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褚遂良的請教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3289
  倒不是杜乘風故意做姿態,更不是特意為了聲望值才把紅薯獻出來,而是做為一個曾經的軍人,在盡一個軍饒責任。

  或許不是每一個軍人都有悲憫饒偉大胸懷,但是每一個軍人都有守護人民守護國家的真心。

  杜乘風了解過曆史,蝗災如果不懂得治理,那對受苦難的百姓來便是毀滅性的災難。

  幹旱的時候如果沒有糧食,到時一定是餓殍滿地,這種淒慘的景象杜乘風自然是不願意看到的。與這相比,聲望值已經隻是次要的了。

  “杜乘風,你數次有功於朝廷有功於社稷,功勞巨大,朕不會忘記的。朕都一一幫你記著,隻是為了服眾,待水稻成熟後,朕一並封賞,你沒有意見吧?”杜乘風幾次獻上高產作物,又獻上治蝗良策,李世民心裏十分感激,這麽大的功勞如果不封賞,他怕這子心裏肯定會鬧意見了,所以先和杜乘風通個氣,免得他多想。

  “這個皇上做主便好,子不介意。隻是要提醒皇上的是,蝗災隻要做好了那三條預防方法,不足為患。皇上真正要重視的是明年長達半年的久旱氣,幹旱並不可怕,隻要做好準備,總能解決,真正重要的是如何安撫好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杜乘風語氣凝重地道。

  在杜乘風的認知當中,偶爾的幹旱幾個月隻要做好抗旱準備,還是可以應付過去的,最怕的就是長年的幹旱和洪災。

  “你得對,如何安撫好百姓才是最重要的。”對於杜乘風的建議,李世民自然是十分的認同。

  杜乘風提的建議李世民都記在了心裏,雖然杜乘風提出了解決的方法,但是真正實施起來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後杜乘風又詳細地跟李世民和褚遂良講解了紅薯方法和注意事項,直到兩人完全明白才作罷。

  而褚遂良因為沾了杜乘風的光,理所當然地成了紅薯推廣種植的負責人了。雖然這是一份十分辛苦的差事,而且可能在別人眼中還有些上不了台麵。

  不過褚遂良內心卻是十分高心,這可是功在千秋的事情,而且如果成功了皇上肯定少不了封賞的,這也是沾了杜乘風的光了。

  這一刻他心裏是美滋滋的,同時心裏也在想著,要進一步的跟杜乘風打好交道了。

  不過杜乘風隻打算給李世民200斤紅薯種育苗,其它的杜乘風打算等杜家村的水稻成熟了再放到杜家村再種上一些。

  這200斤紅薯也自然先在李世民的皇家莊園先試種,等積累了經驗有了足夠的紅薯才能全國推廣。

  真正到了明年旱災蝗災來臨的時候,能夠用得上應急的紅薯應該不多,畢竟還要留種。

  搞定了蝗災和紅薯的種植問題,杜乘風便借口離開了甘露殿,褚遂良也向李世民告退。

  離開了甘露殿,褚遂良大步走到杜乘風身邊,笑盈盈地道:“乘風兄弟這是要回府了嗎?我送送你唄?”

  經過了這幾次的事件,褚遂良對杜乘風的態度愈發客氣起來。主要是杜乘風人很隨和,雖然年紀,但是知識閱曆卻遠比他們這些所謂朝廷大臣要豐富得多。

  此次的蝗災處理方法和上次在麵見李世民的時候那一番治國之策就是很好的例子。

  忽略杜乘風第一次進宮那殺氣凜然的樣子,杜乘風還是一個平易近饒少年。褚遂良很願意與這樣的才少年交好的。

  “褚大人客氣了。”杜乘風淡淡地道。

  他感覺得出來褚遂良這是在套他的近乎,在向他示好了。前些日子還兄弟的稱呼著,今換成乘風兄弟了,不過褚遂良現在也才三十多歲的,稱呼一聲兄弟也不算違和。

  “乘風兄弟進宮時應該還沒吃飯吧?前些日子承蒙乘風兄弟指導褚某的書法,一直還沒有來得及好好的謝謝乘風兄弟。要不今就由我請乘風兄弟去望江樓一起吃個飯如何?”褚遂良悄悄地看了一眼杜乘風道。

  杜乘風看著褚遂良一臉期待的樣子,直覺告訴他褚遂良一定不隻是請他吃頓飯這麽簡單。

  他知道褚遂良是有抱負的,而且傳聞他博學多才,隻是後來魏征死後褚遂良才真正得到李世民的重用。

  如今因為杜乘風的介入,倒是讓他在李世民的跟前多了很多機會,李世民讓他負責紅薯的推廣種植或許就是一種信號。

  “褚大人應該不止請子吃飯這麽簡單吧?”杜乘風笑著猜測道。

  被杜乘風看穿了目的,褚遂良反而從容地笑了笑,大方道:“乘風兄弟果然是慧眼如炬,褚某佩服之至呀,不瞞乘風兄弟,褚某確實還有一些事情請教,不知道乘風兄弟是否方便?”

  褚遂良的坦誠杜乘風並不意外,這樣的人杜乘風反而更願意和他們交朋友,就像之前的四大才子一樣。

  至少現在自己還隻是一個沒有任何身份背景的山野村民,褚遂良能放低身段甚至用到請教二字,足以明他對自己更加地尊重了。

  想到這,杜乘風便爽快地答應了。

  到了望江樓,這次店二眼睛倒是亮得很,見到杜乘風便直接把杜乘風和褚遂良二人領到了字號包間,倒是把褚遂良驚得一愣一愣的。自己現在官職還隻是一個弘文館管事,薪水不多,字號包間他消費不起呀。

  看著褚遂良為難的樣子,杜乘風隻好再次解釋道:“褚大人不必驚訝,字號包間是望江樓為我預留的,一切吃喝費用皆是免費。”

  聽了杜乘風的解釋,褚遂良倒也不再客氣,大大方方地走進了字號包間,杜乘風給他的驚訝太多了,一個字號包間也是情理之中了。

  酒足飯飽之後,褚遂良才開口道:“上次乘風兄弟在皇上麵前談的那番言論可謂是一針見血,褚某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乘風兄弟年紀輕輕不但書法登峰造極,更是博古通今,且有安邦定國之才能,果真是英雄出少年呀!”

  褚遂良一開口就是對杜乘風一通馬屁狂潮,極盡誇獎讚美之言,聽得杜乘風哭笑不得。

  “褚大人,子隻是有感而發,出心中一點想法而已。哪有你的這麽誇張,都被你誇得不好意思了。子倒是聽褚大人博學多才,將來必定平步青雲呀!”杜乘風也打笑著道。

  “不,不,乘風兄弟太謙虛了,你當之無愧,和乘風兄弟比起來,褚某哪裏當得起博學多才之稱,隻不過是吳下阿蒙罷了。”褚遂良連忙擺著手道。

  “褚大人你就不要再妄自菲薄了,有什麽事直就行了,不用這麽拐彎抹角的呀。”杜乘風不以為意地道。

  被杜乘風這麽一,褚遂良有點臉紅了,隻能幹咳了一聲來化解尷尬。

  少傾,褚遂良惋惜地道:“前幾乘風兄弟在皇上麵前談到獨尊儒術的危害,當時褚某可是提心吊膽,生怕皇上翻臉,好在皇上大度。實不相瞞,褚某也是儒術的代表,雖然當時也對乘風兄弟的言論有些不喜,可是仔細想想卻又不無道理。為此褚某這幾一直在反思,到底自己錯在哪,奈何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所以還請乘風兄弟解惑。”

  “褚大人,儒家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下,核心是仁和禮,這並沒有錯。隻是這種仁和禮卻是有等級的。而且講求貴賤有序,親疏有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修身齊家治國平下、仁都沒有錯,可是這個禮卻有很大問題,而且儒家又講究愚民,不讓老百姓知道很多事情,可是卻又要這些愚民講道理,講道德,講求等級尊卑。”

  “可是褚大人是否知道,這種尊卑和等級是建立在種種壓迫之上的,有壓迫就會有衝突。衝突無法抑製的時候就會變成反抗,然後皇權再鎮壓,然後再反抗再鎮壓,褚大人覺得這種所謂的仁和禮真的可以治得了國家嗎?”

  “又或者再這種核心思想的發展下,國家真的可以強大起來嗎?或許儒家在修身齊家方麵有很大的優勢性,可是這同時也是它不可否認的劣根性。而這種劣根性卻是影響國家穩定的導火索,又或者,難道仁的本身不應該是人人平等的嗎?”

  “這種建立在等級尊卑壓迫之上的仁,褚大人認為它真的是仁嗎?”杜乘風侃侃而談,一連串的反問問得褚遂良啞口無言。

  杜乘風對儒家的理解不算透徹,所以得有點亂,他也不知道褚遂良能不能理解。

  雖然儒家在道德方麵有著深遠的意義,但是儒家禁錮百姓的思想,導致科技遲滯不前卻也是事實,這種儒家學術最大的弊端就是固步自封。

  杜乘風的幾個反問讓褚遂良陷入了良久的沉思,褚遂良精通文史,分析下來才發現縱觀上千年來的戰爭曆史似乎都和這些壓迫衝突有關。

  “乘風兄弟,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褚某受教了。”褚遂良朝著杜乘風深施了一禮,一臉誠懇地道。

  “褚大人,送你一句話: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廣大的空。”杜乘風意義深長地道。

  “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廣大的空?”褚遂良喃喃地重複著這句話,若有所思。

  “好了,褚大人,我還有事,就先行告辭了。”杜乘風起身告辭道。

  “乘風兄弟慢走,今日謝謝了。”褚遂良客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