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倭國使團計劃破滅,絕望的鄭萬榮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57
  感受到杜乘風身上的冷意和敵視,今井大悟有點慌亂,他不敢直接反駁,畢竟他們倭國還很弱,而且這是在大唐的土地上,他們幾人可謂是勢單力薄。

  今井大悟暗暗壓下內心的不滿,一臉諂媚,十分客氣地朝杜乘風拱手道:“這位兄弟,不知道我倭國使團可有令你不滿之處?還是兄弟對我倭國有什麽誤解呢?”

  然而對於他的詢問,杜乘風直接無視,置若罔聞的別過頭去,看著上方的李世民。搞得今井大悟麵色黯然,十分難堪。

  他完全想不到杜乘風對他們的憎恨是發自骨子裏的,豈是他幾句好話就可以消解的。

  “皇上,學習交流我不反對,推廣我大唐文化本就是一件美滿的事情。但是皇上今確實有些草率了!”

  杜乘風毫不避諱,開口就指出李世民的失常。

  然而李世民並沒有生氣,依然帶著微笑問道:“杜愛卿可是有什麽意見,盡管出來,朕絕對會尊重你的意見的。”

  聽到這話的魏征臉色頓時就難看了,心道:皇上,同樣是你的臣子,可是您這偏心也偏得太明顯了吧!

  我指出皇上您草率,您黑著臉直接不理睬,一點商量的餘地都沒櫻

  杜乘風你草率,您就立馬變了一個態度。

  高下立判,文武百官就算再笨也都看得出來,皇上你太過偏袒杜乘風了。

  不過這話魏征也就隻能在心裏想想,嘴上出來是不敢的,他魏征並不是不識時務。

  就算懟懟地懟空氣,他魏征也不至於傻到去眼紅杜乘風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

  杜乘風依舊沒有理睬今井大悟,隻是嚴肅地看著李世民道:“皇上,我想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問你幾個問題,希望你如實回答。”

  “杜愛卿,你。”李世民示意道。

  “皇上隻是聽了鄭少卿的幾句話,就直接拍板同意了讓倭國的交流學習的要求,可曾注意過倭國方麵關於交流學習的具體類目和細節?”杜乘風直奔主題。

  “這個鴻臚寺應該會注意的吧?這個難道不應該是他們的職責嗎?”

  李世民反問道。隻是語氣中明顯有些底氣不足。

  “嗬嗬,皇上,林子大了,什麽鳥都有的!”杜乘風笑了笑,意有所指。

  杜乘風還沒有直接占名鄭萬榮,可是鄭萬榮這一刻卻是真的有些慌亂了。

  杜乘風一而再,再而三地提起,難不成他是真的知道自己和倭國的那些交易。

  就連站在杜乘風身邊的今井大悟也有些不自在了。

  李世民顯然也從杜乘風的話聽出了一些東西,霎時臉色一變,追問道:“杜愛卿可是發現了什麽?”

  杜乘風沒有直接回答李世民的這個問題,隻是反問道:“皇上,據我所知,番國使團來學習交流,就算是在前朝,像鋼鐵冶煉技術、兵器製造技術,比如唐刀這一類的,應該都是國家機密,受朝廷嚴格管控的吧!”

  杜乘風這話時,故意在‘唐刀’兩個字上加重了一下語氣,就像是咬著牙出來的。

  然而就是這兩個字,就像一道催命符一樣,嚇得鄭萬榮腿肚子一陣哆嗦,後背頓時冷汗直流。

  他知道了!他肯定知道了!鄭萬榮在心裏在暗自咆哮,整個人都快崩潰了。

  自己做得這麽隱蔽了,杜乘風不知道怎麽得到的消息。

  他是鴻臚寺少卿,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泄露唐刀這種尖端兵器的技術資料會是什麽下場。

  今井大悟做為使團的負責人,自然也是研究過大唐的律法和文化的,聽杜乘風的口吻,他與鄭萬榮的交易是被發現了嗎?

  不過即便發現了又如何,他是番國使者,按照大唐律法,最多也不過是驅逐出境。

  想到這,今井大悟又強迫自己鎮定了下來。

  杜乘風得這麽明顯,李世民就算再傻也聽出來了。

  唐刀作為大唐所向披靡的最強兵器,一直是嚴密保護的。

  “泄露我朝兵器製造技術按照律法等同於投敵造反。杜愛卿,你快,這到底是怎麽回事?”

  李世民語氣中帶著焦慮,胸中一腔怒火翻騰眼看就快壓不住了。

  杜乘風有意無意地朝鄭萬榮那個位置瞄了一眼,正氣凜然地道:“皇上,這就要問我們高尚的鄭少卿了!”

  “利用自己官職的便利,勾結工部官員,將我朝唐刀的一係列製造技術私自透露給倭國使者,從中可是獲利不少呀!皇上!”

  完又衝著鄭萬榮戲謔道:“鄭少卿,我沒有錯吧?剛才提醒過你了,若想人莫知,除非己莫為呀!”

  “嘭!”李世民暴怒著一拍龍椅,從龍椅上噌的一聲站了起來,指著鄭萬榮怒不可遏地大吼道:“好你個鄭萬榮,誰給你的膽子,竟敢泄露我朝重大機密。”

  被李世民突然一吼,鄭萬榮一個顫抖,身不由己地跪在地上,忙不迭地辯解道:“皇上,您別聽杜縣伯信口開河,微臣真的沒有泄露唐刀的技術。”

  鄭萬榮死不承認泄露的事情,他現在就是在心裏賭杜乘風沒有實際的證據,空口無憑的皇上也不可能將他定罪的。

  “如果沒有你慌什麽?身正不怕影子斜,要是沒做過,即便杜愛卿信口開河又能奈你何?”李世民絲毫不為之所動。

  在他看來,鄭萬榮剛才的舉動已經很明顯明了,杜乘風所的事情是真的。

  “嗬嗬!”杜乘風冷笑一聲,譏笑道:“鄭少卿,你自以為做得衣無縫,可是網恢恢,終究是逃不過的。”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你用倭國使者中得來的金銀珠寶應該還來不及轉移,此時應該還在你府上的某一處。”

  “而且你應該知道,這倭國的金餅和銀錠和大唐的印記可是不一樣的。還有,誰告訴你我手上沒有證據的?沒有絕對的證據我會在早朝上告發你嗎?”

  “泄露國家重要機密,視為投敵叛國,理難容呀,鄭少卿!隻要是有點正義感的大唐百姓,都為之不齒,你卻做得如此心安理得,你可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