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朝堂風雲百官嘴臉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58
  轉頭一想,也不對。即便李世民不在太極殿上宣布,這種朝廷四品大員的任命也是要吏部下達通告的。

  所有京城官同乃至大唐所有州府都會第一時間下達朝廷文書。

  百官知道也隻是早晚的事情,何況隻要杜乘風接受了這兩份任命,和文武百官也是時常要麵對的。

  做為千古一帝把權術玩到了頂峰的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這些。

  除去這些,李世民就隻有一個目的:他在表態。

  先是把杜乘風的爵位提高一級,再當著百官的麵許諾杜乘風各種便宜行事之權。

  種種表示都在向百官宣告,杜乘風是他李世民看中的人。

  也是對世家的一種警告。又或者是一種博弈。

  暫且先不想李世民的這些心思和目的,杜乘風知道自己馬上就要麵對朝堂上許多世家官員的反對和怒火了。

  這兩份聖旨杜乘風一接下,朝堂內就立即炸開了。

  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事先並不知道皇上的這一安排,但是他們幾人一向都是忠於李世民的,對於李世民的決定一般不會過多的置喙和反對。

  在見識了杜乘風的才學書法和胸懷之後,對皇上封杜乘風的官職並無多大意見。不過曉是如此,幾人還是驚嚇到了。

  不為別的,僅那一條:不受上級官員管轄,職責範圍內一切事宜皆可便宜行事。就夠所有人羨慕嫉妒恨了。

  換言之,即便如他們幾個宰相之職,也不可以對杜乘風的一切工作進行過問。必要時他們還得配合杜乘風的工作。

  同時也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魄力。這杜乘風是有多得皇上的恩寵,才能給他這麽大的權限。

  千百年來這應該是獨一例了。沒有哪個帝國可以為了一個臣子做到這一地步,而且還是一個16歲的少年。

  “房大人,這少年不虧是人中龍鳳呀。16歲就已經達到了他人一輩子都達不到的地位官職,假以時日,封候拜相未免也不可能呀!”長孫無忌有點落寞地道。

  由不得他們歎服呀。想想自己16歲的時候在幹嗎?從通讀四書五經,深受良好教育,可是到頭來他們努力奮鬥幾十年,活得還不如一個16歲的少年。

  長孫無忌也算是位極人臣了。國灸身份,加上從與皇上一塊長大,因此一直深得皇上的信任。

  可是這又如何,即便如此,哪怕他們幾個老臣再受皇上的器重和信任。皇上都不曾授於他們便宜行事這般高的殊榮。

  這就是區別,鐵一般的事實。而且已經是以聖旨的形式下達的。

  想想自己的兒子,長孫無忌就更覺得頭大。

  “無忌老弟,你是隻看到了表麵。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呀!”房玄齡一臉深沉的道。作為房謀的他,看待事情的角度和眼光自然和常人不同。

  “哦,房大人,怎麽?”長孫無忌不解地問道。

  房玄齡指了指還站在前排的杜乘風,輕撫著胡須別有深意地道:“你看那少年,不驕不躁、一臉平靜、無悲無喜的樣子。”

  “給饒感覺就像這正四品的縣伯,和常人一輩子都羨慕不來的官職地位,仿佛在他眼裏就如同開水白飯一般習以為常,可有可無。”

  長孫無忌等人仔細一觀察,還真是如此。

  房玄齡接著道:“普通人受此封賞,又是平步青雲,都會難掩內心的欣喜之情。我們這些人,都是從官一步一步慢慢爬上來的。”

  “這個少年可謂是一步登了。可是你們看那杜乘風,表情淡漠,根本就是一副毫不稀罕的樣子。換句話,或許人家根本就不在乎這官職地位。”

  “這又是為何?”旁邊一文官湊過問道。

  “或許是皇上為了拉攏這杜乘風,或許是皇上別有用意,總之這杜乘風,深不可測呀!”房玄齡若有所思地望著杜乘風的身影,不知道在想些什麽。

  李世民讓高公公宣布完聖旨之後,仿佛有意看下百官的反應,故意沒有再話,就那樣坐在龍椅上靜靜地看著百官對杜乘風的封賞議論紛紛。

  許是始終不得所悟,房玄齡終是把眼光轉向了自己的好搭檔杜如晦,希望這位善於決斷的搭檔能給出一個意見。

  隻是當房玄齡把目光轉向杜如晦的時候,看到的就是杜如晦眼光呆滯,表情迷茫的樣子。

  “如晦老弟!如晦老弟!”房玄齡用手在杜如晦眼前晃了晃,呼喚著。

  “啊,房兄,你什麽?”杜如晦從迷茫中醒過神,看著房玄齡疑惑不解地問道。

  “沒什麽。”房玄齡看著杜如晦今日狀態很不佳,隻得壓下了心頭的想法。

  文官當中當屬褚遂良是反應比較平淡的了。杜乘風和李世民的幾次麵見,恰巧他都在場。

  加上皇上宣告的那些功績,杜乘風能有此封賞和官職他認為很正常。

  因為褚遂良很清楚,皇上宣告的那些除了杜乘風任何人都無法勝任。

  所以杜乘風被皇上任命為國子監司業和戶部員外郎他一點也不意外,反倒暗暗地替杜乘風感到高興。

  在他看來,杜乘風同答應這兩個官職,下學子和百姓也算是有福了。

  至於武將們就平靜多了,皇上怎麽封賞杜乘風都跟他們沒有什麽關係。隻要皇上覺得沒有問題就行了。

  真要起來他們還都是受了杜乘風獻藥的恩情的。

  所以對於杜乘風封官和封爵沒有什麽太大感觸。畢竟他們武將的主要職責就是保家衛國。

  治理國家和文官的那些彎彎繞繞和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反應最激烈的莫過於那些儒家的代表人物和一班禦史言官。

  儒家的代表人物自然是以孔穎達和王圭為首。此刻他們正在商量如何反駁讓皇上取消這兩份聖旨。

  杜乘風呢?他隻是靜靜地站在那裏,看著朝堂上的百官為了他的封賞在爭吵,杜乘風一臉的不置可否。

  正好他也可以通過這次機會記清楚這些饒立場和嘴臉。

  等到日後他整頓改革起來的時候可以心中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