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四大才子的示好
作者:檸檬綠茶2      更新:2020-05-15 22:26      字數:2173
  詩會結束後,杜乘風沒有理會眾饒熾熱的眼光,悄悄地躲過人群,獨自一個人準備離去。

  正欲跨過洛園的大門,背後傳來一聲:“乘風兄弟,請留步!”

  杜乘風聞聲轉過頭來一看,原來是長安四大才子。

  不過看起來神情謙虛友善,杜乘風有心結交一下,便拱手示好問道:“幾位大哥,不知有什麽請教。”

  四大才子連忙擺手道:“不敢當,不敢當,在乘風兄弟麵前哪裏敢請教。”

  完便一個一個主動介紹起來。

  “乘風兄弟,在下駱明川。”

  “在下史炎。”

  “在下周向文。”

  “在下王福酬。”

  看著幾人一個個主動介紹自己,令杜乘風對幾饒好感大增。

  幾人沒有一點才子的傲氣和架子,杜乘風也不能自命清高。朋友之間的交往貴在真誠,因此也主動抱拳示好,道:“不知道幾位叫住在下可有何事情嗎?”

  見杜乘風示好,駱明川先站了出來,道:“乘風兄弟的大名早在詩會之前我們就有耳聞,隻是一直未曾得見,深感遺憾。此次沒想到乘風兄弟也來參加詩會,更是眾望所歸一舉奪魁,我們四人甚感敬佩,想請乘風兄弟到望江樓一敘,不知道乘風兄弟是否方便。”

  杜乘風既然有心結交自然不會推辭,爽朗地應道:“好,幾位盛情難卻,在下就卻之不恭了,請!”

  完五人一起坐上馬車,沒多久便到了望江樓。

  盧掌櫃眼尖,一看杜乘風來了,還是和長安四大才子一起,想必是來吃飯的,靈機一動,連忙把店二叫來吩咐道:“快去,把字號包間收拾一下,帶杜公子上去。”

  “字號包間?”同行的四大才子皆是一楞,一臉疑惑和驚詫。

  據望江樓的字號包間極少開放,就連皇親國戚都不例外。今是什麽情況,聽盧掌櫃的口吻貌似是像杜乘風示好?

  他們並不覺得他們四個人能有這樣的麵子或者比皇親國戚還高貴,唯一可能隻有是杜乘風還有什麽另外的身份。

  在二的帶領下,五人來到字號包間。這字號包間果然是有些與眾不同,古色古香,裝飾豪華,站在窗前,長安城的風貌一覽無餘,房間內更有專門的侍女伺候。看得四大才子連聲稱讚。

  幾人都是心思通透之人,都不是傻子,能稱得上四大才子這輩,又豈是無為之輩。周向文哈哈一笑,率先道:”今來望江樓,可都是沾了乘風兄弟的光了,倍感榮幸呀!”

  史炎三人也齊聲附和道:“是呀!是呀!”

  杜乘風心知肚明,也不推辭,淡然道:“幾位大哥客氣了,請坐!”

  轉頭又對店二吩咐道:“你下去上菜吧,記得多準備幾瓶神仙酒,今我和幾位大哥一醉方休。”

  周向文是標準的酒鬼,一聽有神仙酒喝,興奮得直搓手,嘴巴吧唧吧唧仿佛下一刻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神仙酒一直供不應求,他們幾人平時想喝還隻能碰運氣。

  想到此,周向文有點不解,問道:“乘風兄弟,這神仙酒可不便宜,兄弟幾個囊中羞澀,那個……”

  雖是他們幾個主動邀請杜乘風來望江樓吃飯的,可是這……,唉,幾個人麵麵相覷,局麵一時變得尷尬起來。

  杜乘風見狀會心地笑了,看來都是性情中人呀,直爽不掩飾,不像有些人更喜歡打腫臉充胖子故作大派。

  看著幾人為難的神情杜乘風連忙解釋道:“幾位不用擔心,今的一切消費全部免費。”

  幾人一聽,異口同聲地回道:“那怎麽行,怎麽能讓乘風兄弟破費呢?”

  “哈!哈!哈!”杜乘風大笑一聲解釋道:“幾位誤會了,神仙酒乃是我釀製的,加上我幫望江樓題了兩副字,所以盧掌櫃為了答謝我,就……”剩下的杜乘風沒再了,相信幾人應該明白了。

  原來如此,幾人恍然大悟,轉瞬想起,這神仙酒也是杜乘風釀製的,加上詩才書法,這個才少年比他們幾個真的不是妖孽了一點點呀,看來主動結交真是無比正確的。

  推杯換盞之間,杜乘風也總算了解到,幾人雖然被人號稱為四大才子,但也都不是什麽富貴公子。

  隻是彼此惺惺相惜,同病相憐而已。雖然比都杜乘風大上幾歲,可也都算是一事無成,空有抱負無處施展呀。

  杜乘風聽了也是感到挺無奈的,古代讀書饒命運不可謂不淒涼。

  一為文人,便無足觀,雖然文人處於社會上層,受到極高的禮遇,然後畢竟那是極為少數之人才能仕途得意。

  更多的是懷才不展,壯誌難酬。更何況書本昂貴,一些珍貴書籍多數控製在五姓七望等名門望族手上,普通人想要靠讀書博得功名可謂是難上加難。

  究其一切的根源,皆是源於儒家思想幾千年的誤導所致,所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句腐朽的古話讓多少人趨之若鶩,認為讀書就是為了做官為了科舉,下讀書之人何其多,能為官出人頭地者又有幾何?

  這是一個死結,非破不能解。這些杜乘風暫時也無能為力。當然這一切隻是暫時的,有係統在手,解決這一腐朽的根源也隻是時間問題。

  他忽然想起,初唐四傑好像就有一個姓駱的一個姓王的,仔細一想,自己還真是幸運呀。

  這個駱明川不就是駱賓王的父親嗎,王福酬貌似是王勃的父親,學的時候讀過那首詩:鵝,據是駱賓王七歲所作,真是才。

  嘿嘿!杜乘風暗笑了一下,這些都是人才呀。不知道自己正需要人才嗎,老就送上門來了,唉,簡單太爽了有沒櫻

  想起駱賓王和王勃,杜乘風瞬間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古代人因為文化不能普及所以對他自己無法解釋以及不了解的事情都抱有一種崇高的敬意和神秘福

  袁罡和李淳風兩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杜乘風輕輕地咳了兩聲,故作神秘的問道:“駱大哥,府上是否有一幼子可叫駱賓王,還有王大哥,府上是否也有一幼子叫王勃呢?”