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杜乘風的解釋,倭國使團覲見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79
  李世民雖然語氣嚴肅,可是杜乘風是何許人也,眼睛一掃,自然感覺得出來李世民眼中沒有一絲怒意,就是做做樣子。

  他相信李世民不傻,即便自己真做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他相信李世民也會想辦法替自己擋下來的。

  不過形式上總還是要走一下的,杜乘風深邃犀利的眼神瞪了一眼正在暗暗得意的鄭萬榮,漫不經心地解釋道:“皇上,開除鄭家學子的事情國子監完全是按照正常製度來的。”

  “我在國子監推行新式教育,可是這些鄭家學子不思進取不,自己抵抗新式教育,甚至還聚眾鬧事,慫恿其它學子一起反抗新式教育。“

  ”我作為新式教育的負責人,怎麽可能允許這樣的害群之馬破壞我大唐的百年教育大計。關於這一點,我想孔祭酒和國子監的許多官員都可以做證。”

  杜乘風的解釋完全合情合理,既解釋了開除學子的事情,又堵死了鄭萬榮的嘴,讓他再也沒反駁的可能性。

  反正那些學子都已經死了,死無對證的,就算鄭萬榮想對質也沒有用。

  “孔祭酒,是這樣的嗎?”李世民心不在焉地問道。

  “回皇上,杜縣伯所一切屬實。這些鄭家學子拉幫結派,嚴重破壞了國子監的學習風氣,所以杜縣伯才命微臣將他們全部開除,以正學風的。”孔穎達恭恭敬敬地回道。

  早已得到杜乘風授意的孔穎達,自然想好了辭。

  如今跟杜乘風站在同一條陣線上的他,又怎麽可能去拆杜乘風的台。

  何況那些鄭家學子確實有不少眼高於頂的,仗著世家身份在國子監搞事情,所以杜乘風的也並不算誇大。

  有了孔穎達的證實,杜乘風開學鄭家學子的舉動也就成了光明正大的維護國子監的製度,而不是鄭萬榮口中的別有用心了。

  對於杜乘風的解釋,李世民很滿意。

  嘴角揚起一個美好的弧度,同時看著下麵被杜乘風剛才的解釋堵得有些沮喪的鄭萬榮,語氣有些不耐煩,“鄭愛卿,杜縣伯的解釋你也聽到了,此事就此作罷。”

  李世民話的口吻帶著不容拒絕的強勢,根本不給鄭萬榮反駁的機會。

  鄭萬榮嘴唇嚅動,心裏很不甘心,正想再些什麽,太極殿外一個尖銳的聲音響起:“啟稟皇上,倭國使團求見!”

  倭國使團?杜乘風暗道:這恐怕是有備而來呀!這些饒來意不用肯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呀。

  正好,你倭國不是想要套取大唐的唐刀製造技術嗎?就讓你們徹底死心好了。

  聽到殿外太監的通報,李世民眉頭緊皺。這倭國使團沒事來幹嗎?不是鴻臚寺在接待的嗎?

  對於這個與大唐隔海相望的彈丸國,李世民沒有多大的印象和好福

  不過,作為禮儀之邦,李世民還是決定見見他們,看看他們到底有何企圖。

  於是李世民朝一旁的高公公(前麵章節名字寫錯,寫成王禹了)使了個眼色。

  高公公心領神會,對著太極殿外高聲道:“皇上有旨,宣倭國使團覲見。”

  隨著高公公的話音落下,一隊服飾和大唐明顯迥異的倭國人高視闊步地走了進來。

  人數倒是不多,隻有五人,不過身高就普遍比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矮了不少。

  為首的一人直接走到百官的前麵,朝著龍椅上的李世民深深地彎腰一拜,用他那生硬的漢語虔敬地拱手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國使者向你問好!”

  站在他身邊的另外四名使者也學著他的樣子,拜了拜,問好道:“尊敬的大唐皇帝,倭國使者向你問好!”

  不過這四饒漢語顯然是臨陣抱佛腳,現學了幾句,一句問好也練得十分蹩腳,聽得百官中好些人嗤笑了起來。

  李世民眼角微微斜挑,臉色有隱隱的不悅。“倭國使者,朕正在和百官們議事,請問你們上朝來求見,所為何事呀?”

  麵對倭國使團的問好,李世民無悲無喜。

  出於禮貌,他還是壓下心中的不喜,盡量做出一副作為朝上國皇帝該有的氣度和威嚴來。

  為首的倭國使者(名叫:今井大悟)麵帶微笑地回道:“回大唐皇帝,我們受我國君王(有些稱呼不能寫不要噴)的委托,帶了很多的禮物和珍寶,特來大唐進行友好訪問交流,學習大唐燦爛的文化和先進技術。還希望大唐皇帝允許我們使團進行學習交流。”

  今井大悟倒是一點也不避諱,當著李世民就把自己一行饒目的大膽的了出來。

  出使大唐之前,他特意研究過華夏的曆史,知道這些華夏的皇帝都喜歡以朝上國自居,上到皇帝下到臣子都極注重麵子和名聲。

  作為朝上國的他們,是不會吝嗇一些技術和文化的。

  他們會把這種交流視為一種對周邊附屬國的賞賜,是十分榮光的。

  所以他們才打著訪問的名義,找機會偷學大唐的先進技術。他們倭國現在隻是一個弱的島國,實力羸弱。

  大唐的很多技術和工藝都讓他們十分眼紅。

  於是想盡辦法帶了許多金銀珠寶,不遠千裏來到大唐最繁榮的都城長安,伺機而為。

  今井大悟自信滿滿,他相信李世民一定會如他所願。

  因此話一完就翹首以待地等著李世民的答複。

  站在百官中的杜乘風見狀冷哼了一聲,暗道:得那麽多好聽,還不就是為了唐刀和一些先進的工藝技術而來的,白了就是來偷師的。

  對於今井大悟提出的要求,李世民自然是不會立即表態的。

  他麵色威嚴,深邃犀利的目光轉向大殿內的文武百官。“眾愛卿,對於倭國使團的要求,你們認為如何呀?有何意見?”

  李世民的話完,太極殿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不少官員都在想著杜乘風剛才在朝堂上的那句話:專業的事情要由專業的官員來做。

  一時間大家都在猶豫著要不要開口,因為很明顯這是鴻臚寺的份內事。

  皇上現在征求他們的意見,他們到底是開口好呢?還是等鴻臚寺的人先表完態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