年。原來采用的陰曆和二十四節氣的記法與百姓的農耕生產息息相關,也是我華夏文明的曆史精華,這個一定要沿用保留下去。”

  “所以,日後我炎黃帝國就采用雙曆法,炎黃曆用來便於記事,日後我炎黃帝國的日常生活以及文史記載皆以炎黃曆為準。陰曆可以用來指導百姓生產。這個製定雙曆法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微臣遵命!”李淳風鄭重地應道。

  曆法正是他擅長的,因此製定新曆法的人選除了他之外,別無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