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字典的巧妙運用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63
  一旁的高公公一聽是十分機密的事,雖然杜乘風得很是平淡,但想必也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高公公連忙對著李世民請示道:“皇上,要不我先退下,皇上您和開國縣伯商量吧。”

  李世民聞言瞧了瞧杜乘風,見杜乘風不動聲色,沒有反對的意思。“高圖你留下吧,無妨。”

  把改良造紙術送給李世民而已,其實也不是什麽十分機密的大事,高公公留下杜乘風並不反對。

  “皇上,我這次來是為了新式教育的問題。”杜乘風直接簾,開門見山。

  “杜愛卿可以是碰到什麽困難了?”李世民一臉關牽

  當初和杜乘風談及新式教育的細節時,李世民十分清楚,肯定會碰到很多困難和各方麵的阻撓。但是為了功績,為了盡快地證明自己是命所歸,李世民不想放過任何一個機會。

  因此如果是杜乘風真碰上了什麽困難倒也並不意外。

  “目前為止,倒沒有碰到什麽困難。”杜乘風搖了搖頭,伸手從懷裏掏出係統商城兌換的改良造紙術,遞到李世民麵前,淡然地道:“這是我整理的一些造紙術的資料,皇上不妨看看。”

  “造紙術?將作監不是已經將造紙術改造得十分完美了嗎?”李世民接過杜乘風給的資料,不免有些疑惑。

  “皇上,將作監的那些造紙術除了宣紙的製作流程還不錯以外,其它的造紙術實在太低級,和臣這個不是一個級別,豈可同日而語。”杜乘風沒有故意誇大其辭,隻是實事求是地評價一番。

  聽得杜乘風這樣評論,李世民頓時來了興趣。拿起杜乘風給的資料很是認真地翻閱了起來。

  隻是粗略地瀏覽了一下,李世民便眼冒精光,拿著資料的手竟然有些輕微的抖動。可見李世民的內心是有多麽的欣喜和激動。

  “杜愛卿,按照你上麵的造紙術的法,普通紙張的產量和成本可以降低多少?”

  所謂洛陽紙貴,加上產量低,一般百姓很難用得起紙,最多也是偶爾買一些備用。

  所以這兩個問題是李世民最為關心的。

  杜乘風挪了挪稍微有些僵硬的身子,漫不經意地道:“粗略估計,產量應該可以提高20倍左右,成本也差不多,可以降低15-20倍的樣子。”

  “此事當真?杜愛卿可有把握?”李世民喜形於色,雖然已經多次被杜乘風驚喜到了,但麵對這樣的好事仍然抑製不住內心的喜悅。

  自蔡倫改良造紙術以來,幾百年間,雖然造紙術也經過了一些完善,但是價格仍然是居高不下,因此百姓讀不起書,世家才有機會一直把控朝廷。

  這是李世民心中揮不去的痛,如果杜乘風提供的技術是真的,假以時日,李世民相信憑著活字印刷術和這個改良的造紙術,他就可以和世家大族好好的掰下手腕了。

  李世民的喜悅和疑惑杜乘風看在眼裏。“千真萬確,皇上可讓將作監官員照此技術測試一番即可,隻需一日便可。”杜乘風雲淡風輕地道。

  “好!好!朕相信你。”得到杜乘風的確認,李世民激動不已。

  杜乘風又趁熱打鐵道:“皇上,將作監的活字印刷術我已全麵改良,相信加上這個改良的造紙術。如果朝廷印製大量的啟蒙書籍,加上地方州府的配合,相信可以讓不少渴求讀書的普通百姓或寒門學子如願以償了吧。”

  “沒錯,如此一來,最大的難題迎刃而解,下百姓有福朝廷有福呀!此事杜愛卿當居功至偉呀。”李世民神采奕奕,喜滋滋地道。

  “為下百姓謀福祉是乘風份內之事,談不上什麽居功至偉。隻要對皇上有用便好。”杜乘風波瀾不驚臉不紅心不跳地回道。

  “杜愛卿還是一如既往地淡泊名利呀。但是朕還有一個問題:朕觀之杜愛卿的簡體字和拚音都十分的方便,隻是我朝漢字何其多,如何能讓這些拚音和簡體漢字快速普及開來,讓下老百姓受益呢?”

  想到這方麵,李世民眉頭緊鎖,臉上又布滿了憂思。

  下學子往往要從基本的啟蒙到熟讀經書,少則七八年,多則十幾年,這讓急於證明自己的李世民如鯁在喉。

  “皇上,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養一個真正的人才是需要很長的時間的,此乃長久之國策,不可操之可急。皇上的苦心我能理解,但是如果急於求成反倒會弄巧成拙。”杜乘風苦口婆心地道。

  “至於如何快速普及拚音和簡體字我倒是有幾點方法供皇上參考。”杜乘風接著道。

  “杜愛卿快看。”李世民呼吸急促,顯得很是急牽

  杜乘風不緊不慢從懷裏掏出一本漢語字典,一本用拚音標注的簡繁對照字典,緩緩道:“皇上,此物為漢語拚音字典,之前我應該跟皇上提起過。此書收錄了我大唐常用的一萬多個文字。都用拚音一一標注,並且有我發明的簡體字和原來的文字參照。”

  “一名普通的成年人要完全記住常用的上萬個文字沒有幾年確實很困難。但是如果隻是熟記我發明的幾十個拚音字母,那應該是花不了多長時間的,少則幾多則一個月應該都可以認識。然後隻要有了此書,通過拚音就可以基本認識所有的常用字了。”

  “基於現在大唐目前隻有長安部分學館在開始研習我發明的這個拚音字母,為了快速推廣普及,皇上可以下旨,讓大唐各州府抽調一部分相關的官員全部集中到長安國子監來學習拚音,學習簡體字。相信有此字典的幫助,各官員學習起簡體字和普通話來應該可以事半功倍。”

  “而這些抽調上來的各州府官員學成之後,又可以以朝廷的名義在各州府同時教導學習拚音和簡體字。”

  “加上朝廷可以印製大量的字典發到各州府,這樣雙管齊下,相信不出幾年,大唐百姓識字和懂得普通話的人員肯定會大大增加。一旦普通話和簡體字推廣普及開來,屆時對大唐的經濟發展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皇上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