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杜乘風的承諾(感謝書友twinklr打賞的1888書幣)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65
  沒等縣令開口,杜乘風便先道:“這位想必就是縣令大人了,讓大人在此久等杜某實在抱歉。”完還朝著縣令作了一揖。

  杜乘風的語氣很是和氣,可是縣令絲毫不敢怠慢。

  畢竟自己隻是一個七品官,讓一個正五品的開國縣子給自己行禮,縣令是受寵若驚。

  縣令整理了下衣服,對著杜乘風深深地彎腰施了一禮,滿臉笑容地回道:“下官正是鄠縣縣令,在此恭候多時了。恭迎爵爺回村。”

  “辛苦縣令大人了,不如我們去村裏交接吧。”杜乘風平靜地道。

  裏正見狀連忙主動地走在前麵給兩人帶起路來。

  杜家村雖然隻有幾百戶人家,可是村裏仍然修有一座祠堂,平日村裏有什麽重大事情也都是在祠堂商議的。

  裏正自然把杜乘風和縣令帶到了這座祠堂鄭

  在祠堂兩邊坐定後,縣令大人這才緩緩道:“啟稟爵爺,杜家村目前全村隻有210戶人口,臨村的張家村有290戶人口,兩村合並正好是五百戶人口。”

  “皇上的封賞文書中已經寫明將杜家村和張家村作為爵爺的食邑和封地。另外八百畝永業田還需測量一番,相關的文書下官已經一並帶了過來,爵爺你看需要現在去測量一下永業田嗎?”

  杜乘風思索了一下,他了解過杜家村和隔壁的張家村,除了荒地,可以做為耕地的土地已經極少,八百畝永業田對他來可有可無。

  可是想到杜家村後山的那個係統基地所在地,杜乘風頓時有了主意。

  “縣令大人,我想用八百畝永業田換杜家村背後的那兩座山及中間的荒地可否?”杜乘風詢問道。

  縣令聞言遲疑了片刻,似乎在思考杜乘風此舉的用意。

  正常來,永業田作為被封賞者的私有土地,被封賞者有絕對的權利自行處置,且不用交稅。

  在縣令看來,用八百畝上好的永業田換取一片荒地和兩座山,絕對是吃虧不討好的事情。

  不過既然是這位年輕的縣子主動提出的,縣令也不敢過多揣測。

  況且此舉並不違背朝廷的法令,因此縣令也樂意賣杜乘風一個順水人情。

  “回爵爺,自然是可以的,隻要下官回縣衙做好相關證明文書即可。”縣令恭敬的回道。

  杜乘風一聽暗自欣喜,這樣一來係統基地那一塊的土地就完全屬於杜乘風私饒了,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基地容易被人發現了。

  雖然內心歡喜,不過杜乘風還是裝作波瀾不驚的樣子淡淡地道:“那就多謝縣令大人了,杜某記住這份情意了,日後還有很多事情要我仰仗縣令大人你了。”

  來大唐時間不長,不知不覺杜乘風起話偶爾也會變得文鄒鄒的了,這讓杜乘風自己都覺得很不習慣。

  “爵爺客氣了,這些都是下官應該做的,爵爺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便是,下官定當盡力而為。”縣令一臉的謙虛,隱隱中還有一絲亢奮。

  “那好,一會兒我要村民麵前宣布一些事情,還請縣令大人做個見證。”杜乘風道,轉頭又看著一旁站著的裏正和大柱叔微笑道:“大柱叔,裏正叔,一會兒麻煩你們把全村的人集中到祠堂門前的空地上,我有事情要宣布。”

  “好嘞,乘風娃子。”大柱叔歡快地應道。杜乘風封開國縣子,他自然是最開心的人,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雖然縣令大人都尊敬地叫杜乘風一聲爵爺,可是他還是習慣了叫杜乘風乘風娃子。

  杜乘風聽到了自然也不會介意,反而覺得這樣更加親近。

  沒多久在大柱叔和裏正的奮力宣傳下,村裏的人都先後來到祠堂的空地上,幾百人熙熙攘攘地擠在祠堂門前本就不寬暢的空地上,卻沒有人抱怨。

  大家臉上都洋溢著像是驕傲和自豪的微笑,怎麽杜乘風是他們看著長大的。

  見大家都來了,杜乘風快步從祠堂內走出來站在村民們的麵前,高聲道:“杜家村的鄉親們,杜乘風自承蒙你們對我及我爺爺的照顧。”

  “今得皇上聖寵,封我為開國縣子。杜家村和隔壁張家村也被封為我的封地。我杜乘風曾經向大柱叔承諾,如果可能一定會讓村裏人過上好日子。今就是我實現承諾的開始。”

  到這,杜乘風側眼看了下站立在一旁的縣令,繼續慷慨激昂地道:“現在,在身邊這位縣令大饒見證下,我杜乘風在此鄭重承諾:以後隻要我杜乘風在的一,鄉親們每年的一切賦稅全部免除。”

  “而且我保證以後杜家村的鄉親會人人有書讀,家家有餘糧。當然,讀書也是免費的,不用鄉親們繳納一分錢。”

  “從明開始,我還會在杜家村興建更多的作坊,作坊需要更多的勞動力,工錢還和酒坊一樣,鄉親們忙完農活之後都可以去作坊打工,找大柱叔登記一下即可。”

  杜乘風的話音剛落,底下的村民們就炸開了。杜乘風的話就像狂風刮過海麵一樣,在村民們的心底掀起了滔巨浪。

  很多村民都呆滯了,眼光死死得望著杜乘風,像是感覺在做夢一樣那麽的不真實。

  他們都是祖祖輩輩在這村裏生活了幾百年,除了大災大難皇上體恤災民會免除幾年賦稅之外,從未聽過像杜乘風這樣永久免除他們的賦稅的好事。

  更別杜乘風又要在他們村上興建更多的大作坊,開出的工錢隻要一年積攢下來相信他們村裏家家戶戶都能成為富之家。

  因為大家都知道杜乘風開的工錢比長安城內最好的人家開出的工錢還要高幾倍。

  村裏人都很淳樸,他們感覺得出來,杜乘風出這番話時很真誠,這個年輕的爵爺沒有高高在上的架子,隻有一顆真真切切回報他們的心。

  尤其是杜乘風道要讓大家人人有書讀,更是讓他們感慨萬千。

  在村民的心目中,讀書對他們來都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唐朝的書籍大都掌握在世家手中,窮人要想讀書,先別書籍的昂貴,讀書的費用他們更加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